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很多的外國朋友幫助環保志愿收集有關琉球的資料,因此,在寫《前世今生的中國琉球》的時候發現,如果按照年代一直寫下來的話,估計將超過百集。這工作量太大,沒法寫,計劃寫十五集。
最近一段時間沒有時間繼續編寫《前世今生的中國琉球》,因此,暫計劃編寫到九集,十~十五集過一段時間再發,敬請讀者原諒?! ?/p>
針對日本方面有提出“琉球兩屬論”,這是無稽之談,把單方面搶奪糧食當成琉球向日本上貢是沒有歷史根據的。中國人民要警惕日本這方面的強詞奪理,警惕日本手段夠黑夠辣。
環保志愿希望,只要還是中國領土則不可不要,為打破美日圍剿,中國政府應主動提出“琉球主權是中國的”來主導亞洲未來的走向?! ?/p>
□□□□□□□□□□□□□□□□□□□□□□□□□□□□□□□□□□
前世今生的中國琉球(系列九)
環保志愿編輯
隨后,朱元璋又根據中山王姓氏的福建人口音中的發音,賜中山王的前世今生皆姓尚。再次出臺法律,琉球王國的官方文書、外交條約、正史等須用中文書寫,所有上臺的中山王均需接受中國的冊封,被中央政府冊封的中山王為中央政府官方承認的琉球中山王,為表示中央政府對琉球地方政府的關愛,大陸冊封使所乘坐的冊封船均以中山王冠做船頭,稱為“御冠船”,從福州閩江口經釣魚島群島直達琉球那霸碼頭。
冊封船到達那霸港之前,中山王須派人時時觀察冊封船的到達時刻,當冊封船一到,須立即放下所有的事務,在規定的第一時間內,到那霸港迎接冊封船?! ?/p>
據《球陽》記載,在給中國大陸冊封使節的接風洗塵宴會上,中國中央政府大都有自帶的官方樂舞團,規定在琉球地方政府表演完《御冠船踴》表達無限歡迎中央冊封使者等大型舞蹈后,冊封使也會讓大陸官方樂舞團獻上《昭君和番》等戲曲和舞蹈,整個程序嚴格按照中國中央政府和琉球地方政府的君臣上下級的等級關系來歌頌中華大家庭和和和美美,一般的,樂舞到結束前把冊封使的接風洗塵宴會推向了高潮。
據說,琉球為冊封使表演的歌舞劇,大多有傳統的《團扇曲》(六童舞)、《笠舞曲》(四童舞)、《蘭花曲》(三童舞),總名為《太平歌》。其中《老人舞》、《團扇舞》、《笠舞》等傳統劇目一直延續到現在還在演,這些都是琉球人民思念中華大家庭的舞蹈。比如,2010年6月12日,上海世博會上,日本本想炫耀日占的琉球(沖繩)來羞辱中國人,沒想到,琉球人民向中國人民敬獻一曲傳統的琉球回歸中華大家庭之情的舞蹈,舞蹈的內容是“琉球王國喜見冊封使,向中國稱臣為故事起點,整套舞蹈以琉球群島人民心向中國,暗喻了琉球群島自古以來就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整個舞蹈以福州和琉球的古三味線為樂器,情、景、樂和道等都表達出中國需要琉球,琉球人民對中國人民只可意之不可言之的傳音,希望中國有識之士能讀懂音樂之外的意思。題外話。
從此,琉球國中山王的冠婚喪祭在大陸駐琉球的特使的指導下,遵循中國大陸親王的禮儀辦事,遵循面朝西北面磕頭謝恩?! ?/p>
他們在生活中席地而坐,設具別食,相沿已久,這是受到中國明朝朱子學的影響而學到的禮節?! ?/p>
明太祖朱元璋讓琉球脫了胎換了骨,使其經濟快速發展,經濟接近于明朝邊遠地區那種欣欣向榮的社會,使得琉球更適合宜居,越來越多的福建(包括臺灣)人經常穿梭于琉球和福建之間,移居到琉球的福建人更多了,這讓琉球人民時至今日都久久不能忘懷“處在中華大家庭很溫馨”的情懷。題外話?! ?/p>
1406年,察度親王的世子尚武寧被佐敷按司尚巴志推翻,尚巴志自立為中山王,既得到中國正式冊封的中山王尚巴志,又在中國大內高手的幫助下,1416年征服了山北,1429年也征服了山南,首里城定為琉球親王府,琉球親王府所在的宮殿設計建筑均面朝西北方表示琉球對天朝中國俯首稱臣之意?! ?/p>
中國念其忠心耿耿,令其以琉球王國中山王統領琉球,讓尚巴志享受中國各地王公貴族一樣的待遇,以鎮守邊疆的大將軍的名義管理和統領中國主權下的琉球所屬島嶼。
正因為這樣,當時的世界各國無不認為“琉球在政治、經濟和軍隊無論哪種角度都服從中國中央政府的調動,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主權當然歸中國所有”。
