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歷史題材電視劇《歷史轉折中的鄧小平》的總編龍平平是中央文獻研究室第三編研部主任。該劇在央視熱播后,一片嘩然。批評質疑不斷,“造假”之聲不絕于耳。當問劇組說,“粉碎四人幫是毛主席生前部署,有什么根據?” 劇組稱:有一份“紅頭文件”——中共中央通知(中發[1976]16號)。……劇本制作團隊寫出“粉碎四人幫,是毛主席生前的部署”這一臺詞的依據,主要來自于該文件中稱:“一九七五年五月三日,毛主席就指出:他們的問題,‘上解決不了,下半年解決;今年解決不了,明年解決,明年解決不了,后年解決。龍平平稱,華國鋒在當時場合下說是“毛主席生前部署”,是合理的。(注1)我看了剛出版的《毛澤東年譜》,(注2)發現結論與劇組完全相反,南轅北轍。不僅要問龍總編,您看過《毛澤東年譜》嗎?
毛主席的兩次談話
在《毛澤東年譜》第6卷中,毛主席關于江青有多次談話。其中有兩次最為重要。一次是1975年5月3日,另一次是1975年11月4日。
先看《毛澤東年譜.》第6卷(P582—584)中的1975年5月3日講話全文:
5月3日晚十時四十五分至次日晨一時,在中南海游泳池住處召開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周恩來抱病出席會議。這是毛澤東回北京后第一次同大家見面。開會前,問周恩來的身體怎么樣,還好嗎?同蘇振華握手時說:管海軍靠你,海軍要搞好使敵人害怕,我們海軍只有這樣大。同陳永貴握手時說,不要住在釣魚臺,那里沒“魚”釣,你和吳桂賢都搬出來。毛澤東在講話中說,多久不見了。有一個問題,我與你們商量。一些人思想不一致,個別的人。我自己也犯了錯誤,春橋那篇文章,我沒看出來。只聽了一遍,我是沒有看,我也不能看書,講了經驗主義的問題我放過 了。新華社的文件,文元給我看了,還有上海機床廠的十條經驗,都說了經驗主義,一個馬克思主義都沒有,也沒說教條主義,要安定,要團結。無論經驗主義也好,教條主義也好,都是修正主義,都要用教育的方法。現在我們的一部分同志犯了錯誤要批評。“三箭齊發”,批林、批孔、批走后門。我說的是安定團結。教條主義,經驗主義,修正主義,又要批評資級法權,不能過急。你們誰要過急就要摔下來。不要分裂,要團結。要搞馬列主義,不要搞修正主義;要團結,不要分裂;要光明正大,不要搞陰謀詭計。不要搞“四人幫”,你們不要搞了,為什么照樣搞呀?為什么不和二百多個中央委員搞團結?搞少數人不好,歷來不好。這次犯錯誤,還是自我批評。這次和廬山會議不同。廬山會議反對林彪是對的。其他的事,你們自己去議,不處分任何人,一次會議解決不了。我的意見,我的看法,有的同志不信三條,也不聽我的,這三條都忘記了。九大、十大都講這三條,這三條要大家再議一下。我看問題不大,不要小題大做,但有問題要講明白。上半年解決不了,下半年解決;今年解決不了,明年解決;明年解決不了,后年解決。我看批經驗主義的人,自己就是經驗主義。我看江青就是一個小小的經驗主義者。不要隨便,要有紀律,要謹慎,不要個人自作主張,要跟政治局討論,有意見要跟政治局討論。印成文件發下去,要以中央的名義,不要用個人名義,比如也不要以我的名義,我是從來不送什么材料的。毛澤東還回顧了黨的歷史,著重談了教條主義給中國革命造成的危害,強調不要看低教條主義。他提到30年代中央蘇區抵制王明“左”傾的“鄧、毛、謝、古事件,指著在坐的鄧小平說:其他的人都犧牲了,那時我只見過你一面,你是毛派的代表。談話中還說:教育界、科學界、文藝界、新聞界、醫務界、知識分子成堆的地方,其中也有好的,有點馬列的,老九不能走。最后毛澤東講起三國時吳王孫權遷都的故事,讓葉劍英當場背誦了南宋詞人辛棄疾的《南鄉子.京口北固亭詠懷念》并說:生子當如孫仲謀。(孫權—編者注)。他(指葉劍英—編者注)有些文化,看不起吳法憲。這是毛澤東最后一次主持中央政治局會議。
再看《毛澤東年譜》第6卷P621載,毛主席1975年11月4日晚同毛遠新談話全文:
在中南海游泳池 住處聽取毛遠新本日8人會議情況。(注)毛遠新說:他們對鄧小平同志主持工作以來意見也很大。當匯報到汪東興在會上講,毛主席一個時期批評這些人,一個時期批評那些人,為的是在路線上一致起來,不要一批評就要打倒似的時,毛澤東點頭說:對,不是打倒,而是改正錯誤,團結起來,搞好工作,我批評江青也是這樣。安定團結,不是不要階級斗爭。階級斗爭是綱,其余都是目。斯大林在這個問題上犯了大錯誤,列寧則不然,他說小生產每日每時都產生資本主義。列寧說建設沒有資本家的資產階級國家,為了保障資產階級法權,我們自己就是建設了這樣一個國家,跟舊社會差不多,分等級,有八級工資,按勞分配,等價交換。要拿錢買米、買煤、買油、買菜、八級工資,不管你人少人多。毛遠新請示八人會議的開法時,毛澤東說,會議還要逐步擴大幾個人,開會就是幫助他(鄧小平—編者注)及大家,互相幫助,搞好團結,搞好工作。毛澤東交代:會議的情況,不要告訴江青,什么也不講。
