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 > 歷史 > 歷史視野

日本殖民統治臺灣五十年史

陳小沖 · 2012-05-10 · 來源: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收藏( 評論() 字體: / /

 

  第八部分殖民地文學(3)

  臺灣新文學萌芽期的小說多采取現實主義手法,以臺灣這塊土地上發生著的父老兄弟姊妹們的生活及其所思所想為內容,誕生了一系列作品,涌現了一批臺灣本土作家,為臺灣新文學的發展奠定了基礎。此時的臺灣作家中較具有影響力有賴和、張我軍、楊云萍、楊守愚、虛谷、楊華等,他們作品風格各異,尤其是1926年賴和的《斗鬧熱》、《一桿“稱仔”》,楊云萍的《光臨》、《黃昏的蔗園》,張我軍的《買彩票》等的出現,成為萌芽期臺灣新文學運動的標志性作品。在這些臺灣作家的作品中,臺灣殖民地警察的橫暴,資本家對貧苦大眾的壓榨,封建勢力的頑固及婦女地位的低下和臺灣風土人情,都構成了其作品的主要內容。賴和(1894~1943),筆名懶云、甫三、走街先、安都生、灰等,臺北醫學校畢業,1921年加入文化協會,投身于臺灣民族運動。早期他在大陸行醫期間,接觸了五四運動并受到白話文的影響,創作出不少的新詩。回臺之后,還不斷從祖國汲取營養。他弟弟賴賢穎回憶道:“當時祖國方面的雜志如《語絲》、《東方》、《小說月報》等,我都買來看,看完就寄回家給賴和,賴和就擺在客廳,供文友們閱讀。”林瑞明:《臺灣文學與時代精神——賴和研究論集》,允晨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臺北,1994,第54頁。他的文學創作在臺灣文學界有著很大的影響力,不論是《一桿“稱仔”》所揭示的警察的暴虐,還是《豐作》中主人公添福甘蔗增產卻在會社的剝削下一無所獲時憤怒的罵聲:“伊娘咧,會社搶人!”均直指殖民地人民備受欺壓的社會現實。在藝術表現形式上,著力表現臺灣的鄉土氣息,注重故事性和戲劇性,關懷民眾,關懷鄉土。楊守愚曾經這么評價賴和在臺灣新文學史上的地位:“第一個把白話文的真正價值具體地提示到大眾之前的,便是懶云(賴和)的白話文學作品。在一個文言文的世界中,以先人所以為淺薄粗鄙的白話文為文學表現的工具;寫大人先生輩以為鄙野不文而唾棄的小說,不能不說是一種大膽的、冒險性的嘗試。而由于他的創作天才和文學上的素養,幸而成功地完成了這個嘗試,并且多少給予白話文陣營以自信,并煽動起無數青年對于‘小說’的熱烈的愛好。” 林瑞明:《臺灣文學與時代精神——賴和研究論集》,允晨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臺北,1994,第4頁。

  1920年代中期后,臺灣新文學進入發展期,經歷了萌芽階段成長起來的臺灣新文學雖已突破了舊文學的生澀難懂、脫離群眾的舊框架,但其與人民大眾相去仍遠。臺灣的作家們還缺乏組織,缺乏更多的發表作品的園地。在社會背景上,隨著文化協會主導的民族運動中農工階級的政治覺醒和文化啟蒙的展開,使得越來越多的普通勞動者的文化需求日益增強,文學為誰服務的問題也提上了日程。臺灣文學界對此也有初步的認識,賴和就曾提出“要倡導平民文學、普及民眾文化的這一種藝術運動”。1932年葉榮鐘在《知識分配》一文中明確地道出了自己的主張,他說:“我們臺灣的知識水準若以個人而論,則不但無多遜色,尚且有很優秀的未來可以期待的。所以若能夠把這些知識分子挽至民眾的里頭,使他們與民眾結成密接的關系。使他們能夠把自己的知識分配給一般民眾,則民眾的文化自然就有蒸蒸日上的希望了。這樣議論一見似乎很迂遠,但其實卻是極切實的提案,假使我們的知識階級若能大悟一番,不以裝飾品的地位自足,向前到民間去,到農村去。到鄉里去,由家庭,由鄰里,由鄉落切實地去指導,勿泥于高遠的理想,毋惑于玄虛的批評,由日常茶飯屑事做起,以身為范去指導民眾,庶幾這臺灣的文化才能夠脫離這畸形的現狀,而上正常的、健康的發達途上去,然后大多數的同胞才能夠享受所謂文化的恩澤哩!知識階級喲!到民間去!去!去!!去分配你們的知識給你的鄰人!給你的鄉里!這是新臺灣建設的捷徑!!!”葉榮鐘:《知識分配》,《南音》1卷7號,轉引自劉登翰、莊明萱等《臺灣文學史》(上),海峽文藝出版社,福州,1991,第439頁。從該文的背景看,其著重點不在文學而是在民族運動中呼吁知識分子到基層去對廣大民眾進行文化啟蒙和新知識的普及,但文章是發表在文藝刊物《南音》上的,對于同為知識分子階層的作家們來說,還是有著很大的意義的。

