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是毛澤東不懂、還是你們不懂經濟?
——論戰爭時期毛澤東的經濟思想
楊連旭
2012/1/17
今日的《鳳凰大視野 七千人大會始末》題目很是引人注目,然而第一集尚未看完,卻早已是怒發沖冠了:原來是找了幾個混蛋在胡說歷史、抹黑毛澤東呢?! ?/p>
http://v.ifeng.com/documentary/history/201201/683be3cb-86f8-4330-8da6-474572286ee8.shtml
說他們是混蛋,沒罵他們是畜生已經是很客氣了!就以其中當時的劉主席之姚秘書為例?! ?/p>
眾所周知,依據當時的體制,我國的國家主席是實權職位。然而毛澤東卻早已去意已決,最后不顧黨內外人士的極力挽留,死乞白賴地辭去了所任的國家主席之職。可那個姚秘書卻信口胡謅說:是因為斯大林之后,毛澤東為了爭當國際共運的領袖,于是發動了“大躍進”?! ?/p>
且不說“大躍進”本是毛澤東尚在蘇聯之時,由《人民日報》的社論提出,單就說毛澤東連現成的我國國家主席的實權職位都死乞白賴地辭去了,怎么可能去爭奪什么虛無縹緲的國際共運的領袖,更何況人所共知:像斯大林那樣的國際領袖必須由蘇聯那樣的國家實力做后盾,而那時的我國,毛澤東一再宣稱是“一窮二白”??赡莻€姚秘書竟然信口開河:毛澤東想成為斯大林第二。列位看官,你們說:這老家伙項上長著的那個是個什么東西,說是個混蛋不冤枉他吧。
混蛋們胡說歷史當然是不值得聽看的,可“七千人大會”的事還是應該關心的。結果,網上一搜,竟然找出了新版的《變局:七千人大會始末》,匆匆一看,http://dangshi.people.com.cn/GB/146570/237691/index.html恍然大悟:卻原來那幾個混蛋胡說歷史、抹黑毛澤東的依據還是來自這里呀。
應該說:在《變局:七千人大會始末》中,作者依仗得天獨厚的條件,對外泄露了關于“七千人大會”的一些歷史資料,善莫大焉,然而也不知是其人是壞了良心,還是其它原因,卻在其中不斷地胡說歷史、抹黑毛澤東。為此,還特別地一再強調“毛澤東自覺在經濟問題上,他不如第一線的其他領導同志內行”、“毛澤東同周恩來、陳云比起來,對經濟工作更是缺少經驗”之類,毛澤東不懂經濟的謊言!http://dangshi.people.com.cn/GB/16789608.html
看得咱老人家火冒三丈,差一點把村里潑婦找來大罵那作者一通!之所以如此,決不是因為:
一則,日前俺老人家在《楊連旭:他們為什么非要周恩來與毛澤東翻臉?》http://www.wyzxsx.com/Article/Class14/201201/285292.html中叫囂“那些造謠毛澤東不懂經濟的野種,倒不如宣揚說他們自己的母親不會生小孩,那樣更搞笑,更引人注目!”馬上就被人置之不理而感到沒面子,因為人家這書早就有了,現在只是新版。再說,人家作者也未見得就能看到咱老人家那義憤填膺之后的粗話。
二則,在中共歷史上,論組織領導經濟建設的實踐和成就,第一是毛澤東,至1959年4月就已親自主持蘇區、根據地、解放區和新中國經濟建設長達30年,豐功偉績自不待言;第二是高崗,其主持陜甘寧邊區和東北解放區的經濟,無人可比。如今名氣最大的陳云,僅僅是 1944年春才到西北財經辦事處主持了一年多的工作,而后1948年5月到1949年5月又負責東北財經委員會工作一年,且僅僅也都只是作為高崗在財貿方面的一個助手或大將而已,此前主要從事的是工運、密戰和黨務,其余,如周總理是以擅長密戰、統戰和外交而著稱,劉少奇則以工運和黨務為強項,鄧小平卻以政工見長,論組織領導經濟建設,他們均為建國的后起之秀。如今他們卻都被宣傳成竟然一夜之間搖身一變,神奇般地成了一貫正確、句句是真理的超級經濟大師,而毛澤東反倒成了不懂經濟、步步失誤的門外漢。如此貽笑大方的咄咄怪事,俺老人家也是見怪不怪,并不惱火。誰不知毛澤東之后,我國就是無時不怪、無處不怪、無事不怪,早已成為國際玩笑了?! ?/p>
讓咱老人家火冒三丈的是,針對毛澤東不懂經濟這個歷史謊言,早在20年前,根據《毛澤東選集》,俺老人家就論證了毛澤東是個偉大的經濟學家!可時至今日那些具有直接接觸檔案、充分占有資料的所謂歷史、黨史專家竟然依然重復著,毛澤東在經濟問題上不如第一線的其他領導同志內行,對經濟工作更是缺少經驗之類的無恥讕言?! ?/p>
關于咱老人家與毛澤東不懂經濟這個歷史謊言的關系,那可是說來話長。1980年代中期,剛大面積接觸到城里人,經常就能聽到廣大干部職工、知識分子,這些不三不四的人們,一面心滿意足地說著工資獎金如何增加、冰箱彩電怎么添置,改革開放多么偉大,一邊津津樂道毛澤東如何不懂經濟,怎樣獨裁專制,毛澤東時代的生活多么貧困。其時,雖然心里別扭,可卻又沒什么依據反駁?! ?/p>
1991年,黨中央江主席決定開展全國農村社教運動,咱老人家不幸被抽調去鄰縣當工作隊。帶著一個剛剛衛校畢業的小伙,于當年10月初進駐了該縣閆深港村?! ?/p>
第一個月,除了村長每天來支應、支書隔三差五來訪,分別不厭其煩地給我們介紹一番這是一個早就出名掛號的老大難村,從土改直到大包干,派性嚴重,歷次運動都是重災區,人人都是老運動員,所有工作隊沒有體面出村的、村里在外任職的官員就有十幾個、兩委班子如何不易之外,村里其余的人,就像是躲瘟神一樣,遠遠一見到我們就走開了。
事后得知,其實村情遠比村長和支書介紹的還嚴重,不僅文革期間,而且大包干后,都有非正常死亡,不僅偷盜成風、小學校破爛不堪、麥地放羊成為常態、經濟活動自生自滅、打架離婚時有發生、侵街占道無人過問、集體機動地全歸了個人、毀地買沙問題嚴重、提留統籌款長期拖欠、干群矛盾突出,而且土豪劣紳散布說:“工作隊就來了兩個二十多歲的小孩子,什么事也干不成。”
當然,就憑咱老人家自幼熟讀兵書戰策的功底,治理個300余戶的千人小村自然不在話下,盡管經歷了比《暴風驟雨》還曲折的過程,可半年之后,當群眾送我們出村時,不僅那些問題已全部解決了,而且還查出了干部的貪污問題,改選了黨支部,震驚了方圓幾十里的村莊,驚動了縣委?! ?/p>
其時,正值鄧主席南巡講話發表,一些縣鄉干部紛紛指責俺老人家少不更事、不計后果,搞得都是文化大革命那一套,太“左”!不由你心里不郁悶?! ?/p>
那么,文化大革命究竟怎么個“左”法呢?當時既無相關資料,更無電腦互聯網可查,手頭只有一部四卷本的《毛澤東選集》,便通讀一番,企圖從中找到答案。這當然是在緣木求魚,然而卻有了意外地驚喜發現:毛澤東哪里是什么不懂經濟呀,卻原來還是個偉大的經濟學家呢!
