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國成立以后,以毛澤東同志為首的第一代黨中央領導集體,為新疆的民主改革、社會主義建設運籌帷幄、嘔心瀝血、殫精竭慮,付出了巨大的艱辛和心血,做出了杰出的貢獻。
一
毛澤東十分關心新疆的穩定和發展。中國共產黨和人民解放軍進駐新疆后,怎樣領導新疆各族人民建設新新疆?當時百業凋敝,百廢待興,問題成堆,什么是解決新疆問題的關鍵?毛澤東和中共中央認為,“解決新疆問題的關鍵是我黨和維吾爾族的緊密合作。”毛澤東強調:“人民解放軍只有和維吾爾族(以及其他民族)建立兄弟般的關系,才有可能建設人民民主的新新疆。”
毛澤東認為,要建設新新疆,新疆人民要過和平、自由、幸福的生活,必須要有各民族的團結。1949年9月28日,毛澤東和朱德聯名復電陶峙岳、包爾漢時,提出:“希望你們團結軍政人員,維持民族團結和地方秩序,并和現在準備出關的人民解放軍合作,廢除舊制度,實行新制度,為建立新新疆而奮斗。”1949年10月21日,毛澤東在為新疆各界人士起草的三封復電中,要求新疆各族人民團結一致,協同人民解放軍,共同建設人民民主的新新疆。
毛澤東不斷思考建設新新疆的規劃,探索解決新疆民族問題的有效途徑。毛澤東認為:“要徹底解決民族問題,完全孤立民族反動派,沒有大批少數民族出身的共產主義干部,是不可能的。”毛澤東曾花費很大精力,親自發現和培養新疆少數民族干部。批準賽福鼎等一批少數民族干部人黨就是一個突出的例子。
毛澤東認為,要團結各族人民建設新新疆,重要的一環是要團結少數民族干部,要十分重視他們在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尊重和使用他們。1949年9月26日,毛澤東致電彭德懷,提出關于新疆省政府的組成意見:“包爾漢應為主席。委員應是漢人占少數,維族及其他民族占多數,”并具體提出人事安排比例為漢族10人,少數民族15人。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召開前,他曾邀請新疆三區革命領導人阿合買提江等5人來北平共商建國大計。因途中不幸飛機失事遇難,又邀請賽福鼎等人參加會議。
在以后的幾十年里,毛澤東總是諄諄教導在新疆要反對和克服形形色色的民族主義,加強民族團結。他說:“漢族和少數民族的關系一定要搞好。這個問題的關鍵是克服大漢族主義。在存在有地方民族主義的少數民族中間,則應當同時克服地方民族主義。”一次,毛澤東聽完新疆自治區黨委第一書記王恩茂和賽福鼎關于新疆工作的匯報后,再次指出:“在新疆一定要搞好民族團結。……關鍵是要搞好漢族干部和少數民族干部之間的團結。”“你(指王)要做好漢族干部的工作,你(指賽)要做好民族干部的工作。”由于貫徹執行了毛澤東的這些指示,新疆各族人民的團結得到了加強。
二
幫助新疆發展經濟,解決和改善新疆人民的實際困難和生活水平,促進新疆的繁榮,是毛澤東從整個國家利益出發,解決新疆問題的深層次考慮。
1、恢復和發展新疆的經濟建設事業。早在新疆和平解放之初,駐疆人民解放軍遵照毛澤東關于你們到新疆去的主要任務是為各族人民多辦好事的指示,發揚人民解放軍既是戰斗隊,又是工作隊、生產隊的優良傳統,勝利地進行了剿匪平叛的斗爭,保護了人民生命財產,穩定了社會秩序;參加地方建黨建政工作,結束了各族人民被壓迫被奴役的歷史,使各族人民真正成了國家和社會的主人。特別是駐疆人民解放軍在王震將軍領導下,響應毛澤東關于軍隊參加生產的號召,弘揚延安精神,開展大生產運動,取得了豐碩的成果。他們進疆后,征塵未洗,就一手拿槍,一手拿鎬,開進天山南北的亙古荒原,展開轟轟烈烈的大生產運動。對此,毛澤東曾經作了高度評價,他說:“我王震部隊入疆,尚且先用全力注意精打細算。自力更生,生產自給。現在他們已站穩腳跟,取得少數民族熱烈擁護。”
2、毛澤東1963年指示“在新疆第一要做好經濟工作”。1963年9月,毛澤東留下新疆區黨委的王恩茂等人,參加政治局常委擴大會議,從七個方面特別是經濟建設方面對新疆工作提出了重要意見。毛澤東說:“在新疆第一要做好經濟工作。農業、畜牧業、工業要一年比一年發展,經濟要一年比一年繁榮,人民生活要一年比一年改善。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不僅要比國民黨時期好,而且要比蘇聯好。發展社會主義建設要有積累,但積累不能過多;糧食要征購,但任務不能過重,征購不能過頭。要減輕人民的負擔,改善人民的生活。”毛澤東要求新疆要經常注意了解邊境情況,加強邊境反顛覆斗爭;要注意搞好民族關系,增強民族團結和民族政策教育。根據黨中央和毛澤東的指示,新疆在解決突發事件的善后工作時,先后采取了一些有效措施,糾正了前一時期在經濟、民族政策和群眾工作中存在的不足,把做好經濟工作作為第一位的中心工作,使社會和生產生活秩序進一步穩定,經濟建設逐步發展,人民生活日益改善。毛澤東關于穩定和發展的這一重要指示,已經成為新疆各族人民長期奮斗的目標。
三
從新疆的實際出發,“慎重穩進”地實現新疆少數民族地區的社會改革。毛澤東在處理新疆問題時,自始至終都體現了實事求是的精神。特別是在實行社會民主改革和社會主義改造以及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等方面,都始終貫徹黨中央“慎重穩進”的指導方針,取得了重要的成果和成功的經驗。
