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 > 歷史 > 歷史視野

屈原愛權還是愛國?

余建權 · 2014-08-21 · 來源:烏有之鄉
收藏( 評論() 字體: / /

  我贊賞愛國主義,所以我很崇拜屈原,因此也總想尋找有關愛國主義者屈原的先進事跡,哪怕是關于他憂國憂民,“先楚國之憂而憂,后楚國之樂而樂”的豪言壯語也行,可惜我很失望。 屈原的事跡已經過去了差不多2300年了,如果當初有他的先進事跡報告團,那這個報告團的任何一個成員也和屈原一樣無處尋覓。所以,要了解屈原的愛國主義熱情,就只能從歷史記憶中去尋找。

  對屈原事跡記述最詳細的歷史文獻要數《史記》了。不知是司馬遷的誤解還是本人的淺薄,從《史記》中關于屈原的先進事跡材料看,我是實在不能把這位被人們歌頌了2000多年的愛國主義詩人和愛國主義者相提并論。以屈原千百年來在人們心中的地位分析,他肯定有過人之處和不同凡響的一面,否則無法解釋為什么他的精神會被人們歌頌2000多年還沒有停歇的跡象,甚至人們認為吃粽子(端午節)這樣的共和國節日,賽龍舟這樣的體育比賽都是在紀念他,如果真是這樣,那人們對他的紀念還將一直持續下去,直到永遠。

  現在,雖然無法還原屈原的真實和真實的屈原,但屈原的死因還是比較明確的,就是他作為一個政治家,因為政治上的失利,最后,投汨羅江“以身殉國”。 常言道,勝敗乃兵家常事,還說,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這些道理像屈原這樣“通古博今”“博聞強志”的政治家應該懂得。無論對誰,失利也好,失敗也罷,其實都不可怕,可怕的是因為失敗而消沉,從而放棄自己的追求和目標,甚至生命,或者忘記自己應盡的責任。屈原的失敗,就在于此。

  也許屈原想以死喚醒楚國的統治者“該醒醒了”,可惜他沒有成功,因為在他死后,楚國的統治者依舊渾渾噩噩,五十年多后竟為秦國所滅而消亡。 死雖然是生命的終結,但是在不該死的時候選擇去死卻有著不同的意義,比如說像屈原這樣想喚醒什么人,但是大多數情況下是一種消極的表現,不能否認這其實是一種逃避現實的做法。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何況屈原是政治家,不是個普通人,即所謂的“匹夫”。

  事實上一個做人做事的高手未必是政治高手,因為政治并不單純,有時還比較殘酷,政治中少有的是溫情和溫柔,多有的是殘酷和殺戮,所以,千百年來,為了政治父子相殘,兄弟反目,這樣的例子屢見不鮮。易牙把自己的兒子蒸熟了給齊桓公吃是為了自己的政治野心,楊廣殺了自己的父親當上了皇帝是為了自己的政治貪婪,李世民殺死自己的兄弟奪取江山是為了自己的政治需要,就連一代女皇武則天,她也有母愛,但為了自己的政治目的,親手掐死自己剛出生沒有多久的女兒(雖然這是一莊歷史謎案,但無法證明武則天的清白),嫁禍于人,才最終登上了女皇的寶座。并不是這些人本性喜好殺人,除了野心外,政治也像荷爾蒙一樣激發他們殺人的亢奮,不管這人是誰。他們的做法也不能簡單的用道德標準衡量,難怪魯迅先生在《狂人日記》中借助“狂人”之口說,幾千年的中國歷史是一本人吃人的歷史。其實,翻開世界歷史,也是一樣,這就是政治的殘酷性。

  搞政治,不是談情說愛,一味的情意綿綿是不行的,一味的大慈大悲是不可以的,一味的樂善好施是行不通的,一味的真誠是不能長久的,需要智慧,更需要手段,溫柔和殘忍都不可或缺,溫情和冷酷缺一不可。千古一帝秦始皇能夠統一中國,光有溫情他能做到嗎?前蘇聯那個弱智的戈爾巴喬夫異想天開,想以脈脈溫情統治蘇聯,結果蘇聯解體,自己的政治前途也被葬送。雖然屈原不知到后來發生的這些事,但按照《史記》的記載,他“博聞強志”,應該知道在他以前那個沒有人權的時代,政治更加殘酷,至少應該知道孔子吧。 孔子有經天緯地之才,安邦定國之志,然而,以孔子的博學多才,在小小的魯國,他的管轄區域也就是差不多現在的山東省泰安和曲阜這一帶,連個省級都夠不上,就是這么一個小國,孔子做官都做不下去了,于是,只好逃離魯國,去游說諸侯,宣揚他的儒家思想。盡管他能言善辯,卻還是到處碰壁,尚且不能自保,孔子所歷經的磨難不比《西游記》里那個去西天取經的唐僧少。雖然也遇到了挫折,和屈原一樣官也是當不了了,可孔子的過人之處就是他沒有因此而消沉,而放棄。他既沒有屈原那種“舉是混濁而我獨清”的自負,也沒有屈原那種“眾人皆醉而我獨醒”清高,而是深切的感覺到人們知識的匱乏,思想的僵化,需要“教化”,所以,他才會去講學論道,做了一回連一分錢工資都沒處去領的“民辦教師”,不光為當時的社會培養了許多棟梁之才,還創立了對后世影響深遠的儒家思想。

