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 > 歷史 > 歷史視野

王學風:只要還有力氣就要繼續戰斗

綜合 · 2013-06-03 · 來源:烏有之鄉

  尋找志愿軍特等功臣一級戰斗英雄王學風

  王東超(安徽)

  2013年01月04日15:51 來源: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四十軍在朝鮮》一書第三十一回“向祖國匯報2”里有這樣的一段記述:1951年5月5日,毛澤東在接見進京匯報的志愿軍四十軍軍長溫玉成時,問:“你們四十軍最先入朝作戰,一直沒有得到休整和補充,怎么能堅持戰斗7個月之久吶?”于是,溫玉成向毛澤東詳細匯報了四十軍的戰斗經過,當他匯報到共產黨員王學風兩腿都被機槍打斷,不能站立,他就坐著、爬著繼續戰斗,最后摔斷步槍,滾下山崖,毛澤東聽得入了神,忘了彈掉煙灰,眼里泛起了激動的淚花……

  王學風的名字遂被刻在朝鮮平壤志愿軍展覽館的紀念墻上。

  他的事跡也被載入中國人民解放軍軍史,其立功受獎證書被解放軍檔案館專門收藏。

  他的名字被排在毛澤東親批的,由國防部、中央軍委命名的志愿軍特等功臣一級戰斗英雄行列的第一行第六名……

  青山作證

  1951年3月,朝鮮戰爭進入最艱苦、最困難、最疲憊、最嚴峻的階段。

  3月12日,志愿軍四十軍接替四十二軍的防務,在東起洪川北、西至座防山、南起洪川江北岸、北至金化以南的廣大地區組織防御。此時,根據前三次戰役的經驗,“聯合國軍”采取了新任總司令李奇微的“火海戰術”(敵人正面兵力密集,地空火力集中猛烈)向我軍發動攻擊。我軍為避敵鋒芒,采用了“兵力前輕后重,火力前重后輕”的防御原則。因戰線寬,兵力少,四十軍黨委號召部隊實施獨立作戰,采取以少吃多,扼守要點,控制通道,以點制面,節節抗擊,相互支援的打法,并要求部隊構筑“四防二便”的防御工事(四防:防炮、防空、防火、防毒;二便:便于發揮火力、便于機動進退)。

  “三八線”附近海拔1200公尺的華岳山,位置險要,居高臨下,是敵我必爭的要沖之地。駐守在此的四十軍一二〇師三五八團此時面臨著嚴峻的考驗:當時的朝鮮春天尚未到來,寒風料峭,冰天雪地,戰士們入朝時只穿了一套棉服,連續作戰150多個冬日也沒有換過。有的戰士的棉褲臀部已被磨破,只好用粗針大線縫上一塊門簾式的遮羞布。很多人棉襖的袖口被磨飛,半截胳膊露在外面,凍得通紅,雙手也裂開一道道鮮紅的口子。由于受條件限制,我方后勤供應嚴重跟不上戰時需要,前線嚴重缺醫少藥。戰士們只好忍著劇痛,自己用針線將大些的傷口勉強縫合來止血。食物供應也十分緊張,土豆被凍成了冰疙瘩,戰士們就把凍土豆放在胳肢窩下,將其暖化了再吃。盡管條件如此艱苦,可戰士們在修筑工事時依然一絲不茍,用鎬鍬在堅硬的山石上鑿挖出散兵坑、交通壕、機槍陣地,同時還構筑了掘開式的隱蔽部,上面鋪上三五層圓木,再培上一兩米厚的山石土。有的班組還在交通壕的側壁上掏出防炮的貓耳洞。為了防御美軍的凝固汽油燃燒彈,各陣地都清除了四周的雜草,掃清射界,打出防火帶。

  1953年4月3日上午,“聯合國軍”對華岳山前沿陣地的進攻開始了,戰斗持續了整整一天,敵人沒能前進半步。到了4月4日,敵軍重整旗鼓,再次攻了上來。

  這一天,王學風帶領一個組守備在華岳山3號山頭上(按山頭編號),他的手已經在前一天的戰斗中負了輕傷,但這絲毫沒有影響他的戰斗決心。他帶領全組連續打退了敵人的兩次進攻。戰斗中,王學風兩腮幫被子彈貫穿,牙碎舌爛,他強忍劇痛連續扔出幾顆手榴彈,然后蹲下來掏出毛巾把傷口簡單包扎起來,又帶領全組繼續作戰。

