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6指示”對中南海保健醫生的影響
在《莫言最應該說和寫的“故事”——紀念毛主席的“626”指示》的帖后,造謠成性的[長橋2]又探頭出來說——
626痛批醫師是專為城市老爺服務的,結果,給農村又訓練了一群赤腳醫師,比沒有還是好。城市老爺一人還是四、五位好醫師沒變,沒因626指示減少城市老爺浪費的醫師。(長橋2: 2014年06月26日 18:18)
這個跟帖,這幾天還反反復復出現多次。對[長橋2]的這些垃圾,大于已經沒有興趣去搭理了。不過本帖想借這個話題,探討一下“6.26指示”對中南海國家領導人保健醫生的影響。
記得在《戚本禹批判李志綏的回憶錄》中有這樣一段——
陸:前不久,臺灣、美國出版了毛澤東私人醫生李志綏寫的回憶錄,這本書轟動海外,不知您看過沒有?
戚:看過,是友人從日本帶回來的,談這個問題之前,先要學孔夫子來個「正名」。毛澤東沒有私人醫生。毛澤東的醫生、護士、秘書都姓「公」。李志綏原是北京中南海門診部的醫生。我一九五O 年進中南海時,他負責給中南海的干部、工人看病。他是從國外留學回來的「洋醫生」,醫術要比當時從解放軍訓練出來的土醫生高,加上他看病認真負責,而且能講出個道理來,所以大家都愿意找他看病,由此有了名聲,并被選為工作模范。他給當時中南海的警衛局長汪東興看病看得也不錯,汪東興喜歡他, 遂被介紹到毛澤東那里參加保健工作。開始沒有名義,大概是一九五七年整風運動前才正式出任毛澤東的保健大夫。
戚本禹的這段話可以在《王鶴濱博士(毛主席的保健醫生):紅墻醫生回憶領袖們的保健工作》中得到印證——
王鶴濱剛進中南海的時候,中國黨和國家領導人的醫療保健制度尚未建立,醫務人員也沒有配備齊全,所以王鶴濱到中央軍委衛生部傅連日章副部長那里領受任務時,他就交待說:“你不但要負擔毛主席的保健工作,還要兼管其他幾位書記的保健工作……”因此,在王鶴濱最初進入中南海的日子里,等于是住在中南海里的中共中央四大書記的保健大夫。在為這幾位黨的領袖服務的過程中,王鶴濱留下了許多有意思而難忘的記憶。
后來中南海的醫療保健制度建立了,醫生多了,在一段時間內某醫生專門負責某領導人的分工,在那個國家和地區也屬于正常現象。在網上看到,美國有位著名的預防醫學專家名叫肯尼思·庫伯,他就長期擔任過美國總統布什的私人醫生。還有1992年,當海軍中校康妮·瑪麗亞諾接到去白宮做為期兩年的值勤醫生調令時,她怎么也想不到自己會在那里呆上九年:從為老布什總統提供醫療服務到成為克林頓總統的私人醫生,進而被任命為白宮醫學部的首位女主任……
毛主席的“6.26指示”公開后,對中南海的保健醫生有沒有影響呢?從下面這些文章中我們可以看到某些事實。
在《中南海門診部搶救劉少奇紀實》中有這樣一段——
中南海門診部剛成立,即遇到給劉少奇看病的問題
1966年“文革”爆發不久,劉少奇即被以“全國最大的走資派”的罪名打倒(注:后來定性為“叛徒、內奸、工賊”),并被軟禁于他在中南海的住處福祿居。
上世紀50年代初,我(注:本文作者顧英奇時為劉少奇醫療組負責人之一,后曾任衛生部副部長)被調入中央辦公廳警衛局保健處(注:該機構1957年撤銷,改為北京醫院中南海保健組)工作,還曾擔任朱德的專職保健醫生。1965年10月,我離開朱德,參加下鄉醫療隊,1967年1月回到北京醫院總值班室。
也就是說,曾擔任朱德的專職保健醫生顧英奇,“6.26指示”公開后離開了朱德,參加了下鄉醫療隊,1967年1月回到北京醫院總值班室,并成為為劉少奇醫療組負責人之一。可見,當時中南海保健組醫生因為工作需要進進出出是很正常的。
再看《歷史的真實--毛澤東身邊工作人員的證言》說李志綏(在毛主席身邊工作過的一些人出來質證的時候,李志綏卻神秘淹死在浴缸中了)——
李志綏說他擔任毛澤東的保健醫生二十二年。除去他前面虛報的三年,還有他一九六五年下鄉搞四清,一九六七年下工廠“支左”,一九七○年下基層參加醫療隊,一九七五年到一九七六年較長一段時間內因為毛澤東不滿意他,而不要他在一組工作,扣除這些以后,李志綏實際上做毛的保健醫生的時間,就沒有他自我吹噓的那樣長了,要打一個大的折扣。
注意“一九六五年下鄉搞四清,一九六七年下工廠“支左”,一九七○年下基層參加醫療隊”這些時間段,它說明毛主席的保健醫生并不是固定的,下鄉下廠下基層是常事。
在《周恩來保健醫生回憶 作者:張佐良》中,說到發現周總理患癌癥后,甚至有這樣一段抱怨——
在那“革命無罪,造反有理”的歲月里,“老爺衛生部”已被整垮了,一些高級保健醫療單位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沖擊,我們沒有真正的上級業務領導部門指導工作。……許多專家已被下放勞動、參加醫療隊,一時間,幾乎找不到幾個專家為中央領導人看病。
這些資料,顯然都不是為了歌頌毛主席的“6.26指示”而創作的,因此,它們可以更真實地反映出“6.26指示”對中南海保健醫生的影響。其它的就不需要多說了。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