就這樣,俺老人家奮筆疾書成《論戰爭時期毛澤東的經濟思想》一文。以當時的政治氛圍,自然是沒有刊物肯刊登的,可卻在1993年市委《紀念毛澤東同志誕辰一百周年》活動中獲獎了?! ?/p>
以今天的眼光看,不只是受僅有四卷本《毛澤東選集》的條件所限,更主要還是那時咱老人家尚處在思想幼稚時期,不僅為文粗糙,許多遣詞也不準確,而且關于戰爭時期毛澤東的經濟思想,引用原文多、分析的既少、又不深不透,也沒有具體事例,相當于只作了破題、承題和起講,許多熱鬧文章都還在后面沒寫出來的?! ?/p>
盡管如此,俺老人家也是在春節過年之際,不惜氣力時間,翻箱倒柜找出當年草稿,打字電腦上,目的就是立此存照,不怕看官哂笑,只請大家解答:
20年前,一個農莊青年僅讀四卷本《毛澤東選集》就粉碎了毛澤東不懂經濟這個歷史謊言;20年后,一群以黨史為生的人竟然還在依舊重復著毛澤東不懂經濟這個無恥讕言,他們究竟是無知無恥,還是如當年周總理怒斥的叛徒:操守還不如妓女!亦或像村里臭皮匠所指出的:“那些抹黑毛澤東的人,他們的嘴呀,還不如得了性病的窯姐的那個。”呢?
答案究竟是那個,就請大家邊看便想吧?! ?/p>
論戰爭時期毛澤東的經濟思想
楊連旭
戰爭不但是軍事和政治的競賽,還是軍事的競賽?! ?/p>
——毛澤東
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毛澤東在領導武裝奪取政權的長期戰爭中,也以極大的精力領導了根據地、解放區的經濟建設,成功的以極其微薄的經濟基礎,神奇般地支撐了空前絕后、曠日持久、規模龐大的戰爭?! ?/p>
戰爭時期的毛澤東經濟思想、閃耀著辯證法的光芒,貫穿著生產和人民的觀點。
軍事、政治和經濟一體化、軍事社會化是毛澤東的偉大之所在,也注定了他從社會前進中統馭戰爭奪取勝利的天才。這偉大的天才來源于偉大的實踐。
(一)
在指導思想上,毛澤東正確把握戰爭與經濟的對立統一關系,全面認識經濟在戰爭中得作用,既反對單純的軍事觀,也反對單純的經濟觀,實現了經濟、政治、軍事的統一,堅持發展經濟、保障供給?! ?/p>
戰爭是流血的政治,政治是經濟的集中反映。就社會發展的長期性而言,戰爭決定于政治經濟、服從服務與政治經濟。但在歷史的階段性來看,戰爭又決定了政治經濟,經濟服從服務于戰爭。毛澤東正是從社會發展的矛盾中和戰爭運動的矛盾中,把握軍事與經濟的關系,從戰爭的全局認識經濟的作用的。
中國的革命戰爭是從無到有、由小到大、從局部到全局,最后奪取全面勝利的長期戰爭,在遭受國內外反動派聯合圍攻的即殘酷環境和極惡劣條件下,獨立自主展開的,戰爭中的經濟問題一直突出地存在。毛澤東的經濟思想、他對戰爭與經濟之間關系的認識是隨著戰爭的發展、實踐的深入而完善的。應該說,戰爭開始之初,毛澤東即極為重視經濟,他把地方的農業經濟列為了紅色政權區域長期存在和發展的社會條件之一,把有足夠給養的經濟力列為工農武裝割據存在和發展的直接條件之一,并提醒“如不能對經濟問題有一個適當的辦法,在敵人勢力的穩定還有一個比較長的期間的條件下割據將遇到很大的困難。這個經濟問題的相當解決,實在值得每個黨員的注意。”(《中國的紅色政權為什么能夠存在?(一九二八年十月五日)》)
但這時,毛澤東的所謂經濟問題,主要還是部隊的給養問題。因為敵人的嚴密封鎖,日用品十分缺乏和昂貴,“紅軍一面要打仗,一面又要籌餉。每天除糧食外的五分錢伙食費都感到缺乏,營養不足,病的甚多,醫院傷兵,其苦更甚。” (《中國的紅色政權為什么能夠存在?(一九二八年十月五日)》)
戰爭的發展和紅色區域的擴大,使著內容豐富的經濟問題成為了現實,毛澤東對戰爭與經濟之間關系的認識也就更深刻、更全面、更成熟了?!盀橹鵂幦∥镔|上的條件去保障紅軍的給養和供給;為著改善人民群眾的生活,由此更加激發人民群眾參加革命戰爭的積極性;為著在經濟戰線上把廣大人民群眾組織起來,并且教育他們,使戰爭得著新的群眾力量;為著從經濟建設去鞏固工人和農民的聯盟,去鞏固工農民主專政,去加強無產階級的領導。為著這一切,就需要進行經濟方面的建設工作。”(《必須注意經濟工作(一九三三年八月十二日)》)
