蔣介石日記公開后,受到歷史學者們的廣泛關注,也充實了一些空白和懸疑。然而右派公知們又像抓住了一根稻草,只要談及民國,必言蔣介石日記如是說。一切以蔣介石的日記為標準,肆意更改民國史。
日記是個人的觀點思想與感情流落,涉及到的觀點是以寫作者純粹的自我角度觀察問題。日記不同于歷史檔案和歷史文獻。日記帶有主觀性和隱私性,決定了日記在一定程度上可能比公開的言論更誠實可靠,但是對于虛偽的人來說,日記仍然會有掩飾和假象。蔣介石的日記是以蔣介石個人角度和個人情感來書寫的,不能完全代表真實的史實。比如對于消極抗日,蔣介石就避而不談。
右派公知們在日記里找到了為蔣介石洗白的佐證,激動得滿臉通紅的四處張揚:“918事變,蔣校長沒有給張學良下達不抵抗的命令。”且不論蔣介石即使下達了不抵抗命令也完全可以在日記中寫沒有下達不抵抗命令,單說張學良一槍不放撤出東北后,作為民國領袖,作為擁有當時中國最強大軍隊的統帥為什么不率領軍隊北出山海關奪回東北?無論蔣介石下沒有下不抵抗之命令,也改變不了蔣介石面對日本侵略奉行不抵抗的實質,張學良面對日本侵略東北是放了幾槍的,蔣介石確實一槍未放。張學良僅僅是放棄了東北,而蔣介石卻與日本簽訂了《何梅協定》、《秦土協定》、《塘沽協定》、《淞滬停戰協定》把東北、熱河、華北、上海拱手送給了日本。無論蔣介石日記怎樣對此事描述,終究改變不了蔣介石以國書的方式出賣大片國土予日本的鐵的事實,白紙黑字的各個協定文本比蔣介石日記更有歷史價值。
如果發現了秦二世的日記,可能對研究秦朝歷史有很大意義,因為那時的歷史記錄相對很不完善。而民國僅僅過去70年,人們對民國時期的史實歷歷在目,甚至民國時期生活的人還健在。民國時期已經有影像、錄音、文字、報刊、檔案等等比較先進齊全的歷史記錄載體,民國政府和后來的新中國政府以及逃亡臺灣的國民黨殘余也都對民國歷史有完整詳實的記錄修訂研究和挖掘,國際社會也對民國歷史有一定的記載。對民國歷史的研究與記憶是非常完整的,幾乎沒有什么空白項,蔣介石的日記只對某些歷史事件起到佐證或者是補充蔣介石個人的內心世界的分析探索。蔣介石的日記對于一些愛好寫野史和戲說的作家倒是有一定參考價值。
蔣介石的日記里完全看不到民國時期中國人民所遭受的苦難,完全沒有作為一國領袖對飽經戰火蹂躪的百姓的一絲絲憐憫。蔣介石的日記里缺少對抗日不利和外蒙獨立的自責,缺少對治下百姓飽受戰亂、貧困、饑餓的歉意,缺少對由一個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者蛻變為小舅子任外交部長、連襟任行政院長、兒子世襲、夫人長居美國、后代移民加拿大、把民國變成家天下、把自家變成中國最大的空巢官員家庭的封建皇帝的反省,缺少對把中山先生嘔心瀝血建立的國民黨領導得風崩離析一盤散沙最后慌慌逃離大陸的愧疚,缺少對執意打內戰擁有絕對優勢兵力反被共產黨反敗為勝,如山倒的慘敗的正確而客觀的經驗總結,在日記里,對于國民黨政權的潰敗,蔣介石顧左右而言他,要么埋怨美國不夠朋友,要么指責蘇聯不守信譽,要么抨擊國民黨腐敗墮落,要么大罵桂系閻系不效忠黨國,甚至連冤大頭宋子文都成了經濟崩潰的罪魁禍首,就是對自己缺乏拷問和反思。這樣的日記有什么歷史參考價值?
日記就是日記,如果翻看汪精衛的日記,曲線救國一定是偉大光榮正確;打開希特勒日記,猶太人一定是罪行累累罄竹難書;閱讀東條英機的日記,侵華一定是合理合法的;蔣經國的日記不會記錄他一生殺死了多少人;蔣孝武的日記根本就不會提及派特務把江南爆頭;宋美玲的日記一定沒有把美國援助據為己有的賬目。日記,并不客觀。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