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政建設思想是毛澤東建黨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毛澤東在長期的革命斗爭實踐中,形成了“以德養廉”、“以法治廉”、“民主督廉”的廉政建設思想,尤其在井岡山斗爭時期,毛澤東領導井岡山軍民開展的一系列建黨建軍建政的革命實踐活動,奠定了毛澤東思想的基礎,也形成了毛澤東廉政建設思想的基礎。毛澤東井岡山廉政建設的思想對新形勢下黨風建設、廉政建設具,有十分重要的歷史意義和現實意義。本文試就毛澤東井岡山廉政思想作一簡要的分析。
一
“以德養廉”是毛澤東廉政建設思想的前提。加強無產階級政黨的思想建設,是毛澤東井岡山建黨思想的核心內容和對馬列主義建黨學說的偉大貢獻,它奠定了毛澤東“以德養廉”的廉政建設思想的基礎。
“德”具有強烈的階級性,在不同的時代,不同社會不同階級分別有不同的標準。毛澤東所倡導的德”,是一種全新的共產主義道德。“以德養廉”,指無產階級政黨在革命和建設的斗爭過程中,用無產階級思想抵制和改造非無產階級思想,從黨的性質、宗旨、奮斗目標和共產主義道德精神的高度,提高黨員和干部廉潔自律的自覺性和自制力,克服消極腐敗現象。井岡山斗爭時期毛澤東成功地把黨的工作重心由城市轉入鄉村,解決了強大敵人占據中心城市、切斷黨同產業工人聯系的情況下黨組織的發展壯大問題,并第一次在黨的歷史上明確提出思想建黨的論點,這對于在農民和小資產階級人口占絕大多數的農村環境下,保持黨的無產階級先進性、宗旨和奮斗目標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初步形成了毛澤東“以德養廉”的廉政建設思想。
1927年10月,毛澤東創建了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井岡山革命根據地,把黨的工作重心從城市轉向農村,黨的主體從此置身于農村游擊戰爭環境,處在汪洋大海般的小資產階級的包圍之中。在這樣的環境和條件下,黨要發展壯大自己的組織,加強無產階級的領導力量,就必須從農民和其他小資產階級中吸收革命分子入黨,但他們加入到黨的組織的時候,不可避免地要把各種非無產階級思想帶到黨內,其中表現最多、最主要的是無產階級思想與農民、小資產階級思想的矛盾。這種矛盾,在井岡山斗爭時期,大量表現為:封建家族觀念、地方主義、雇傭思想、軍閥作風、自由散漫、“農民黨傾向”、“獨立王國”現象等等。這些非無產階級思想在黨內大量存在的一個最重要的原因,是由于“邊界各縣的黨幾乎完全是農民成分的黨。”⑴在農村環境下,普遍是一姓為單位的宗族制組織。“黨在村落中的組織,因居住關系,許多是一姓的黨員為一個支部,支部會議簡直同時就是家族會議。”⑵在這樣的條件下,要保持無產階級政黨的先進性和戰斗性,“真是難得很。”⑴
黨內存在著的各種非無產階級思想不僅與黨的性質和宗旨格格不入,而且對于“執行黨的正確路線妨礙極大。”⑷因此,毛澤東從井岡山根據地實際出發,創造性地提出了一整套適合中國國情的黨的建設的理論。1928年11月,毛澤東在給中央的報告中就明確指出“我們感覺到無產階級思想領導的問題,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若不給以無產階級的思想領導,其趨向是會走向錯誤的。”⑸毛澤東這一思想應該說是在我們黨的歷史上第一次明確地提出了思想建黨的精辟論點,是毛澤東建黨思想的核心和基礎。為克服黨內的非無產階級思想,1928年10月湘贛邊界黨的“二大”的決議案中也特別提到在黨的改造當中,堅決與過去黨的小資產階級、自由、獨立、浪漫、思想猶豫作斗爭”。同時,毛澤東還特別強調“黨的領導機關對于這些不正確的思想缺乏一致的堅決的斗爭,缺乏對黨員作正確路線的教育,”⑹是黨內各種非無產階級思想存在和發展的重要原因。