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 > 歷史 > 歷史視野

最著名的毛澤東頌歌——《太陽最紅,毛主席最親》

張小芳 · 2014-01-07 · 來源:黨史文苑
收藏( 評論() 字體: / /

  太陽最紅,毛主席最親,您的光輝思想永遠照我心;春風最暖,毛主席最親,您的革命路線永遠指航程。您的功績比天高,您的恩情比海深,心中的太陽永不落,您永遠和我們心連心啊!您永遠和我們心連心啊!是您砸碎了鐵鎖鏈啰,奴隸翻身做主人。是您驅散了云和霧啊,陽光普照大地換新春!是您開出了幸福泉啰,千秋萬代流不盡。是您開辟了金光道啊,我們堅定不移向前進!

  當我們唱起《太陽最紅,毛主席最親》這首歌時,毛主席偉大光輝的形象就映照在我們心中。這首歌唱出了人民對毛主席的無限敬仰和懷念。

  唐山大地震余震中創作

  1976年是共和國歷史上最為悲痛的一年。1月8日,周恩來總理逝世。7月6日,朱德委員長與世長辭。7月28日,一場舉世震驚的大地震將唐山夷為一片廢墟,死難同胞達24萬。這一年,哀樂之聲在華夏大地此起彼伏,哭聲不絕與耳。9月9日下午4時,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以萬分悲痛的心情對外宣布,中國人民的偉大領袖、偉大導師毛澤東主席于當天凌晨0時10分在北京逝世。這一日,從熙熙攘攘的城市到空靜偏遠的鄉村,從懂事的孩童到白發蒼蒼的老人,眼淚如汪洋大海決堤。

  撕心肺裂的哭喊撼不動主席的回歸,國家的命運牽動著億萬兒女的心,毛主席不在了,這突然而至的消息把全國人民都打蒙了,沒有了毛主席,我們怎么辦?

  海政歌舞團曲作家王錫仁在臨時用塑料布搭的防震棚里,沉浸在主席逝世的悲痛中,為國家、為自己的命運躑躅、彷徨。他手里捧著團里詞作家付林剛寫好、交給他的一首懷念毛主席的歌詞,把身子湊到一閃一閃、忽明忽暗的蠟燭光下,想要借這微弱的火光看清稿子,奈何四角用繩子歪斜支撐著的低矮塑料棚四面透風,一星燭光怎抵得住秋風秋雨!淅淅瀝瀝的雨水滴答滴答落在接水的盆里、碗里,敲在王錫仁的心坎上,好似海浪波濤震耳欲聾。王錫仁難以平靜自己翻江倒海的思緒,他拿起稿子、筆,開門朝團里辦公樓走去。身后傳來妻子“你干什么去”的問話,王錫仁沒有停也沒有回頭。到了辦公室,他摸黑拉亮電燈,拉過一把椅子坐下,椅子上有沒有灰塵他看也沒看,把桌上的灰塵向四邊吹了吹,用手抹了抹,把稿子鋪上,點著手里的香煙,舉在空中,凝視著香煙飄起一圈一圈的煙霧。此刻,他竭力讓自己紛亂的思緒平靜下來,眼睛集中在付林寫的稿子上,很快覺得自己進入了角色。付林的詞寫得很好。主席的辭世,就像自己家的老人走了,除了悲痛,更是思念。王錫仁覺得一定要把這種思念、感懷的意境表現出來。他決定拋棄“文化大革命”以來歌曲作品高、硬、尖的要求,要特別表現出一種柔情,絕不能是吶喊、狂呼。付林寫的詞太合自己的意了,自然平和。他忘了隨時讓樓塌地陷的余震,旋律隨著眼淚流淌……第二天早晨,他走出大樓,迎著滿天朝霞,向人們捧出了《太陽最紅,毛主席最親》的動人旋律。

  海政歌舞團立即調集了全團的骨干力量排這部合唱作品,排練后,先到中央人民廣播電臺錄音,再到中央電視臺錄像,然后到八一電影制片廠拍了新聞紀錄片。第一次登臺演出是在天橋,當時緬懷、歌頌主席的作品,都是很悲痛,這首抒情的旋律從歌詞到曲調都自然平和、朗朗上口,樸實得就像說話一樣,一改歌曲唱起來硬、高的調子,給人一種耳目一新的驚奇和喜悅。第一次聽到這樣柔美的旋律,觀眾都覺得只有這首歌才能表達自己對毛主席的真情實感,大家長久地佇立原地,品味這首歌,覺得毛主席沒有走,就在我們身旁。

