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 > 歷史 > 歷史視野

張桃芳:第一狙擊手——442發子彈殲敵214名

綜合 · 2013-06-03 · 來源:烏有之鄉

  抗美援朝第一狙擊手張桃芳

  2009年09月16日08:17中國新聞網

抗美援朝第一狙擊手張桃芳

  戰斗中的成長

  在狙擊手的選拔和訓練上,我軍有近乎苛刻的標準和要求。我軍要求狙擊手發現目標后,舉槍5秒鐘即發射,然后逐步縮短時間,最后則達到目標出現后,立即出槍,槍出即射,射之必中。一般講,狙擊小組在夜間秘密進入狙擊陣地,在“有效殺傷敵人和保護自己”的陣地上,精心偽裝,周密偵察。白天作戰,第二天夜間返回。基本作戰單位是狙擊小組,由組長帶隊,組員1-2人,其中一人主要負責觀察,射手則分布于周圍隱蔽的位置,只管射擊。每個作戰單位都有自己專門的射殺結果審核人員。

  經過這樣的培訓,狙擊手們在實戰中不斷總結經驗,完善技藝,槍越打越準,仗越打越精,狙擊作戰日臻成熟,逐步成為了朝鮮戰場陣地對峙階段志愿軍克敵制勝的法寶之一。狙擊手中各路英豪大顯神通,創造出了眾多經典的戰例。同樣也造就了我們后來的一名具有傳奇色彩的狙擊英雄,他就是志愿軍24軍72師214團8連戰士張桃芳。

  一戰成名上甘嶺

  1931年出生的張桃芳,是江蘇揚州興化程堡鎮西村人。1953年1月11日,入伍不滿兩年的張桃芳隨部隊進駐上甘嶺陣地。這時距朝鮮停戰只有半年多的時間了。

  眾所周知,上甘嶺戰役是中美交戰最激烈的戰役之一,這場空前慘烈的戰役整整持續了43個晝夜。聯合國軍官兵們甚至將志愿軍活動的陣地稱為“狙擊兵嶺”。張桃芳所在連隊據守的陣地,就是上甘嶺戰役中英雄黃繼光犧牲的597.9高地。

  1月29日,這是張桃芳到達上甘嶺戰場的第18天,他第一次上狙擊臺,滿腔的仇恨和沖動在他年輕的心里翻涌。所以剛一開火就把一梭子子彈打空了,結果卻根本沒打到敵人。這次的不順利使他看到了自己水平的不足。于是,他訓練更加刻苦,射擊本領提高很快,很快就進入了角色,不久就被獲準加入了狙擊組。當年張桃芳使用的是蘇制1944式步騎槍。步槍口徑7.62毫米,彈頭初速每秒820米,射程1000米,由5發同定彈倉供彈,全長為1020毫米,槍管長為520毫米,槍重為3.9千克。第二次狙擊開始的時候,他就開始了自己的狙擊記錄。到2月10日時,張桃芳擊發9次,射殺敵軍7名,成績超過了所有老狙擊手。此后40多天時間,他用240發子彈,斃傷了71個敵人,成為全連一號狙擊手。

  不久,張桃芳很快超越了斃敵100名的記錄,在志愿軍的狙擊手中聲名大振。他的事跡也上了報紙,在戰友中間廣為傳誦。從一個普通戰士成長為一名優秀的狙擊手,成為“冷槍冷炮運動”中出現的具有傳奇色彩的英雄人物之一。

  和美國頂尖狙擊手較量

  1953年的一天,張桃芳從地表空地直接進入狙擊臺。突然嗖的一聲,他感覺有一顆子彈貼著頭皮飛過。突如其來的冷槍把張桃芳驚出了一身冷汗,神經陡然緊張。對面陣地有一位經驗豐富的射手!很快,張桃芳敏銳地捕捉到了隱蔽在石縫間的敵軍狙擊槍,張桃芳心頭一震,原來他看到的是一挺裝備了瞄準鏡專門用來狙擊的M2重機槍。就在張桃芳發現對手的同時,對手也從瞄準鏡中看到了他,馬上做出反應,M2機槍瞬間噴出一道火舌。張桃芳就勢一滾,躲回了掩體。