因此,加強黨內教育,向黨員不斷灌輸無產階級思想,進行馬列主義正確理論和正確路線的教育,“教育黨員用馬列主義的方法作政治形勢的分析和階級勢力的估量,以代替主觀主義的分析和估量,”⑺以提高全黨的馬列主義理論水平,提高黨員的無產階級思想意識。為此,邊界特委分別舉辦了多期黨團訓練班,對黨團員集中進行思想整頓和黨的基本理論的訓練,并指出“每個黨員都須加以黨的基本理論的訓練……目前基本訓練工作,應竭力鏟除一般同志的機會主義思想和封建小資產階級思想,確定無產階級革命的人生觀。”⑻
始終保持無產階級政黨的性質、根本宗旨和奮斗目標,是毛澤東“以德養廉”廉政建設思想的基礎和前提。毛澤東在井岡山斗爭時期首創了無產階級政黨思想建設的理論,并成功地付諸實踐,不但解決了農村游擊戰爭環境下黨的建設和發展的問題,更奠定了“以德養廉”的廉政建設思想的基礎。
二
“以法治廉”是毛澤東廉政建設思想的關鍵。整頓組織,嚴肅紀律,健全各項制度,是毛澤東在井岡山時期黨的組織建設的主要內容,同時也奠定了毛澤東“以法治廉”的廉政建設思想的基礎。
“以法治廉”的“法”,指的是嚴加管理和嚴格要求。它不僅包括黨紀政紀和國家法律法令,還包含組織整頓,嚴明紀律等一切有約束力的規定、守則、約法在內。井岡山斗爭時期,毛澤東“以法治廉”的廉政建設思想,充分體現在他的黨的組織建設的舉措之中。
黨的工作重心隨著農村革命根據地的建立,由城市逐步轉移到了農村,黨同產業工人的聯系,因敵人占據中心城市而被切斷,在農民和小資產階級占人數80%的農村,如何發展壯大黨的隊伍就成為一個尖銳的問題。井岡山根據地創建之初,邊界“各縣完全沒有了黨組織,“⑼“只剩下若干避難藏匿的黨員,黨的組織全被敵人破壞了。”㈤]因此,當時擺在毛澤東面前的首要任務,是必須盡快恢復邊界各縣黨的組織。為此毛澤東投入了極大的精力和時間來開展這項工作。到1928年2月“寧岡、永新、茶陵、遂川都有了黨的縣委,酃縣有了特別區委,蓮花亦開始建立了黨的組織,和萬安縣委發生了關系。”⑽1928年5月中旬,毛澤東主持召開了中共湘贛邊界各縣黨的第一次代表大會,選舉產生了湘贛邊界特委,毛澤東任書記。特委的成立,為井岡山斗爭提供了可靠的組織保證。1928年6月龍源口大捷后,邊界進入全盛時期。黨的組織公開了,并開始公開建黨。邊界黨員數量一時猛增到一萬以上。黨的隊伍雖得到發展,但由于不慎重,速度過快過猛。完全只注意數量的發展,沒有注意質量上的加強。黨與階級沒有弄清楚,而只是拉夫式的吸收辦法。“這樣使許多投機分子乘機混入黨內,造成黨組織的嚴重不純。由于黨員質量上的失控,加上支部和區委的負責人多屬新黨員,不能有好的黨內教育。白色恐怖一到,投機分子反水,帶領反動派捉拿同志,白區黨的組織大半塌臺。”㈤針對這種情況,毛澤東和特委決定“九月以后,厲行洗黨。”[⑷凡是有親戚在國民黨反動派做事的、當兵的,不服從指揮的,不愿干革命的,社會關系不好的,盡量洗涮。洗涮的黨員不宣布也不通知,并重新立過黨員花名冊,凡農民黨員都發了黨員證,知識分子入黨須報上級批準后再發證。同時根據黨員所犯錯誤的情節,分別給以警告、留黨察看、開除黨籍的處分。在嚴格入黨條件、嚴肅入黨手續的前提下,邊界特委也發展了一批優秀的農民和士兵黨員。盡管九月的洗黨存在清洗過狠、過分注重工人成分、排斥知識分子傾向等現象,但此次洗黨,對純潔黨的組織,保持黨的無產階級先進性,提高黨的戰斗力,意義仍然非常重大,對毛澤東“以法治廉”的廉政建設思想的形成無疑起了巨大的促進作用。
