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人民在抗美援朝運動中共捐獻多少飛機?
姜廷玉 主編
少年兒童踴躍捐款購買“兒童號”飛機
本文摘自《解讀抗美援朝戰爭》,姜廷玉 主編,解放軍出版社出版
1951年6月1日,中國人民抗美援朝總會發出了捐獻武器運動的號召,要求全國各界愛國同胞,不分男女老少,都開展愛國的增加生產、增加收入的運動,用新增加的收入的一部或全部,購買飛機、大炮等武器,捐獻給志愿軍。為了各界人民認捐的方便,通知還對各項武器的折價作了具體規定:一架戰斗機折合人民幣15萬元,一輛坦克25萬元,一門大炮9萬元等等。
全國人民積極響應號召,踴躍投身于捐獻武器運動,涌現出大批成績顯著的單位和個人,出現了許多感人至深的事跡。北京市石景山鋼鐵廠的職工,通過增加產量、揀廢鐵、捐獎金等辦法,捐獻了“石景山鋼鐵廠號”戰斗機1架。甘肅玉門油礦的職工,在8天內用增產所得捐獻“石油工人號”戰斗機1架。湖南省湘潭縣76歲的勤雜工譚楚云,每月只有8元的收入,從中國人民抗美援朝總會發出捐獻武器號召之日起,就做一個竹筒,上面鉆一個小孔,每天工余挑叁、五擔水,把賣水的錢裝進去,竹筒上寫著“抗美援朝生產捐獻?譚楚云記”字樣。遼寧省彰武縣一個小學的1200名小學生,利用放學后和假期內的閑暇時間,揀糧食、打柴禾、打柳條子積累了1200元錢全部捐獻出來。四川省簡陽縣農民精心種植棉花,棉農們發起1斤棉捐獻運動,在兩個月內就完成了捐獻兩架“棉農號”戰斗機的捐款。
1952年6月24日,中國人民抗美援朝總會宣告捐獻武器運動已經勝利結束。截至于1952年5月底,東北地區捐款6525.08萬元,可購戰斗機435架;華北地區捐款6795.06萬元,可購戰斗機453架;華東地區捐款21540.67萬元,可購戰斗機1436架;中南地區捐款13357.84萬元,可購戰斗890.5架;西南地區捐款4471.22萬元,可購戰斗機298架;西北地區捐款1365.41萬元,可購戰斗機91架;內蒙古捐款465萬元,可購戰斗機31架;其它地區和個人捐款1132.5萬元,可購戰斗機75.5架。總計全國各界人民共捐款55650.37萬元,可購戰斗機3710架。
戰斗機從人民手中飛起
1951年6月1日,中國人民抗美援朝總會向全國人民發出了開展捐獻飛機、大炮、坦克的號召,一場波及全國的捐獻武器運動高潮由此展開。在這場運動中,各行各界的廣大愛國人民節衣縮食,發展生產,積極投身于為志愿軍捐獻飛機的活動。億萬人民把一架架轟鳴的戰斗機送往志愿軍的手中,每架飛機的機艙里都載滿著捐獻者感人至深的故事……
北京石景山鋼鐵廠的職工,通過增加產量、義務加班承包本廠施工工程、撿廢鐵、捐獎金等辦法,捐獻了“石景山鋼鐵廠號”戰斗機。甘肅省玉門油礦的職工,在8天內捐獻出“石油工人號”戰斗機。
豫劇著名女演員常香玉和她領導的“香玉劇社”決心在全國各大城市巡回義演,用演出的收入為志愿軍購買一架戰斗機。為此,常香玉變賣了孩子的金鎖和首飾,變賣了汽車,首先捐款4千萬元(舊幣),并用余下的錢做為劇社巡回義演的基金,購買義演時所需的東西。在她的帶動下,劇社全體演職員不辭辛苦,從1951年8月起,在陜西、河南、湖北、湖南、廣東、江西等6省巡回義演170多場,觀眾達30多萬人,僅在開封、鄭州、新鄉3地演出,就得捐款5億余元。經過半年的巡回義演,香玉劇社終于實現了為志愿軍捐得一架飛機的愿望,飛機被命名為“香玉劇社號”。常香玉因此被譽為愛國藝人,她代表祖國人民赴朝慰問志愿軍,演出了香玉劇社在義演中最精彩的節目——豫劇《花木蘭》。她說:“前方同志拼了命,流了血,保衛了我們的幸福生活,而我們為了抗美援朝只捐獻一架飛機,這能算得什么呢?”
在全國人民以崇高的愛國主義和國際主義精神的無私奉獻中,一架架飛機被源源不斷地送進志愿軍空軍部隊:湘潭縣人民捐獻了“毛澤東號”戰斗機;北京婦女捐獻了 “北京婦女號”戰斗機;全國體育總會捐獻了“體育號” 飛機;就連兒童們也利用節省下來的糖果錢捐獻了“兒童號”飛機;隨之,“棉農號”、“魯迅號”、“教工號”、 “白洋淀號”、“狼牙山號”、“中國店員號”、“北京鐵路工人號”、“天津婦女號”、“佛教號”、“仁立號” 、“中國農民號”、“中國伊斯蘭號”、“華僑號”等相繼出現。山東省捐獻了擁有120多架飛機的“山東空軍師”。在人民的支持下,志愿軍空軍部隊迅速成長壯大起來,極大地鼓舞了志愿軍指戰員們的戰斗士氣。(完)
信息來源:新華網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