由于全面認識了經濟在戰爭中的作用和戰爭與經濟之間的關系,于是,毛澤東規定了戰爭時期,“我們的經濟政策的原則,是進行一切可能的和必須的經濟方面的建設,集中經濟力量供給戰爭,同時極力改良民眾的生活,鞏固工農在經濟方面的聯合,保證無產階級對于農民的領導,爭取國營經濟對私人經濟的領導,造成將來發展到社會主義的前提?!保ā段覀兊慕洕撸ㄒ痪湃哪暌辉拢罚 ?/p>
中國共產黨是在“左”右傾思想的激烈斗爭中成長成熟的。正是毛澤東在斗爭中得一貫正確,奠定了他的領袖地位。這種斗爭同樣表現在戰爭與經濟的關系上?! ?/p>
“左”傾思想以最堅決最徹底革命的面貌出現,不易被識破,頗能盛行。毛澤東將其作為首要的危害。有些同志認為革命戰爭已經忙不了,哪里還有閑工夫去做經濟建設工作,因此見到誰談經濟建設,就要罵為“右傾”。毛澤東指出:“這種以為革命戰爭的環境不應該進行經濟建設的意見,是極端錯誤的。有這種意見的人,也常說一切應服從戰爭,他們不知道如果取消了經濟建設,這就不是服從戰爭,而是削弱戰爭?!薄叭藗冋f要到戰爭完結了才能進行經濟建設,而在現在則是不可能的,這不是明顯的錯誤觀點嗎?”(《必須注意經濟工作(一九三三年八月十二日)》)
毛澤東在批判“左”傾單純軍事觀的同時,對右傾單純經濟觀更毫不留情?!澳欠N以為經濟建設已經是當前一切任務的中心,而忽視革命戰爭,離開革命戰爭去進行經濟建設,同樣是錯誤的觀點。” (《必須注意經濟工作(一九三三年八月十二日)》)
他痛斥道:“在國內戰爭中企圖進行和平的,為將來所應有而現在所不應有的,為將來的環境所許可而現在的環境不許可的那些經濟建設工作,只是一種瞎想?!?(《必須注意經濟工作(一九三三年八月十二日)》)
毛澤東指出:“發展經濟的路線是正確的路線,但發展不是冒險的無根據的發展?!?《抗日時期的經濟問題和財政問題(一九四二年十二月)》)他強調:“黨的路線是正確的發展路線,一方面要反對陳舊的保守的觀點,另一方面又要反對空洞的不切實際的大計劃。這就是黨在財政經濟工作中的兩條戰線上的斗爭。” 《抗日時期的經濟問題和財政問題(一九四二年十二月)》)
就是在與“左”右傾思想的斗爭中,毛澤東制定了與革命戰爭相適應的發展生產、保障供給,統一領導、分散經營、軍民兼顧、公私兼顧、生產和節約并重、既反保守又反盲動等基本經濟政策?! ?/p>
毛澤東思想是以系統辨證方法分析事物,對戰爭時期的經濟建設也是這樣。他指出了土地革命、文化教育、政府工作等對經濟建設的作用,真正表現了他的彈鋼琴式的工作思路?! ?/p>
正確的思想產生正確的行動,取得理想結果。革命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之所以在軍事、政治和經濟等各方面獲得了輝煌成功,就在于毛澤東思想的指導。
(二)
在組織領導上,毛澤東堅持統一領導、分散經營,倡導公營、尊重私營,動員和依靠人民、尊重群眾,實現精神和物質的統一,發揮各種經濟成分的積極性。
中國革命是沿著毛澤東開辟的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道路而獲成功的。戰爭的主戰場長期處在農村,主要根據地在農村,一切工作都是以農村為基本依據而展開的。經濟工作,也是如此?! ?/p>
計毒莫過于絕糧。反動力量對革命的摧殘無所不用其極?!皵橙嗽谶M行經濟封鎖,奸商和反動派在破壞我們的金融和商業,我們紅色區域的對外貿易,受到極大的妨礙?!?(《必須注意經濟工作(一九三三年八月十二日)》)“我們曾經弄到幾乎沒有衣穿,沒有油吃,沒有紙,沒有菜,戰士沒有鞋襪,工作人員在冬天沒有被蓋。國民黨用停發經費和經濟封鎖來對待我們,企圖把我們困死,我們的困難真是大極了。”(《抗日時期的經濟問題和財政問題(一九四二年十二月)》)出路何在?