  詞作家付林在回憶自己的這首“最得意之作”時說:“就想寫出一種毛主席還沒走,還活著的那種感覺。”歌曲不是要簡單、單純的去變現一種悲情、沉痛,而是想回歸一種對毛主席的熱愛和敬仰,這種真實感情的流露,是一種很平實很樸素的想法,他把自己對毛主席這種無限熱愛和敬仰之情寫了出來,完全摒棄語錄似的口號,所以,這首歌一出場就得到群眾的認可。

  無數聽眾詢問演唱者是誰

  海政歌舞團排練這首歌時,年輕歌唱演員卞小貞是領唱。卞小貞出生在安徽蕪湖,在長江邊上長大,沒有接受過專業的藝術訓練,但憑借自己得天獨厚的嗓音,考進了北京解放軍藝術學院,之后又成為海政歌舞團的獨唱演員。

  對于這首歌曲的記憶,卞小貞說起當年錄音時的情景歷歷在目。“那個時候錄音艱苦,設備不好,就是在中央人民廣播電臺錄音,也沒有電視。一個大廳里面,樂隊和錄音同步進行,唱了兩三遍之后就不敢再唱了。”卞小貞為何不敢唱了,她解釋說:“多不好意思啊,那個時候錄音不能像現在一句一句地接,只能一遍一遍地錄,樂隊和人聲同步,分不開,所以必須要精力集中,把聲音和感情調整好,一步到位,不然錄多了,自己和別人都累。”

  當30歲的卞小貞抱著孩子在收音機旁聽到自己演唱的聲音時,又驚又喜。那是一個不突出個人的時代,在電臺里播出的歌曲,都不播演唱者的名字。而就在《太陽最紅,毛主席最親》這首歌播出之后,電臺的電話鈴聲此伏彼起,無數聽眾打電話詢問這首歌的演唱者是誰。在廣大聽眾的要求下,廣播電臺少有地播出了演唱者的姓名,卞小貞很快收到群眾如潮的來信,感謝她唱出了自己對毛主席的心里話。《太陽最紅,毛主席最親》從此和卞小貞這個名字聯系在了一起,成為她的保留曲目,每次演出都有觀眾要求卞小貞唱《太陽最紅,毛主席最親》。

  歲月如梭。2006年9月8日,為紀念毛澤東主席逝世30周年,60歲的卞小貞在人民大會堂再次演唱《太陽最紅,毛主席最親》,場上的觀眾沸騰了,雷鳴般的掌聲響起,卞小貞幾乎落了淚。作為這首歌曲的原唱,卞小貞一唱就是30年,雖然這些年里,她也唱過很多別的優秀歌曲,但是讓人們記住她的還是這首歌。

  “好的音樂作品不是刻意包裝出來的,而是用真情實感唱出來的,是時代造就的。”卞小貞說,“那時我是帶著對親人的懷念和對領袖的崇敬之情去唱的。當時毛主席剛剛去世,人民對他的感情特別深,那種心情是全國人民打心眼兒里發出來的,非常符合人民的心理。現在一個歌手發一首歌曲要多少萬來包裝,而那個時候在那個大背景下,是時代、人民把《太陽最紅,毛主席最親》‘包裝’出來的。”只要觀眾還要求,我就要一直唱下去。

  彭麗媛一曲《太陽最紅,毛主席最親》震驚了考官

  著名歌唱家彭麗媛就是憑一曲《太陽最紅,毛主席最親》考入藝校的。1977年,彭麗媛從山東鄆城縣一中畢業了。9月的一天,15歲的彭麗媛要去山東濟寧參加藝術學校的入學考試,可是弟弟生病在住院,彭麗媛的父母都不能陪她去趕考。她的父親和她在鄆城一中的音樂老師高承本是老熟人,高老師的愛人還是彭麗媛小學時的老師,他父親就拜托高老師帶著彭麗媛去。