  過了很長時間,張桃芳邊悄悄觀察動靜邊思考著對手的心理,尋找有利的時機。時機終于到了!他誘敵上鉤,對手剛剛對他所處的狙擊臺右側打了一個點射,把視線和槍口轉向左側時,張桃芳猛地站起身,槍托抵肩,即刻擊發。幾乎與此同時,他的對手也發現了張桃芳,立即轉動槍口扣動了扳機。真正的高手的較量,勝負只在瞬間。就是這零點幾秒,決定了勝負結局。當張桃芳的子彈穿過對手的頭顱時,對手點射的子彈卻貼著張桃芳的頭皮飛了過去,就這樣,中美兩名頂尖狙擊高手在剎那間完成了交鋒。張桃芳的機智勇敢和精湛的技術,讓敵軍刮目相看。

  一雙裝滿彈殼的皮靴

  軍長皮定均有一次看上報的殲敵記錄,第214團報上來,說第八連有個戰士張桃芳,用247發子彈,打死了71個敵人。皮定均不大相信這個數字。他從床下拿出一雙志愿軍總部發給高級干部的皮靴,囑咐參謀:“你把它帶上,去八連看看那個張桃芳,一連看他消滅3個敵人,要是真的,把靴子送給他,要是假的就拿回來,處分他的連長、營長、團長。”參謀找到張桃芳,怕他緊張,沒說是軍長叫他來檢查的,只說想看看他打。其實張桃芳不在乎這個,他覺得有人看著打更刺激。

  次日拂曉,張桃芳把參謀安置在一個隱蔽位置,讓他別動,敵人的狙擊手也盯著這兒呢。張桃芳提著一支水連珠槍上了一個狙擊臺。東方剛發白,朦朧中,對面300米處出現了一個人影,張桃芳一聲槍響,人影應聲倒下。此后,又一個哨兵轉進了視野,180米左右。又一聲槍響,子彈長了眼睛一樣飛至對面哨兵的心臟。幾乎同時,一串機槍子彈落在了張桃芳的射擊臺上。敵人也盯上他了。參謀是個行家,知道現在張桃芳態勢不利。這時天大亮了,張桃芳用步槍頂著一頂鋼盔想誘敵人上當。老把戲,敵人并不理會。張桃芳決定冒一下險。他猛地竄過一片空地,跳進另一個掩體。一串子彈追射了過來,他身子一翻,又佯裝被命中。對方稍一疏忽,露出了一挺架在兩塊大石頭縫中的機槍和后面的腦袋。張桃芳悄悄向參謀報出目標位置,然后一聲槍響,對方應聲而倒。

  后來,張桃芳背著那雙被作為獎品的漂亮靴子來見皮定均,里邊叮叮當當的全是彈殼,總共211個。皮軍長說:“嗯,你打死了211個敵人不行,你們是第214團,要打214個才對!”張桃芳心中暗笑:這不是小事一樁嗎?張桃芳回到陣地后,不到一個小時,又有3個美國鬼子成了他的槍下鬼。他很快就完成了214個的任務。

  直到朝鮮戰爭結束,張桃芳一直活躍在前沿陣地上。他單兵作戰32天,擊發442次,斃敵214名,創下了朝鮮戰場冷槍狙擊射殺最高記錄。自己卻毫發無損。他也因此而榮獲志愿軍特等功臣、二級英雄稱號,并被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授予一級國旗勛章。至今,張桃芳仍然健在,精神矍鑠。

  (摘自《晴天霹靂——狙擊手》重慶出版社2008年6月版)


  志愿軍英雄狙擊手張桃芳

  2011年3月15日

  在抗美援朝的英雄史冊上,中國人民志愿軍用自己的血肉之軀譜寫了一曲曲英雄的贊歌,創造著現代戰爭史上一個又一個奇跡。

  年僅22歲的年輕戰士,志愿軍214團8連狙擊手張桃芳,在金化郡上甘嶺狙擊戰中,用442發子彈,殲敵214名,創造了朝鮮前線我軍冷槍殺敵的最高記錄。

  張桃芳是個入伍不久的新兵,1951年3月,19歲的他自愿報名參加中國人民志愿軍,1952年9月隨部隊進入朝鮮戰場,1953年1月中旬到一線陣地。這時距朝鮮停戰只有半年多的時間了。練就一手好槍法靠得是勤奮和鍛煉;成就一名優秀的狙擊手則靠得是勤奮加才華;而要成為一名狙擊英雄,在很大程度上就要靠天分了。張桃芳稱得上是天生的狙擊手。天分加勤奮,使他成為了一名狙擊英雄。