共產黨是為人民服務、代表人民利益、深受人民擁護的,是充分相信群眾、依靠群眾的,毛澤東人民戰爭理論更是威力無窮,他要求:“每一個共產黨員,必須學會組織群眾的勞動?!薄熬褪前讶罕娊M織起來,把一切老百姓的力量、一切部隊機關學校的力量、一切男女老少的全勞動力半勞動力,只要是可能的,就要毫無例外地動員起來,組織起來,成為一支勞動大軍?!保ā督M織起來(一九四三年十一月二十九日)》)
這樣一支大軍,只有統一步調,才能發揮整體優勢。但在戰爭時期,由于根據地、解放區分散全國,更由于二千多年的封建制度和一百余年的半封建半殖民,中國以農村自然經濟為主、以個體經濟為主?!坝捎谑寝r村,人力物力都是分散的,我們的生產和供給就采取“統一領導,分散經營”的方針?!保ā侗仨殞W會做經濟工作(一九四五年一月十日)》)所以,“經濟和財政工作機構中的不統一、鬧獨立性、各自為政等惡劣現象,必須克服,而建立統一的、指揮如意的、使政策和制度能貫徹到底的工作系統?!?(《抗日時期的經濟問題和財政問題(一九四二年十二月)》)
軍隊屯田自古有之,但是最徹底、最成功者,莫過于毛澤東。“由于是農村,由于是經常被敵人摧殘的農村,由于是長期戰爭的農村,部隊和機關就必須生產。由于是分散的游擊戰爭,部隊和機關也可能生產?!?(《必須學會做經濟工作(一九四五年一月十日)》)
“一切機關學校部隊,必須于戰爭條件下厲行種菜、養豬、打柴、燒炭、發展手工業和部分種糧?!?(《開展根據地的減租、生產和擁政愛民運動(一九四三年十月一日)》)
“總之,除有特殊情形者外,一切部隊、機關,在戰斗、訓練和工作的間隙里,一律參加生產。部隊和機關,除利用戰斗、訓練和工作的間隙,集體參加生產之外,應組織專門從事生產的人員,創辦農場、菜園、牧場、作坊、小工廠、運輸隊、合作社,或者和農民伙種糧、菜。在目前條件下,為著渡過困難,任何機關、部隊,都應建立起自己的家務。不愿建立家務的二流子習氣,是可恥的?!?(《必須學會做經濟工作(一九四五年一月十日)》)
戰爭時期,革命隊伍只講精神不講物質,共產黨員只講為人民服務不講自己生活,似乎已成定論。但卻是錯誤的!毛澤東是理想與現實、精神與物質的統一論者,他指出:“把共產黨員為著供給家庭生活(農村黨員)和改善自己生活(機關學校黨員)以利革命事業,而從事家庭生產和個人業余生產,認為不光榮不道德的觀點,是錯誤的。在有根據地的條件下,不提倡發展生產并在發展生產的條件下為改善物質生活而斗爭,只是片面地提倡艱苦奮斗的觀點,是錯誤的?!保ā堕_展根據地的減租、生產和擁政愛民運動(一九四三年十月一日)》)他提出:“除各大小單位應一律發展集體生產外,同時獎勵一切個人(軍隊除外)從事小部分農業和手工業的個人業余生產(禁止做生意),以其收入歸個人所有。” (《開展根據地的減租、生產和擁政愛民運動(一九四三年十月一日)》)“還應規定按質分等的個人分紅制度,使直接從事生產的人員能夠分得紅利,借以刺激生產的發展?!?(《必須學會做經濟工作(一九四五年一月十日)》)
當著公營經濟建設起來形成規模,軍隊和機關學校因自己動手而獲得解決的部分,占了整個需要的大部分之后,毛澤東由衷贊嘆:“這是中國歷史上從來未有的奇跡,這是我們不可征服的物質基礎。” (《抗日時期的經濟問題和財政問題(一九四二年十二月)》)
“我們要發展公營經濟,但是我們不要忘記人民給我們幫助的重要性。” (《抗日時期的經濟問題和財政問題(一九四二年十二月)》)毛澤東是冷靜的,他清楚:國家經營的經濟事業,在目前,只限于可能的和必要的一部分。因此,他提出:“我們對于私人經濟,只要不出于政府法律范圍之外,不但不加阻止,而且加以提倡和獎勵。”(《我們的經濟政策(一九三四年一月)》)“應該獎勵民營企業,而把政府經營的國營企業只當作整個企業的一部分。” (《論政策(一九四○年十二月二十五日)》)
雖然毛澤東尊重和獎勵私人經濟,但他對其危害卻也認識深刻:“在農民群眾方面,幾千年來都是個體經濟,一家一戶就是一個生產單位,這種分散的個體生產,就是封建統治的經濟基礎,而使農民自己陷于永遠的窮苦?!彼赋觯骸翱朔@種狀況的唯一辦法,就是逐漸地集體化;而達到集體化的唯一道路,依據列寧所說,就是經過合作社?!?“目前我們在經濟上組織群眾的最重要形式,就是合作社。”(《組織起來(一九四三年十一月二十九日)》)
合作社如此之重要,毛澤東也堅持群眾觀,以自愿為原則。他認為,實際上,命令主義地發展合作社,是不能成功的;暫時在形式上發展了,也是不能鞏固的。結果是失去信用,妨礙了合作社的發展。(《必須注意經濟工作(一九三三年八月十二日)》)
他要求:“都應該在群眾自愿的基礎上,廣泛組織這種集體互助的生產合作社。”并指出:“總之,只要是群眾自愿參加(決不能強迫)的集體互助組織,就是好的?!保ā督M織起來(一九四三年十一月二十九日)》)“為了發展農業生產,必須勸告農民在自愿原則下逐步地組織為現時經濟條件所許可的以私有制為基礎的各種生產的和消費的合作團體。”(《在晉綏干部會議上的講話(一九四八年四月一日)》)
