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千人大會確定的"三年困難時期人口非正常死亡責任真相"
"變局:七千人大會始末 作者:張素華" 的出版給三年自然災害期間的史實提供了比較全面的資料.可以給三年自然災害期間人口非正常死亡找一下真正的原因.不管從當年資料.還是現(xiàn)在有些人使用的人口統(tǒng)計資料.61年都是非正常死亡最多的(或戶籍人口減少最多的一年. 這對現(xiàn)在一些,否認自然災害,把問題都歸罪于大躍進,“五風”反右傾,公共食堂,“反瞞產(chǎn)”的人來說是不可解釋的.
從"七千人大會始末"中我們可知道,從60年10月,河南信陽事件被毛澤東定性為:(信陽事件是打著共產(chǎn)黨的招牌的國民黨實行階級報復。他推論全國到處都會有這樣的問題,只是程度不同。)后.全國開展了整社運動.對犯“五風”的干部整得很兇,(七千人大會上" 還有人說:1960年整社出的問題比前幾年還要大,主要是把干部的積極性打掉了......整風整社,整下邊干部,真是整傷了心。")農(nóng)村干部也不敢再那么窮兇極惡了.61年全國都實行了不同方式的聯(lián)產(chǎn)承包責任制,包產(chǎn)到戶也被允許試點.到61年底全國已有不少地方開始了不同程度的包產(chǎn)到戶:安徽全省達80%;甘肅臨夏地區(qū)達74%;貴州全省達40%;浙江新冒縣、四川江北縣達70%;廣東龍勝縣42.3%;福建連城縣達42%;廣東、河北、湖南、東北三省等。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當時全國實行包產(chǎn)到戶的約占20%。同時61年進口了500萬噸糧(100億斤).1961年全國征購糧食720億斤,中央上調(diào)60-70億斤。比62年的計劃數(shù)(全國征購糧食820億斤(其中上調(diào)150億斤))還輕的多.農(nóng)村負擔有很大減輕.如果不是自然災害嚴重.農(nóng)村何來大量非正常死亡呢.
“三年自然災害”是客觀存在的,當時資料.1950-1958年的9年中,年平均受災面積為1971萬公頃,成災面積877萬公頃。1959-1961年受災面積達到年平均5728萬公頃,是此前9年平均值的291%;成災面積年平均2251萬公頃,是前9年平均值的257%。受災和成災面積均為中國有記錄以來數(shù)量最大的。特點是一年內(nèi)旱澇相連,或關鍵時刻幾個月大旱,年平均降水量還可以.
如非正常死亡人口最多之一的安徽亳縣.1958年以前,全縣年平均降水量為 820毫米 左右,1959年降水量為 634.1毫米 ,屬于偏少,但旱情出現(xiàn)在7-10月的關鍵時刻,就形成了嚴重旱災。”接著他記載了本縣氣象部門的資料:從 7月10日 到 9月20日 ,這個地區(qū)72天總計降水65.9毫米。其中玉米和水稻拔節(jié)的最關鍵的7月10日至8月20日的41天中僅僅下了 27.9毫米 。原本雨季應有500-600毫米的降水結(jié)果只降了65.9毫米.秋糧大面積歉收或無收.
一九六一年十月卅日總理要求山東"派得力同志去認真地查一查"后得的報告"加上今年春季口糧特別緊(每人每天只有半斤),而麥季因旱嚴重減產(chǎn),全公社平均,畝產(chǎn)只有10斤,僅夠種子,麥收后社員口糧一般只有6小兩"(0.38斤).七千人大會上沒有人認為無天災的.一般說法.1959年嚴重旱災.1960年水災.1961年,先旱災,后水災.
其實在七千人大會上劉少奇的報告已寫的很清楚.“1959、1960年農(nóng)業(yè)上的嚴重減產(chǎn)以及農(nóng)村所發(fā)生的許多困難情況,一方面,是受了自然災害的影響,另一方面,在很大程度上則是對于我們所犯的這些錯誤的一種懲罰。"“在這幾年里,在我們的工作中也發(fā)生了許多缺點和錯誤,再加上1959、1960、1961連續(xù)三年全國廣大地區(qū)的嚴重自然災害,就使我們遭到了許多困難。”也就是說1959、1960年是天災,人禍共起作用.1961年則只提了嚴重自然災害,未提人禍.
「 支持烏有之鄉(xiāng)!」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wǎng)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wǎng)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xiāng)網(wǎng)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