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 > 歷史 > 歷史視野

中日甲午戰爭的世紀影響

張海鵬 · 2014-08-06 · 來源:海峽評論
收藏( 評論() 字體: / /

  (中國社會科學院院士)

  中日甲午戰爭爆發已經過了雙甲子。回顧120年前的那一段歷史,總結歷史的經驗教訓,使我們在今天緊張的中日關系和世界局勢面前變得聰明一些。本文謹就甲午戰爭給后世帶來的巨大影響講一點思考,請讀者不吝指正。

  借巨款賠日清廷36-45年還清

  第一、甲午戰爭的失敗給了中國最沉痛的打擊。甲午戰爭給中國的打擊是空前的。1842年《南京條約》簽訂以來,清政府與歐美列強簽訂了一系列不平等條約,帶來割地賠款等一系列損害中國主權的損失,但《馬關條約》給中國帶來的損失超過了以往一切損失。各項賠款加在一起是23,150萬兩白銀,清政府實際付出的要數倍于這個數目。這是因為,清政府靠向歐洲的三次大借款三億兩白銀,來賠付日本的戰爭賠款。三次大借款的本息(36-45年還清)加在一起可能在六到八億兩白銀。這是一個巨大的包袱。這是其一。其二,割讓臺灣和澎湖群島,是中國人心中永遠的痛。臺灣為日本殖民地超過了50年,至今在臺灣人民的心里留下了似乎難以彌補的歷史創傷與悲情。日本在臺灣實行殖民統治,從臺灣掠奪了大量的物質財富,滋養了日本的戰爭機器。《馬關條約》還規定任便日本人在華從事制造,這就為日本對華資本輸出,從事經濟侵略打開了方便之門。甲午戰爭和隨后幾年的八國聯軍侵華,使中國完全陷入半殖民半封建社會的深淵,極大的阻滯了中國現代化的進程。

  第二、甲午戰爭的勝利給日本發揮其侵略野心帶來巨大的刺激和鼓舞。

  日本在戰爭中獲得勝利,全國上下立即感受到勝利帶來的刺激。光是戰利品,就收獲甚豐。戰爭賠款一項,日本政府在三年內收到清政府賠款折合3.58億日圓,相當于日本三到四年全國財政收入之總和。這部分錢,除了極少部分孝敬天皇本人外,絕大部分用來擴充軍備和與軍備相關的工業生產,以及改革貨幣體制,實行金本位制。我曾參觀過八幡制鐵所,這是日本第一座鋼鐵企業,高大的煙筒上刻上1901字樣,是表示1901年建成投產,正是利用甲午賠款建的,當年只花了58萬日圓。甲午戰爭的賠款迅速養肥了日本,使日本綜合國力空前強大起來。接著,日本乘中國爆發義和團運動,以日本使館書記生被殺為由,加入八國聯軍,蹂躪了中國京城。在八國聯軍中,日本軍隊的數量是最多的。通過《辛丑條約》,日本又分得了大量賠款,獲得了在華大量權益。

  日俄開戰中國遭殃

  日本綜合國力的強大,進一步刺激了他的侵略擴張野心。日本在甲午一戰獲勝,控制了朝鮮,打敗了中國,部分實現了16世紀以來日本政治家的預想,下一步就是進一步控制中國的東北(滿洲)。為了控制滿洲,就要把俄國勢力驅逐出去。這就是1903-1905年的日俄戰爭。通過在中國領土上打的日俄戰爭,日本抑制了俄國在中國東北的勢力,獲得了在滿洲的部分權利,但是還不滿足。于是在1928年制定了所謂大陸政策,并且在1931年發動了九一八事變,一舉占領了滿洲。

  第三、甲午戰爭出人意料的結局,刺激了帝國主義列強加大侵略中國的胃口。中國在甲午戰爭中戰敗,出乎所有人意料,不僅中國人意外,日本人意外,歐美列強也意外。早就開始侵略中國的歐美列強看到小小的日本居然戰勝了龐大的中國,歐美列強認為中國已經躺在「死亡之塌」上。甲午戰后,列強在華采取了一系列瓜分中國的手段,劃分勢力范圍,強租租借地,搶奪鐵路修筑權、礦產開發權等等。繼之而來的就是八國聯軍侵略中國。在華外國軍人最多時達10萬人。華北大片地區被占領,天津被占領并被外國管制,京師北京被八國分區占領。這是近代以來中國的衰敗達到「谷底」的時候,中國差一點就被完全滅亡了。北京的紫禁城旁設立了外國武裝保衛的使館區(包括日本使館在內),用槍口監督著中國中央政府的一舉一動。清政府成了洋人的朝廷。一位西方歷史學家評論說:中國此時「已經達到了一個國家地位非常低落的階段,低到只是保護了獨立主權國家的極少的屬性的地步了。」可以這樣說,日本和歐洲列強都從中國在甲午的失敗中獲得了巨大的利益。甲午戰爭的勝利是日本和歐美列強的共同勝利。