  1930年臺灣文學界迎來了文藝園地百花齊放的興盛局面,全島南北先后有不少的文藝刊物創刊發行。《臺灣民報》改為《臺灣新民報》后,隨著日刊的發行,報紙的容量大增,為此報紙特設了學藝部,發表了大量的詩歌、散文、小說、文藝評論。此外,《明日》、《洪水報》、《赤道》、《三六九小報》、《現代生活》、《曉鐘》、《伍人報》、《臺灣戰線》、《臺灣文學》等等均告問世。較受大眾歡迎的《三六九小報》開辟有雜俎、史遺、古香零拾、開心文苑等專欄,文字生動活潑。值得注意的是《伍人報》、《臺灣戰線》等無產階級文藝思想為指導的文學雜志的出版,帶動了臺灣社會主義文學的萌發。《伍人報》的主要執筆人有蔡德音、黃師樵、廖毓文(漢臣)、朱點人(石峰)、王詩瑯等,較有名的作品如點人的《一個失戀者的日記》和黃石輝的評論《怎樣不提倡鄉土文學》。《臺灣戰線》獲得了臺共黨員及左翼青年的積極投稿,在全島設置了70余處發行所,并經由臺灣共產黨與日本國內的全日本無產者藝術聯盟、戰旗社、法律戰線社、農民戰線社,普羅科學聯盟等等保持密切的聯系,成為臺灣無產階級文藝運動的先聲。《臺灣戰線》在發刊宣言中這么寫道:“現在將以普列塔利亞文藝來謀取廣大勞動群眾的利益,解放在資本家鐵蹄下過著牛馬生活的所有被壓迫勞苦大眾。”“在這個時候,我們不該再事躊躇,應該覺悟要一致努力,把文藝奪取到普羅列塔利亞的手中來,作為大眾的所有物,而且來促進文藝革命。我們深知:在這過渡期倘沒有正確的理論,便沒有正確的行動。故要使勞苦群眾能夠發表馬克思主義理論和普羅文藝,如此才能使無產階級的革命理論和無產階級革命運動匯合起來,加速度的發展也才有可能縮短歷史的過程。”河原功:《臺灣新文學運動的展開——與日本文學的連接點》,研文出版,東京,1997,第172頁。正由于該刊鮮明的無產階級文藝運動路線,遭到日本殖民者的禁止,雖一度試圖以《新臺灣戰線》復刊,但未能成功。

 

  第八部分殖民地文學(4)

  1930年代臺灣無產階級文藝運動的出現有其歷史的必然性,1928年臺灣共產黨成立后,在島內發展了黨的組織,影響了一大批左翼青年和普通勞動者,在臺灣民族運動中起著越來越大的作用。作為臺灣共產黨在文藝領域的旗幟,《臺灣戰線》的刊行,標志著臺灣共產黨人開始考慮以更為通俗易懂、更為大眾喜聞樂見的方式來引導民眾,以促進臺灣革命運動的深入發展。這一舉動也給臺灣的作家們較大的思想沖擊,被稱為臺灣文學之父的賴和便曾親身參與其中。1930年10月25日,臺灣主張無產階級文藝的文學界人士在臺北舉辦“臺灣言論出版自由獲得懇談會”,會議有來自《臺灣戰線》社的謝雪紅、郭德金、陳煥圭,《伍人報》社的周合源、江森鈺、蔡天來,《洪水報》社的許明、黃白成枝、曾得志,以及民族運動團體臺灣文化協會臺北支部、臺灣工友總聯盟、工友協會、臺北維新會、臺灣文化協會本部、臺灣農民組合本部、彰化總工會等等參加了會議。會議商議成立臺灣言論出版自由獲得聯盟,由于種種原因,作為臺灣左翼文藝運動的總動員這一大聯盟最終未能成立。