  連續兩次被擊潰的敵人惱羞成怒,開始了第三次瘋狂進攻。他們用5挺重機槍作掩護,用大約一個連的兵力,黑壓壓地向陣地撲來。戰斗中,王學風的沖鋒槍打壞了,手榴彈打光了,但他依然沉著冷靜地守衛著陣地。他向本組側翼的戰友董萬玉要來了7顆手榴彈,拿起身邊負傷撤離戰友留下的自動步槍,不斷向敵人掃射,敵人又一次被打了下去,而王學風頭部卻負了重傷,昏倒在工事里。

  不一會兒,王學風被一陣密集的槍聲驚醒,他知道敵人又在發起進攻了。他咬著牙,搖晃著站起來,命令戰友董萬玉趕快撤退。此時,敵人分多路像餓狼一樣朝陣地包圍上來。王學風不顧傷口的劇痛,拼盡全力把自動步槍摔斷,然后爬出工事,向敵人扔出最后一顆手榴彈。突然,他的雙腿又連中幾彈,身體站立不住,滾下石崖,壯烈犧牲!

 

  英雄之謎

  然而,就是這樣一位戰斗英雄,60年來,其家鄉人民卻對他知之甚少,在現存的史料中都找不到他的點滴記錄文字……

  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了我們的英雄至今不能魂歸故里呢?

  1995年9月中旬,安徽省碭山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在參觀朝鮮志愿軍人民英雄紀念展覽館時,發現在一方墻壁上赫然醒目地刻著“志愿軍特等功臣,一級戰斗英雄,王學風,江蘇省碭山縣人”幾行耀眼的金字。異國他鄉的這一意外發現,令所有人激動不已。歸國后,時任縣委辦公室主任馮烈銀打電話向相關部門查詢,然而,黨史、民政、檔案局多家單位均答復查無此人!當時任縣委黨史研究室副主任的徐傳輝也多次向相關鄉鎮和縣直部門的干部群眾調查咨詢,并先后在《梨都黨建》和碭山電視臺等宣傳媒體上刊登征詢啟事,也都沒有找到線索,此事便因信息不確切而被擱置起來。

  2005年6月,筆者進入黨史研究室工作,開始了解到王學風的英雄事跡,十分希望能將他的情況弄清楚。通過從網上查閱,筆者發現所有網上的文字資料都基本相同,只有小的出入,如“王學風”也有的地方作“王學鳳”,籍貫有 “安徽碭山”、“江蘇碭山”及“小碭山縣”等幾種寫法。

  為了查明英雄的真實身份,筆者便從王姓村莊入手梳理,將有“學”字輩分人名的地方作為重點。在查找中,發現在一個王姓村莊,有一家人姓氏及輩分與王學風相近。這家的長子曾在馮玉祥部當兵,后回鄉務農,20世紀80年代已去世;次子曾當過國民黨兵,負傷后回家,于解放前病死;三子也當國民黨的兵,并于1948年曾回過一次家,從此音信全無。家人現在只知道其乳名,記不清其學名。言談中,王家人說他們家里有塊從老墳上扒回來的石碑,我不禁喜出望外,立即在其帶領下找到斷碑,用清水沖洗后,碑上清楚地顯現出那個人學名叫“王學恭”,并不是我們要找的人。

  從家鄉入手查找英雄,資料太少,此路不通!