  師生二人搭上一輛去濟寧順路拉煤的卡車,一路顛簸到了濟寧師專考點,住在汽車站旁邊的一個小旅店里。彭麗媛對住宿的旅店很滿意,因為住的地方能保證每天都有三壺開水喝。彭麗媛離家時,在縣劇團當過演員的母親囑咐她,一定要多喝開水,不要讓嗓子上了火。

  第二天一早,彭麗媛穿了件黃色帶粉色碎花的人造棉的新衣,梳了兩條小辮,顯眼的地方是母親又用白色的人造棉在領子上沿了一個邊。喝了一壺白開水后,7點時彭麗媛就趕到考場去等候。

  考生們考完走了好幾撥了,瘦小的彭麗媛擠過去好幾次,都被考試的老師告知等一下,讓別的考生考完你再來。彭麗媛只好靠在一棵大樹下,無奈地等著。到11點40分差不多午飯時間了,老師們都站起來聊天,收拾東西,準備下班了,一邊問還有誰沒考,彭麗媛怯怯地說,我還沒呢!“那你唱什么?”藝考老師問。彭麗媛報名說唱《太陽最紅,毛主席最親》。“那唱吧。”藝考老師又扭頭對著彈鋼琴的老師說:“給她起個調。”回過頭來問彭麗媛你要起什么調?彭麗媛一下被問住了,她沒見過鋼琴。在鄆城,只有手風琴和腳踏風琴,她不知道起什么調。

  彭麗媛一開唱就放開了,全然沒有剛才的拘束。唱了兩句的時候,主考的老師說你站過來,站近點給我們唱。老師們都安靜下來,站在原地不說話了,都在那兒聽。

  “我連什么調都不懂,就是唱出最本色的聲音。”彭麗媛說當時最流行的就是這首歌,“戲匣子”里每天播放的都是這個曲子,彭麗媛說的“戲匣子”就是當時各單位的喇叭,還有就是收音機。

  后來彭麗媛聽老師們說:“考到最后這個學生還不錯。”

  彭麗媛一曲《太陽最紅,毛主席最親》,讓考場的老師們十分驚喜。彭麗媛在考場上的表現,作為音樂啟蒙老師的高老師胸中有數,他知道彭麗媛一定能考上。

  高老師自己就是20世紀60年代從山東藝術專科學校畢業的學生,受到學校系統的音樂教育,吹拉彈唱樣樣都會。畢業后,就回到家鄉山東鄆城一中做了一名專職音樂老師。高老師是從來不挑學生,也不在乎學生的家庭情況,只要他們人品好、愛學,他就愿意教。除了教學生唱歌,對學生如何做人也總是從細微之處引導,教育學生無論學習、做事都要踏踏實實。

  彭麗媛的父親彭龍坤是鄆城縣文化館的館長,母親是縣豫劇團的演員,彭麗媛從小就隨母親坐在牛車上,走村串巷去演出。聰慧的彭麗媛天資好,得到母親遺傳的一副好嗓音,耳濡目染,3歲能唱大段歌曲,5歲就能登臺演唱大段“山東梆子”。彭龍坤高中畢業,在當地算得上是一個文化人。年輕時的彭龍坤學習非常好,軍校看上了彭龍坤,可是彭麗媛的爺爺愛子心切,就怕兒子離開自己,說什么也不讓彭麗媛的爸爸上軍校。彭龍坤對女兒彭麗媛講,只要你能考得上,我砸鍋賣鐵也供你。看女兒愛唱歌,他找到高老師,懇求道:“讓我們家麗麗跟你學唱歌吧!”高老師當即說:“行啊,讓她初一開學時就來。”

  初中一入學,彭麗媛就參加了學校的文藝宣傳隊。高老師從識譜開始教彭麗媛樂理知識和發聲基本功。在宣傳隊,隊員們要表演節目,還要彎腰、劈叉練功,彭麗媛是最用功的學生,不分白天晚上地練,高老師說她看著有時候都讓人心疼。“教了一輩子學,就沒見過幾個像彭麗媛這樣有志氣又刻苦用功的孩子。”

  變作鋼琴曲走向世界

  1976年9月9日,黨中央、國務院聯合決定,從9月10日至18日為全國哀悼日,全國所有單位下半旗致哀。在北京舉行追悼大會時,全國除不能中斷工作的,全部就地肅立默哀3分鐘。

