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作者系遼寧省檔案館原館長、研究館員。原文載于《日本侵華史研究》2014年第2期,原題:國中之國:“關東州”——日本殖民統治中國大連地區四十年。
一個時期以來,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公然否定二戰對日本的審判,不承認日本對中國和亞洲國家的侵略,這引起了世界各國的警惕,作為飽受日本帝國主義侵略和蹂躪的中國人民永遠不會忘記這一歷史。僅以遼東半島的大連為例,日本從1931年九一八事變到1945年戰敗投降,統治中國東北14年,而對“關東州”地區(當時稱旅大地區,即旅順和大連)的殖民統治卻長達40年。
“關東州”的由來大連地區位于遼東半島南端,處于東北亞的中心,是我國北方水路交通樞紐,經濟和軍事地位十分重要,歷史上帝國主義列強都覬覦中國版圖上的這顆明珠。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中,戰敗的清政府被迫簽訂割地賠款的《馬關條約》,把遼東半島割讓給日本。在《馬關條約》簽訂后僅6天,沙俄聯合德、法要求日本放棄遼東半島,迫使日本放棄了對遼東半島的占領。之后,沙俄與清政府簽訂《旅大租地條約》和《續訂旅大租地條約》。1898年沙俄強租旅順、大連,并在旅順、大連成立“關東州”,將旅順、大連市區、金州區、普蘭店市和瓦房店的一部分強行劃入“關東州”內。從普蘭店灣到貔子窩灣以南,即今天大連市的大部分地區在沙俄統治下。
1905年日俄戰爭結束后,日本侵略勢力以租借名義進入大連地區,代替了沙俄對這一地區實行殖民統治,繼續沿用了“關東州”的叫法,實際上把大連當成日本領土的一部分。1945年日本戰敗投降,“關東州”的中國人才擺脫了帝國主義的殖民統治。
進入“關東州”須持有“護照”
日本從俄國人手中奪取中國東北的遼東半島的各種權益,但是遼東半島的領土仍然屬于中國,日本在名義上還是“租借”,時間僅有25年期限。日本為了永久占領大連地區,他們采取了各種卑劣的手法。例如,延長租借年限。日本引誘和強迫袁世凱簽訂了賣國21條,非法將“關東州”的租期由25年延長到99年。同時突破沙俄侵占時期的租借地界,非法向外擴展260平方公里。并在繪制地圖時,將“關東州”、朝鮮、中國臺灣和日本本土都繪制成紅色,這些事實充分暴露了日本帝國主義妄圖永遠占領大連地區的陰謀。再如,向“關東州”移民。在日本國內,他們開動宣傳機器宣傳中國大連如何好,給出優惠的政策鼓勵日本國民向中國移民,使“關東州”的日本移民數量快速增加。1910年在中國東北的日本人有7萬人,其中“關東州”就有3萬多人。1930年在中國東北的日本人有23萬人,其中“關東州”就有11萬人。1940年在中國東北的日本人有106萬人,其中“關東州”有20萬人。而那時候“關東州”的總人口也就是大約110萬人。日本向中國及東北,特別是“關東州”大量移民企圖用“摻沙子”的辦法,強化對這一地區的殖民統治。
還有,日本對長期居住在“關東州”的中國人強制登記。為了把“關東州”變成日本領土,1943年1月對長期居住在“關東州”的中國人作了資格規定,即有祖墳在“關東州”的,有不動產者連續居住5年以上為“關東州人”。將具有“關東州人”資格的中國人視為日本領土的“州民”,強制登記后改為“關東州人”。日本當局通過一系列陰謀手段,逐步把“關東州”變成中國版圖上的“國中之國”。在遼寧省檔案館館藏檔案中,有一份光緒33年(1907)從奉天(今沈陽)去“關東州”辦理的護照。這份護照的持有人是奉天省長公署交涉司的李春榮,他從奉天到旅順、大連、金州辦理公務居然要由“在清國奉天日本總領事館”辦理護照才能成行,明明是中國人在自己的土地上行走還要日本人同意,真是豈有此理!
