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輩的旗幟猶自飄揚(yáng)——紀(jì)念對越自衛(wèi)反擊戰(zhàn)33周年
西奴揭秘匯編
·
2012-02-17
·
來源:烏有之鄉(xiāng)
@進(jìn)步社會網(wǎng): 右邊說的是中國政法大學(xué)的鄧文初http://t.cn/aWow13和北京的賀衛(wèi)方http://t.cn/zO2nuPb 對這種雜碎,惟缺鎮(zhèn)反//@曉鐘: 這有啥奇怪的,那年新疆七五事件一出,還有某博士為此歡呼雀躍呢
@摩羅空間: 【中國教授怎么了?】去年某官方機(jī)構(gòu)搞了個西藏問題理論研討班,頭一周,前來講課的中國教授,清一色都說西藏本來就是獨(dú)立國家,中國統(tǒng)治西藏是侵犯人權(quán)。這些教授是誰培養(yǎng)起來的?中國的教育非改革不可,中國的高校成了什么大本營?
紀(jì)念對越自衛(wèi)反擊戰(zhàn)33周年
父輩的旗幟,猶自飄揚(yáng);吾輩的傳承,未敢相忘。
對越自衛(wèi)反擊戰(zhàn)英烈永垂不朽
危險從未遠(yuǎn)去,愛護(hù)國家,保衛(wèi)家園
——進(jìn)步社會網(wǎng)全體編輯
【對越自衛(wèi)反擊戰(zhàn)】
對越自衛(wèi)反擊戰(zhàn),指1979年2月17日開始,從1979 年到1989年近十年間的中越邊境軍事沖突。包括1979年中越邊境自衛(wèi)還擊作戰(zhàn),1981 年中國收復(fù)扣林山、法卡山之戰(zhàn),1984年收復(fù)老山、者陰山、八里河?xùn)|山之戰(zhàn),對越拔點(diǎn)作戰(zhàn),兩山輪戰(zhàn),對越堅守防御作戰(zhàn)等。
鐵血網(wǎng)紀(jì)念對越自衛(wèi)反擊戰(zhàn)30周年 http://mil.tiexue.net/1979/
【對越自衛(wèi)反擊戰(zhàn)英烈】
又到2月17日了
10年對越自衛(wèi)反擊戰(zhàn),保衛(wèi)祖國南疆犧牲的全國各籍貫省市犧牲人數(shù)
(注:少部分籍貫省市犧牲人數(shù)不完全統(tǒng)計,但10年犧牲總?cè)藬?shù)為較全統(tǒng)計)
1979年2月17日——1989年10月13日
廣東省烈士約1770人
廣州市79人 東莞市49人 佛山市142人 潮州市50人 河源市91人
惠州市55人 江門市138人 揭陽市93人 茂名市194人 梅州市88人
普寧市66人 清遠(yuǎn)市62人 汕頭市80人 汕尾市29人 韶關(guān)市46人
深圳市1人 江陽市55人 云浮市62人 湛江市220人 肇慶市118人
中山市32人 珠海市16人 廣東籍3人
云南省烈士約1450人
昆明市232人 昭通市114人 保山市64人 玉溪市46人 曲靖市109人
楚雄彝族自治州99人 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25人
迪慶藏族自治州9人 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200人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9人 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263人
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19人 大理白族自治州87人
麗江市 37人 臨滄市53人 普洱市73人 云南籍5人
廣西壯族自治區(qū)烈士約1424人
南寧市243人 北海市22人 崇左市80人 防城港市27人 桂林市106人
河池市150人 賀州市29人 來賓市66人 柳州市70人 百色市352人
欽州市95人 梧州市13人 玉林市73人 貴港市92人 廣西籍5人
湖南省烈士約1280人
長沙市146人 常德市193人 株洲市45人 湘潭市50人 郴州市63人
衡陽市134人 懷化市41人 婁底市118人 邵陽市167人 永州市92人
益陽市76人 岳陽市121人 張家界市12人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14人
湖南籍8人
貴州省烈士約1057人
貴陽市108人 六盤水市64人 遵義市124人 安順市66人
銅仁地區(qū)128人 黔西南布依苗族自治州73人