  毛主席逝世的當天,聯合國就降半旗致哀,速度之快,在聯合國的歷史上是絕無僅有的。從當年9月9日至18日,123個國家的政府和首腦向中國政府發來169件唁電,105個國家的元首、政府首腦或他們的代表向中國政府表達了對毛主席逝世的哀悼之情。

  自此,每年的9月9日毛主席祭日,全國人民都會以不同的形式緬懷他老人家的豐功偉績,《太陽最紅,毛主席最親》這首歌就會回響在人民群眾的心里,毛主席的豐功偉績像一幕幕畫面印在億萬人民群眾的腦海里。

  被譽為“浪漫鋼琴王子”的法國鋼琴演奏家理查德·克萊德曼,是致力于將鋼琴曲在全世界范圍內傳播的當代著名鋼琴家。理查德把很多中國歌曲改編成鋼琴曲,是目前世界上改編并演奏中國音樂作品最多的外國藝術家。20世紀80年代,他把《太陽最紅,毛主席最親》改編成鋼琴曲,從此這首樂曲走向了世界。

  30年過去了,當年藝考的小歌手現在已是蜚聲樂壇的民族聲樂大家了。這首在地震的搖晃中誕生的經典曲目,歷經歲月洗禮經久不衰。它表達了人民對毛主席的懷念,對老一輩革命家的懷念。

「 支持烏有之鄉!」

烏有之鄉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昆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收藏

心情表態

今日頭條

點擊排行

  • 兩日熱點
  • 一周熱點
  • 一月熱點
  • 心情
  1. 走著走著,初心為何不見了?
  2. “當年明月”的病:其實是中國人的通病
  3. 為什么“專家”和“教授”們越來越臭不要臉了?!
  4. 陳丹青說玻璃杯不能裝咖啡、美國教育不啃老,網友就笑了
  5. 掃把到了,灰塵就會消除
  6. 為什么說莫言諾獎是個假貨?
  7. 為什么走資派還在走?
  8. 雙石|“高臺以后,我們的信心的確缺乏……”
  9. “馬步芳公館”的虛像與實像
  10. 【新潘曉來信】一名失業青年的牢騷
  1. 到底誰不實事求是?——讀《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與《毛澤東年譜》有感
  2. “深水區”背后的階級較量,撕裂利益集團!
  3.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士,敢于戰斗,善于戰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4. 歷史上不讓老百姓說話的朝代,大多離滅亡就不遠了
  5. 大蕭條的時代特征:歷史在重演
  6.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集?
  7. 瘋狂從老百姓口袋里掏錢,發現的時候已經怨聲載道了!
  8. 到底誰“封建”?
  9. 該來的還是來了,潤美殖人被遣返,資產被沒收,美吹群秒變美帝批判大會
  10. 兩個草包經濟學家:向松祚、許小年
  1. 北京景山紅歌會隆重紀念毛主席逝世48周年
  2. 元龍:不換思想就換人?貪官頻出亂乾坤!
  3. 遼寧王忠新:必須直面“先富論”的“十大痛點”
  4. 劉教授的問題在哪
  5. 季羨林到底是什么樣的人
  6. 十一屆三中全會公報認為“顛倒歷史”的“右傾翻案風”,是否存在?
  7. 歷數阿薩德罪狀,觸目驚心!
  8. 歐洲金靴|《我是刑警》是一部紀錄片
  9. 我們還等什么?
  10. 只有李先念有理由有資格這樣發問!
  1. 毛主席掃黃,雷厲風行!北京所有妓院一夜徹底關閉!
  2. 劍云撥霧|韓國人民正在創造人類歷史
  3. 到底誰不實事求是?——讀《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與《毛澤東年譜》有感
  4. 果斷反擊巴西意在震懾全球南方國家
  5. 重慶龍門浩寒風中的農民工:他們活該被剝削受凍、小心翼翼不好意思嗎?
  6.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集?
亚洲Av一级在线播放,欧美三级黄色片不卡在线播放,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蜜桃视频 | 亚洲精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中文字幕永久在线不卡 | 亚洲中文字幕熟女久久 | 中文字幕在线视频观看网站 | 日本最新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