“鐵的紀律為布爾什維克黨的主要精神,要使黨壁壘森嚴、步伐整齊地成為強健的斗爭組織。”毛澤東井岡山斗爭時期,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嚴肅黨的紀律。1927年10月24日,毛澤東在荊竹山第一次宣布了“三大紀律”:第一、行動聽指揮;第二、籌款要歸公:第三、不拿老百姓一個紅薯。1928年1月25日,在遂川縣李家坪召開的大會上,毛澤東第一次宣布了六項注意:(1)上門板;(3)捆鋪草;(3)說話和氣;(4)買賣公平;(5)借東西要還;(6)損壞東西要賠。后來隨著形勢的發展和環境的變化,“六項注意”的內容有所調整和充實,逐步發展成為我軍也是我黨的著名的“三大紀律、八項注意”。
嚴格組織鐵的紀律,對于不斷清理黨組織隊伍中的異己分子和蛻化變質分子,保持黨的隊伍的純潔性,對提高黨員的戰斗力和保持黨員的先鋒模范帶頭作用,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毛澤東井岡山斗爭時期在黨的組織建設方面所采取的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對“以法治廉”廉政建設思想的形成,起了關鍵性的決定作用。
三
“民主督廉”是毛澤東廉政建設思想的主要內容。井岡山斗爭時期毛澤東在黨的建設、軍隊建設及政權建設中,不斷探索和提出民主建設的途徑和方法,對“民主督廉”的廉政建設思想的形成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中國革命和建設的實踐經驗表明,沒有民主,就難以充分發揚黨員的自覺性和積極性,難以提高黨員干部對黨的事業和對人民負責的高度責任感,難以實現人民群眾真正的監督。民主監督尤其對扼制腐敗,倡導廉政意義更為重大。1927年9月29日至10月3日,毛澤東率領秋收起義部隊抵達永新三灣,在此進行了著名的“三灣改編”。其中一項主要的內容就是在軍隊內部實行民主制度。廢除打罵士兵,實行官兵待遇平等,建立士兵委員會,軍官要受士兵委員會的監督,讓士兵群眾參加軍隊的民主管理,以確立新型的官兵關系。民主制度在軍隊中的實行,對新型人民軍隊的建設和軍事素質的提高,起了重要的作用。“紅軍的物質生活如此菲薄,戰斗如此頻繁,仍能堅持不懈,除黨的作用外,就是靠實行軍隊內的民主主義。”⑽在紅軍中“從軍長到伙夫,除糧食外一律吃五分錢的伙食。”㈣這種軍隊內部的民主制度的確立,將是破壞封雇傭軍隊的一個重要的武器,“它奠定了新型人民軍隊的基礎”。
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建立以后,在毛澤東及前委的領導下,邊界各縣黨組織的恢復和發展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績。1928年5月20日,在寧岡茅坪召開了湘贛邊界黨的第一次代表大會,選舉產生了湘贛邊界第一屆特委會。特委在根據地的斗爭中作用是巨大的,但由于工作繁重,任務艱巨,干部缺乏,人手太少,常常是一個人頂幾個人做,無形中形成個人專斷的局面。“特委的事總是書記一個人處理,個人專斷,書記獨裁,成為邊界的通弊。……有些事不知道到前委解決呢?還是到特委解決呢?甚至有什么事前委就推特委辦,特委就推前委辦,甚至兩個都不管了。”㈣為了克服邊界黨的這種通弊,在黨內形成健全的民主集中制,湘贛邊界黨的“二大”決議案指出過去黨的機關,在上半期是個人專斷,書記獨裁,完全沒有集體指導及民主化的精神。”決議案提出了解決問題的措施:1)特委縣委都設有4個以上的巡視員,經常指導下級的工作,幫助各級黨部改造;2〕各級黨的機關,必須健全組織,反對個人領導,一切權力集中常委會;3〕一切政策都要黨員熱烈討論,深切了解,使黨員群眾能根據政策定出工作計劃;4〕各級黨部委員及書記應盡量用選舉方法產生;5〕增加工人領導力量,嚴格防止農民黨的傾向;6〕特委應極力注意使本身和各縣委健全,對于邊界各縣黨的工作應有整個的布置。這些措施,都是切中時弊,比較得力的,對于健全黨內民主,強化黨的集體領導,防止領導干部權力腐化具有深刻的意義。