  1932~1933年間,臺灣文壇出現了《南音》、《福爾摩沙》、《先發部隊》等專業文學刊物,其中較具影響力的是《南音》。1931年莊垂勝、葉榮鐘、郭秋生、賴和等組建南音雜志社,1932年元旦,《南音》正式出版,該刊的宗旨:“第一就是‘怎樣才能使思想、文藝普遍化’”,“本志應當期待充做個研究‘怎樣才能夠使多數人領納得思想和文藝的生產品’的機關,換句話講,就是有什么方法或是用什么工具和形式來發表,才能夠使思想、文藝浸透于一般民眾的心田,這是本志應當努力的一個使命”。由此看來,《南音》的辦刊原則在于使得臺灣文學朝大眾化的目標前進,而不應是“極小部分的人們才能夠享受它的恩澤的”劉登翰、莊明萱等:《臺灣文學史》(上),海峽文藝出版社,福州,1991,第450頁。,這與臺灣新文學運動開展以來一貫的方針一脈相承。正因為如此,《南音》發表的文學作品大都有著很強的現實主義色彩,如賴和的《歸家》、《惹事》,周定山的《老成黨》、《摧毀了的嫩芽》,赤子的《擦鞋匠》,郭秋生的《貓兒》,涼的《幻影的消滅》等等。此外,《南音》雜志開展的臺灣話文討論、鄉土文學論爭及郭秋生、李獻璋對民謠民歌的收集,都是很有影響力的。《南音》社成員多為臺灣中部人士,如彰化的賴和、許文達,鹿港的周定山、莊遂性、葉榮鐘、洪炎秋,豐原的張煥珪,大屯的張聘三等,其中葉榮鐘、莊遂性、張煥珪、張聘三、陳逢源、吳春霖又是臺灣地方自治聯盟的重要成員,臺灣民族運動與臺灣新文學的密切關系,很值得引起人們的注意。

「 支持烏有之鄉!」

烏有之鄉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66/83     71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buge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收藏

心情表態

今日頭條

點擊排行

  • 兩日熱點
  • 一周熱點
  • 一月熱點
  • 心情
  1. 走著走著,初心為何不見了?
  2. “當年明月”的病:其實是中國人的通病
  3. 為什么“專家”和“教授”們越來越臭不要臉了?!
  4. 陳丹青說玻璃杯不能裝咖啡、美國教育不啃老,網友就笑了
  5. 為什么說莫言諾獎是個假貨?
  6. 掃把到了,灰塵就會消除
  7. 何滌宙:一位長征功臣的歷史湮沒之謎
  8. 元龍||美國欲吞并加拿大,打臉中國親美派!
  9. 為什么走資派還在走?
  10. 雙石|“高臺以后,我們的信心的確缺乏……”
  1. 到底誰不實事求是?——讀《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與《毛澤東年譜》有感
  2. “深水區”背后的階級較量,撕裂利益集團!
  3.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士,敢于戰斗,善于戰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4. 歷史上不讓老百姓說話的朝代,大多離滅亡就不遠了
  5. 大蕭條的時代特征:歷史在重演
  6.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集?
  7. 瘋狂從老百姓口袋里掏錢,發現的時候已經怨聲載道了!
  8. 到底誰“封建”?
  9. 該來的還是來了,潤美殖人被遣返,資產被沒收,美吹群秒變美帝批判大會
  10. 兩個草包經濟學家:向松祚、許小年
  1. 北京景山紅歌會隆重紀念毛主席逝世48周年
  2. 元龍:不換思想就換人?貪官頻出亂乾坤!
  3. 遼寧王忠新:必須直面“先富論”的“十大痛點”
  4. 劉教授的問題在哪
  5. 季羨林到底是什么樣的人
  6. 十一屆三中全會公報認為“顛倒歷史”的“右傾翻案風”,是否存在?
  7. 歷數阿薩德罪狀,觸目驚心!
  8. 歐洲金靴|《我是刑警》是一部紀錄片
  9. 我們還等什么?
  10. 只有李先念有理由有資格這樣發問!
  1. 毛主席掃黃,雷厲風行!北京所有妓院一夜徹底關閉!
  2. 劍云撥霧|韓國人民正在創造人類歷史
  3. 到底誰不實事求是?——讀《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與《毛澤東年譜》有感
  4. 果斷反擊巴西意在震懾全球南方國家
  5. 重慶龍門浩寒風中的農民工:他們活該被剝削受凍、小心翼翼不好意思嗎?
  6.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集?
 66/83     71  
亚洲Av一级在线播放,欧美三级黄色片不卡在线播放,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只有国产99有精品视频 | 私人尤物在线精品不卡 | 一级电影在线亚洲 | 亚洲高清aⅴ日本欧美视频 亚洲性爱国产性爱 | 一级A中文字幕免费 | 亚洲第一页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