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 > 歷史 > 歷史視野

兵學三圣--紀念毛澤東

新鏞 · 2014-07-02 · 來源:烏有之鄉
收藏( 評論() 字體: / /

  兵,械也。從廾持斤,并力之皃。

  武——楚莊王曰:“夫武,定功戢兵。故止戈為武。”

  古往今來,兵和武關系緊切,密不可分。從武功一詞的含義就能得到充分的說明。

  《現代漢語詞典》中,武功有兩個重要意項,其一:<書>指軍事方面的功績;其二:武術功夫。

  我們知道,武術功夫在一定情況下和一定范圍內是可以在促進軍事功績的,但是武術功夫顯然不是決定因素。因為人具有極高和社會性和嚴密的組織性,所以決定人與人種內斗爭的因素是信念、智慧和團結。

  這是從小武到大武的過程,是智力戰勝體力的標志。擅大武者于小武一道可能一無所知,然而人類就是憑借著智慧最終成長為這個地球的主宰。

  軍事方面的功績包括千千萬萬,有人擅砍殺、有人擅謀略、有人擅決斷等等,還有的人在軍事理論上創造功績。

  在人類文明史中,有三個人對軍事理論作出空前的貢獻。

  據統計,在人類五千年的文明史上,有4/5的時間都在打仗,可是在頭2500年里,人類都是通過實踐對這種人與人之間的種內斗爭進行探索,發揮身體和智力,集中優勢、隱藏缺點,但是一直沒有一個能指導實踐的理論產生。終于一個人的出現開拓了人類軍事理論的這塊沃土;“就中國歷史來考究,兩千多年的兵書,有十三篇,那十三篇兵書,便成立中國的軍事哲學。所以照那十三篇兵書講,是先有戰斗的事實,然后才成那本兵書。”(孫中山)

  開拓這塊土、成就這本兵書的是一個中國人——孫武。 

  孫武(約公元前535-?),字長卿,中國春秋時期齊國樂安人。軍事家、政治家,史稱“兵圣”。以所著“兵法”十三篇見吳王闔閭,受任為將。領兵打仗,戰無不勝,與伍子胥率吳軍破楚,五戰五捷,率兵3萬打敗60萬楚國大軍,攻入楚國郢都。北威齊晉,南服越人,顯名諸侯。當其歲四十二時(公元前503年,周敬王十七年,吳王闔閭十二年),孫武見吳王夫差日益專橫,生活糜爛,沉溺于酒色,不納臣諫,遂以回國探親為由,隱遁山林,從此史無所記。

  孫武獻闔閭的“兵法”十三篇就是后世赫赫有名的《孫子兵法》,其被譽為“兵學圣典”,是世界上最早的兵書。在中國被奉為兵家經典,后世的兵書大多受到它的影響,對中國的軍事學發展影響非常深遠。它還被譯為英文、法文、德文、日文等多種文字,在世界軍事上也具有首擘的重要地位。

  孫武生活的春秋戰國屬于先秦時期,是中華文明的發源期,這個時候的古中國紛亂不堪,正應了后人那句“亂世出英雄”。除了孔孟老莊、墨荀韓非等一大批思想家、哲學家、政治家、科學家、教育家之外,孫武就是第一位真正意義上的軍事家。

  和所處時代一樣,《孫子兵法》同樣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征?!秾O子兵法》的字數和《道德經》差不多,僅有5000余字,然其戰爭哲理博大精深、斗爭智慧啟迪心靈,言簡意賅。

  《孫子兵法》是以自然科學為基礎,以“成就人、成就事”為目標的應用科學,有著豐富的辯證法思想。其內容包羅萬象,涉及到戰爭規律、哲理、謀略、政治、經濟、外交、天文、地理等多方面內容,思想精邃富贍、邏輯縝密嚴謹,常讀常新。書中探討了與戰爭有關的一系列矛盾的對立和轉化,如敵我、主客、眾寡、強弱、攻守、勝敗、利害等。《孫子兵法》正是在研究這種種矛盾的對立及其轉化條件的基礎上,提出以樸素的哲學辯證思維研究戰爭的戰略和戰術。這在我國辯證思維發展史中占有重要地位?!秾O子兵法》談兵論戰,集“韜略”、“詭道”之大成,被歷代軍事家廣為援用。從《孫子兵法》的本身意義上說,作為古典戰爭哲學,所描述的核心點,依然是以“聚焦”為主,因此,按照這個思維,可以延伸到各個領域的應用。

