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林則徐紀念館的一面墻壁上,摘錄了前往廣東查禁鴉片的欽差大臣林則徐離京赴任時發出的第一道公文:“所有尖宿公館,只用家常飯菜,不必備辦整桌酒席,尤不得用燕窩燒烤,以節靡費。此非客氣,切勿故違。至隨身丁弁人夫,不許暗受分毫站規門包等項。需索者即須扭稟,私送者定行特參。言出法隨,各宜稟遵毋違。”
解讀一下這段短文,一是要求沿途接待賓館,安排家常菜就行,一律不得準備整桌宴席,尤其不得擺上山珍海味;二是在接待過程中,不得搞小恩小惠,行賄受賄之類的名堂;三是這些要求就是法規,必須嚴格遵守,不得違背。林則徐服務國家幾十年,“歷官十四省,統兵四十萬”,一生調動無數次,他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也只有像他這樣忠于職守、廉潔奉公的人,才能夠、才敢于寫出“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和“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如此氣壯山河、正氣浩然的名句來。
一滴水,能反映太陽的光芒;一個調動,能反映官員的品質。林則徐發出的公文,看似樸素無華,其實用意深遠,看似簡單,實則可操作性極強。林則徐深知,在腐敗盛行的清廷,必須保持一份清醒,而保持這份清醒的最有效的辦法就是白紙黑字,用明白無誤的公文形式讓沿途接待部門執行。他還明白,光說沒用,要讓下面明白,超規格接待、行賄受賄是違法違紀的,不要以身試法,我林大人是說到做到的。他還知道,細節決定成敗,必須明確告訴接待部門吃什么、吃多少、誰吃、誰陪。現在有的領導“揣著明白裝糊涂”,一人吃飯,大半桌人陪,把娃娃魚說成是水魚,把穿山甲說成是大甲魚,領導心領神會就吃了。真要有林則徐這份認真、這份執著,那么任何一次調動、任何一份工作都會風清氣正、一帆風順。
革命干部是一塊磚,哪里需要哪里搬。工作需要,交流調動,提拔晉升,啟程赴任都是一個再普通、正常、簡單不過的事。對于干部離職、調動,有關部門做了明確規定,許多干部也是執行到位的。但也有一些干部,心存僥幸,故意“疏忽”,告別形式過于復雜,款待禮數過于繁瑣,大吃大喝,車隊迎送,個別人甚至借調動順便撈點。還振振有詞,自找理由,說在一個地方、一個單位工作時間較長,有了感情,吃點喝點,了個人情,在所難免。說穿了,還是不良思想作風在作祟。
不少領導干部對林則徐充滿敬意,喜歡把他的名言名句寫成條幅掛在墻上。但光掛在墻上還不夠,還要放在心上;光放在心上還不夠,還要體現在行動上。對于今天的領導干部來說,不妨從調動做起,不要老想著向組織提要求,講條件,不要老想著調動時風風光光。干脆點,高興點,一走了之,開始全新的工作。這樣的實際行動,才是對心中價值的最好信守。
每次參觀林則徐紀念館,駐足于這段樸實無華的公文前,心中都會默默誦讀,都會對這位一百多年前的智慧老人叩首致敬。我想,要是現在的領導干部赴任前,讀一讀這段文字,可以解決多少迎來送往的問題,可以減少多少不明不白的麻煩啊。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