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出現場
原標題:知青博物館進京 50后追捧
本報訊(記者 董鑫)“知識青年到農村去,接受貧下中農的再教育,很有必要。”昨天,在知青博物館全國巡展北京展的現場,不少兩鬢花白的“50后”仍能流利地背誦出這句在1968年12月22日發表于《人民日報》的“毛主席語錄”。為紀念“知識青年上山下鄉45周年”、“毛澤東主席誕辰120周年”,《與共和國同命運》知青博物館全國巡展北京展近日在中國地質博物館四樓展廳舉行。
犁杖、簸箕、木箱、口琴……這些在如今的年輕人看來十分陌生的東西在他們眼里卻十分熟悉親切,這都是曾經的知青主動捐贈給博物館的。原黑龍江建設兵團的知青李沄告訴北京青年報記者,她印象最深的就是當年趕牛車送電影膠片,因為害怕膠片滑到水里而不讓牛喝水,“牛眼瞪得老大,我到現在還記得。”李沄一邊說,一邊用手撐大眼睛。現場不少參觀者都是曾去過黑龍江的知青,雖然未曾相識,但因為有共同的經歷,一見面就如同老友相聚,在展廳里指著那些老物件回憶過往。“仿佛回到了過去,再回味一遍當年的日子。”從東城法院退休的張樹年也是老知青,他是這次知青展覽的志愿者,義務為參觀者講解。
“不能忘記那段歷史。”來自黑龍江的知青博物館館長劉樹新這樣解釋創辦博物館的初衷。據悉,展覽將持續到12月26日。攝影/本報記者 魏彤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匠人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