  時至今日,它所闡述的謀略思想和哲學思想,被廣泛地運用于軍事、政治、經濟等各領域中。更是成為商界必備實戰手冊,不僅可以啟迪人作正向思考,更可以開發人,是創新的智慧。

  那么《孫子兵法》的核心是什么呢,就是“知己知彼百戰不殆”。“‘知彼知己,百戰不殆’這句話,是包括學習和使用兩個階段說的,包括認識世界中的發展規律,并按照這些規律,去決定自己的行動克服當前敵人而說的;我們不要輕看這句話。”“孫子的規律,‘知彼知己,百戰不殆’乃至今天仍是科學真理。”

  正所謂“前孫子者,孫子不遺;后孫子者,不遺孫子”。唐太宗李世民說“觀諸兵書,無出孫武”。不錯,后世大部分軍事著作都沒有超越《孫子兵法》這種樸素辯證法的范圍,所以很多人認為孫武和李耳的思想相容相通,形成了武道。這種世界上獨一無二的武道文化以唯一的姿態持續了2300年。

  1749年12月29日法國天主教耶穌會傳教士約瑟夫·J·阿米歐[漢名錢德明(Jean-Joseph-Marie Amiot,1718~1793),字若瑟,1718年出生于法國土倫(Toulon),1737年9月27日在阿維尼翁進入耶穌會修道院]從洛里昂乘船出發,奉派來華。抵澳門時,中國皇帝愛新覺羅弘歷(清高宗乾隆)諭令進京。1750年7月27日到達廣州,1751年8月22日晉京,1761年任法國在華傳教區的司庫。1772年將譯著《中國兵法》托人帶回法國巴黎出版,書中包括《孫子》《吳子》和《司馬法》。1779年11月18日出任法國在華傳教區會長,1793年10月9日死于北京。

  中國繼續在“康乾盛世”之下享受著斜陽余暉,殊不知遠在千里之外的西方正在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

  巴黎的迪多出版社出版了這套名為《中國軍事藝術》的兵學叢書,其中第二部就是《孫子兵法》。這部書的法譯本一問世,就引起法國公眾的重視,《法國精神》等文學刊物紛紛發表評論,有的評論者甚至說,他在《孫子兵法》里看到了西方名將和軍事著作家色諾芬、波利比尤斯和薩克斯筆下所表現的“那一偉大藝術的全部真理”,建議將這一“杰作”作為“那些有志于統領我國軍隊的人和普通軍官的教材”。據說法國的領導人拿破侖對《孫子兵法》很是推崇,但是并沒有來得及深入研究,他就急切的投入到實戰當中。

  法國資產階級為了在歐洲建立法國的政治和經濟霸權,同英國爭奪貿易和殖民地的領先地位,以及兼并新的領土進行了著名的拿破侖戰爭。這些戰斗可說是自1789年法國大革命所引發的戰爭的延續。它促使了歐洲的軍隊和火炮發生重大變革,特別是軍事制度。因為實施全民征兵制,使得戰爭規模龐大,史無前例。法國國勢迅速崛起,雄霸歐洲,但是在侵俄戰役慘敗后,一落千丈。拿破侖建立的帝國,最終戰敗,讓波旁王朝得于1814年和1815年兩度復辟。

  一個時代落幕了,拿破侖戰爭延續15年之久,其直接后果是反法聯盟取得了勝利,封建王朝復辟,但它動搖了歐洲封建制度的基礎,喚起了歐洲民族覺醒,促進了歐洲資本主義發展,加速了歐洲的歷史進程。歷史的車輪就這樣碾壓過去,你來我往、此消彼長,雖然拿破最終失敗了。但這個矮子卻深深的刺激了他的鄰居——日耳曼人。其中一個法軍俘虜更是深受刺激,后來他用畢生精力來研究戰爭,并以此總結對拿破侖的戰爭,他就是我們將要說的——克勞塞維茨,一個外國人。 