  第四、甲午戰爭后,中國歷史上與周邊亞洲國家建立的宗藩關系體系徹底瓦解,殖民主義體系在亞洲取代了宗藩關系體系。這代表著東方的國際關系體系被西方的國際關系體系取代。遠東地區(包括中國與朝鮮)從此成為歐美、日本等列強關注的焦點。此后,八國聯軍(包括日本)對中國的侵略,第一次世界大戰(日本借口對德國宣戰,進攻并占領中國山東)、巴黎和會、華盛頓會議以及九國公約、李頓調查團、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國抗日戰爭戰場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東方主戰場)、太平洋戰爭、開羅會議等等,都直接與遠東,與中國相關。說甲午戰爭改變了世界格局,不為過。

  刺痛也刺醒了中國

  第五、甲午戰爭的失敗推動了中華民族的覺醒。甲午戰爭不僅刺痛了中國,也刺醒了中國。中國人在這樣嚴重的失敗面前沒有被打趴。一些先進的中國人開始通過甲午戰敗認識到只有推翻清朝統治,才能救中國。孫中山領導的革命從這時候開始起步。1894年11月,正是平壤戰敗和黃海海戰失敗后,孫中山在夏威夷發起成立興中會,提出了推翻清朝的主張,第一次發出了復興中華的號召。康有為領導的戊戌維新也從反對簽訂《馬關條約》開始。嚴復在天津的報紙上第一次提出了「救亡」的口號,此后,「救亡」成為所有愛國者在國家危難面前的中心主張。革命和維新兩股力量成為甲午以后推動中國變革的主要力量,可以說這是中國民主主義革命的真正開端。

  中華民族的覺醒還表現在開始了有意識地向西方學習的過程。甲午以前,中國朝野也好,知識界也好,對東鄰日本是瞧不起的,對日本在幕府末期的改革是不大了解的,對日本明治維新后的進步也是不屑于看到的,總之對日本在近代的崛起是不重視的。中國派留學生到美國、到歐洲都比日本早。但是,1896年,因為甲午戰敗的刺激,第一批13人的留學生去了日本。1905年日本戰勝了俄國,大出中國知識分子的意外,這一年涌到日本的中國留學生一下子達到8,000-10,000人。這些年輕的留學生放下了看不起日本的身段,要去看看日本是怎樣自強的,日本是怎樣學習西方的,中國可以從中學到些什么?當年留學日本的青年吳玉章寫道:「東亞風云大陸沉,浮槎東渡起雄心。為求富國強兵策,強忍拋妻別子情。」說的就是這樣的心情。中國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的許多革命者都是留日學生出身的。孫中山不說,黃興、宋教仁、蔣介石、張群等,陳獨秀、李大釗、董必武、周恩來等都是。他們在日本學到了,要學習西方,要改變中國,只有用革命的手段,才能救中國。

  豐臣秀吉要以北京為都城

  第六、甲午戰爭的勝利刺激,使日本忘乎所以,最終落得徹底失敗的結局。日本自從16世紀末豐臣秀吉統一全國以來,就立下了志愿,要把中國的北京作為日本的都城。甲午戰爭以后,日本一直盯著中國。當第一次世界大戰打響后,日本借口對德國宣戰,出兵青島,提出滅亡中國的21條,不久占領濟南和膠濟鐵路線。今年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100周年,我們知道,中國派出了勞工到歐洲參與對德作戰。日本卻在山東,名義上對德作戰,實際上對中國作戰。1931年九一八事變后,日本在中國發動局部戰爭,不斷占領長城沿線。1937年盧溝橋事變后,日本叫嚷三個月滅亡中國。但是中國在極其困難的條件下堅持了長達八年的抗戰,在蘇聯、美國、英國的支持下,中國的抗戰獲得了最后勝利,日本接受了無條件投降。這是近代以來中國對外作戰的第一次勝利!

  日本由于甲午勝利沖昏了頭腦,沒有弄清楚第二次中日戰爭時的中國,已經不是第一次中日戰爭時的中國,中國人民的覺醒是一個決定性的條件,國共兩黨建立抗日統一戰線,中國國民黨領導了抗日的正面戰場,中國共產黨領導了抗日的敵后戰場,在抗戰中發揮的中流砥柱作用,都是這種覺醒的表現。

  第七、至今造成中日關系緊張的釣魚島問題,與甲午戰爭有著密切關系。釣魚島至少在明代初年(14世紀下半葉)就為中國人發現,為中國所管轄。但日本在甲午戰爭勝利確有把握的1895年1月,通過內閣決定把釣魚島劃歸沖繩縣管轄。日本外務省正式發布的文件說釣魚島屬于沖繩縣,就是指此而言。但是日本內閣的決定是秘密的,從沒有對外正式公布,直到1954年編輯《日本外交文書》才收錄這個決定。所以日本竊取釣魚島,是偷偷摸摸的行為,是見不得人的勾當。但是,日本這種竊取行為,卻掩蓋在甲午戰爭勝利的結局中。其實,說起沖繩縣,本是琉球王國,是明清兩代中國的藩屬國。日本吞并琉球,曾引起清政府強烈不滿,交涉經年,直到1888年日本為策劃大舉侵略中國主動停止交涉,最終也被甲午戰爭的結局掩蓋了。今天所以要重議琉球,是因為琉球主權未定。琉球主權未定,基本上是兩個理由:一是因為中日之間就琉球地位的談判,被甲午戰爭打亂了;再是由《開羅宣言》等一系列國際條約所形成的對日本領土的規定,這是二戰后的一項國際安排,至今尚未落實。