  我轉換思路,希望能從英雄所在的四十軍去找線索。當年戰功顯赫的四十軍在中國有“旋風部隊”之稱,我試著與其進行了聯系。部隊的同志很熱情,但他們說:由于部隊多次遷移和變更番號,現存英雄的資料只有一張20世紀50年代的畫像和簡單介紹。

  轉眼6年過去了,對英雄詳細情況的查找就像一條無形的絲線在牽繞著我,令我寢食不安……2012年3月,我無意中查到了碭山籍老鄉,在總參工作的黃遠紅的電話,雖素不相識,但我還是冒昧地把此事告訴了他。他爽快地答應幫忙,并承諾:“一定盡快,盡心,盡力!”到了5月,他反饋說:解放軍檔案館有部分原始資料。8月11號,這批檔案材料的復印件被寄到了筆者手中。

 

  檔案揭秘

  這份中國人民解放軍檔案館復印件材料有“個人請功報告表”1份,共4頁(文號:24,類別:組織部,年度:1953年,卷號:1066);“戰斗英雄——王學風”檔案1份,共4頁(類別:組織部,年度:1951年,卷號:10,文號:1)。

  讓我們逐項認真了解英雄的事跡吧!

  部別:一二〇師三五八團一營,三連;

  職別:班副;

  姓名:王學風;

  性別:男;

  年齡:24;

  文化程度:4年;

  籍貫:江蘇省碭山縣六區王寨鎮。

  烈士的童年是貧苦的,“8歲至15歲放豬”。

  烈士的入學認字較晚,“16歲至20歲念書”。

  烈士當年的工作單位在外地:“20歲那年到國民黨錦州鐵路局當了3年警察。”

  1948年錦州解放時在錦州參加人民解放軍。

  進入到解放軍大熔爐后,王學風表現出色,在受獎及次數欄目里寫有:“國內艱苦記二小功”、“紀律一小功”、“戰斗一大功”、“抗美第一戰役二小功”、“第二次記二小功”、“第四次記二小功”、“守備戰記二大功”,總計12次。

  王學風參軍后不久,所在部隊就開始了歷史意義重大的南下大進軍。連續40多天的長途行軍,戰士們極度困乏。每當晚上宿營時,別人大都倒頭就睡,而王學風卻忙著幫炊事員燒水做飯,幫戰友們裝熱水洗腳打鋪。每天又早起燒好開水,讓大家吃飽喝足。每當途中有戰友要掉隊的時候,他就爭著替別人拿東西。看著王學風瘦弱的身影,好多同志被感動得熱淚盈眶。到達集合地點,后大家爭著給他請功,他由此被記“艱苦功一次”。

 

  在1949年“湖南古港”戰斗中,王學風表現英勇機智,又立“戰斗一小功”。當時正值炎熱盛夏,酷熱難耐,病號不斷增加,直接影響了部隊戰斗力。王學風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他以身作則,率先響應上級開展的“講衛生,防生病”號召,協助班長搞好“衛生監督檢查”,幫助別人洗衣服,清掃居住地環境衛生。在雨中過湘江時,戰士們的衣服被淋得濕透。宿營后,王學風首先想到別讓大家因濕涼而得病,患有夜盲癥的他摸索著到外邊去尋找干草柴火,然后再深一腳淺一腳地抱回來,幫大家烤干衣服,鋪好床被……

  在進軍兩廣期間,為了爭取當地群眾的支持,我軍加強紀律,嚴明教育,王學風又光榮地被選為“群眾紀律委員”。他用自己的模范行動去帶動影響大家,一邊抽時間帶大家幫助群眾勞動,擴大我軍的政治影響;一邊號召大家嚴明“三大紀律、八項注意”,不亂動群眾財物,保證了所在班的集體榮譽,因此獲得了個人“紀律一小功”和一個“艱苦功”。

  為解放海南島,部隊開展海上大練兵。王學風一邊自己苦學苦練,一邊抽出時間不顧勞累去幫助別人,又被記“一小功”。

  在復雜多變的渡海作戰中,面對天上飛機轟炸,海上艦艇圍堵,背后沒有任何炮火支援的險惡環境,王學風和戰友們一道奮勇當先,無畏拼殺,戰后榮記“一大功”,所屬部隊支部根據他的一貫思想、工作和戰斗表現,火線吸收他為中國共產黨黨員。