  卡爾·菲利普·戈特弗里德·馮·克勞塞維茨(1780~1831年),德國軍事理論家和軍事歷史學家,普魯士軍隊少將。1792年,參加了普魯士軍隊。1795年晉升為軍官,并自修了戰略學、戰術學和軍事歷史學。1803年從柏林軍官學校畢業后,任奧古斯特親王副官。1806年10月隨親王參加奧爾施泰特會戰時,被法軍俘虜,翌年底獲釋。1809年初調普軍總參謀部工作,任總參謀長兼軍事改革委員會主席G.J.D.von沙恩霍斯特的辦公室主任,協助沙恩霍斯特從事軍事改革。1810年秋任軍校教官,并為王太子講授軍事課。1812年春,主張聯合俄國抗擊法國,因不滿普魯士國王同拿破侖一世結盟而辭職,轉到俄軍,在騎兵軍和步兵軍司令部中任職。1814年回歸普軍。翌年任G.L.布呂歇爾軍團第三軍參謀長,參加利尼會戰。1818年5月任柏林軍官學校校長,9月晉升為少將。任校長職12年,潛心研究戰史和從事軍事理論著述。1830年任炮兵第二監察部監察。1831年5月任駐波蘭邊境普軍參謀長。同年11月卒于布雷斯勞??藙谌S茨去世后,他的妻子于1832~1837年整理出版了《卡爾·馮·克勞塞維茨將軍遺著》,共10卷,1~3卷為《戰爭論》,其余為戰史著作。

  《戰爭論》的出現衍生出了另一個軍事理論體系。至此,以《孫子兵法》為代表的唯一軍事理論體系變成了東方的軍事體系,唯一的武道不在了,而是武道雙璧。

  《戰爭論》全書60余萬字,分3卷8篇,分別論述戰爭性質、戰爭理論、戰略、戰斗、軍隊、進攻與防御和戰爭計劃等。作者揭示了戰爭從屬于政治的本質,指出了人的因素尤其是精神力量的作用,闡述了戰爭性質向民眾戰爭轉變的歷史趨勢,探討了戰略和戰術、進攻和防御、戰爭的目的和手段之間的辯證關系,提出了集中優勢兵力殲敵等理論。

  盡管該書是一部尚未完成的著作,但由于克勞塞維茨注意運用德國古典哲學的辯證法考察戰爭問題,因而闡發了諸如“戰爭無非是政治通過另一種手段的繼續”等一系列在戰爭理論中引起一場革命的主要思想。成為西方軍事理論開山之作,對西方軍事思想的形成和發展起了重大作用。克勞塞維茨被視為西方軍事理論鼻祖。

  克勞塞維茨是偉大的,《戰爭論》是偉大的。但是和其他西方文明一樣,《戰爭論》也具有強烈的排他性和自我意識。雖然列寧稱克勞塞維茨為“一位非常有名的戰爭哲學和戰爭史的作家”。但是這位不懂軍事的馬克思主義者沒有看到《戰爭論》和克勞塞維茨身上充斥著的唯心主義二元論思維。

  這些先天不足的硬傷注定會產生悲劇也注定以《戰爭論》的西方軍事理論體系一定會被超越,而且就在不遠的將來。

  克勞塞維茨重視精神因素的制勝作用,然而他過度強調精神因素而無法認清戰爭的根本。這對后來的歷史進程產生了相當不好的影響。他始終沒有弄清戰爭的社會本質和民眾在戰爭進程中、戰爭結局中的決定性作用,過分地夸大了統帥的作用,因此他就無法認清精神因素的真正源泉。

  后來的西方軍事思想家甚至利用克勞塞維茨一些矛盾的觀點,為軍事思想中的反動論點進行辯護。西方把克勞塞維茨捧為“空前絕后的軍事經典作家”,大肆宣揚克勞塞維茨關于夸大個人作用和認識戰爭充滿偶然性因素的觀點,特別是鼓吹他那種有關戰爭殘酷無情的思想,為強者國家有權采用最野蠻的武力方式作辯護。

  對于戰術和戰略,克勞塞維茨并沒有提供多少新奇進步的思想。在這方面,他既沒有創造,也沒有推動,只不過是把戰略、戰術的思想加以系統化罷了。克勞塞維茨的戰爭理論缺乏革命性的影響。

  他在總結拿破侖戰爭經驗的時候,主觀傾向明顯,企圖為拿破侖戰爭找出一個理論體系時,卻把注意力放到了戰爭的某種落后形式上面,結果出現了一種“背向革命”的趨勢,反而向民族戰爭方向倒退了。

  由于受了康德的影響,他相信有一個完滿的(軍事)理想境界,但同時又認識到,在現實的世界里,這種理想決無完全達到的可能。他對于理想和現實之間的差異是有深刻認識的,指出了“軍事理想”同“現實中的情況變化”有所不同。頌揚“絕對”戰爭的觀念,只有無限制地使用力量才是達到成功之路。

