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漢開國功臣曹參跟隨劉邦起兵,身經百戰,屢建戰功,劉邦稱帝后,論功行賞,曹參功居第二,封平陽侯,僅次于蕭何。蕭何死后,因曹參德高望重,繼任丞相。
曹參上任丞相后,順應民心,仍然遵照蕭何所制定的政策治理國家,要求丞相府的官員對蕭何所制定的政策法令,全部照章執行,不得隨意改動;對蕭何時所任用的官員,一個也不加以變動,原有官員依然各司其職。曹參對他們按職權范圍該處理的事情,從不加以干預。因此在朝廷丞相變動的關鍵時刻,沒有引起任何波動,朝中君臣和原來一樣的相安無事,朝政也和原來似地井然有序。時光飛逝。可是,曹參既沒有設計出“胡服騎射”的變法藍圖,也沒有提出和匈奴建立“戰略伙伴關系”的外交新思路,這使對他寄予厚望的漢惠帝迷惑不解。于是一天惠帝對曹參說:“你有什么想法,請照直說吧!”曹參想了一下回答說:“請陛下好好地想想,您跟先帝相比,誰更賢明英武呢?”惠帝說:“我怎么敢和先帝相提并論呢?”,接下去,曹參又問:“陛下看我的德才跟蕭何相國相比,誰強呢?”漢惠帝笑著說:“我看你好像是不如蕭相國。”
曹參接過惠帝的話說:“陛下說得非常正確。既然您的賢能不如先帝,我的德才又比不上蕭相國,那么先帝與蕭相國在統一天下以后,陸續制定了許多明確而又完備的法令,在執行中又都是卓有成效的,難道我們還能制定出超過他們的法令規章來嗎?”接著他又誠懇地對惠帝說:“現在陛下和我們這些做大臣的,應該遵照先帝遺愿,謹慎從事,恪守職責。對已經制定并執行過的法令規章,就更不應該亂加改動,而只能是遵照執行。我現在這樣照章辦事不是很好嗎?”漢惠帝聽了曹參的解釋后說:“我明白了,你不必再說了!”就這樣,一場轟轟烈烈的偉大變法運動被消弭于幾句簡單的問答之中,漢朝政治穩定、經濟發展、國家興旺、人民生活日漸提高。曹參逝世后,百姓們編了一首歌謠稱頌他說:“蕭何定法律,明白又整齊;曹參接任后,遵守不偏離。施政貴清靜,百姓心歡喜。”史稱“蕭規曹隨”,傳為歷史佳話。
隨后經過與“蕭規曹隨”一脈相承的“文景之治”,就到了漢武大帝當政,憑借雄厚的國力與民心,南撫百粵北擊匈奴,揚我中華之天威,成就了千古偉業,從此邊夷之地在我華夏文明照耀下脫離蒙昧走向繁榮。周總理和毛主席相繼去世后,后來人有超過他們中的一位嗎?為何不學 曹參遵照執行以前制定的 法令規章呢?為何不沿兩位偉人制定的道路前進呢?有路不走,非要搞什么摸石頭過河呢?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執中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