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以前,無論學校、機關、企事業單位,上操的時候都伴隨著廣播音樂里傳出的一句慷慨激昂的口號:“發展體育運動,增強人民體質。”在人們的生活中,這個口號出現的頻率很高,耳之所聞,目之所及,都到感觸到它的存在。
這句口號來自毛澤東為中華全國體育總會成立大會的題詞。新中國成立前夕,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通過的共同綱領要求“提倡國民體育”, 1949年10月27日,中華全國體育總會籌備委員會在北京成立,也就是后來所稱的中華全國體育總會第一屆全國代表大會,1952年6月20日,中華全國體育總會在北京舉行第二屆全國代表大會,正式宣告中華全國體育總會成立。成立大會召開之前,毛澤東、朱德分別為大會題了詞,毛澤東的題詞就是“發展體育運動,增強人民體質。”朱德的題詞是“普及人民體育運動,為生產和國防服務。”毛澤東的題詞與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提倡國民體育”的要義是一致的,符合了國民體育的精神,當時一些從舊中國走過來的體育教授也認為:“毛主席把體育的真諦抓住了。”毛澤東的這個樸實無華的題詞迅速在全國普及開來,成為一個時代體育工作的指導方針,也是一個時代人民體育的寫照。
毛澤東的題詞只有十二個字,卻濃縮了他全部的體育思想。早年毛澤東所處的中國,在一些西方甚至東方國家的眼里是“東亞病夫”,哪怕在一些國人的眼里,這里的國人也是愚弱的。后來被毛澤東尊稱為“新文化革命的主將”的魯迅先生,1904年東渡日本學習醫學,本來希望能夠救死扶傷,醫冶體弱多病的國人,因為屢屢受到神情麻木的國人的觸動,便改變了主意,決定棄醫從文了,他曾說過這樣一段話:“凡是愚弱的國民,即使體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壯,也只能做毫無意義的示眾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為不幸的。所以我們的第一要著,是在改變他們的精神。”對于國民的羸弱,同魯迅一樣,懷有“無非一念救蒼生”之志的毛澤東也感同身受,但他選擇的藥方是體育鍛煉,他在湖南省立第四師范讀書時就作了一篇《藥文弱》的筆記,他在筆記中開門見山地指出:“文弱者多,國用不振,吾國是也,坐此而不能與外競”,他認為要效法日本和西方的做法,加強身體之鍛煉,“其在日本,學校最重運動,其運動之法有諸種:庭球、野球、蹴球、弓拔、擊劍、柔道、短艇、游泳、徒步、遠足會皆是。西國亦然。如遠足會之事,以期舉校遠行,先擇佳地,既至,則集眾演說,莫敢不至者。凡此皆所以藥文弱之道也,勉矣后生。”1916年12月9日,他在給好友黎錦熙的信中談了對于體育的一些看法,他說:“今之教育學者以為可配德智體之三言。誠以德智所寄,不外于身;智仁體也,非勇無以為用。且觀自來不永壽者,未必其數之本短也,或亦其身體之弱然爾。”毛澤東對體育運動進行了不舍而深入的思考和研究,1917年4月1日,他的《體育之研究》一文發表在《新青年》雜志上,文章表達了他對國民體質的憂慮,“國力苶弱,武風不振,民族之體質,日趨輕細。此甚可憂之現象也。”要解決國民體質輕細的問題,“堅實在于鍛煉,鍛煉在于自覺”。在文章中,毛澤東提出了一個十分重要的觀念,那就是體育第一的觀念。“體育一道,配德育與智育,而德智皆寄于體,無體是無德智也。”“體者,為知識之載而為道德之寓者也。其載知識也如車,其寓道德也如舍。”“欲文明其精神,先自野蠻其體魄。茍野蠻其體魄矣,則文明之精神隨之。”“兒童及年入小學,小學之時,宜專注重于身體之發育,而知識之增進道德之養成次之。”“人獨患無身耳,他復何患?求所以善其身者,他事亦隨之矣。善其身無過于體育。體育于吾人實占第一之位置。體強壯而后學問道德之進修勇而收效遠。”