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 > 歷史 > 歷史視野

76歲失明老人46年如一日堅守革命烈士館

收藏(0 評論() 字體: / /

  46年的時間里能發(fā)生什么?可以讓一個意氣風(fēng)發(fā)的少年變成白發(fā)滄桑的老人,但對他而言,卻沒有任何“變化”:46年如一日守護著方志敏等革命先烈的紀念館,無數(shù)遍地為人們講解英雄事跡。日漸蹣跚的腳步、早已失明的雙眼。他便是上饒德興市76歲老人程樟柱——龍頭山鄉(xiāng)革命烈士紀念館義務(wù)講解員。

  到底是怎樣的一份信仰,可以一個人46年里只專注于一件事;雙目失明如何還能行動自如地講解;一個人守護著紀念館該怎樣生活……帶著諸多疑問,3月31日一大早,記者專程趕到程樟柱工作地,試圖解開這位古稀老人“平凡”且傳奇的故事。

  曾是一名特種兵 意外使他失明

  1960年,22歲的進入了北京空軍某部當上了一名特種兵,這用程老的話來說,那就是一種榮譽,“當時有100多人參加考核,只有我進了這個部隊。”來之不易的機會讓程樟柱十分珍惜。幸運中伴隨著意外。1964年7月的一天,程樟柱在部隊打籃球時,被戰(zhàn)友打傷了右眼眉骨,“當時不覺得有什么,只是感覺有點不舒服而已,后來發(fā)現(xiàn)嚴重了,去了醫(yī)院。”

  受限于當時的醫(yī)療條件,他先后在大連、沈陽、北京的各大軍區(qū)醫(yī)院治療,病因一直沒被查清,眼睛問題沒有好轉(zhuǎn),反而越來越嚴重。在沈陽治療時,眼部病情再次加重,程樟柱所在的部隊便將他緊急送往北京治療,雖經(jīng)多位專家手術(shù),可惜的是,他的視力再也沒有恢復(fù),此時他的左眼已失明,右眼視力為0.04,“看東西很模糊,字要寫得手指那么大才能勉強看清楚。”程老說。

  從1964年7月到1968年的3年多時間里,程樟柱在全國多個軍區(qū)醫(yī)院治療,但終究沒有恢復(fù)視力。幾乎失明的程樟柱選擇了退伍,“因為我覺得我不能再為部隊做貢獻了,就不能享受國家給的待遇。”

  主動放棄療養(yǎng)回鄉(xiāng)

  退伍后,部隊多次表示希望程樟柱住進軍區(qū)療養(yǎng)所,但均他被“我沒為國家做貢獻”婉拒,部隊最后答應(yīng)了其回鄉(xiāng)守護革命烈士紀念館的請求。

  1968年,程樟柱回到德興老家,來到龍頭山革命烈士紀念館,從此便在這里安了“家”。如今的紀念館門口兩棵參天大樹氣派不凡,院內(nèi)整齊干凈,一草一木都被修剪的錯落有致,但程樟柱剛來時卻是另一番景象。

  程老說:“當年紀念館只有一座破敗的房子和8張照片,四周到處都是垃圾,根本不像一個紀念館。”于是,借著微弱的視力,程樟柱開始修整紀念館,光是垃圾便挑出了300多擔(dān),同時,他還走村串戶收集珍貴資料和展品,“我去了很多老紅軍的家里,剛開始有些人不愿意把自己珍藏的物品給我,我說這是為子孫后代造福,展示革命先烈的偉大事跡,比放在任何個人的家里都有意義,經(jīng)過這樣一說,不僅老紅軍們紛紛拿出自己的收藏,附近的百姓也把一些和烈士有關(guān)的物品送到了館里,有書籍、照片、還有軍刀、手雷等等。”靠著程樟柱的不懈努力,經(jīng)過數(shù)月的艱辛,原本破舊不堪的紀念館被修繕一新,大量珍貴史料被放進了紀念館中。而程樟柱也開始了他46年如一日的守護之旅。

  “革命先烈的故事,哪怕只有一人來,我也會仔仔細細地講。”

  3月31日清晨6點半,不需要鬧鐘,也不需要任何人提醒,程老已經(jīng)起床,這是他數(shù)十年來養(yǎng)成的習(xí)慣。然后他便一邊在紀念館里散步,一邊聽收音機。老人說他最喜歡聽的節(jié)目就是央廣新聞和軍事節(jié)目,“我雖然眼睛看不見(1980年,他已雙目失明),但我能聽,我喜歡了解國家大事。”半小時后,他到廚房吃早餐,然后再到院子里幫著打掃落葉、擦拭玻璃。收拾完后,老人便打開大門,迎接前來參觀的游客,熟練動情地給他們講解方志敏等革命烈士的偉大事跡,“以前從房間到紀念館要走173步,但是現(xiàn)在有點老了,步子小了,要走200多步。”盡管如此,老人對紀念館里的一草一木、一桌一椅都了如指掌,熟悉程度不亞于任何明眼人。下午六點,吃完晚飯后,老人依舊會拿出收音機,在院子里收聽著各類新聞,將國家大事融入到自己的解說中,這便是老人46年里的常規(guī)一天。