畢節(jié)地區(qū)209人 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148人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135人 貴州籍2人
四川省烈士約705人
成都市71人 內(nèi)江市52人 巴中市48人 達(dá)州市79人 德陽市7人
廣安市10人 廣元市23人 樂山市34人 瀘州市32人 眉山市31人
綿陽市36人 南充市60人 遂寧市7人 自貢市16人 資陽市26人
雅安市28人 宜賓市39人 攀枝花市5人 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21人
甘孜藏族自治州27人 涼山彝族自治州43人 四川籍8人
河南省烈士約571人
鄭州市39人 安陽市30人 鶴壁市4人 開封市19人 洛陽市19人
南陽市82人 平頂山市25人 濮陽市23人 焦作市10人 三門峽市20人
商丘市36人 新鄉(xiāng)市27人 信陽市97人 許昌市25人 周口市60人
駐馬店市16人 漯河市14人 河南籍2人
湖北省烈士約547人
武漢市59人 仙桃市9人 咸寧市55人 襄陽市30人 孝感市49人
宜昌市20人 天門市1人 潛江市1人 鄂州市24人 黃岡市44人
黃石市12人 荊門市6人 荊州市34人 十堰市14人 隨州市44人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44人 湖北籍1人
山東省烈士約438人
濟(jì)南市15人 德州市22人 東營市8人 菏澤市56人 濟(jì)寧市38人
萊蕪市11人 聊城市22人 濱州市15人 臨沂市59人 青島市36人
日照市8人 泰安市14人 威海市17人 濰坊市24人 煙臺市37人
棗莊市35人 淄博市19人 山東籍5人
江蘇省烈士約380人
南京市42人 常州市15人 淮安市32人 連云港市9人 南通市59人
蘇州市21人 宿遷市12人 泰州市26人 無錫市10人 徐州市18人
鹽城市45人 揚(yáng)州市67人 鎮(zhèn)江市24人
重慶市烈士約319人
江西省烈士約286人
南昌市23人 九江市30人 撫州市5人 贛州市76人 吉安市16人
萍鄉(xiāng)市9人 景德鎮(zhèn)市11人 上饒市37人 新余市6人 宜春市69人
鷹潭市2人 江西籍2人
福建省烈士約254人
福州市34人 龍巖市24人 寧德市19人 莆田市17人 泉州市67人
三明市17人 廈門市3人 漳州市15人 南平市18人
安徽省烈士約247人
合肥市30人 安慶市45人 蚌埠市9人 巢湖市4人 池州市3人
毫州市8人 滁州市10人 阜陽市14人 六安市47人 宣城市10人
宿州市21人 蕪湖市7人 馬鞍山市1人 淮南市18人
淮北市11人 銅陵市5人 黃山市4人
河北省烈士約205人
石家莊市30人 保定市29人 滄州市19人 承德市2人 邯鄲市54人
衡水市2人 廊坊市35人 秦皇島市1人 邢臺市8人 張家口市5人
唐山市17人 河北籍3人
浙江省烈士約189人
杭州市33人 湖州市11人 嘉興市8人 金華市20人 麗水市10人
寧波市26人 衢州市12人 紹興市37人 臺州市11人 溫州市17人
舟山市4人
陜西省烈士約97人
西安市19人 咸陽市14人 延安市18人 渭南市23人 安康市1人
寶雞市4人 漢中市13人 商洛市5人
海南省烈士約71人
海口市2 人 三亞市68人 海南籍1人
山西省烈士約56人
太原市1人 大同市2人 晉城市5人 晉中市4人 臨汾市8人
呂梁市6人 原平市1人 長治市26人
上海市烈士約55人
甘肅省烈士約24人
蘭州市5人 隴南市2人 平?jīng)鍪?人 慶陽市1人 天水市4人
武威市6人 定西市2人 甘南藏族自治州1人
遼寧省烈士約18人
大連市5人 丹東市5人 錦州市2人 營口市1人 鞍山市1人
鐵嶺市1人 阜新市1人 朝陽市1人 遼寧籍1人
北京市烈士約17人
黑龍江省烈士約11人
哈爾濱市6人 虎林市1人 七臺河市1人 綏化市1人 大慶市2人
吉林省烈士約9人
吉林市1人 長春市3人 延吉市2人 松原市3人
天津市烈士約6人
寧夏回族自治區(qū)烈士約4人
寧武市1人 吳忠市2人 寧夏籍1人
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烈士約3人
赤峰市1人 興安盟1人 通遼市1人
青海省烈士約3人
西寧市3人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烈士約2人
烏魯木齊市2人
無籍貫烈士約27人
其中1979年自衛(wèi)反擊戰(zhàn)的犧牲人數(shù)約8531人,傷員兩萬一千多人
注:東西線合計陣亡7814人 失蹤717人 烈士也包括民兵,向?qū)В?