  張桃芳所在連隊據守的陣地,是上甘嶺戰役中英雄黃繼光犧牲的597.9高地。自從進入陣地的那一刻,這位年輕戰士就對狙擊手的行當入了迷。閑暇功夫,他不是向老狙擊手請教射擊要領,就是端著步槍瞄個不停。因而當他真正成為一名狙擊手時,很快就進入了角色,第二次參加狙擊作戰就擊斃一名美國兵。此后40 多天時間,他用240發子彈,斃傷了71個敵人,成為全連一號狙擊手。

  連里的干部發現張桃芳是一名可造之材,立刻選送他到團里舉辦的射擊訓練班深造。在訓練班中,他與其他狙擊手們相互交流體會,經驗和技術又進一步。訓練班結束,團長親自考核射手們的槍法。輪到張桃芳時,他沒有打靶,卻五槍打落四只飛鳥,讓所有人驚嘆不已。

  回到陣地之后,張桃芳更是一發不可收拾,每次出戰均有斬獲,很快闖過了斃敵100名的大關,在志愿軍的狙擊手中嶄露頭角。他的事跡也上了報紙,在戰友中間廣為傳誦。不過,對張桃芳狙擊技藝最大的肯定,還是來自敵人方面。盡管不知道張桃芳是何許人,但597.9高地有位志愿軍狙擊手,槍法如神,對面陣地上的美國兵們卻一清二楚,也恨之入骨,專門調來了狙擊手,決意要拔掉張桃芳這個眼中釘、肉中刺。這就引出了一場兩位頂尖狙擊手之間的精彩對決。

  1953年初夏的一天,天氣晴朗,萬里無云,張桃芳照例一早就上了陣地。他剛沿著交通溝走進三號狙擊臺,就有一串機槍子彈貼著頭皮飛過。張桃芳腦袋一縮,趴在了交通溝里,神經陡然緊張,感覺到了一種異樣的氣氛。“今天苗頭不對,看來對面有人在等我”。

  交通溝里丟著一頂破鋼盔,張桃芳順手拾來,用步槍將它頂起露出交通溝。以前他曾多次用這種方法引誘對手暴露位置。可這次鋼盔晃了半天,他的對手卻一槍未發,顯然也是一位經驗豐富的射手。

  “總算遇到對手了,這種小把戲糊弄不了他。”張桃芳暗道。他在交通溝里匍匐前進,到了交通溝盡頭,突然竄起,幾個箭步穿過一段小空地。他剛要進狙擊臺,對面的機槍又是一個點射,子彈緊追著他的腳跟,打得地面塵土飛揚。張桃芳雙手一伸,身子一斜,像被擊中似地摔進了狙擊臺左邊的掩體里。

  這個假動作顯然蒙騙了對面的射手,他暫時停止了射擊。張桃芳慢慢地從掩體里探出頭,開始搜索對面陣地。他先仔細觀察了美軍陣地上的機槍掩體,發現有兩挺機槍正向其它方向射擊。張桃芳沒有出槍,因為他明白,這在某種程度上是誘餌。真正的對手肯定躲在其它地方,也在搜尋他的位置。只要他一開槍,馬上就會引來殺身之禍。張桃芳很清楚,自己此刻的目標只有一個,就是對面那個最狡猾也是最可怕的對手。

  他耐心等待著,搜索著。終于在對面山頭上兩塊緊挨著的巖石縫隙,發現了對手的位置。張桃芳立即出槍,將槍口對準了對手的腦袋。然而就在他要扣動扳機的一剎那,他的對手也發現了他,腦袋一偏,脫離了張桃芳的槍口,緊接著手中的機槍就吐出了火舌!張桃芳再次被壓制在掩體內。這一次,他的對手顯然也意識到了他的厲害,機槍槍口始終對準了張桃芳的狙擊臺,幾秒鐘就是一個點射。張桃芳稍微露頭,立即就會引來一個長點射。張桃芳沒有著急,坐在掩體后面,靜靜地觀察著對手的彈著點。

