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1966年7月25日,毛澤東在中央宣傳部送審的新聞稿清樣上的批示,文中寫道:此件看過,可用。在第五頁上將“最高指示”改為“指導方向”。以后請注意不要用“最高最活……”,“頂峰”,“最高指示”一類的語言。
此時,“文化大革命”已經在全國迅速蔓延,很多場合和文件中都開始突出對毛澤東的個人崇拜。因此,面對這樣一件新聞稿,毛澤東把文中“最高指示”親筆改為“指導方向”,并借此機會對以前出現的“最高最活……”、“頂峰”、“最高指示”等用語專門指出要禁止,可謂意味深長。
博古通今的毛澤東,對歷史上的王朝興衰、政權更迭有著深刻理解和認識。早在1949年召開的七屆二中全會上,毛澤東就曾專門指出:奪取全國勝利,這只是萬里長征走完了第一步。中國的革命是偉大的,但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長,工作更偉大、更艱苦。告誡同志們要防止個人崇拜,要務必繼續地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務必繼續地保持艱苦奮斗的作風,并提議禁止給黨的領導人祝壽和以領導人的名字作地名。
1949年,當中共中央從河北西柏坡出發進京的時候,毛澤東就曾說過“今天是進京的日子,進京趕考去”、“不能退回來,退回來就是敗了,我們決不當李自成”。毛澤東和其他中央領導人也正是這樣親身實踐的。新中國成立后,他們殫精竭慮,一心為黨和國家謀福利,嚴于律己,堅決杜絕各種哪怕是細小的不當行為。
1950年9月20日,當毛澤東聽說湖南省要在韶山修路建房時,親筆給時任中南局書記的鄧子恢、湖南省委書記黃克誠和省政府主席王首道寫電報,文中寫道:據說長沙地委和湘潭縣委現正進行在我家鄉為我建筑一所房屋并修一條公路通我的家鄉。如果屬實,請令他們立即停止,一概不要修建,以免在人民中引起不良影響。是為至要。其中“立即停止”、“一概不要”、“是為至要”這些詞,足見毛澤東對此類事情的高度重視和對自身的嚴格要求。
1950年5月11日,沈陽市人民政府給中央新聞攝影局發函,文中寫道:“本市為紀念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偉大意義,經各界人民代表會議議決在本市中心區修建開國紀念塔一座,其上鑄毛主席銅像。維以此間現無主席全身照片可資楷模,故特函請貴局代攝主席全身八寸站像四幅,分前后左右四向寄沈,俾便早日興工修建為荷!”毛澤東閱后親筆在首頁上方的空白處批示道:鑄銅像影響不好,故不應鑄。并把文中“其上鑄主席銅像”這幾個字圈出,在一旁用了“只有諷刺意義”這樣直白的用語來表達他對立銅像這類事情的厭惡。此后,面對越來越多要給自己立銅像的聲音,毛澤東都會在看到的文件上親筆批示“不要這樣做”。
新中國成立后,毛澤東特別重視黨的建設,多次要求全黨健全民主集中制,反對個人崇拜。1967年7月5日,當全國廣大革命群眾強烈要求建造主席塑像時,毛澤東專門做出如下批示:此類事勞民傷財,無益有害,如不制止,勢必會引起一陣浮夸風。請在政治局常委擴大會上討論一次,發出指示,加以制止。批示中特別把“碰頭會”改為“政治局常委擴大會議”,把“討論一下”改為“討論一次”,顯示出要杜絕此類風氣的決心。
1967年12月13日,湖南省革籌小組給中央發電,請示關于慶祝毛澤東塑像落成、韶山鐵路通車事宜。面對這件電報,毛澤東寫下了300余字的批示,嚴格禁止個人崇拜的發生。批示寫道:(一)絕對權威的提法不妥。從來沒有單獨的絕對權威,凡權威都是相對的,凡絕對的東西都只存在相對的東西之中,猶如絕對真理是無數相對真理的總和,絕對真理只存在于各個相對真理之中一樣。(二)大樹特樹的提法也不妥。權威或威信只能從斗爭實踐中自然地建立,不能由人工去建立,這樣建立的威信必然會垮下來。(三)黨中央很早就禁止祝壽,應通知全國重申此種禁令……
“善禁者,先禁其身而后人”。這些珍貴檔案,還原了曾作為黨和國家最高領導人的毛澤東,以身作則、率先垂范,對個人崇拜的高度警惕,以及對黨的作風建設所起到的表率作用。
(2013年第9期《縱橫》)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