  他的諸多理論闡述,對軍事學術的發展產生了相當有害的影響。

  這些極端觀點在二戰時候的德意日很是盛行,特別是在德國反動軍隊中。希特勒作為克勞塞維茨軍事思想的突出代表人物和《戰爭論》的優秀實踐者,極端相信戰爭的力量、主觀的力量、自己的力量和暴力的威力,最終走上一條不歸路。

  直到現當代,仍有一批西方學人推崇這些觀點,竭力證明,帝國主義集團挑起和進行的戰爭和武裝沖突,與剝削階級的侵略政策毫不相干,并且把這些戰爭說成是“全民”的戰爭,甚至美化為“革命”的戰爭?,F代帝國主義軍事思想界竭力使克勞塞維茨理論遺產中的錯誤論點,適應他們今天的需要,這就證明了西方軍事思想的局限性。

  即便克勞塞維茨軍事思想和《戰爭論》有著先天不足,他們仍然是偉大的。西方文明正是在這種不足中不停地嘗試稱霸整個世界。在其后的重要西方經典軍事理論著作如《制空權》、《裝甲戰》、《戰略論:間接路線》以及《絕對武器》等都沒有跳出克勞塞維茨劃下的圈子,不過在《戰略論:間接路線》中,西方學者開始更加重視《孫子兵法》的智慧。

  當然這都是后話。就在克勞塞維茨軍事思想橫掃歐洲,《戰爭論》風靡西方的時候,工業化和資本主義給他們也帶了進一步的發展,隨著社會化大生產的到來以及種種歷史的和現實的原因,歐洲社會的工業革命和資本主義的開車道上高速行駛,而在地球另一端的古老國度——中國卻還做著天朝上國的美夢不思進取、夜郎自大,在自然經濟和小農社會的田頭路邊停滯。直到1840年英國人用大炮打開了辮子中國渾噩的雙眼,祖先和神靈們不靈了,龍旗的中國不在神秘。挨打久了落后,落后就要挨打,中國陷入了一個持續109年的惡性循環。我們什么都不行嗎,沒有一絲一毫的優點!是這樣嗎?不是,當然不是,也絕對不能是。

  東初紅日、澤被蒼生。就在抗日救亡的時候,另一個中國人在軍事理論上再一次站到了人類的頂峰并至今未被超越。

  第二個中國人

  毛澤東(1893年12月26日-1976年9月9日),字潤之(原作詠芝,后改潤芝),筆名子任。別名: 石三伢子、二十八畫生等。出生于湖南省長沙府湘潭縣韶山沖。畢業于湖南省立第一師范學校。中國共產黨、中國人民解放軍、中華人民共和國各族人民敬愛的偉大領袖,國際無產階級和被壓迫民族被壓迫人民的偉大導師;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思想家、政治家、軍事家、哲學家、戰略家、理論家,文學家、書法家和詩人;近代以來中國最偉大的愛國者和民族英雄。從1949年到1976年,毛澤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最高領導人。他對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發展、軍事理論的貢獻以及對共產黨的理論貢獻被稱為毛澤東思想。

  毛澤東擔任過的主要職務幾乎全部稱為「主席」,所以被尊稱為毛主席。

  毛澤東是天生的軍事家,他并不是偽造文憑在日本上學的東洋兵者,也不是號稱留學西洋的軍事專家,他就是一個中國人,一個普通而偉大的中國人。在1927年之前,他是教師、他是新聞工作者、他是社會工作者、他是……但他還不是軍事家。大革命失敗后,毛澤東提出了“上山”以“造成軍事勢力的基礎”的主張。隨后,在“八七會議”上,毛澤東又進一步提出“政權是由槍桿子中取得的”重要論斷。1927年9月9日,毛澤東組織領導了湘贛邊秋收起義。爾后,在井岡山斗爭中,提出了游擊戰爭的基本作戰原則。 

  1936年12月毛澤東著《中國革命戰爭的戰略問題》,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深刻地闡明了無產階級研究戰爭和指導戰爭的立場、觀點和方法,系統地論述了中國革命戰爭的戰略指導問題??谷諔馉幈l后,毛澤東相繼發表了《抗日游擊戰爭的戰略問題》、《論持久戰》、《論新階段》、《戰爭和戰略問題》等軍事著作,系統地論述了人民軍隊、人民戰爭、人民戰爭的戰略戰術的理論和原則,以及研究和指導戰爭的認識論和方法論。毛澤東軍事思想已發展成為系統的理論,并經受了戰爭實踐的考驗。