  第八、如何總結120年前甲午戰爭的經驗教訓,仍在考驗中國和日本。

  日本想為戰敗翻案

  2012年,當中日復交40周年的時候,日本用釣魚島國有化破壞了中日兩國間的良好關系,復交40周年紀念的氣氛完全被日本當局破壞殆盡。釣魚島主權是否有爭議,成為中日之間矛盾的焦點。按照《開羅宣言》處分日本的原則,釣魚島應當連同臺灣、澎湖群島等一起交還中國。日本當局不僅要保守甲午戰爭的勝利成果,還要翻二戰后形成的國際格局的案,拒絕反省歷史,參拜靖國神社,修改和平憲法,修改武器出口三原則等。所有這些完全違背了中日復交以來形成的四個政治性文件,破壞了中日復交的基礎性認識。目前中日關系的緊張,責任完全在日本一方。

  歷史經驗告訴我們,甲午戰爭以來的中日國交的歷史,戰爭多于和平,緊張多于友好。要創造和平多于戰爭,友好多于緊張的局面,中日兩國人民都要經常回顧歷史教訓,牢記歷史教訓。日本要下決心不走軍國主義的老路。

  歷史教訓還有一點要注意:16世紀末以來,日本政治家常存滅我之心。這是我們回顧甲午戰爭的世紀影響時,不要忘記的。當然,今天的中國,不是第二次中日戰爭時的中國,更不是甲午戰爭時的中國。但是,中國人民、中國的軍人不要陶醉于自己的成績,只有居安思危,常存戰備之思,我們才能立于不敗之地。

  從這個角度說,120年前的甲午戰爭,今天還在影響著中日兩國,甚至影響著國際關系!◆

「 支持烏有之鄉!」

烏有之鄉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昆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收藏

心情表態

今日頭條

點擊排行

  • 兩日熱點
  • 一周熱點
  • 一月熱點
  • 心情
  1. 走著走著,初心為何不見了?
  2. 為什么“專家”和“教授”們越來越臭不要臉了?!
  3. “當年明月”的病:其實是中國人的通病
  4. 陳丹青說玻璃杯不能裝咖啡、美國教育不啃老,網友就笑了
  5. 掃把到了,灰塵就會消除
  6. 為什么說莫言諾獎是個假貨?
  7. 為什么走資派還在走?
  8. 雙石|“高臺以后,我們的信心的確缺乏……”
  9. “馬步芳公館”的虛像與實像
  10. 【新潘曉來信】一名失業青年的牢騷
  1. 到底誰不實事求是?——讀《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與《毛澤東年譜》有感
  2. “深水區”背后的階級較量,撕裂利益集團!
  3.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士,敢于戰斗,善于戰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4. 歷史上不讓老百姓說話的朝代,大多離滅亡就不遠了
  5. 大蕭條的時代特征:歷史在重演
  6.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集?
  7. 瘋狂從老百姓口袋里掏錢,發現的時候已經怨聲載道了!
  8. 到底誰“封建”?
  9. 該來的還是來了,潤美殖人被遣返,資產被沒收,美吹群秒變美帝批判大會
  10. 兩個草包經濟學家:向松祚、許小年
  1. 北京景山紅歌會隆重紀念毛主席逝世48周年
  2. 元龍:不換思想就換人?貪官頻出亂乾坤!
  3. 遼寧王忠新:必須直面“先富論”的“十大痛點”
  4. 劉教授的問題在哪
  5. 季羨林到底是什么樣的人
  6. 十一屆三中全會公報認為“顛倒歷史”的“右傾翻案風”,是否存在?
  7. 歷數阿薩德罪狀,觸目驚心!
  8. 歐洲金靴|《我是刑警》是一部紀錄片
  9. 我們還等什么?
  10. 只有李先念有理由有資格這樣發問!
  1. 毛主席掃黃,雷厲風行!北京所有妓院一夜徹底關閉!
  2. 劍云撥霧|韓國人民正在創造人類歷史
  3. 到底誰不實事求是?——讀《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與《毛澤東年譜》有感
  4. 果斷反擊巴西意在震懾全球南方國家
  5. 重慶龍門浩寒風中的農民工:他們活該被剝削受凍、小心翼翼不好意思嗎?
  6.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集?
亚洲Av一级在线播放,欧美三级黄色片不卡在线播放,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日本免费高清最新不卡视频 | 久久久久99狠狠综合久久 | 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 | 日本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日本视频 | 亚洲欧美中东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