1460年,尚巴志之子尚泰久親王死亡,其子尚德親王即位,死于1469年。1470年,兩派爭斗,尚圓即位,這時的琉球已正式列入中國版圖98年,尚圓雖然出身于琉球正北方的伊平屋島上的一個平民家庭,但他在閩人36姓的幫助下,琉球完整套用了明朝一樣的中央集權社會模式,使琉球社會趨于越來越健康的封建社會?! ?/p>
1477年,明朝使臣冊封尚圓的兒子尚真即位,尚真在位50年。1500年,尚真親王在天朝福建(包含臺灣)部分海軍的幫助下鎮壓了八重山島的叛亂和平定了與那國島“鬼虎之亂”。從此,琉球在明朝群策群力的幫助下進入了有名的黃金時代,商業高度發達,琉球與中國的附屬國朝鮮、東南亞和日本進行了廣泛的貿易,有萬國津梁之稱?! ?/p>
據《使琉球錄》記載,按琉球國嗣王姓尚,氏名清,父名真,祖名圓,自上世以來,皆命名以漢字,妃皆選自民間女子。這民間女子雖皆為閩人三十六姓,但,福建老人說,中山王的尚氏也是閩人三十六姓中的一員?! ?/p>
……
釣魚島群島和琉球群島是中國大陸和琉球的重要紐帶,中國海軍對其所有的島嶼、海流和海潮都進行了嚴密的繪制和標注。由于,臺灣和琉球均屬于福建管轄范圍,福建海軍有詳盡的海圖,在福建各地方的地方志上均能找到一些更加詳實的史料?! ?/p>
古代中國努力經營東海海疆,全面廓清海上勢力范圍和確立主權領土的實體海域,各種島嶼基本上都得到了實質的命名,有的島嶼還建立了石碑界。
而,為了千方百計避免遭受明朝軍隊進攻日本,從1587~1854年開始,日本進入了第二次的鎖國期,在鎖國期內,沒有任何日船來華,嚴禁造大船,與中國大陸絕緣,嚴防本國船只和邦人出國遠航,日本幾乎成為與世隔絕的孤島,但,日本這樣做卻把多民族整合為單一民族,使得當今的日本沒有民族糾紛可以專心對外。當然,那時候的日本人對周邊諸國的地理形勢、海洋地理和海外交通,處于蒙昧茫然狀態,根本不知道占領和命名島嶼的意義,因此日本不具有和中國的島嶼之爭。正因為中日兩國長時間沒有交往,甲午戰爭以后,日本不斷入侵中國,中國人對日本的歷史真的很陌生。題外話。
1609年前后,明朝官僚腐敗嚴重,官不為民做主,還不讓老百姓監督和批評,四處打擊異己,貪官把中國推向到處揭竿而起,千瘡百孔,民不聊生,導致中國的國力日漸衰弱。這時候,日本薩摩藩政府見中國官僚階級和被剝削階級的人民之間的矛盾越來越加重,覺得有利可圖到了,盡管還在鎖國期,仍然驅使倭寇進入琉球進行旋風式搶奪?! ?/p>
1609年2月,日本壯膽出兵3000人,船100艘,戰戰兢兢入侵琉球。日本侵占了奄美大島、德之島和沖永良部島后,然后上琉球本島攻打琉球首里城。
那時,琉球人民皈依中國版圖已經享受到中國所帶來的幸福生活已達235年之久,琉球軍事基本上依靠中國的保護,琉球島上的武裝力量說白了就是警察而已,中國大陸的人民正處于水深火熱之中,暫時顧不上琉球,琉球的武裝力量自然不是倭寇的對手,琉球親王尚寧雖率眾拼死抵抗,但還是寡不敵眾,琉球親王尚寧等以下100親兵被捉。
薩摩人侵占琉球后,所到之處看到的無不讓他們感到深深地震撼,日本人深切感受到琉球人民的生活水平真高,琉球人的思考方式、思維判斷、政治制度等無不與中國一致,一句話,簡直是中國的翻版。
琉球國被日本倭寇侵略之后,琉球上下感到奇恥大辱,淚流看著被日本倭寇掠奪一空的財富,有些人跑到大陸向中國中央哭訴。不久,中國中央政府立即向日本通報“倭害”,要求薩摩政權在收到中國“必須立即無條件放人”的旨意以后立即放人,福建海軍也派出作戰艦艇趕赴琉球,終于把倭寇趕走了?! ?/p>
1611年,由于琉球中山王尚寧被倭寇扣押,琉球中山王的下屬救人心切,私自把奄美大島等5個島嶼割讓給日本為條件,并給島津政權的445.43噸糧食為賠償倭寇出兵之費用,以及要求琉球對日本稱臣。
由于尚寧自始自終不背叛中國,反對對日本稱臣,加上日本迫于中國的壓力,無奈之下,所以,不得不把尚寧放回琉球(環保志愿注:因沒有征得中國的同意,屬于非法交易,大清帝國建立后,這些島嶼又回到中華大家庭的懷抱)。據《球陽》記載,在中國的關心和愛護之下,數百年高貴的尚氏親王是何等榮耀啊,對此,尚寧耿耿于懷,1622年,最終抑郁寡歡而死。
決不接受人民監督的中國貪官橫行霸道,弄得中國國力衰弱,是導致國破家亡的最直接原因。1629年和1635年,琉球還有2次被薩摩政權敲詐過大致相同數量的大米。現在的日本把這件勒索當成琉球向日本上貢是沒有歷史依據的。題外話。
后來,大清帝國建立后,琉球再也不見倭害了?! ?/p>
(未完待續)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