擴大苛捐雜稅用于戰爭
日本占領大連地區后,為了維持其殖民統治和為戰爭籌措經費,推行殖民統治的稅收制度,造成稅率高、老百姓負擔加重。例如,1905年日本頒布《關東州地區地租規則》,對農戶租種的旱田、水田,不分地勢優劣、土質好壞都按一個標準收稅。1936年日本頒布《關東州所得稅令》,提高稅率,擴大征收范圍。1938年日本又頒布《關東州法人資本稅令》、《關東州家屋稅令》、《關東州中國事件特別稅令》等多項稅令。隨著侵華戰爭的不斷升級,稅種不斷增多,各種稅收都有突出的增加。例如1943年國稅收入是1905年占領初期的940倍。七七事變后,1938年比1931年以前平均稅收增加9.2倍。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后國稅收入比1931年前平均收入增加57.5倍。1906年,生活在“關東州”的居民每戶平均稅收的負擔2.68元,到1942年已經上升到380.16元,等于日本占領初期的140倍。
在日本殖民統治下,“關東州”財政收入來源有三個方面:國稅收入、官方產業收入和“日本政府一般會計”的補充金。其中國稅收入的比例最大,通過擴大稅收千方百計地收刮民財。隨著1937年日本全面侵華戰爭的開始,在“關東州”地區的稅收更加變本加厲,竟然推出《關東州北支事件特別稅》、《關東州支那事件特別稅》、《關東州大東亞戰爭特別稅》,對乘坐火車、汽車、輪船的乘客征稅,對進入娛樂場所的人征稅,甚至對進入體育場館的學生征
稅。1944年,關東局預算追加額中,有1.443億日元轉入戰時經費,把在“關東州”對中國老百姓的橫征暴斂的錢財變成槍殺中國軍民的槍炮!
修建軍事設施留下“萬人坑”
帝國主義列強對殖民地國家的統治,總是在武裝鎮壓和血腥屠殺下進行的。日本占領“關東州”后,首先建立的軍事機構是軍管署,負責處理日軍與清政府地方官民之間的軍政事宜,主要是保證日本軍隊作戰時的宿營、休整、物資轉運、征用民夫等任務。之后,成立滿洲軍總司令部、遼東守備司令部、關東都督府,無論其建制和名稱怎樣變化,都是軍政一體的殖民統治機構。1919年,日本對“關東州”的殖民統治實行軍政分開,成立了關東廳和關東軍司令部。九一八事變之前,關東軍司令部設在旅順,沿大連至長春的南滿鐵路布置大量兵力,臭名昭著的關東軍充當了九一八事變的急先鋒。其實,日本駐扎在“關東州”的軍事機構不止這些。除關東軍司令部、師團、旅團、守備隊司令部外,還有關東軍所轄的旅順要塞司令部、旅順重炮大隊、關東憲兵隊本部、關東軍陸軍倉庫、陸軍運輸大連支部、醫院、監獄等。
伴隨著軍事機構建立,修建了大量的軍事工程和軍火工廠。為了修建機場、營房、倉庫、醫院等軍事工程,日本殖民統治者從“關東州”和其它地區抓來中國的勞工。這些中國勞工每天從事12至16小時的繁重勞動,而只能吃到幾兩糧食,高強度的勞動加上吃不飽很多人骨瘦如柴。住的工棚子冬天冷,夏天熱,蚊蠅成群,勞工們稍有不滿,經常遭到監工的毒打。這樣惡劣的生活條件下,不少人病死、餓死。據統計,“修建金州老爺廟機場等軍事設施抓來中國勞工1.6萬多人,就有7000人慘死;修建陸軍醫院時抓來中國勞工1萬多人就有8000多人喪命。”直至今天,龍王廟“萬人坑”還掩埋中國勞工的白骨,中國人永遠不會忘記13本殖民統治者的侵略罪行。
修改教科書由來已久