由于毛澤東始終以很大的精力傾注于合作社的發展,使合作社多形式、多內容發展壯大。這樣,就把群眾的力量組織成了一支勞動大軍。對此,他滿懷激情、大力謳歌:“這是人民群眾得到解放的必由之路,由窮苦變富裕的必由之路,也是抗戰勝利的必由之路?!?(《組織起來(一九四三年十一月二十九日)》)
“現在我們的國民經濟,是由國營事業、合作社事業和私人事業這三方面組成的?!薄昂献魃缃洕蛧鵂I經濟配合起來,經過長期的發展,將成為經濟方面的巨大力量,將對私人經濟逐漸占優勢并取得領導的地位。所以,盡可能地發展國營經濟和大規模地發展合作社經濟,應該是與獎勵私人經濟發展,同時并進的。” (《我們的經濟政策(一九三四年一月)》)
毛澤東就是這樣,立足軍事著眼經濟、立足軍隊著眼群眾、立足現實著眼未來,領導著革命戰爭時期的經濟建設?! ?/p>
(三)
在管理方法上,毛澤東堅持計劃、尊重市場,調控流通、利用市場,充分發揮干部優勢和組織作用,采取正確的工作方法實行必要的干預?! ?/p>
“沒有正確的領導方式和工作方法,要迅速地開展經濟戰線上的運動,是不可能的?!?(《必須注意經濟工作(一九三三年八月十二日)》)戰爭時期的農村,物質基礎之瘠薄、生產力之落后、條件之惡劣、環境之殘酷,都是難以想象的,要發展經濟、保障供給,就必須有計劃的進行經濟建設,克服市場的盲目性,使有限的生產要素發揮最大限度的作用,充分發展生產力。
應該說,在個體經濟為主的基礎上,有計劃地組織經濟建設大道充分發揮和發展生產力的問題,至今經過長期的和平年代也未能圓滿的解決,然而在戰爭年代的私有制條件下,毛澤東卻創出了奇跡?! ?/p>
毛澤東認為,在散漫的手工業基礎上,全部的精密計劃當然不可能。但是關于某些主要的事業,首先是國家經營和合作社經營的事業,相當精密的生產計劃,卻是完全必需的。他指出“確切地計算原料的生產,計算到敵區和我區的銷場,是我們每一種國營工業和合作社工業從開始進行的時候就必須注意的?!?(《我們的經濟政策(一九三四年一月)》)
不難發現,毛澤東是主張有計劃發展經濟的,尤其認為:“工業的進行需要有適當的計劃。”但這種計劃經濟絕不是包羅萬象的、全部的精密,而是適當的,限于某些主要事業的計劃。同時,這計劃又是以市場為基礎而制定,這市場不僅包括我區境內市場,而且包括境外敵區市場?!耙驗閺V大群眾的需要,我們自己即有廣泛的市場。應該首先為著自給,其次也為著出口,有計劃地恢復和發展手工業和某些工業。” (《我們的經濟政策(一九三四年一月)》)
同樣的思想也表現在農業上:“在小農經濟的基礎上面,對于某些重要農產作出相當的生產計劃,動員農民為著這樣的計劃而努力,這是容許的,而且是必須的。” (《我們的經濟政策(一九三四年一月)》)
那么,對于公營和合作社之外的經濟成分,尤其是個體經濟,又怎樣動員他們為著計劃而努力呢?毛澤東強調了利用市場,有計劃地調控流通,“一方面要使我們的糧食,在紅色區域內由有余的地方流通到不足的地方,不使有的地方成了堆,有的地方買不到,有的地方價格過低,有的地方價格又過高;一方面要把我區多余的糧食,有計劃地(不是無限制地)運輸出口,不受奸商的中間剝削,從白區購買必需品進來?!?(《必須注意經濟工作(一九三三年八月十二日)》)他指出:“我們有計劃地組織人民的對外貿易,并且由國家直接經營若干項必要的商品流通,例如食鹽和布匹的輸入,食糧和鎢砂的輸出,以及糧食在內部的調劑等,現在是異常需要的了?!?(《我們的經濟政策(一九三四年一月)》)由此,對重要必需品試試合理的流通調控,既平抑市場、穩定生活,又克服市場副作用、保護生產、繁榮經濟。
一般的,市場對生產的引導是有一定時滯的。在形勢瞬息萬變的戰爭期間,又很難容許像和平時期那樣從容不迫的調整生產和產業結構。對此,毛澤東強調干部和組織的作用。他指出:“經濟建設運動的開展,需要有很大數量的工作干部。這不是幾十幾百人的事,而是要有幾千人幾萬人,要把他們組織起來,訓練起來,送到經濟建設的陣地上去?!保ā侗仨氉⒁饨洕ぷ鳎ㄒ痪湃臧嗽率眨罚 ?/p>
發展時期,干部匱乏,毛澤東主張從群眾中選拔:“從土地斗爭、經濟斗爭、革命戰爭中鍛煉出來的群眾,涌出來了無數的干部,怎么好說沒有干部呢?丟掉錯誤的觀點,干部就站在面前了?!保ā侗仨氉⒁饨洕ぷ鳎ㄒ痪湃臧嗽率眨罚 ?/p>
他非常重視知識分子出身的黨員的特殊作用,認為他們可以幫助群眾組織生產,幫助群眾總結經驗。(《組織起來(一九四三年十一月二十九日)》)
毛澤東反復強調:“各級黨政軍機關學校一切領導人員都須學會領導群眾生產的一全套本領。凡不注重研究生產的人,不算好的領導者。一切軍民人等凡不注意生產反而好吃懶做的,不算好軍人、好公民。一切未脫離生產的農村黨員,應以發展生產為自己充當群眾模范的條件之一。”“共產黨員必須學會組織勞動力的全部方針和方法?!保ā堕_展根據地的減租、生產和擁政愛民運動(一九四三年十月一日)》)
他要求:“解放區的工作人員,必須努力學會做經濟工作?!保ā墩撀摵险ㄒ痪潘奈迥晁脑露娜眨罚?