  過了很長時間,他忽然發現對手似乎把注意力主要集中在狙擊臺左側,也就是他現在所呆的位置,而對狙擊臺右側打的次數不多,并且中間常常會有一個間隙。他在砂袋的掩護下,慢慢地爬到了狙擊臺右側,輕輕地把步槍緊貼著砂袋伸了出去,但沒有開槍,因為他需要判定這究竟是對手的真正疏漏,還是設下的一個圈套。

  他足足等了十多分鐘。機槍的彈著點表明,他的對手的確沒有發現他已變換了位置。時機終于到了!當他的對手剛剛對狙擊臺右側打了一個點射,把視線和槍口轉向左側時,張桃芳猛地站起身,槍托抵肩,即刻擊發。幾乎與此同時,他的對手也發現了張桃芳,立即轉動槍口扣動了扳機。

  高手對決,勝負只在瞬間。張桃芳的子彈比對手快了零點幾秒。就是這零點幾秒,決定了兩位的結果。當張桃芳的子彈穿過對手的頭顱時,對手點射的子彈卻貼著張桃芳的頭皮飛了過去。

  到1953年5月初,張桃芳在3個多月的時間里,以436發子彈,斃傷214個敵人,這是志愿軍狙擊手單人戰績的最高記錄。他因此而榮獲志愿軍特等功臣、二級英雄稱號,并被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授予一級國旗勛章。

 

  信息來源:抗美援朝紀念館

「 支持烏有之鄉!」

烏有之鄉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蘇北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收藏

心情表態

今日頭條

點擊排行

  • 兩日熱點
  • 一周熱點
  • 一月熱點
  • 心情
  1. 走著走著,初心為何不見了?
  2. “當年明月”的病:其實是中國人的通病
  3. 為什么“專家”和“教授”們越來越臭不要臉了?!
  4. 陳丹青說玻璃杯不能裝咖啡、美國教育不啃老,網友就笑了
  5. 掃把到了,灰塵就會消除
  6. 為什么說莫言諾獎是個假貨?
  7. 為什么走資派還在走?
  8. 雙石|“高臺以后,我們的信心的確缺乏……”
  9. “馬步芳公館”的虛像與實像
  10. 【新潘曉來信】一名失業青年的牢騷
  1. 到底誰不實事求是?——讀《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與《毛澤東年譜》有感
  2. “深水區”背后的階級較量,撕裂利益集團!
  3.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士,敢于戰斗,善于戰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4. 歷史上不讓老百姓說話的朝代,大多離滅亡就不遠了
  5. 大蕭條的時代特征:歷史在重演
  6.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集?
  7. 瘋狂從老百姓口袋里掏錢,發現的時候已經怨聲載道了!
  8. 到底誰“封建”?
  9. 該來的還是來了,潤美殖人被遣返,資產被沒收,美吹群秒變美帝批判大會
  10. 兩個草包經濟學家:向松祚、許小年
  1. 北京景山紅歌會隆重紀念毛主席逝世48周年
  2. 元龍:不換思想就換人?貪官頻出亂乾坤!
  3. 遼寧王忠新:必須直面“先富論”的“十大痛點”
  4. 劉教授的問題在哪
  5. 季羨林到底是什么樣的人
  6. 十一屆三中全會公報認為“顛倒歷史”的“右傾翻案風”,是否存在?
  7. 歷數阿薩德罪狀,觸目驚心!
  8. 歐洲金靴|《我是刑警》是一部紀錄片
  9. 我們還等什么?
  10. 只有李先念有理由有資格這樣發問!
  1. 毛主席掃黃,雷厲風行!北京所有妓院一夜徹底關閉!
  2. 劍云撥霧|韓國人民正在創造人類歷史
  3. 到底誰不實事求是?——讀《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與《毛澤東年譜》有感
  4. 果斷反擊巴西意在震懾全球南方國家
  5. 重慶龍門浩寒風中的農民工:他們活該被剝削受凍、小心翼翼不好意思嗎?
  6.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集?
亚洲Av一级在线播放,欧美三级黄色片不卡在线播放,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亚洲国产综合精品视频 | 亚洲综合一区三区 | 一区二区国产盗摄精品 | 亚洲AV日韩AV天堂久久 | 最新国产资源片在线观看 | 日韩少妇熟女一区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