民工,華僑翻譯等
1984年—1989年老山輪戰(zhàn)各部隊的犧牲總?cè)藬?shù)約 2190人
10年保衛(wèi)祖國南疆犧牲的總?cè)藬?shù)約12212人以上
1979年對越作戰(zhàn)參戰(zhàn)部隊傷亡情況統(tǒng)計
參戰(zhàn)兵力 敵方
廣西東線:327491人 全軍民皆兵約近百萬
云南西線:231461人 (含四大全蘇式裝備王牌師)
總合計: 558952人 敵方傷亡:十萬
東線部隊
41軍
121師 陣亡411人 傷員1016人 失蹤272人
122師 陣亡513人 傷員1166人 失蹤2人
123師 陣亡323人 傷員1056人 失蹤1人
軍直 陣亡69人 傷員128人
總計:陣亡1316人 傷員5132人 失蹤275人
42軍
124師 陣亡246人 傷員654人
125師 陣亡402人 傷員1143人 失蹤72人
126師 陣亡226人 傷員802人 失蹤2人
軍直 陣亡48人 傷員79人
總計:陣亡922人 傷員2678人 失蹤74人
55軍
163 師 陣亡612人 傷員1064人
164師 陣亡209人 傷員633人
165師 陣亡400人 傷員1374人 失蹤28人
軍直 陣亡29人 傷員65人
總計:陣亡1249人 傷員3676人 失蹤28人
廣西軍區(qū)
獨(dú)立師 陣亡212人 傷員859人 失蹤2人
邊防1團(tuán) 陣亡46人 傷員276人
邊防2團(tuán) 陣亡19人 傷員74人
獨(dú)立邊防營 陣亡21人 傷員40人 失蹤4人
總計: 陣亡298人 傷員1249人 失蹤6人
43軍
127 師 陣亡202人 傷員816人 失蹤1人
128師 陣亡120人 傷員447人
129師 陣亡142人 傷員474人
軍直 陣亡21人 傷員60人 失蹤1人
總計:陣亡485人 傷員1797人 失蹤2人
50軍(欠149師)
148 師 陣亡142人 傷員541人
150師 陣亡96人 傷員209人 失蹤544人
58師 陣亡58人 傷員177人
軍直
總計:陣亡299人 傷員927人 失蹤544人
注:戰(zhàn)后,1979年5月,失蹤的150師448團(tuán)部分
戰(zhàn)俘已返回202人。
54軍
160師 陣亡38人 傷員245人 失蹤1人
161師 陣亡156人 傷員445人 失蹤9人
162師 陣亡226人 傷員836人 失蹤3人
軍直 陣亡4人 傷員16人
總計:陣亡424人 傷員1542人 失蹤13人
其他: 陣亡113人 傷員177人
東線部隊
總計:陣亡5103人 傷員15412人 失蹤942人
注:戰(zhàn)后,1979年5月,失蹤的150師448團(tuán)部分
戰(zhàn)俘已返回202人
西線部隊
11 軍 13軍 14軍 50軍第149師
西線總計:陣亡2711人 傷員6千多人 失蹤13人
東線西線部隊綜合傷亡情況:
總計:陣亡7814人 失蹤717人 傷員兩萬1千多人
注:失蹤的也算犧牲,所以共犧牲約8531人
烈士也包括民兵,向?qū)В窆ぃA僑翻譯等
烈士名單數(shù)據(jù)謹(jǐn)供參考和對照,不排除還有錯誤。十年全國各籍貫省市犧牲人數(shù)表,少部分籍貫省市犧牲人數(shù)可能不完全統(tǒng)計,但10年犧牲總?cè)藬?shù)為較全統(tǒng)計。全國各籍貫烈士名單和犧牲人數(shù),統(tǒng)計的是1978年到1985年老山輪戰(zhàn)陸一軍共犧牲的烈士名單,缺67 軍,47軍,27軍,13軍以及十五支偵察大隊犧牲的烈士具體名單。但總犧牲人數(shù)為較全統(tǒng)計,因為已經(jīng)加了老山輪戰(zhàn)各部隊和十五支偵察大隊犧牲的資料人數(shù)數(shù)據(jù)。目前總各數(shù)據(jù)統(tǒng)計和整理截止到2010年12 月16日,待續(xù)更新。
注:配圖來自網(wǎng)絡(luò)無版權(quán)標(biāo)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diǎn),不代表本站觀點(diǎn)——烏有之鄉(xiāng)
責(zé)任編輯:利永貞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xiāng)網(wǎng)刊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