他對當時的學制進行了猛烈的抨擊:“吾國學制,課程密如牛毛,雖成年之人,頑強之身,猶莫能舉,況未成年者乎?況弱者乎?觀其意,教者若特設此繁重之課,以困學生,蹂躪其身而殘賊其生,有不受者則罰之;智力過人者,則令加讀某種某種之書,甘言以恬之,厚賞以誘之。嗟乎,此所謂賊夫人之子歟!”毛澤東甚至還根據自己的鍛煉心得,獨創了一種運動,共六段二十七節,因此他給這個運動起了個名字叫“六段運動”,作為《體育之研究》一文的組成部分,足見他不僅關注體育的研究,更偏重于體育的實踐和運用。毛澤東的體育觀具有鮮明的迥異于傳統的意味,他將體育與德、智并提,在中國的教育史上是一種開創,他的這種思想在他以后的論述中也多有體現。1950年6月19日,他在給時任教育部長馬敘倫的信中說:“此事宜速解決, 要各校注意健康第一,學習第二。營養不足,宜酌增經費。學習和開會的時間宜大減。病人應有特殊待遇。全國一切學校都應如此。”1951年1月15日,他再次給馬敘倫去信談及這個問題:“此問題深值注意,提議采取行政步驟,具體地解決此問題。中共華東局一月十一日電報一件付上請察閱,其中第三項即談到此問題,提出健康第一,學習第二的方針,我以為是正確的。請與各副部長同志商酌處理為盼。”1953年6月30日,他在接見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主席團時說:“我給青年們講幾句話:‘一、祝賀他們身體好;二、祝賀他們學習好;三、祝賀他們工作好。’……革命帶來很多好處,但也帶來一個壞處,就是大家太積極太熱心了,以致過于疲勞。現在要保證大家身體好,保證工人、農民、戰士、學生、干部都要身體好。”1964年2月13日,他在主持召開的教育工作會議上談到:“學生成天看書,不能搞文化娛樂,不搞游泳,不跑跑跳跳,不能看課外讀物是不行的。學生不能培養成書呆子……現在課程多,害死人,使中小學生、大學生天天處于緊張狀態。課程可以砍掉一半。學生成天看書,并不好,可以參加一些生產勞動和必要的社會活動。”過去常講:“身體是革命的本錢”,這種健康為本的觀念,與毛澤東的倡導不無關系。
無論是戰爭年代還是和平建設時期,毛澤東對于體育工作始終保持著以一貫之的關注。1934年1月,他在《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執行委員會與人民委員會對第二次全國蘇維埃代表大會的報告》中說:“群眾的紅色體育運動,也是迅速發展的,現雖偏僻鄉村也有了田徑賽,而運動場則在許多地方都設備了。”1938年10月,他在《論新階段》一文中指出:“廣泛發展民眾教育,組織各種補習學校、識字運動、戲劇運動、歌詠運動、體育運動,創辦敵前敵后各種地方通俗報紙,提高人民的民族文化與民族覺悟。”1941年,他為中共中央機關報《解放日報》體育專刊的題詞:“開展體育運動,提高人民體質”。 1942年9月9日,他為重慶《新華日報》題詞:“鍛煉體魄,好打日本”。1949年4月25日, 他在《中國人民解放軍布告》中命令:“保護一切公私學校、醫院、文化教育機關、體育場所,和其他的公益事業。”在戰火紛飛的歲月里,無論條件多么嚴酷,解放區的軍民都在堅持著他們的體育,盡管他們的設施非常的原始和簡陋,幾根木棍支起的單杠也可以讓他們上下翻飛,坑坑洼洼的場地也可以讓他們生龍活虎。新中國成立以后,人民體育迅速普及發展起來。1950年,新中國第一本體育專業雜志《新體育》創刊。1951年12月,第一套廣播體操正式推行。1952年,中央人民政府體育運動委員會成立,賀龍任委員會主任。1953年,毛澤東在中共中央討論體育工作時指出:“體育是關系六億人民健康的大事。”1954年3月,政務院發布《關于在政府機關中開展工間操和其它體育活動的通知》。那時人們參加體育活動的熱情非常高漲,當時有個口號:“人人都鍛煉,天天上操場,為祖國健康工作50年。”廣播一響,各行各業的人們隨著樂曲集體做操,成為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一大景觀。