  更為可貴的是,并不無官一身輕的孔子在魯國遭受齊國攻擊而出現危難時,他派門生子貢出手化解了危機,挽救了魯國。看來孔子并不只是一個先進的“民辦教師”,也是一個優秀的愛國主義者,他的事跡說明救國救難不一定非得當官不可,做平民百姓照樣可以有所作為。和魯國這位百折不撓,百煉成鋼的孔子相比,楚國這位“三閭大夫”屈原簡直就是一個經不起風雨的政治家。和屈原同樣命運的白居易的感悟是:“宦海自此心長別,世事從今口不言。”我們不能說這種政治上的委曲求全是一種墮落,比如越王勾踐的做法更證明,委曲求全并不等于消沉,因為一個政治家如果連自己都保護不了,他又怎么能保護他的國家和人民。 政治有時也像污泥濁水一樣,所以追求政治清明也是一種人類理想,因此做政治的人往往會用荷花“出污泥而不染”來自比。荷花是“出污泥而不染”,但是,“未出污泥”的荷花也是這樣的性格特征嗎?我看也未見得。所以,魯迅先生說:“存學者的良心,用市儈的手段。” 從屈原在汨羅江畔和漁父的對話中,一點都看不出他對楚國的眷戀和熱愛之情,倒是可以清清楚楚的看到他是多么的在乎自己的清白,似乎清白比自己的生命更為重要,他的死似乎也不是為了楚國,而更主要的是為了他的清白,所以我認為他愛自己的清白要遠遠超過他對楚國的愛,他的自我意識要比他的社會責任感強,尤其在他懷抱大石投汨羅江時那種堅毅態度,不知那一時刻的屈原有沒有社會責任感,如果有也完全忘記了,忘得一干二凈。

  我懷疑司馬遷的《史記》對屈原的先進事跡記載是不是有什么遺漏,如果沒有,那對于屈原的這種選擇,我想問一句,他真的愛國嗎? 根據《史記·屈原列傳》記載:“屈原至于江濱,披發行吟澤畔。顏色憔悴,形容枯槁。漁父見而問之曰:‘子非三宮大夫歟?何故而至此?’屈原曰:‘舉世渾濁而我獨清,眾人皆醉而我獨醒,是以見放。’”屈原的這種“舉世渾濁而我獨清,眾人皆醉而我獨醒”的處世態度別說幾千年前那個沒有人權的時代,就是現在這個處處都講個人權的時代,恐怕也很難贏得人心。你想,如果我們的身邊有這么一個人,在他遭受挫折或者失敗時跟別人說,在我們這個世界(舉世)沒有一個人做事清楚,大家都(眾人)渾渾噩噩像個醉漢,就我做事清楚不糊涂,這樣一個人能有幾個朋友,能得到什么樣的老板賞識?他在這世界上能找到知音嗎?用屈原自己在《懷沙》的說法,“眾不知余之異采”,“孰知余之從容”,“世既莫吾知兮”,看來英雄也孤獨無助,他確實沒有知己。這樣看問題也不是不可以,那你既然處在這樣一個世道中,就要想方設法在這樣的世道中去求生存,求發展,然后去完成自己的政治責任,適者生存嘛,所以,漁父才對屈原說:“夫圣人者,不凝滯與物,而能與世推移。”所謂的圣人,不應該拘泥禁錮自己的思想,應該去適應社會和環境,和時代一起前進,這可能是最早的“與時俱進”觀吧。 任何時候都要與時俱進,人只能去適應社會,適應環境,似乎沒有別的選擇。屈原是一個很有學問的人,他的思想境界還不如那個目不識丁的漁父(似乎不像),真是叫人費解!

  屈原還說:“吾聞之,新沐者必彈冠,新浴者必振衣,人又誰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寧赴常流而葬身魚腹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溫蠖乎!”難道“常流”里就清白嗎?“魚腹”里就干凈嗎?可能那個時代沒有環境污染,江里河里的水確實很清吧,但是有人在河邊洗衣服能把河水弄臟屈原應該見過,無從知道屈原自己殺沒有殺過魚,他生活在江南水鄉,應該見過別人殺魚吧。我們誰都知道,河水并不是一塵不染,魚腹并不是清潔無暇,可屈原并不以為然,這也許是屈原的偏見。再說,人是剛洗完澡穿衣服戴帽子時要彈一彈的灰塵,但這并不等于從此后就不染灰塵,要不然,人一生洗一回澡就可以了,這可能嗎?這種只看一時不看一世,只見樹木不見森林的方法,和屈原的學問很不相稱,這也許是屈原的悲哀和悲劇所在。