他號召:“全黨動員學習管理工業生產、農業生產和做生意,盡可能地將各解放區的經濟加以適當的組織,克服市場上的盲目性,并同一切投機操縱的分子進行必要的斗爭。”(《中共中央關于九月會議的通知(一九四八年十月十日)》)
有了足夠的干部,在具體工作的方法上,毛澤東提出:各級政府及經濟部門,要把經濟工作,經常地放在議事日程上面去討論,去督促,去檢查。其次,要推動群眾團體動員群眾都加入經濟戰線上來。其次,要深入最基層做經濟建設的宣傳,在宣傳中要把革命戰爭和經濟建設的關系講得十分明白,要把改良群眾的生活,增加斗爭的力量,講得十分實際。他特別強調,要以群眾化的方式動員群眾。(《必須注意經濟工作(一九三三年八月十二日)》)
同時,毛澤東指出:“又須首長負責,自己動手,實行領導骨干和廣大群眾相結合、一般號召和具體指導相結合的辦法,才能有效地推進生產工作?!保ā侗仨殞W會做經濟工作(一九四五年一月十日)》)
毛澤東滿懷信心地斷定:“我們的同志學會了組織群眾的勞動,學會了幫助農民做按家生產計劃,組織變工隊,組織運鹽隊,組織綜合性合作社,組織軍隊的生產,組織機關學校的生產,組織工廠的生產,組織生產競賽,獎勵勞動英雄,組織生產展覽會,發動群眾的創造力和積極性,加上旁的各項本領,我們就一定可以把日本帝國主義打出去,一定可以協同全國人民,把一個新國家建立起來?!?(《組織起來(一九四三年十一月二十九日)》)
需要注意的是,毛澤東不僅強調必須用行政力量配合群眾工作,而且重視運用財稅政策和貨幣政策實現經濟建設。他要求:“對于一切有益于國民經濟的工商業征收營業稅,必須以不妨礙其發展為限度?!保ā蛾P于目前黨的政策中的幾個重要問題(一九四八年一月十八日)》) “關稅政策和貨幣政策,應該和發展農
工商業的基本方針相適合,而不是相違背?!保ā墩撜撸ㄒ痪潘摹鹉晔露迦眨罚 ?/p>
(四)
在發展戰略上,毛澤東堅持以農為首、全面發展,既堅持改革生產關系,解放生產力,又堅持改善生產條件、發展生產力,堅持自力更生和對外開放?! ?/p>
解放和發展生產力,是毛澤東經濟思想的始終主題。他強調:“中國一切政黨的政策及其實踐在中國人民中所表現的作用的好壞、大小,歸根到底,看它對于中國人民的生產力的發展是否有幫助及其幫助之大小,看它是束縛生產力的,還是解放生產力的。” (《論聯合政府(一九四五年四月二十四日)》)
民以食為天,農為萬業之首。戰爭時期,食之更難,毛澤東更是堅持以農為主,并且已經具備了現代農業觀。他指出:“在目前的條件之下,農業生產是我們經濟建設工作的第一位,它不但需要解決最重要的糧食問題,而且需要解決衣服、砂糖、紙張等項日常用品的原料即棉、麻、蔗、竹等的供給問題。森林的培養,畜產的增殖,也是農業的重要部分?!?(《我們的經濟政策(一九三四年一月)》)
毛澤東深知:土地是農民的命根子,是最主要的生產資料,中國革命之所以能獲得農民的支持,在農村建立起基地,主要在于始終注意了土地問題。土地之所以是政治問題,因為首先是經濟問題?!爸挥性谖覀儼淹恋胤峙浣o農民,對農民的生產加以提倡獎勵以后,農民群眾的勞動熱情才爆發了起來,偉大的生產勝利才能得到。” (《我們的經濟政策(一九三四年一月)》)
抗日期間,中國共產黨讓了一大步,將“耕者有其田”的政策,改為減租減息的政策,推動了國民黨參加抗日,又使解放區的地主減少其對于我們發動農民抗日的阻力。“由于是農村,農民都是分散的個體生產者,使用著落后的生產工具,而大部分土地又還為地主所有,農民受著封建的地租剝削,為了提高農民的生產興趣和農業勞動的生產率,我們就采取減租減息和組織勞動互助這樣兩個方針。” (《必須注意經濟工作(一九三三年八月十二日)》)他強調:“土地制度獲得改革,甚至僅獲得初步的改革,例如減租減息之后,農民的生產興趣就增加了。然后幫助農民在自愿原則下,逐漸地組織在農業生產合作社及其他合作社之中,生產力就會發展起來。這種農業生產合作社,現時還只能是建立在農民個體經濟基礎上的(農民私有財產基礎上的)集體的互助的勞動組織,例如變工隊、互助組、換工班之類,但是勞動生產率的提高和生產量的增加,已屬驚人。” (《論聯合政府(一九四五年四月二十四日)》)
毛澤東極為重視生產條件的改善,他指出:“關于農業生產的必要條件方面的困難問題,如勞動力問題,耕牛問題,肥料問題,種子問題,水利問題等,我們必須用力領導農民求得解決。這里,有組織地調劑勞動力和推動婦女參加生產,是我們農業生產方面的最基本的任務?!彼瑫r指出:水利是農業的命脈,我們也應予以極大的注意。(《我們的經濟政策(一九三四年一月)》)
毛澤東不僅重視農業勞動力的組織,而且尤其重視農業科學研究及其成果推廣和勞動力技能的教育。他強調:“目前自然還不能提出國家農業和集體農業的問題,但是為著促進農業的發展,在各地組織小范圍的農事試驗場,并設立農業研究學校和農產品展覽所,卻是迫切地需要的?!?(《我們的經濟政策(一九三四年一月)》)他指出:“用文化教育工作提高群眾的政治和文化的水平,這對于發展國民經濟同樣有極大的重要性?!?(《必須注意經濟工作(一九三三年八月十二日)》)大生產運動中,他甚至要求:“各地應開辦七天至十天為期的種菜訓練班、養豬訓練班和為著改善伙食的炊事人員訓練班。” (《開展根據地的減租、生產和擁政愛民運動(一九四三年十月一日)》)
他不厭其煩地強調:“在任何地區,一經消滅了封建制度,完成了土地改革任務,黨和民主政府就必須立即提出恢復和發展農業生產的任務,將農村中的一切可能的力量轉移到恢復和發展農業生產的方面去,組織合作互助,改良農業技術,提倡選種,興辦水利,務使增產成為可能?!?(《在晉綏干部會議上的講話
