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毛澤東和周恩來這兩個人,的確是不可分離的。說起來很有意思,在中國近現代歷史上,常常有兩人并稱的例子。比如太平天國的洪楊(洪秀全、楊秀清)、戊戌維新運動的康梁(康有為、梁啟超)、辛亥革命時期的孫黃(孫中山、黃興)、中國共產黨建黨前后的“南陳北李”等。兩個人中總是以一個為主,另一個也有別人難以替代的作用,往往是相互補充和相互依存。
在中國共產黨第一代領導集體中,雖然沒有“毛周”這樣的說法。但兩人關系的緊密是有目共睹的。在兩人的關系中,當然毛起著主導的作用。小平同志講過一句很中肯的話:沒有毛主席,也許我們至今還在黑暗中摸索。對周恩來,我想也可以這么說:如果沒有毛澤東,周恩來不會成為今天這樣的周恩來。當然從青年時代起,周恩來一直是很杰出的,但真正能使他在一個正確方向下充分施展才能的,還是因為有了毛澤東的領導。這是事實。而對毛澤東,有如一位中央領導同志所說,最離不開的是周恩來。這也是事實。他們之間的關系確實是相得益彰。
1949年,毛澤東、周恩來在政協會議上。來源:資料圖
毛澤東與周恩來,這是個說不完的話題。今年是毛澤東誕辰115 周年及周恩來誕辰110 周年,中央文獻研究室副主任金沖及從歷史和現實的多角度, 向我們談起了毛澤東和周恩來的同與異。
毛澤東最離不開的是周恩來
訪問人:毛澤東是一個偉大的戰略家,而周恩來更突出的是一個偉大的國務活動家。有人說,在中國革命過程中,“謀事是毛,成事是周”。對這種毛周之間密切配合所產生的對中國政治的影響,您怎么看?
金沖及:毛澤東和周恩來這兩個人,的確是不可分離的。說起來很有意思,在中國近現代歷史上,常常有兩人并稱的例子。比如太平天國的洪楊(洪秀全、楊秀清)、戊戌維新運動的康梁(康有為、梁啟超)、辛亥革命時期的孫黃(孫中山、黃興)、中國共產黨建黨前后的“南陳北李”等。兩個人中總是以一個為主,另一個也有別人難以替代的作用,往往是相互補充和相互依存。
在中國共產黨第一代領導集體中,雖然沒有“毛周”這樣的說法。但兩人關系的緊密是有目共睹的。在兩人的關系中,當然毛起著主導的作用。小平同志講過一句很中肯的話:沒有毛主席,也許我們至今還在黑暗中摸索。對周恩來,我想也可以這么說:如果沒有毛澤東,周恩來不會成為今天這樣的周恩來。當然從青年時代起,周恩來一直是很杰出的,但真正能使他在一個正確方向下充分施展才能的,還是因為有了毛澤東的領導。這是事實。而對毛澤東,有如一位中央領導同志所說,最離不開的是周恩來。這也是事實。他們之間的關系確實是相得益彰。
訪問人:那么,具體而論,又怎樣評價他們兩人各自對中國革命、對中國政治所起的作用與影響呢?
金沖及:尼克松曾講過這么一句話,毛澤東是拿主意決定大事的人,周恩來是負責執行的。尼克松的話不無道理。我讀過不少毛澤東和周恩來在各種會議上的講話記錄和文章,有一個感覺,就是毛重在統籌全局,提出大政方針,那真是高屋建瓴,勢如破竹;而周的講話和文章更多地給我的感覺是細致周密,入情入理。所以一般說來,毛澤東確實是更多地在把握大的方向,拿大主意,而周恩來更多地負責執行和落實。
但這只是相對來說的,不能把話說死。毛澤東是不是光拿大主意而對具體工作就不過問?不是的。毛澤東對他認為在全局中有決定意義的一些具體環節通常也抓得非常緊、非常細。他不是說“抓而不緊,等于不抓”嗎?在他的前期尤其如此。
反過來,周恩來也絕不是一個只能起執行作用的人。他也是一個戰略家、一個有著重大決策能力的人。比如,周恩來1924年在法國時談到“國民革命”和“共產主義革命”的關系時說過:“不走到第一步,何能走到第二步?”說明了中國革命要分兩步走的道理。1930年4月他在德共《紅旗報》上寫道:“農民游擊戰和土地革命是今日中國革命的主要特征。”這些都是很早的事情。中央九月來信對古田會議的作用,也是大家所熟悉的。以后,在推動中國革命勝利發展的過程中,周恩來對于黨的許多重大決策的提出一直作出過很多貢獻。我舉個例子。
在《周恩來傳》起草過程中,有位中央領導同志看了后覺得對周恩來在軍事上特別是在解放戰爭包括三大戰役中所起的作用沒有充分反映出來。因為周恩來當時是軍委副主席、代理總參謀長,應當反映他在這方面的重要貢獻。后來我跟鄧大姐講到這一點時,鄧大姐說:“恩來同志在陜北時實際上是總參謀長。許多作戰方案,包括以后朝鮮戰爭時期的作戰方案,都是他先擬好了送給主席看,由主席批,或者他先找主席請示,談好后,再由他來貫徹。”
我們為難的是:寫傳的主要根據是目前留下的檔案,其中最重要的具有戰略性決策問題的文件大多確是由毛澤東起草的,周恩來起草得比較多的是一些具體貫徹執行或配合性的文件。但這是不是就說明只有毛澤東一個人在作決策?也不能那樣說。檔案能說明問題,但檔案并不能說明所有的問題。
在當時軍委作戰室工作過的一位同志講到過:當時一般來說,幾乎每天所有的軍事電報,都是先送到周恩來那里, 周恩來看了以后,考慮好自己的意見,通常在地圖上也標明了,然后去找毛澤東,兩人一起對重大問題進行商量。做出決定之后,重要的文電由毛澤東親自動手起草,其他一些具體問題由周恩來處理。當時黨的領導集體是五大書記,在軍事方面很多重大決策的作出,毛澤東當然起著主要作用,接下來就是周恩來的參與了。周恩來曾說過:轉戰陜北時,在世界上最小的司令部里,指揮了最大的人民解放戰爭。這最小的司令部實際上就是兩三個人。另外,在外交等方面,周恩來也發揮了不少重大的決策作用。這不用多說了。所以,說毛澤東是決策者,周恩來是執行者,一般說可以,但不能說死,只是相對而論的。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