  屈原死時沒有留下遺書(也許那時不興這個),但是他臨終前和漁父在汨羅江畔的對話,完全可以看作他臨終的遺言,至少能從對話中找出屈原為什么選擇去死。但是,再怎么找,也從這些話語中找不出任何一句愛國的言辭,更不要說那種“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的豪言壯語,倒是能看出他是多么的愛他的清白,如果他的清白受到玷污,他“寧赴常流,而葬乎江魚腹中耳”,都不愿“蒙世俗之溫蠖”。于是,“作《懷沙》之賦”,“懷石,遂自投汨羅以死”。即使在《懷沙》賦中,看到的也是他對自己不幸遭遇的憤懣,嘆息世間已沒有商湯夏禹這樣的圣賢(湯禹久遠兮)和伯樂(伯樂既沒),他都官至“三閭大夫”了,“入則與王圖議國事,以出號令;出則接遇賓客,應對諸侯。”象他這樣至少在當時楚國可以說是呼風喚雨的能有幾人?在這種經歷下感嘆世間沒有圣賢和伯樂發現自己恐怕有失公允吧。屈原把自己不幸遭遇的責任全部推向社會,這公平嗎?難道自己就十全十美一點責任都沒有?而且在《懷沙》賦中,也同樣看不到屈原愛國之情,仍然看到的是他對自己“清白”的感慨和對世間“污濁”的感嘆(世溷濁莫吾知,人心不可謂兮。)。所以我認為屈原的死是為了他自己與眾不同的“清白和清醒”,而不是楚國。也許屈原很愛國,但他好像不是為愛國才去投汨羅江的。 一位偉大的政治家,一位博聞強志的詩人屈原,不愿意去適應自己不喜歡的世界,不愿與時俱進適者生存,帶著他對世界的不滿和偏見,帶著他對世界的屈解,為了自己的清白和清醒,放棄自己的政治理想和社會責任,留下千年嘆息,投汨羅江以身殉國,這不全是那個時代的悲哀,也不全是楚國的悲哀,只能的是屈原自己的悲哀!

「 支持烏有之鄉!」

烏有之鄉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五月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收藏

心情表態

今日頭條

點擊排行

  • 兩日熱點
  • 一周熱點
  • 一月熱點
  • 心情
  1. 走著走著,初心為何不見了?
  2. 為什么“專家”和“教授”們越來越臭不要臉了?!
  3. 陳丹青說玻璃杯不能裝咖啡、美國教育不啃老,網友就笑了
  4. “當年明月”的病:其實是中國人的通病
  5. 掃把到了,灰塵就會消除
  6. 為什么說莫言諾獎是個假貨?
  7. 為什么走資派還在走?
  8. 雙石|“高臺以后,我們的信心的確缺乏……”
  9. “馬步芳公館”的虛像與實像
  10. 【新潘曉來信】一名失業青年的牢騷
  1. 到底誰不實事求是?——讀《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與《毛澤東年譜》有感
  2. “深水區”背后的階級較量,撕裂利益集團!
  3.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士,敢于戰斗,善于戰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4. 歷史上不讓老百姓說話的朝代,大多離滅亡就不遠了
  5. 大蕭條的時代特征:歷史在重演
  6.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集?
  7. 瘋狂從老百姓口袋里掏錢,發現的時候已經怨聲載道了!
  8. 到底誰“封建”?
  9. 該來的還是來了,潤美殖人被遣返,資產被沒收,美吹群秒變美帝批判大會
  10. 兩個草包經濟學家:向松祚、許小年
  1. 北京景山紅歌會隆重紀念毛主席逝世48周年
  2. 元龍:不換思想就換人?貪官頻出亂乾坤!
  3. 遼寧王忠新:必須直面“先富論”的“十大痛點”
  4. 劉教授的問題在哪
  5. 季羨林到底是什么樣的人
  6. 十一屆三中全會公報認為“顛倒歷史”的“右傾翻案風”,是否存在?
  7. 歷數阿薩德罪狀,觸目驚心!
  8. 歐洲金靴|《我是刑警》是一部紀錄片
  9. 我們還等什么?
  10. 只有李先念有理由有資格這樣發問!
  1. 毛主席掃黃,雷厲風行!北京所有妓院一夜徹底關閉!
  2. 劍云撥霧|韓國人民正在創造人類歷史
  3. 到底誰不實事求是?——讀《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與《毛澤東年譜》有感
  4. 果斷反擊巴西意在震懾全球南方國家
  5. 重慶龍門浩寒風中的農民工:他們活該被剝削受凍、小心翼翼不好意思嗎?
  6.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集?
亚洲Av一级在线播放,欧美三级黄色片不卡在线播放,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久久精品国产AV片国产 | 天天爽天天狠久久久综合′一 | 亚洲天堂网免费在线观看 | 日韩国产二区不卡在线 | 在线观看黄V免费网站免费 亚洲视频在线香蕉 | 亚洲亚洲中文字幕无线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