( 一九四八年四月一日?。罚 ?/p>
處在戰爭環境的農村,雖然毛澤東指出了“有些同志不顧此時此地的具體條件,空嚷發展,例如要求建設重工業,提出大鹽業計劃、大軍工計劃等,都是不切實際的,不能采用的?!?(《抗日時期的經濟問題和財政問題(一九四二年十二月)》)但也絕不是無所作為,他提出:“我們的經濟建設的中心是發展農業生產,發展工業生產,發展對外貿易和發展合作社。”(《我們的經濟政策(一九三四年一月)》)“保護商業應表現于游擊隊的嚴格的紀律上面,除了有真憑實據的漢奸外,決不準沒收一家商店,這是困難的事,但是這是必須執行的確定的政策”。(《抗日游擊戰爭的戰略問題(一九三八年五月)》)“應該積極發展工業農業和商品的流通?!?(《論政策(一九四○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必須動員一切可能的力量,大規模地發展解放區的農業、工業和貿易,改善軍民生活?!?(《論聯合政府(一九四五年四月二十四日)》)
1943年,毛澤東要求:“黨委、政府和軍隊,必須于今年秋冬準備好明年在全根據地內實行自己動手、克服困難(除陜甘寧邊區外,暫不提豐衣足食口號)的大規模生產運動,包括公私農業、工業、手工業、運輸業、畜牧業和商業,而以農業為主體?!保ā堕_展根據地的減租、生產和擁政愛民運動(一九四三年十月一日)》)
工業發展需要的資金較大,根據地又缺乏資金。因此,毛澤東除了要求“應該避免對任何有益企業的破壞?!?(《論政策(一九四○年十二月二十五日)》之外,主張獎勵
地主的資財向工業方面轉移,反復強調:“必須避免對中小工商業者采取任何冒險政策。各解放區過去保護并獎勵一切于國民經濟有益的私人工商業發展的政策是正確的,今后仍應繼續。減租減息時期鼓勵地主富農轉入工商業的政策也是正確的,認為“化形”而加以反對和沒收分配是錯誤的?!?“地主富農的工商業一般應當保護,只有官僚資本和真正惡霸反革命分子的工商業,才可以沒收。這種應當沒收的工商業,凡屬有益于國民經濟的,在國家和人民接收過來之后,必須使其繼續營業,不得分散或停閉。” (《關于目前黨的政策中的幾個重要問題(一九四八年一月十八日)》)他特別提出:“將消滅地主富農的封建剝削和保護地主富農經營的工商業嚴格地加以區別,將發展生產、繁榮經濟、公私兼顧、勞資兩利的正確方針同片面的、狹隘的、實際上破壞工商業的、損害人民革命事業的所謂擁護工人福利的救濟方針嚴格地加以區別?!保ā蛾P于工商業政策(一九四八年二月二十七日)》))
毛澤東指出:“我們到了糧食和工業品全部或大部自種自造自給并有盈余的日子,就是我們全部學會在農村中如何做經濟工作的日子。將來從城市趕跑敵人,我們也會做新的經濟工作了。中國靠我們來建設,我們必須努力學習。”(《必須學會做經濟工作(一九四五年一月十日)》)
毛澤東是一貫主張自力更生的,這不僅是因為敵人的封鎖,更是為了發展的需要。“我們不能學國民黨那樣,自己不動手專靠外國人,連棉布這樣的日用品也要依賴外國。我們是主張自力更生的。我們希望有外援,但是我們不能依賴它,我們依靠自己的努力,依靠全體軍民的創造力?!?(《必須學會做經濟工作(一九四五年一月十日)》)可要因此就認為毛澤東是閉關自守,那就大錯而特錯了!他早就指出:“我們的目的不但要發展生產,并且要使生產品出口賣得適當的價錢,又從白區用低價買得鹽布進來,分配給人民群眾,這樣去打破敵人的封鎖,抵制商人的剝削。我們要使人民經濟一天一天發展起來,大大改良群眾生活,大大增加我們的財政收入,把革命戰爭和經濟建設的物質基礎確切地建立起來。” (《必須注意經濟工作(一九三三年八月十二日)》)
不僅如此,他還要求:“應該吸引愿來的外地資本家到我抗日根據地開辦實業?!?(《論政策(一九四○年十二月二十五日)》)
(五)
在發展方針上,毛澤東堅持生產與節約并重、提倡增收節支、量力而行、充分發展,既反對右傾保守,有反對“左”傾盲動?! ?/p>
在戰爭狀態的農村,聚集財力并不容易,作為大軍統帥,毛澤東卻又必然要以一定的財力支撐戰爭的勝利。為此,他提出并制定了正確的觀點和政策?! ?/p>
毛澤東強調:“從發展國民經濟來增加我們財政的收入,是我們財政政策的基本方針”。(《我們的經濟政策(一九三四年一月)》)他指出:“不注重發展經濟,只片面地在開支問題上打算盤的保守的單純的財政觀點,是錯誤的。” (《開展根據地的減租、生產和擁政愛民運動(一九四三年十月一日)》)
他批評了“片面地看重了財政”,“腦子終日只在單純的財政收支問題上打圈子” 的保守的觀點,明確了 “財政政策的好壞固然足以影響經濟,但是決定財政的卻是經濟”的辯證關系后,他指出:“未有經濟無基礎而可以解決財政困難的,未有經濟不發展而可以使財政充裕的?!薄柏斦щy,只有從切切實實的有效的經濟發展上才能解決?!倍巴洶l展經濟,忘記開辟財源,而企圖從收縮必不可少的財政開支去解決財政困難的保守觀點,是不能解決任何問題的?!?(《抗日時期的經濟問題和財政問題(一九四二年十二月)》)他再三說明:“不注重發展經濟,只片面地在開支問題上打算盤的保守的單純的財政觀點,是錯誤的。不注重組織黨政軍群眾和人民群眾的廣大勞動力,以開展群眾生產運動,只片面地注意少數政府人員忙于收糧收稅弄錢弄飯的觀點,是錯誤的。不知用全力幫助群眾發展生產,只知向群眾要糧要款的觀點(國民黨觀點),是錯誤的?!?(《開展根據地的減租、生產和擁政愛民運動(一九四三年十月一日)》)