毛澤東在井岡山斗爭時期,把民主集中制還運用于政權組織建設之中,這既是毛澤東井岡山“民主督廉”廉政建設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區別買辦豪紳階級獨裁的反動政權與工農民主專政的人民革命政權的一個重要標志。由于邊界復雜的社會歷史條件和缺乏政權建設的經驗,邊界在一段時間內,雖然“各級民眾政權是普遍地組織了,但是名不副實。許多地方無所謂工農兵代表會。鄉、區兩級乃至縣一級,政府的執行委員會,都是用一種群眾會選舉的。一哄而集的群眾會,不能討論問題,不能使群眾得到政治訓練,又最便于知識分子或投機分子的操縱。”㈣形成這種局面的原因,是1因為缺乏對于代表會這個新的政治制度的宣傳和教育。封建時代獨裁專斷的惡習,習慣深入于群眾乃至一般黨員的頭腦中,一時掃除不凈,遇事貪圖便利,不喜歡麻煩的民主制度。”針對這種情況,毛澤東在領導邊界人民進行紅色政權建設過程中,一方面在思想上加強向群眾宣傳民主集中主義,在制度上制定詳細的各級代表會組織法,并注意在實際斗爭中吸收廣大工農兵群眾參加人民政權的建設工作。”民主集中主義的制度,一定要在革命斗爭中顯示出了它的效力,使群眾了解它是最能發動群眾力量和最利于斗爭的,方能普遍地真實地應用于群眾組織。”另一方面,注意健全各級工農兵、蘇維埃執行委員會的民主集中制,有些工農兵、蘇維埃執行委員會,由于沒有健全的代表會議作依靠,缺乏群眾的監督,辦事往往脫離群眾,很少開會,遇事由主席、秘書、財務、赤衛隊長或暴動隊長各自處理。有的執行委員甚至濫用和貪污經費,在敵人進攻時逃避斗爭。為此,毛澤東領導邊界特委主要采取兩條措施:一是在各級政府執行委員會中嚴厲民主集中制,改變“民主集中主義,在政府工作中也用得不習慣”的狀況;二是對少數工農兵、蘇維埃政府中的貪污腐化分子進行徹底清理和嚴肅處理。
毛澤東井岡山斗爭時期在軍隊、黨建、政權建設等方面廣泛發揚民主,加強民主監督,對其“民主督廉”廉政建設思想的形成,起了巨大的促進作用。
四
毛澤東“以德養廉”、“以法治廉”、“民主督廉”的廉政建設思想的三個方面,形成了互相聯接互為制約的一個完整的思想體系。“德”為廉之本,是基礎和核心。“法”為廉之繩,法律、法令和紀律,都具有強制性,既可對各種腐敗行為起抑制作用,對少數違紀違法者予以必要的處理和依法制裁,又可伸張正義,教育多數,培養和促進“以德養廉”;民主是手段又是目的,只有依靠人民,自覺地接受人民監督,實行“民主督廉”,才能使黨風建設獲得根本好轉。毛澤東井岡山斗爭時期在黨的思想建設、組織建設及民主建設方面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奠定了他的“以德養廉”、“以法治廉”、“民主督廉”的廉政建設思想的基礎,對新時期黨風廉政建設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相關文章
- 山東人民紀念毛主席逝世37周年活動全程【完整視頻】
- 中國人為什么要懷念毛澤東晚年探索?——寫在第37個“九?九國殤日”到來之際
- 安陽人民緬懷毛主席逝世37周年 紅旗渠老英雄任羊成抱病參加(組圖)
- 全國各地群眾緬懷毛主席逝世37周年活動匯總
- 深圳人民紀念毛主席活動全程紀實【組圖】
- 郭松民:以新社會主義運動重建文化領導權——烏有之鄉紀念毛主席逝世37周年座談會
- 秋石客:談談毛主席關于社會主義理論的幾個問題——烏有之鄉紀念毛主席逝世37周年座談會
- 張勤德:踐行毛澤東思想是對主席最好的紀念——烏有之鄉紀念毛主席逝世37周年座談會
- 今天我們怎樣紀念毛澤東?——談談“新社會主義”的幾個問題
- 昆明地區紀念毛主席逝世37周年大會簡況
- 鄭州人民紀念毛主席逝世三十七周年(組圖)
- 感謝辛子陵,讓我明白了棄毛的根子在哪里?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