  46年間,程樟柱接待過多少人、講解過多少次他已記不清,但每一次的講解他都很認真,一絲不茍。因為給大家講述先烈的光輝事跡,是他最開心、也是最希望的事情,“我記得有一年,一個13歲左右的小男孩來到館里,說爺爺您給我講講方志敏的故事吧,我說好,然后我就帶著他走遍了整個紀念館,只要他感興趣的,我就說給他聽,平時45分左右的講解,我說了一個多小時,因為我高興,革命先烈的故事,哪怕只有一人來,我也會仔仔細細地講。”

  “我死的那天便是我義務(wù)講解員結(jié)束之日”

  “40多年都在做同樣一件事情,不覺得寂寞、枯燥?”是程樟柱被人問的最多的問題,但他回到道:“我不僅不覺得,反而很開心,在我生病時,國家為了治好我的病,花了好多錢和精力,我只有陪先烈們說說話、做做伴,讓人們了解他們的事跡,知道現(xiàn)在美好的生活都是先烈們拋頭顱灑熱血換來的,也算是我對國家的一點回報。”

  采訪中,程老的一句“我死的那天便是我義務(wù)講解員結(jié)束之日”,感動了在場所有人:為了自己的信仰,可以堅守一生,至死不渝。程老有健在的老伴,有三個兒子,但他極少回去,他說紀念館就是他的家。即便是過大年時,他也是偶爾回去,10次就有8次呆在紀念館里,“因為我覺得大過年的,我更應(yīng)該陪著他們過年,家里人也很理解我。”(記者倪曉鋒)

「 支持烏有之鄉(xiāng)!」

烏有之鄉(xiāng)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wǎng)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wǎng)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wǎng)絡(luò)無版權(quán)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xiāng) 責(zé)任編輯:蘇北
双特百亿专题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xiāng)網(wǎng)刊微信公眾號

心情表態(tài)

  • 1
  • 2
  • 《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13册全)
  • 一师毛泽东要为天下奇
好物推荐

點擊排行

  • 兩日熱點
  • 一周熱點
  • 一月熱點
  • 心情
  1. 走著走著,初心為何不見了?
  2. “當年明月”的病:其實是中國人的通病
  3. 為什么“專家”和“教授”們越來越臭不要臉了?!
  4. 陳丹青說玻璃杯不能裝咖啡、美國教育不啃老,網(wǎng)友就笑了
  5. 掃把到了,灰塵就會消除
  6. 為什么說莫言諾獎是個假貨?
  7. 為什么走資派還在走?
  8. “馬步芳公館”的虛像與實像
  9. 雙石|“高臺以后,我們的信心的確缺乏……”
  10. 【新潘曉來信】一名失業(yè)青年的牢騷
  1. 到底誰不實事求是?——讀《關(guān)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與《毛澤東年譜》有感
  2. “深水區(qū)”背后的階級較量,撕裂利益集團!
  3.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zhàn)士,敢于戰(zhàn)斗,善于戰(zhàn)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4. 歷史上不讓老百姓說話的朝代,大多離滅亡就不遠了
  5. 大蕭條的時代特征:歷史在重演
  6.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xù)集?
  7. 瘋狂從老百姓口袋里掏錢,發(fā)現(xiàn)的時候已經(jīng)怨聲載道了!
  8. 到底誰“封建”?
  9. 該來的還是來了,潤美殖人被遣返,資產(chǎn)被沒收,美吹群秒變美帝批判大會
  10. 兩個草包經(jīng)濟學(xué)家:向松祚、許小年
  1. 北京景山紅歌會隆重紀念毛主席逝世48周年
  2. 元龍:不換思想就換人?貪官頻出亂乾坤!
  3. 遼寧王忠新:必須直面“先富論”的“十大痛點”
  4. 劉教授的問題在哪
  5. 季羨林到底是什么樣的人
  6. 十一屆三中全會公報認為“顛倒歷史”的“右傾翻案風(fēng)”,是否存在?
  7. 歷數(shù)阿薩德罪狀,觸目驚心!
  8. 歐洲金靴|《我是刑警》是一部紀錄片
  9. 我們還等什么?
  10. 只有李先念有理由有資格這樣發(fā)問!

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

亚洲Av一级在线播放,欧美三级黄色片不卡在线播放,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亚洲欧美中文日韩v在线观看不卡 |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综合男男 | 亚洲欧美日韩电影在线专区 | 午夜福利一区二区不卡片 | 亚洲精品国产综合久久久 | 亚洲综合久久一区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