不僅如此,毛澤東還提醒充分注意:“國家銀行發行紙幣,基本上應該根據國民經濟發展的需要,單純財政的需要只能放在次要的地位?!?(《我們的經濟政策(一九三四年一月)》) “只有實事求是地發展公營和民營的經濟,才能保障財政的供給?!彼螅骸翱h區黨政工作人員在財政經濟問題上,應以百分之九十的精力幫助農民增加生產,然后以百分之十的精力從農民取得稅收?!辈娬{:“對前者用了苦功,對后者便輕而易舉?!?(《開展根據地的減租、生產和擁政愛民運動(一九四三年十月一日)》)
在聚財的同時,毛澤東不僅重視生產,而且重視人民。他指出:“不注意全面地發動群眾生產運動,只注意片面地以少數經濟機關組織少數人從事生產的觀點,是錯誤的。” (《抗日時期的經濟問題和財政問題(一九四二年十二月)》)
他強調:“雖在困難時期,我們仍要注意賦稅的限度,使負擔雖重而民不傷。而一經有了辦法,就要減輕人民負擔,借以休養民力?!?(《抗日時期的經濟問題和財政問題(一九四二年十二月)》)他要求:“在財政供給上,必須使自衛戰爭的物質需要得到滿足,同時又必須使人民負擔較前減輕,使我解放區人民雖然處在戰爭環境,而其生活仍能有所改善?!保ā兑宰孕l戰爭粉碎蔣介石的進攻(一九四六年七月二十日)》)
與此同時,毛澤東強調:“有些同志不顧戰爭的需要,單純地強調政府應施“仁政”,這是錯誤的觀點?!彼赋觯骸霸诠覙O端困難時,要人民多負擔一點,也是必要的,也得到人民的諒解。但是我們一方面取之于民,一方面就要使人民經濟有所增長,有所補充。這就是對人民的農業、畜牧業、手工業、鹽業和商業,采取幫助其發展的適當步驟和辦法,使人民有所失同時又有所得,并且使所得大于所失,才能支持長期的抗日戰爭。”他強調:“反過來,人民負擔雖然一時有些重,但是戰勝了政府和軍隊的難關,支持了抗日戰爭,打敗了敵人,人民就有好日子過,這個才是革命政府的大仁政?!保ā犊谷諘r期的經濟問題和財政問題(一九四二年十二月)》)
對另外的錯誤觀點,就是不顧人民困難,只顧政府和軍隊的需要,竭澤而漁,誅求無已。毛澤東強調:“這是國民黨的思想,我們決不能承襲。我們一時候加重了人民的負擔,但是我們立即動手建設了公營經濟?!?(《抗日時期的經濟問題和財政問題(一九四二年十二月)》)
盡管毛澤東堅決反對縮減必要的財政開支,堅持增產增收,但他更反對濫用浪費,他指出:“財政的支出,應該根據節省的方針。應該使一切政府工作人員明白,貪污和浪費是極大的犯罪。”
他提出:“節省每一個銅板為著戰爭和革命事業,為著我們的經濟建設,是我們的會計制度的原則。我們對于國家收入的使用方法,應該和國民黨的方法有嚴格的區別。” (《我們的經濟政策(一九三四年一月)》)
他苦口婆心、始終強調:
“節約是一切工作機關都要注意的,經濟和財政工作機關尤其要注意。”“從事經濟和財政業務的工作人員,還必須克服存在著的有些還是很嚴重的官僚主義,例如貪污現象,擺空架子,無益的“正規化”,文牘主義等等?!?(《抗日時期的經濟問題和財政問題(一九四二年十二月)》)
“在一切黨政軍機關中講究節省,反對浪費,禁止貪污。” (《開展根據地的減租、生產和擁政愛民運動(一九四三年十月一日)》)
“任何地方必須十分愛惜人力物力,決不可只顧一時,濫用浪費。任何地方必須從開始工作的那一年起,就計算到將來的很多年,計算到長期堅持戰爭,計算到反攻,計算到趕走敵人之后的建設。一面決不濫用浪費,一面努力發展生產。”(《必須學會做經濟工作(一九四五年一月十日)》)
“在推進解放區的各項工作時,必須十分愛惜當地的人力物力,任何地方都要作長期打算,避免濫用和浪費。這不但是為著打敗日本侵略者,而且是為著建設新中國?!?(《論聯合政府(一九四五年四月二十四日)》)
“必須十分節省地使用我們的人力資源和物質資源,力戒浪費。必須檢查和糾正各地已經發生的貪污現象?!?(《以自衛戰爭粉碎蔣介石的進攻(一九四六年七月二十日)》)
“在克服困難的斗爭中,必須反對浪費,厲行節約:在前線注意繳獲歸公,愛護自己的有生力量,愛護武器,節省彈藥,保護俘虜;在后方,減少國家機構的開支,減少不急需的人力和畜力的動員,減少開會時間,注意農業的季節,不違農時,節省工業生產的成本,提高勞動生產率” 。(《中共中央關于九月會議的通知(一九四八年十月十日)》)
“為了迅速地恢復和發展農業生產和市鎮上的工業生產,在消滅封建制度的斗爭中,必須注意盡一切努力最大限度地保存一切可用的生產資料和生活資料,采取辦法堅決地反對任何人對于生產資料和生活資料的破壞和浪費,反對大吃大喝,注意節約。” (《在晉綏干部會議上的講話(一九四八年四月一日)》)
戰爭時期毛澤東的經濟思想,是以系統和辯證的思維方法,以生產觀和群眾觀為主線建造起的理論體系。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的經濟政策就是以此為基礎形成的,最終奪取了全面勝利。歷史的發展、環境的變化和條件的改變,使許多以往行之有效的工作政策、方式和方法會失去存在的現實意義,但是毛澤東系統和辯證的方法、生產觀和群眾觀的理念卻是永放光芒,于今更有著重大的現實意義。尤其是對正確處理經濟建設這個中心工作與其它工作的關系,依靠人民大眾發展社會生產力,實現長治久安、強國富民,更有重大的啟示。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