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不容抹殺。這些珍貴檔案是日本在侵華戰爭中種種反人類暴行的鐵證。”9月1日在京舉行的“吉林省檔案館館藏日本侵華檔案國際學術研討會”上,與會學者如此表示。此次會議由中國社會科學院主辦,中國社會科學院國際合作局、日本研究所與吉林省檔案館聯合承辦。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李培林出席會議并致辭。來自俄羅斯、澳大利亞、奧地利、韓國、日本,以及中國大陸和臺灣地區的50多位專家學者和代表與會。
李培林指出,70多年前,在世界反法西斯的東方戰場上,日本侵略了包括中國在內的十余個亞洲國家,犯下了令人發指的罪行。中國是世界上遭受法西斯侵略危害最大的國家之一。在8年全面抗戰中,中國軍民以3500萬人的傷亡以及巨大的經濟損失,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作出了卓越貢獻?!堵摵蠂鴳椪隆?、《開羅宣言》、《波茨坦公告》等一系列文件,奠定了二戰后國際新秩序的基礎,保障了世界的和平與發展。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對日本軍國主義的侵略暴行也已作出了歷史定論。但近年來,日本右翼勢力一再逆歷史潮流而動,否認侵略歷史,試圖修改戰后和平憲法。其目的就是意欲“擺脫戰后體制”,挑戰和撼動戰后國際秩序。前事不忘,后事之師;以史為鑒,開創未來。希望通過發掘、利用這批檔案,用檔案還原歷史,讓世界各國人民牢記歷史,居安思危,批駁日本右翼勢力的狂謬言行,警惕法西斯主義特別是日本軍國主義死灰復燃,維護歷史的定論、維護戰后國際秩序、維護國際正義與世界和平。
鐵證如山,不容抵賴
據介紹,吉林省檔案館現有日本侵華檔案65個全宗、近10萬卷(件),其中90%是日文。在今年4月公布的第一批89件檔案中,包含關東軍憲兵隊司令部檔案87件、偽滿中央銀行檔案2件,形式涵蓋報告、規定、月報、電話記錄、調查表、圖片等,涉及中國華中、華北、東北地區以及東南亞等地。今年7月公布的第二批450件檔案則是日軍侵華時期的郵政檢閱檔案,涉及信件約4.5萬封,其中,日本人之間的通信占50%以上。
“這些日本侵華檔案多數屬于首次披露。”吉林省檔案館副館長穆占一表示,這批檔案的內容主要揭露和反映了日本在侵華戰爭中的八大罪行:實施南京大屠殺;強征“慰安婦”;731部隊“特別移送”;日軍暴行;審訊和虐待英美戰俘;殘酷奴役勞工;對中國東北實施移民侵略;鎮壓東北抗日聯軍等。
“吉林省檔案館公開的這批侵華檔案,具有極其重要的價值和意義。”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歷史研究所研究員湯重南表示,原始的、第一手的資料是歷史研究最重要的基礎。這批侵華檔案是日本侵略者自己形成的檔案資料,其原始性毋庸置疑。其涉及范圍之廣,其統計、數字之精細準確,都值得充分肯定。“這些檔案是對安倍種種謬論最有利的批駁和回擊,是對我國一貫主張和觀點的最好支持,也是對國際社會最好的宣傳和交流。”
在歷史問題上“主動回擊”
歷史認識問題,歷來是影響日本與亞洲鄰國關系的一個敏感因素。在當今日本國內,有一些聲音質疑二戰中遭受日本侵略的亞洲國家“為何總揪著歷史問題不放”。俄羅斯科學院遠東研究所研究員尼古拉表示,日本一些學者和政治家否認或美化戰爭罪行的極端錯誤世界觀,不可避免地導致日本與周邊國家產生領土爭端問題,并推動其走上所謂“維護國家安全”的邪路。他們企圖通過篡改歷史,為其政治上的錯誤認識找到歷史依據。
“對歷史問題的認識,關系到日本今后走什么樣的道路,關系到東北亞地區的和平與穩定,它絕不是一個可有可無的問題。”中國社會科學院日本研究所研究員蔣立峰表示。
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歷史系教授黎志剛認為,“日本并沒有對南京大屠殺和‘慰安婦’事件做出任何官方道歉,也沒有對戰爭中殘暴行為的受害者家屬做出補償,因此加劇了關于南京大屠殺和‘慰安婦’問題的爭議。”
要澄清歷史疑點,分辨歷史真相,史料起著極為關鍵的作用。北京大學歷史學系教授徐勇表示,日本歷來重視史料的搜集整理,且整理得十分細致,以至于在爭論歷史問題時,容易讓人誤以為其掌握的論據更為客觀全面,卻掩蓋了其背后的選擇性和傾向性。
相比之下,“過去,中國整理出版日本侵華資料,很多時候是一種‘被動反應’,且以中方資料居多。”北京大學教授宋成有認為,從這個意義上說,吉林省檔案館日本侵華檔案的公布,無疑是對日本右翼勢力一次有力的“主動回擊”,其中大量日方原始資料的解密,也令其更具說服力。
與會者認為,吉林省檔案館館藏日本侵華檔案,為幫助日本民眾樹立正確的歷史觀和是非觀提供了有益教材。專家建議,吉林省檔案館下一步應盡快將公布的檔案翻譯為日文、英文、韓文等多種語言文字,并設立專門的網站,讓日本及其他國家的廣大民眾和學者能夠更好地了解和使用這些檔案資料。
準確解讀檔案,還原歷史真相
吉林省檔案館館藏日本侵華檔案公布后,在國內外引起極大反響。如何解讀這些檔案,成為人們關注的熱點。
在公布的日軍郵政檢閱檔案中,一封日本軍人的信件摘抄提到:“20名‘慰安婦’全是朝鮮人,受‘國家總動員法’約束來到這里。”穆占一解讀說,當時朝鮮是日本的殖民地,這些朝鮮婦女成為“慰安婦”不是個人行為,而是受到日本“國家總動員法”的強制。“國家總動員法”幾個字成為日本運用國家法律強征“慰安婦”的有力證據。
公布的日本關東軍憲兵隊檔案引起宋成有的特別注意。他表示,關東軍憲兵隊不同于普通日本警察,“它是一個暴力恐怖機構,監控思想、恣意逮捕、嚴刑拷打、草菅人命,無所不用其極。出自這樣一個殖民鎮壓機構的檔案資料,無異于一份份日本侵略中國的‘自供狀’,足以戳穿其所謂‘五族協和’、‘王道樂土’、‘東亞新秩序’的悲慘真相”。
二戰期間,日本曾向中國東北實施移民侵略。吉林省檔案館公布的部分檔案中記錄了日本“開拓團”進入東北的情況,以及“開拓民”與東北民眾的矛盾。專家提醒,今后探討此類問題應避免沿用“開拓團”的稱謂,而改稱其為“殖民擴張團”,這樣才能防止陷入“后殖民語境”、受制于“殖民話語體系”。
“捏造冠冕堂皇的詞語以擾亂視聽,是日本軍國主義在對外侵略擴張中的慣用手法,目的是為了掩飾其戰略意圖和侵略行徑。”吉林大學東北亞研究中心教授衣保中在會上表示,要準確解讀日本侵華檔案,必須加強對檔案中有關史實的辨識與研究,透過現象看清謊言下的歷史真相。
會上,國內外專家學者紛紛表示,目前中國和亞洲其他國家仍有許多二戰遺留的歷史資料未被使用。各國學者應加強合作,對塵封在檔案館、博物館的資料進行挖掘、研究和宣傳。“這項工作的成就將是未來揭示全部歷史真相的重要保證。”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