  王學風從1948年6月加入解放軍到1951年4月犧牲,在短短的兩年半的時間內共12次立功受獎,可以說,他已經表現出一名英雄人物的杰出品質,這也為他在朝鮮戰場上的升華打下了基礎。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英雄王學風的事跡,歷經60年的曲折迂回,今天終于有了一個比較完滿的答案:一是解放軍檔案館的現存資料,為我們提供了比較詳細準確的英雄生平事跡;二是依據碭山黨史資料《1919——1949》大事記記載:碭山縣在解放前國民黨時期六區的大致范圍是:隴海鐵路以南,朱樓鎮的陳寨以東,回龍集南附近的“神堤”以北,西北東南走向的文家河以西。根據這一區域劃分,英雄籍貫的“王寨鎮”現今歸屬安徽省碭山縣唐寨鎮,原“王寨村”已改名為“家合村委員會”。解放前后,口頭習慣以居住碭城東“王寨”為名的有18個自然村。歷史上稱“王寨”為鎮,不同于現今我們行政劃分稱呼的“鎮”一詞,有“莊頭”、“統領”歸屬的意思。但不管行政區劃怎么變更,以“碭山”命名的縣,全國只有一個,英雄的籍貫永遠是碭山縣!經實地查訪,僅解放前六區范圍內王姓80歲以上參軍未歸的就有10多人,由于戰亂和間隔時間久遠,雖經基層干部和筆者多次走訪,但英雄的家庭和親友仍無法確定,可以說是留下了一樁憾事。

「 支持烏有之鄉!」

烏有之鄉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蘇北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收藏

心情表態

今日頭條

點擊排行

  • 兩日熱點
  • 一周熱點
  • 一月熱點
  • 心情
  1. 走著走著,初心為何不見了?
  2. “當年明月”的病:其實是中國人的通病
  3. 為什么“專家”和“教授”們越來越臭不要臉了?!
  4. 陳丹青說玻璃杯不能裝咖啡、美國教育不啃老,網友就笑了
  5. 掃把到了,灰塵就會消除
  6. 為什么說莫言諾獎是個假貨?
  7. 為什么走資派還在走?
  8. 雙石|“高臺以后,我們的信心的確缺乏……”
  9. “馬步芳公館”的虛像與實像
  10. 【新潘曉來信】一名失業青年的牢騷
  1. 到底誰不實事求是?——讀《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與《毛澤東年譜》有感
  2. “深水區”背后的階級較量,撕裂利益集團!
  3.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士,敢于戰斗,善于戰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4. 歷史上不讓老百姓說話的朝代,大多離滅亡就不遠了
  5. 大蕭條的時代特征:歷史在重演
  6.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集?
  7. 瘋狂從老百姓口袋里掏錢,發現的時候已經怨聲載道了!
  8. 到底誰“封建”?
  9. 該來的還是來了,潤美殖人被遣返,資產被沒收,美吹群秒變美帝批判大會
  10. 兩個草包經濟學家:向松祚、許小年
  1. 北京景山紅歌會隆重紀念毛主席逝世48周年
  2. 元龍:不換思想就換人?貪官頻出亂乾坤!
  3. 遼寧王忠新:必須直面“先富論”的“十大痛點”
  4. 劉教授的問題在哪
  5. 季羨林到底是什么樣的人
  6. 十一屆三中全會公報認為“顛倒歷史”的“右傾翻案風”,是否存在?
  7. 歷數阿薩德罪狀,觸目驚心!
  8. 歐洲金靴|《我是刑警》是一部紀錄片
  9. 我們還等什么?
  10. 只有李先念有理由有資格這樣發問!
  1. 毛主席掃黃,雷厲風行!北京所有妓院一夜徹底關閉!
  2. 劍云撥霧|韓國人民正在創造人類歷史
  3. 到底誰不實事求是?——讀《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與《毛澤東年譜》有感
  4. 果斷反擊巴西意在震懾全球南方國家
  5. 重慶龍門浩寒風中的農民工:他們活該被剝削受凍、小心翼翼不好意思嗎?
  6.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集?
亚洲Av一级在线播放,欧美三级黄色片不卡在线播放,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中日韩欧美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 久久综合国产高清 | 在线播放精品网站 | 青青青国产依人在线观看 | 亚洲天堂在线视频 | 特黄a级片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