注:八人會議即,毛遠新、鄧小平、陳錫聯、汪東興、李先念、紀登奎、華國鋒、李先念幫助鄧小平正確對待文化大革命,轉彎子。
我們看到1975年5.3日毛主席對江青等人批評用了如下話:
“這次犯錯誤,還是自我批評。這次和廬山會議不同。…….治病救人,不處分任何人。”.在“上半年解決不了,下半年解決;今年解決不了,明年解決;明年解決不了,后年解決。”一段前面有:“我看問題不大,不要小題大做,但問題要講明白。”毛主席的這些話,在華國鋒抓捕四人幫的中共中央通知(中發1976.16#)文件中統統被刪掉。
1975年11月4日毛主席同毛遠新談話中有這樣一段話:“當匯報到汪東興說,主席一個時期批評這些人,一個時期批評那些人,為的是在路線上一致起來,不要一批評就要打倒似的時,毛澤東點頭說,對,不是打倒,而是改正錯誤,團結起來,搞好工作。我批評江青也是這樣。”同樣在《毛澤東年譜》第6卷P622 我們看到如下記載:“(毛澤東)1975年11月9日圈閱毛遠新11月6日報送毛澤東11月2日、3日、4日談話整理稿。”這就是說,毛主席11月4日的這篇談話稿,毛遠新整理后報給了毛主席圈閱,因此準確無疑。但是毛主席的這篇談話不僅在華國鋒的中共中央通知(中發1976.16#)文件中不見蹤影,而且在其他地方都不見蹤影,被封鎖了37年,直到《毛澤東年譜》出版才重見天日!“我批評江青不是打倒,而是幫助教育,要求她搞好團結,搞好工作。”這是毛主席在談話中發出的最為明確無誤的指示!如果有人對1975年5月3日講話還有異議,看了這篇談話,還能說粉碎四人幫是毛主席的生前部署嗎?
關于中央文獻研究室和《毛澤東年譜》
據中央文獻研究室網站介紹:
中央文獻研究室是中共中央文獻編輯委員會的辦事機構,是黨中央的工作部門,同時又是具有研究機構性質的部門。其主要任務是:編輯黨和國家主要領導人的著作,研究他們的思想和生平,編輯、研究黨和國家及軍隊的當代文獻和歷史文獻。
中央文獻研究室的前身,是“中共中央毛澤東主席著作編輯出版委員會辦公室”。1980年5月,黨中央決定將“毛澤東主席著作編輯出版委員會辦公室”改組為中央文獻研究室。
中央文獻研究室成立以來,逐步確立了編輯、研究、宣傳、審核四位一體的工作格局,形成了黨和國家主要領導人著作集,黨的重要文獻集,老一輩革命家傳記、年譜、手跡、畫冊,宣傳老一輩革命家思想生平業績風范和黨的理論創新、光輝歷史的影視作品、大型展覽、網站等各種載體的黨的文獻編輯研究成果體系,為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武裝全黨、教育人民,為服務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和黨的思想理論建設,發揮了重要作用。
據百度介紹:
《毛澤東年譜(1949-1976)》是一部記述毛澤東從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到他逝世27年間的生平、業績的編年體著作,比較全面地反映了他的思想、理論決策、工作方法和各種活動,反映了他領導建立和建設新中國的歷程。從這部年譜的記述中,還可以了解毛澤東在27年間是怎樣工作和生活的。這部年譜以中央檔案館保存的檔案資料為主要依據,發表了大量未編入毛澤東著作集中的講話和談話,同時又使用了其他文獻資料和訪問材料,內容非常豐富。
龍平平總編,您看過《毛澤東年譜》嗎?
既然中央文獻研究室的前身是大家熟悉的毛主席著作編輯委員會辦公室,我們知道它是負責收集、審核、研究毛主席的講話、文稿、指示、題詞等等文獻,然后編輯出版的部門。1980年雖然改為中央文獻研究室,但她依然有“審核、研究、編輯、宣傳”四位一體的功能。既然《毛澤東年譜》是以中央檔案館保存的檔案為主要依據,既然《毛主席1975年11月4日同毛遠新談話》被確認,那么您看過《毛澤東年譜》嗎?您身為中央文獻研究室第三編研部主任,同時得出了“粉碎四人幫是毛主席生前部署”的結論,不會不看毛主席當時一系列有關指示吧?如果您看到了,請您出示證據。華國鋒的中共中央通知(中發1976.16#)文件中所引敘的毛主席1975年5.3日講話,因斷章取義,顛倒黑白,被《毛澤東年譜》否定,不足為據。如果您拿不出其他證據,那就是造謠!
歷史不是變戲法,可以變來變去,隨心所欲;歷史不是玩政治,可以胡說八道,玩弄于手掌之中。歷史是科學,是要接受時間檢驗,接受后人評判的。歷史的靈魂就是真實,就是實事求是,不能造假。您是中央文獻研究室的專家,也是歷史學家了,希望您自律自重,不要害人害己。
注1:鳳凰網:(2014年8.15日作者:孫瑩。《鄧小平》編劇:“粉碎四人幫是毛主席的生前部署”有依據。
2、注:2:《毛澤東年譜.》1—6卷,中央文獻研究室2013年出版。
2014年10月4日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