1954年4月1日,毛澤東主持的中央政治局會議,會議審議批準了《中央人民政府體育運動委員會黨組關于加強人民體育運動工作的報告》,提出:“改善人民的健康狀況,增強人民體質,是黨的一項重要政治任務。”1956年8月30日 , 毛澤東在《增強黨的團結,繼承黨的傳統》一文中十分驕傲地說:“過去說過中國是‘老大帝國’,‘東亞病夫’,經濟落后,文化也落后,又不講衛生,打球也不行,游水也不行。但是,經過六年的改革,我們把中國的面貌改變了。我們的成績是誰也否認不了的。”1957年2月,毛澤東在最高國務會議第11次擴大會議上作了《關于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的講話,其中指出:“我們的教育方針,應該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體育幾方面都得到發展,成為有社會主義覺悟的、有文化的勞動者。” 1960年4月 , 毛澤東主席在《中共中央衛生工作的指示》中要求:“凡能做到的都要提倡做體操、打球類、跑跑步、爬山、游水、打太極拳及各種各色的體育運動。把衛生工作看作孤立的一項工作是不對的。” 1967年, 毛澤東在《一九五六--一九六七年全國農業發展綱要》上批示:“隨著農業生產的發展,合作社應當根據可能的條件,按照勤儉建國、勤儉辦社、勤儉持家的原則,逐步改進和開展文化娛樂工作和體育活動。”1970年3月31日,毛澤東主席在接見8341部隊駐北京二七機車車輛廠負責人時說:“現代工業,把人固定在一個工種上,分工愈細,動作愈簡單。要注意調節,每天要做兩次工間操,每次十五分鐘。” 工間操這種形式,在企事業單位一直沿續了相當時期,我上世紀八十年代末參加工作,所在單位仍然保持著做工間操的傳統。
除了群眾性體育活動,毛澤東對競技性體育同樣重視。1952年7月,中國組成26名運動員參加的代表隊參加了第15屆赫爾辛基奧運會,實現了“把五星紅旗插到奧運賽場”的目標。1953年8月,在羅馬尼亞布加勒斯特舉行的第1屆國際青年聯歡節大學生運動會上,吳傳玉奪得男子100米仰泳冠軍,中國選手在國際體育賽事中取得了首枚金牌。1956年6月7日,在上海舉辦的中國人民解放軍、上海市聯隊與來訪的蘇聯隊的舉重友誼賽中,陳鏡以133公斤的成績,打破最輕量級挺舉世界紀錄,成為新中國打破世界紀錄的第一人。1957年5月1日,在廣州市舉行的慶祝五一國際勞動節游泳表演賽上,戚烈云成為我國第一個男子100米蛙泳世界紀錄的創造者。1957年11月17日,鄭鳳榮以1.77米的成績成為我國第一位打破世界跳高記錄的運動員。1958年9月21日,耿桂芳、赫建華、崔秀英在北京以9.81米的成績,打破女子日間1000米集體定點跳傘世界紀錄。1959年4月5日,容國團在聯邦德國多特蒙德舉行的25屆世乒賽上落得世界冠軍。1959年9月,在北京舉行的全國第一屆運動會上,有7名運動員在游泳、跳傘、射擊和航空模型等項目中4次打破4項世界記錄,664人844次打破106個單項全國紀錄。1960年,中國登山隊首次登上珠穆朗瑪峰。1956年2月6日,毛澤東在接見南斯拉夫足球隊時說過:“我們缺點很多,經濟不行,文化也落后,體育也不發達。過去制度不好,封建制度半殖民地國家,還受帝國主義的侵略。現在來重新建設經濟,發展文化體育。現在輸給你們,也許要輸12年,能在第13年打勝仗,也很好。”中國的體育運動員以為國爭光的精神,頑強地走上世界舞臺,向世界展示了中國人的堅實和力量。毛澤東對于重要的體育賽事和活動,非常樂于參與其中,觀看激烈的比賽,接見運動員,對體育工作進行勉勵和指導。1958年9月,毛澤東在武漢和游泳運動員的談話時勉勵他們:“要超過吳傳玉。要安心終身做體育工作。”象容國團、莊則棟、鄭鳳榮等一些著名的運動員,都受到過毛澤東的接見和表揚,并留下了珍貴的合影。