  毛澤東軍事思想是建軍之魂、立軍之本、制勝之道,是我國國防和軍隊建設的根本指導思想。毛澤東關于當代中國革命戰爭和軍隊問題的科學理論體系。基本組成部分包括人民軍隊、人民戰爭以及人民戰爭的戰略戰術。它是毛澤東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

  毛澤東軍事思想,是毛澤東關于革命戰爭、人民軍隊和國防建設以及軍事領域一般規律問題的科學理論體系。是理論聯系實際的科學成果,是中國革命戰爭和國防建設歷史經驗的升華,是長期軍事實踐經驗的科學總結和智慧的結晶。植根于深厚的中華文化沃土,多方面汲取了古今中外軍事思想的精華,特別是批判的繼承了孫武和克勞塞維茨等的軍事思想并首創發展。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革命戰爭、軍隊建設、國防建設和反侵略戰爭的指導思想。

  毛澤東無比清醒得看透了戰爭的本質和人的根本,看清了客觀的物質和人的精神共同決定了戰爭的結局,戰爭的正義性和非正義性等一系列至關重要得問題。

  經過了樸素的唯物主義軍事思想、主觀唯心主義軍事思想到科學唯物主義軍事思想,毛澤東使是軍事理論發展到了空前的高度,至今無人超越,這不是他一個人的功勞,但是他居功至偉。

  迄今為止,沒有任何一個國家、集體或者個人能超越毛澤東思想,所以擺在世人面前的路還很長,全面發展和超越毛澤東思想是全人類進步發展輝煌的奮斗目標和唯一途徑!

  謹以此文獻給毛澤東誕辰119周年!

「 支持烏有之鄉!」

烏有之鄉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昆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收藏

心情表態

今日頭條

點擊排行

  • 兩日熱點
  • 一周熱點
  • 一月熱點
  • 心情
  1. 走著走著,初心為何不見了?
  2. 為什么“專家”和“教授”們越來越臭不要臉了?!
  3. “當年明月”的病:其實是中國人的通病
  4. 陳丹青說玻璃杯不能裝咖啡、美國教育不啃老,網友就笑了
  5. 掃把到了,灰塵就會消除
  6. 為什么說莫言諾獎是個假貨?
  7. 為什么走資派還在走?
  8. 雙石|“高臺以后,我們的信心的確缺乏……”
  9. “馬步芳公館”的虛像與實像
  10. 【新潘曉來信】一名失業青年的牢騷
  1. 到底誰不實事求是?——讀《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與《毛澤東年譜》有感
  2. “深水區”背后的階級較量,撕裂利益集團!
  3.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士,敢于戰斗,善于戰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4. 歷史上不讓老百姓說話的朝代,大多離滅亡就不遠了
  5. 大蕭條的時代特征:歷史在重演
  6.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集?
  7. 瘋狂從老百姓口袋里掏錢,發現的時候已經怨聲載道了!
  8. 到底誰“封建”?
  9. 該來的還是來了,潤美殖人被遣返,資產被沒收,美吹群秒變美帝批判大會
  10. 兩個草包經濟學家:向松祚、許小年
  1. 北京景山紅歌會隆重紀念毛主席逝世48周年
  2. 元龍:不換思想就換人?貪官頻出亂乾坤!
  3. 遼寧王忠新:必須直面“先富論”的“十大痛點”
  4. 劉教授的問題在哪
  5. 季羨林到底是什么樣的人
  6. 十一屆三中全會公報認為“顛倒歷史”的“右傾翻案風”,是否存在?
  7. 歷數阿薩德罪狀,觸目驚心!
  8. 歐洲金靴|《我是刑警》是一部紀錄片
  9. 我們還等什么?
  10. 只有李先念有理由有資格這樣發問!
  1. 毛主席掃黃,雷厲風行!北京所有妓院一夜徹底關閉!
  2. 劍云撥霧|韓國人民正在創造人類歷史
  3. 到底誰不實事求是?——讀《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與《毛澤東年譜》有感
  4. 果斷反擊巴西意在震懾全球南方國家
  5. 重慶龍門浩寒風中的農民工:他們活該被剝削受凍、小心翼翼不好意思嗎?
  6.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集?
亚洲Av一级在线播放,欧美三级黄色片不卡在线播放,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在线观看亚洲综合一区 | 亚洲综合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变态另类天堂AV手机版 | 亚洲日韩∧V精品一区二区小说 | 天天精品资源在线观看 | 婷婷中文字幕在线免费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