日本占領“關東州”后,就千方百計地用日本教科書代替中國教科書或者修改中國的教科書。1905年4月,日本遼東守備軍行政長官神尾光臣就向被13本占領東北各地日本軍政署發布教育方面文件,提出在日軍管轄地區,戰云已經散去,我軍要做的工作雖然很多,但致力于疏導清國官民,“第一著”應是教育,并附上13本出版的清國學校用教科書目參考。日本占領“關東州”后,把奴化中國人教育當作“第一著”的任務,文件所附帶書目是日本占領臺灣期間用的教科書。可見,日本侵略中國一手抓武力征服,一手抓思想上的統治。在旅順公學堂最早把臺灣日本當局編纂的臺灣公學校用的《漢文讀本》作為教材,但是遭到中國學生和家長的強烈抵制和反對。1906年3月,“關東州”民政屬頒發的《關東州公學堂規則》第一條規定“公學堂向中國人子弟講授日語,進行德育,并傳授日常生活需要的知識和技能為辦學宗旨”,把普及日語作為奴化中國人的首要任務。
建立教科書編輯機構。1914年,日本在“關東村”成立了關東都督府教科書編纂委員會,它的主要任務是編輯公學堂的修身和語文教材,他們把商務印書館出版的課本中有關岳飛、文天祥、史可法等中國古代民族英雄抗御外侮內容的課文全部刪掉,增加了他們需要的文章,又把這本被篡改得面目全非的漢語課本盜用商務印書館名義出版。此書出版后,遭當時大連學生、家長和各界人士抵制,但是在日本當局高壓下仍被強制使用。1919年在其教育科研所設置了教科書編輯系。1922年,關東廳與滿鐵聯合成立了“南滿洲教育會教科書編輯部”,用六年時間完成初等一年級到高等二年級全套教科書的編纂。到1932年這個編輯部編輯出版教科書50多鐘,發行了60多萬部。同年l0月,偽滿洲國文教部下令各地小學校一律采用該編輯部編輯出版的教科書。這個編輯部成為日本在中國東北推行殖民教育唯一的教科書編輯部。他們編輯的這些教科書也成為日本在中國其他占領區學校的教材。日本殖民統治者在占領大連地區后,把對中國人的奴化教育作為他們的重要統治手段,其修改教科書的歷史由來已久。對此,中國乃至亞洲各國人民至今仍然不能放松警惕,13本修改教科書的目的是篡改歷史,否定其侵略他國的罪惡。
販賣鴉片殘害老百姓
在13本殖民統治下的“關東州”推行了鴉片販賣政策。1906年6月,日本在大連設立了“關東州”鴉片總局,規定“關東州”內所有鴉片販賣事宜,專歸其辦售,并在金州、普蘭店、貔子窩等地設立分局。“關東州”民政屬頒發《販賣鴉片業及煙館業營業稅規則》,允許居民吸食鴉片和從事鴉片經營活動,但鴉片原料的進貨和鴉片產品的生產和流通,必須經“關東州”鴉片總局統一辦理,除此之外均為犯法。日本在大連設立鴉片經銷機構,建立大型倉庫存儲鴉片。這些鴉片的來源:一是由大連民政署通過三井物產株式會社從海外走私進入大連地區的;二是以禁煙名義從個人走私者沒收的。由此壟斷了鴉片在大連地區的流通。據記載,1913年經大連港運入鴉片6.25噸,1914年從英國進口嗎啡355盎司。為了增加鴉片的收入,讓更多中國人吸食鴉片,日本故意放松了對吸食鴉片的管理,鴉片可以自由購買,
鴉片零售商最多時有600多人。當時在大連各地煙館林立,煙民的數量急劇增加,1906年僅旅順一地就有煙館130家。13本占領“關東州”后,一方面在這一地區公開販賣鴉片,另一方面以此為據點,把鴉片傳人中國東北及關內各地。通過販賣鴉片謀取暴利,摧殘中國人的身心健康,以達到滅絕種族的罪惡目的。正如1937年5月國際鴉片販運委員會指出,“全世界90%的非法海洛因是日本在大連、天津等地制造的。”L4]日本在“關東州”從事鴉片販賣和走私活動所得收入被納入地方財政收人,用于支持全面侵華戰爭,制造推銷鴉片的犯罪活動直到日本投降才結束。
作為推行日本帝國主義通過軍事入侵,建立殖民機構等手段對大連地區實行長達40年的殖民統治,他們用“關東州”的名義長期占領大連地區,以此作為侵略中國東北的軍事基地,作為對中國東北實行經濟掠奪和貿易壟斷的中心、“大陸政策”的橋頭堡,最終目的就是要把大連地區變成日本領土的一部分,進而占領東北乃至整個中國。以史為鑒,中國政府和人民永遠不能忘記日本侵略他國的罪惡歷史,在領土和主權的問題上絕不能讓半步!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