毛澤東是體育運動的積極倡導者,也是一個積極的體育愛好者和參與者。他最喜歡的是爬山、游泳、打乒乓球、做操。1936年,毛澤東對美國記者斯諾回憶起自己青年時期體育鍛煉的情形時說:“寒假里,我們就脫掉襯衫讓雨淋,說這是雨浴。烈日當空,我們脫掉襯衫,說是日光浴。春風吹來的時候我們大聲叫喊,說這是一種叫做‘風浴’的新體育項目。在已經下霜的日子里,我們露天睡覺,甚至于到11月份,我們還在寒冷的河水里游泳。這一切都是在鍛煉身體的名義下進行的,這對于增強我的體質也許很有幫助,我后來在中國南方的多次往返行軍,以及從江西到西北的長征路上,特別需要這樣的體質。”毛澤東喜歡爬山,喜歡游水,不僅鍛煉了體魄,還留下了精美的詩篇佳句。他以山命名的詩詞有很多,例如《五律.登岳麓山》、《西江月.井岡山》、《憶秦娥.婁山關》、《念奴嬌.昆侖》、《清平樂.六盤山》、《五律.看山》、《七絕.五云山》、《七律.到韶山》、《七律.登廬山》、《七絕.莫干山》、《水調歌頭.重上井岡山》、《念奴嬌.井岡山》等,他關于江河、游泳的詩詞名句也讓人記憶猶新,如他在1925年作的《沁園春.長沙》中的“曾記否,到中流擊水,浪遏飛舟”,他在《浪淘沙.北戴河》中的“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他還專門寫了一篇《水調歌頭.游泳》,其中的“萬里長江橫渡,極目楚天舒。不管風吹浪打,勝似閑庭信步”,無不讓人驚嘆于一個勇敢者的無所畏懼和磅礴豪邁。毛澤東一生閱水眾多,長江、湘江、贛江、珠江、錢塘江、北戴河、十三陵水庫、湖南韶山水庫、滴水洞水庫、江西蘆林水庫、武漢東湖,都曾留下他搏擊的身影。1966年7月,73歲的毛澤東頂著5級大風,依然暢游長江30里。毛澤東曾說過:“青年人,應該到大風大浪中去鍛煉。”毛澤東是知與行的表率,他的“萬里長江橫渡”,激勵著無數的人們到中流擊水,直到今天,在南方一些長江沿岸城市,每年都要組織游泳活動,以紀念毛澤東對游泳這項運動的促進的貢獻。
新中國體育史上值得濃墨重彩的一筆,是發生在70年代初的乒乓外交,這也是毛澤東政治生涯中的神來之筆。上世紀60年代末70年代初,美蘇兩個超級大國之間對抗的天平開始傾斜,由于美國在十幾年越戰中的損耗,國力開始削弱,而中國在擺脫了對蘇聯的依賴后在第三世界拓展生存空間的努力也已碩果累累,朋友越來越多,國際地位大幅提升,世界格局面臨著重大變局,歷史發展的內在動力已將中美兩國一點一點拉近。1971年3、4月間,第31屆世界乒乓球錦標賽在日本名古屋舉行。4月3日,毛澤東指示邀請美國乒乓球隊訪華,美國總統尼克松接受了中方的邀請。4月10日,美國乒乓球協會運動員4位官員和科恩、雷塞克等9位運動員還有2位配偶和一小批美國新聞記者經香港抵達北京,開始為中國進行訪問。1972年4月11日,中國乒乓球隊對美國進行了回訪,參觀了底特律的工業基地,游覽了迪斯尼樂園。中美兩國乒乓球隊的互訪引起了舉世矚目,結束了兩國20多年來人員交往隔絕的局面,為兩個國家從敵對走向和解作了輔墊,這件大事被稱為“乒乓外交”,在此期間,中華人民共和國于1971年10月25日在聯大26屆會議上恢復了一切合法權利,1972年2月21日,美國總統尼克松成功訪華。毛澤東運籌帷幄,舉重若輕,成功地用“小球”轉動了“大球”,留下了一段千古佳話。
1959年9月13日,毛澤東參加第一屆全國運動會開幕式,當他聽到體委主任賀龍說到有運動員在預賽和選拔賽中打破不止一項世界紀錄的消息時,禁不住感嘆道:“中國人的命運一旦掌握在勞動人民自己的手中,什么樣的人間奇跡都可以創造出來。”中國人是創造了人間奇跡的,從佝僂而行的“東亞病夫”變得強健起來,從舊中國在國際體育舞臺上的暗然無光變成了異彩紛呈,而這一切,都是與毛澤東的體育思想分不開的,是他,把體育扶上了從來沒有過的位置;是他,詮釋了體育的真義;是他,賦與了體育的靈魂;是他,讓體育之花在中國的大地上茁壯生長,恣意綻放。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