1、毛澤東十分重視新疆的土地改革工作。1950年6月,毛澤東在七屆三中全會上強調:“少數民族地區的社會改革,是一件重大事件,必須謹慎對待。”會后,毛澤東在與王震的談話中談到社會改革問題時,毛澤東說,新疆的社會改革是有保證的,但目前不應操之過急,應充分估計新疆民族宗教問題的復雜性和群眾的覺悟程度。1952年5月17日,毛澤東簽發《中共中央關于新疆土改工作的指示》,強調指出:“在新疆農業地區,今年實行土地改革,消滅地主階級,這是一個堅決的革命的進攻,不容動搖。但在實行這個進攻的具體步驟上,必須十分慎重,切戒急躁。必須準備充足的力量,一步一步地實行進攻,以便獲得全勝。在新疆實行社會改革,充分的估計到民族和宗教的特點,有意識地在民族和宗教問題上作一些讓步,以換取整個社會改革的勝利,是完全必要的。”在黨中央和毛澤東的親切關懷和指導下,新疆從1952年9月開始,在9個專區、57個縣、3個市轄區、1515個鄉,約400萬人口的農村,分四期進行了土地改革。土改的勝利,使廣大農村的面貌煥然一新,在政治、經濟和民族關系等方面發生了深刻的變化。
2、新疆在1953年至1956年底進行的對私營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中,新疆分局和人民政府根據新疆民族成分眾多,大多數群眾信仰伊斯蘭教,商品經濟不發達的實際,確定對資改造的指導思想是,有利于加強民族團結,鞏固邊防,發展繁榮經濟,鞏固擴大愛國統一戰線,提出了“分期分批,逐步改造,穩步前進”的方針,因而新疆對私營工商業的改造工作進行的比較穩妥健康。
3、新疆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建立。新疆地域遼闊,民族成分多,是一個以維吾爾族為主體的多民族聚居區。由于歷史的原因,形成小聚居和交錯居住的特點,在新疆推行民族區域自治中,黨中央確定了“慎重穩進,積極準備,逐步推行”的方針。從醞釀到1955年自治區成立歷時6年。新疆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實現了人民當家作主,新疆歷史翻開了嶄新的一頁。
四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是新疆經濟建設、民族團結的重要力量,又是穩定新疆和鞏固邊防的堅強基石。建國之初,為了促進新疆的開發建設,維護邊疆的長治久安,以毛澤東為核心的黨中央第一代領導集體就給駐新疆的解放軍提出了屯墾戍邊的歷史任務。
1952年2月2日,毛澤東在《人民解放軍軍事委員會命令》一文中,強調人民解放軍轉業改編的經濟建設部隊,要擔負生產建設和保衛祖國的雙重任務。按照毛澤東主席的改編命令,1953年6月5日,駐新疆解放軍一兵團第二軍、第六軍和第五軍的大部,第二十二兵團的全部集體就地轉業,編為新疆軍區生產部隊,10個農業建設師,1個工程建設師以及汽車運輸團和獨立的工礦業企業,共15萬人,主要從事工農業生產建設。
1954年10月7日,經毛澤東親自批準,新疆軍區生產建設兵團正式成立。新疆軍區生產建設兵團的成立標志著新疆農墾事業進人了一個新的歷史階段,即由解放軍部隊創辦軍墾農場的階段進入了農墾職工建設正規化國營農場的階段,由軍隊的自給性生產變成了納人國家經濟計劃的企業化生產階段。到1966年,兵團國營農牧場發展為158個,耕地增加為80多萬公頃,人口為1485 378人,職1808 564人。兵團國內生產總值為 62 899萬元,國民收人 56 686萬元,當年
盈利為11 294萬元。新疆軍區生產建設兵團已具備較雄厚的實力。
在新疆組建生產建設兵團,是毛澤東和中國共產黨建設邊疆和保衛邊疆的一個偉大創舉,是中央支援地方,內地支援邊疆,兄弟民族相互支援的一種組織形式。這既有利于新疆的經濟建設,也有利于祖國的統一和富強;既有利于漢族和少數民族的共同發展和繁榮,也有利于中華民族的團結和進步。
五
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是解決新疆民族問題,實現長治久安的可靠保障。在新疆推行民族區域自治的過程中,黨中央確定了“慎重穩進,積極準備,逐步推行”的方針。在醞釀初期,省政府對新疆各民族的政治、經濟、文化、教育、階級、歷史狀況及民族之間的關系進行了深人調研;在籌備階段,又發現和培養了一大批從事民族區域自治工作的各族干部;在實施的步驟上采取“自上而下,由小而大” 的方式,并注重先搞試點,以點帶面。從1953年10月開始,進行建立民族區域自治的試點工作。到1954年底,先后建立了9個民族鄉,7個縣轄民族自治區,6個民族自治縣,5個民族自治州。
新疆絕大多數干部和群眾對成立省級自治區是擁護的,只是在自治區名稱上曾有過不同意見。中共中央新疆分局就自治區名稱問題進行了認真的調查研究,并在各族干部群眾中進行廣泛討論,使認識逐漸取得統一。1955年4月6日,中共中央在給新疆的批復中指出:“關于新疆實行民族區域自治的名稱問題,中央同意你們所提意見,稱作‘新疆維吾爾自治區’。”1955年9月22日至10月二日,新疆省一屆二次人代會召開,宣告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成立,選舉賽福鼎·艾則孜為自治區人民委員會主席。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成立是黨的民族區域自治政策的偉大勝利,實現了人民當家作主,加強了各民族的團結,將新疆的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推進到一個新的階段,新疆歷史翻開了嶄新的一頁。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