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蘇軍腐敗動搖了軍中信仰
資本主義經濟制度的根本基礎是私人財產神圣不可侵犯,腐敗者通過腐敗擁有大量財產后,必然產生財產合法化要求,反對社會主義公有制。當時蘇軍高層腐敗到什么程度,我們現在資料缺乏,但蘇共腐敗及蘇聯解體后,蘇軍各種混亂現象,尤其是大量武器販賣,可在一定程度上證明,蘇軍腐敗早已有之,他們一心想讓所得財產合法化。這時以葉利欽為代表的勢力能滿足這種要求,兩者馬上結成利益共同體。所以當有人發動“八一九事變”捍衛社會主義時,這些人是不愿意去聽命令的,因為這阻撓其實現切身重大利益。
腐敗意味著把個人利益放在至高無上的地位,反對崇尚集體利益的社會主義價值觀。腐敗一旦盛行,為個人利益不擇手段的思想就會對軍隊產生天然吸引力。有人認為,葉利欽不斷討好軍隊將領,到駐部隊地噓寒問暖,幫助解決各類問題等,是部隊倒向他的重要原因;蘇軍將領在鎮壓波羅的海地區獨立運動時,沒有得到黨中央書面命令,事后成為替罪羊,所以在事件關鍵時刻,害怕承擔責任和輿論譴責,在沒有得到總統書面命令前,是不會行動的。如果一支軍隊,因為階級敵人一點意識形態宣傳、一點資金收買就倒戈了,或在黨的生死存亡面前遲疑猶豫,說明這支軍隊本身已經不愿為黨和國家承擔起這個責任了,而是根據自己的利益行動,已放棄了可為革命事業獻出自己一切的共產主義信仰。而當初無產階級軍隊就是在共產主義信仰支撐下,克服困難取得了革命勝利。
二、蘇軍腐敗動搖了階級基礎
腐敗導致蘇軍特權階層出現。蘇聯理論上已消滅階級,不會有“特權階層”了,事實上,人們已取得了經濟平等,在高度計劃經濟體制下,人們工資收入是固定的,出現不平等唯一的途徑是腐敗。腐敗導致經濟不平等,與資本主義社會一樣,經濟不平等也導致政治上的民主、平等、自由不能完全實現,同時,富人和窮人在很多重大問題上也沒有共同利益。腐敗導致了蘇軍內部政治、經濟權利極大不平等,出現“特權階層”.
腐敗導致軍隊成為資產階級利益代言人。在社會主義社會,軍隊由無產階級領導,為廣大人民利益服務,但一旦社會主義軍隊形成特權階層,這支軍隊就有轉變階級立場,最終滅亡黨、滅亡社會主義制度的危險。腐敗讓蘇軍這支原本以捍衛蘇聯各族人民利益,乃至解放全世界勞動人民為己任的部隊,墮落為某些政治家和利益集團的工具。
三、蘇軍腐敗動搖了軍隊紀律
腐敗導致蘇軍不再無條件絕對執行黨的命令。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是無產階級軍隊階級性的最直接體現,是確保軍隊時刻保持對黨和人民絕對忠誠,確保無產階級政權穩定,確保軍隊力量高度統一法寶。蘇軍曾無條件貫徹黨的意志,即使對有些現在看來錯誤的命令,也都毫無保留地執行了下去。而腐敗者以對自己利益的大小,作為考慮與誰合作、如何合作、合作到何種程度的最終標準,對黨的命令不再無條件絕對執行。蘇軍解體后的 1993 年,俄羅斯發生了嚴重政治危機,示威游行和解決問題的大都還是當年那些莫斯科普通民眾和蘇聯軍隊,但這次軍隊干凈利索地解決了危機,而他們忠于葉利欽,向手無寸鐵的群眾開火的原因很簡單,葉給了這些部隊每人 3000 美元報酬。
蘇軍腐敗本身導致軍隊整體沒有嚴格的組織紀律性。蘇軍建軍之時,列寧就嚴肅指出,同強大敵人進行殊死戰斗“需要無產階級鐵軍的整齊步伐”,所以“軍隊中必須有最嚴格的紀律”.部隊腐敗也意味著紀律外的例外行為時常發生,日積月累,這也導致了蘇軍內部潰散的組織紀律性。“八一九”事件發生時,軍隊已難達成令行禁止、步調一致,更無法執行“實施緊急狀態”的特殊政治軍事任務。1990 年蘇軍擅自離隊人數,陡增至 3 萬多人;駐遠東地區工程兵部隊,為抗議軍營內不公平,一天內五百多人逃跑;駐東德集團軍,德國統一不到半年內七百多士兵逃離。“八一九”事件中,根據國防部命令進入莫斯科的三個師,從指揮官到單車、單兵缺乏統一指揮,許多軍官不按規定時間行動,甚至使得所屬排、班在城市中游逛,開進中的坦克、裝甲車隨意脫離編隊或停下,不少士兵接受市民給的煙酒和食品,與圍觀者一起歌舞嬉戲,甚至在裝甲車內喝得大醉。
四、蘇軍腐敗破壞了制度保障
蘇軍腐敗導致特權階層把握蘇軍控制權。1991 年 12 月 26日,蘇聯解體紅旗從克林姆尼宮落下的那天晚上,莫斯科像往常一樣平靜,人們好像什么都沒發生過一樣,做著和平常一樣的事。原來蘇共高層中至少有 70% 的官員還在新政府中任職 1,對他們而言,蘇聯解體只不過意味著蘇聯換了個名稱而已,蘇軍的變化也不大,原來共產黨軍隊的將軍,蘇聯解體后還是將軍,只不過軍隊改了名稱而已。
蘇軍腐敗分子反對制度本身。因為黨和國家的各種規章制度早已對腐敗者有各種嚴厲的制裁手段,對腐敗分子而言,現有制度本身就從根本上損害了他們的利益,即使最嚴格的制度,也已經不能確保他們不背叛黨了,所謂對黨忠誠,早已成為一紙空談了;只有擺脫此黨領導,甚至消滅此黨,腐敗者才能永遠避免被追究、免除內心對自己的折磨,安安穩穩過日子。
蘇軍腐敗既損掉了黨和國家,也損掉了這支部隊自己。蘇聯解體后,蘇軍迅速肢解破散,實力下降嚴重。由于經濟困難,蘇軍待遇一落千丈,士兵的日常生活都成了問題。蘇軍腐敗導致“八一九”事變失敗,由此導致亡黨亡國的事實警示我們,要保持無產階級軍隊對黨和社會主義的絕對忠誠,就要嚴厲防治軍隊腐敗。
參考文獻:
[1]周尚文,蘇聯興亡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作者單位:石家莊市石家莊機械化步兵學院)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