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自http://hi.baidu.com/%BA%C3%C8%CB%BA%C3%D0%C4/blog/item/bb6cfe398ec84ff03b87ceef.html)
1968年5月,沈陽市革委會誕生,李素文被結合進領導班子。1973年3月,李素文擔任共青團遼寧省委書記。1975年3月,李素文被選為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
那時,她身居高位,卻非常嚴格要求自己,沒有帶家屬,每天只有工作的權利,必須把思念之苦與七情六欲埋在心底;那時,她每月工資62元,是高級干部中的“窮人”,卻非常滿足,因為陳永貴副總理還掙工分;這種經濟狀況,自然出國訪問時連“行頭”都買不起,只好到對外友協去借皮箱和衣服,訪問回來再把那些東西歸還人家。
那時她最怕家鄉來人,因為囊中羞澀。有一個月,家鄉來了四五撥人,結果月底時只好天天大蔥抹大醬。生活艱苦,李素文還能適應,而對當時變幻的政治風云,她便顯得無所適從了。
1975年,中央讓李素文協助李先念同志分管財貿工作。當時正趕上“批鄧”,李素文自然在財貿戰線狠抓“批鄧”,也成了“批鄧”的先鋒。粉碎“四人幫”后,李索文也逐漸從政壇消失了。
李素文不服輸的性格,成就了她。她沒有消沉下去,,而是在勞動中重新尋找自己,每天都加班加點地干,她包糖果速度終于超過生產能手。
經過5年的辛勤耕耘,李素文用自己的汗水與能力贏得了尊重,1983年10月,她被選為該廠副廠長,主管經營。上任之后,李素文第一件事就抓原材料。工廠花了140萬人民幣從前西德引進一條巧克力生產線,每年需要可可豆150噸,計劃內只有30噸,那120噸必須自己想辦法。她還是那份責任,還是那份勁頭兒,正月十五,風風火火地坐上夜車去北京,下了火車,便直奔中國糧油進出口公司,接著又去輕工部,到了晚上才安排住宿。第二天又起大早,到輕工部食品局和商業部辦事,晚上連夜坐火車回沈陽。工人們感慨地說:這就是李素文的效率!
1986年4月,李素文到天津辦事時,發現天津市場上沒有沈陽食品,便產生了把沈陽食品引進天,津銷售的想法。得到領導的支持后,她便給天津老勞模、市蔬菜公司副總經理張世珍寫了封信。經她倆的努力,在天津舉辦了沈陽食品展銷會。李素文又打了一場漂亮仗、原計劃銷售500萬,實際銷售近1000萬元。
李素文的名字又叫響了。不久,她又擔任了沈陽市輕工局供銷公司副總經理。每逢有人問她為什么還傻干時,她總是笑著說:“權力是力量,金錢是力量,人格也是一種力量,我就是要用我的行動,證明我的人格。雖然我不再那么引人注目,但我會留給時代一個深深的思考。”
可到了1991年,李素文因心肌缺血先后住了4次院,她只好告退養病了。一天,沈陽卷煙廠的黨委書記打來電話:“李大姐,我們從長春引進一種新型床墊,對養你的病有好處,你來看看。
李素文躺在床上試了試感覺不錯,便決定把攢的錢全部拿出來買這個磁性保健床墊。李素文確認了保健床墊的質量后,便決定到那家公司,打工推銷、這種床墊。說干就干,果斷的李素文背著家人,悄悄地帶上床墊說明書,走街串巷搞起了推銷。她本來就有很好的演說天賦,再加上名人效應,很快就打開了市場。
1997年春節,65歲的李素文把自己開公司當老板的想法公開亮了出來。她大膽地貸款30萬元,自籌20萬元,在沈陽市最繁華的太原街辦起第一家高科技產品專賣店(專賣醫療保健床墊),實現了自己當老板的夢。公司一開張,生意就很紅火,而且效益越來越好。
那時,她日子過得風風光光,生意做得紅紅火火,惟一的心結就是:她雖然已經享受到勞模待遇,可政治待遇卻一直沒有恢復,比如全國總工會慰問勞模、國慶節組織勞模上北京,包括省、市慰問勞模等活動都沒有她的份。
1998年的一天,李素文突然驚喜地接到通知,讓她參加沈陽解放50周年紀念活動,這就意味著她的政治待遇已經被恢復了。也是從那一天起,她意識應該重新考慮將來的生活。于是,李素文又作出了一個果斷的決定,不再當老板,到著名勞模張成哲創辦的勞模物業公司打工。
李素文關閉了自己的專賣店,到5公里之外的北運河做“保姆”,維護20多公里長的北運河環境,冬天掃雪,夏天拔草,造福沈陽。盡管每月只有200元工資,盡管路途很辛苦,但她覺得非常快樂,因為她又回到了勞模中間。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