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夢:從民族救亡到民族復興——專訪國防大學戰略研究所所長金一南
瑪 雅
瑪雅:你在談《苦難輝煌》時說,我們曾經與那些偉人同時代。在你看來,偉人們留給我們最寶貴的精神財富是什么?
金一南:是歷史自覺。你說毛澤東,他是什么人?他憑什么起了如此巨大的作用?他是共產國際指定的中共領導人嗎?不是。他是黨的上一任領導指定的接班人嗎?也不是。從1921年中共一大到1935年遵義會議,當中14年間,中國共產黨經歷了六位領導人,一直秉持共產國際的指示進行革命,磕得鼻青臉腫,碰得頭破血流,直到遵義會議才把毛澤東推上中共的領導崗位。選擇毛澤東意味著什么?選擇毛澤東,就是選擇勝利。毛澤東的道路是中國革命勝利的唯一道路。
中國共產黨當年成立,在中國政治舞臺上是邊緣性的力量。而今天,共產黨能夠從中國政治舞臺的邊緣,走到東方政治舞臺的中心,影響和改變世界格局,毛澤東居功至偉,無人取代。雖然毛澤東后來領導中國社會主義建設出現了失誤,但就是鄧小平那句話:中國革命如果沒有這個人,我們可能至今還在黑暗中摸索。一個人在一段歷史中能夠起到如此巨大的作用,世界史上極其罕見。就是這種歷史自覺,把本來充其量就是湖南農家出身的一個鄉村教員,變成了新中國集建黨建軍建國于一身的歷史巨人。
瑪雅:毛澤東這種歷史自覺也體現在他那一代人的身上。
金一南:這樣的人,我們黨有一批:毛澤東、朱德、周恩來……一個政黨能不能講運氣?如果能講運氣的話,中國共產黨有毛澤東、朱德、周恩來這個領袖集團的結合,是中共天大的好運。毛澤東對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把握,朱德堅決的斗爭精神和必勝的革命信念,周恩來大量的組織協調工作,使這個黨臻于完善。共產黨的力量就是這么來的。
瑪雅:這是中共天大的好運,也是中華民族天大的好運。有這樣一批人,才有中國革命的成功,才有中國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成功。
金一南:我們今天回顧這一幕,沒有偉人就沒有偉業,就像沒有真人就沒有真理。說真話,辦真事,信真理。我們黨當時有一批這樣義無反顧的真人。所以我們說,懷抱理想主義去干事業,多數時候會頭破血流,如果能成功,必定是偉大的事業。今天的人可以在賬房里把各種利害得失算計得清清楚楚,但唯獨算計不出偉大來,因為任何偉大都包含著夢想。
我們今天生活上去了,待遇上去了,學歷上去了,可是心態下來了。你看網絡微博上,牢騷多,怪話多,諷刺挖苦,無所不用其極。當年在那樣的條件下,那種一定要改造舊世界、爭取光明未來的信念,靠什么來實現?不是靠牢騷怪話,是靠自己的行動,靠一腔青春熱血改造中國。
瑪雅:就像你說的,叉著腰指責是容易的,伏下身耕耘卻并非那么輕松。發牢騷講怪話誰不會呢,可是能解決問題嗎?能改變現狀嗎?能成就事業嗎?偌大的中國,成就再大,問題總是有的,大家都發牢騷講怪話,誰去建設和改造呢?中國今天缺的不是說嘴的人,而是干事的人,需要的也不是說嘴的人,也是干事的人。
金一南:他們那代人靠的什么?靠巨大的歷史自覺,靠深切的愛國情懷和每個人的實際行動。
孫中山說,做人的最大事情是什么?就是要知道怎樣愛國。
毛澤東說,中國必須獨立,中國必須解放,中國的事情必須由中國人民自己作主張。
鄧小平說,我是中國人民的兒子,我深情地愛著我的祖國和人民。
中華民族會深深銘記他們,因為他們深切的愛國情懷、甘愿為國家犧牲的精神。這是作為一個中國人最根本的東西。
我們今天時代完全不一樣了,還需要這樣的犧牲嗎?反過來說,沒有這樣的犧牲,我們的時代又屬于誰呢?新中國把一盤散沙的中國人聚集起來了,但是在今天,發展差異、生活差異、地位差異、認識差異,這些又使我們分眾于散。如果大家的利益都是對立的,中華民族會不會再一次成為一盤散沙?
瑪雅:在這種種差異中,最嚴重的是思想認識上的差異。很多人,包括很多黨政官員,對自己國家的道路和制度沒信心,從骨子里認同西方的所謂“普世價值”。習近平強調,要把黨要管黨、從嚴治黨落到實處,增強全黨特別是領導干部理想信念的堅定性。說真的,如果那種思想得不到遏制,中國有可能倒在復興的門檻上,那太令人扼腕嘆息了。如果那樣,我們怎么對得起在苦難中求輝煌,不畏犧牲、拋灑熱血的中華先烈們。
金一南:面對老百姓對今天一些黨員干部越來越多的懷疑和批評,我有一種強烈的感覺:告訴大家我們的黨曾經擁有一大批真人。他們不為錢、不為官,不怕苦、不怕死,只為心中的主義和信仰。他們很多人沒有活到勝利的一天,沒有趕上評功評獎、授勛授銜,也沒有機會重歸故里光宗耀祖。他們有的,是穿著襤褸的軍裝,帶著滿身戰火硝煙,消失在歷史帷幕的背后。這些人是真正的英雄,是我們這個黨,這個軍隊這個民族真正的脊梁。
我們現在物質條件大大富裕了,國力軍力大大強盛了,但是我們的精神怎么樣?能說舒舒服服、皆大歡喜嗎?沒有這種便宜事兒。我們要培育民族精神、國家精神。90多年來,真正的共產黨人從來沒有放棄對自己理想的追求。共產黨的理念核心永遠不變,就是北京長安街新華門影壁上的五個字:為人民服務。我們曾經與那些偉人同時代,我們今天站在他們的肩膀上,我們必須讓后人也能站上我們的肩膀。一代又一代人不懈努力,不惜奮斗,實現多少代人百年來夢寐以求的愿望: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