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 > 歷史 > 歷史視野

陳映真:美國在臺灣的統治

陳映真 · 2012-01-17 · 來源:國企新聞網
收藏( 評論() 字體: / /

美利堅:超級的帝國  

   

做為一個帝國,美利堅共和國在二次大戰中和二次大戰后,有急速的擴張和發展。 她的經濟實力遠遠地壓倒了歐洲,成為戰后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霸主。美國一國的總消費量,等于全世界其他各國糖、消費量的總和。美國一國所使用的銅、鐵、重要稀有金屬、石油和能源,遠遠超過任何一個或十數個民族和國家所使用的總和,她的陸海空軍基地遍布全世界,和四十多個國家訂立軍事同盟條約,只有另一個霸權蘇聯可以匹敵。她的投資遍布全世界,不論在西歐,在第三世界,星條旗總會在地球的某一個地方上的基地和企業大樓上,迎見不落的太陽。她的大學吸引來自全球的知識份子,世界上不論富國貧國,都有受過美國大學、研究所、研究機構訓練的知識份子,位居政、經、學、商和軍界要津。美國制造的武器、 彈藥、制服、軍事編制,做為美國對各該國的軍事控制和影響力的明顯象征,遍布全球。美國的政治貸款,經濟壓力、國際特工,控制著好幾個民族和國家。  

   

以美國為母國的國際性跨國企業,壟斷和支配著全世界的資源、市場、政治和外交、軍事。美國的「工業、軍事」復合體對于世界上反對美國經濟、外交利益的國家,施行殘酷的鎮壓 。美國的國務院、五角大廈、跨國企業、新聞處、中央情報局、軍事顧問團和學術基金會,所執行的環球策略,基本上與舊式殖民主義政策性格相同,但范圍極大、 內容極精巧, 即所謂的新式殖民主義。美國的新聞社、電影、電視、全球性企業公告和遍布各國的美國新聞處,對全世界進行思想和文化的美國化工作,制造對美國和世界體系的 優美形象,相對地消滅、破壞其他民族悠久、優美 、深厚的傳統文化……。代替了過去的「白人的負擔」論、「文明的使命」論等,今日美國以「大國的責任」和「自由」、「民主」的「信念 」,向全世界進行不知饜足的政治上、軍事上、文化上、經濟上之擴張。以無數原料國的貧窮、文盲、疾病、政治不安和內戰為價,美國支配全球各地的資源,以維 持美國的「富強」;美國也以顛覆、暗殺、鎮壓為手段,支持許多第三世界的軍事獨裁政權,以維護美國的外交、經濟的利益。美國不惜支持她的傀儡政權,對各國要求民主和自由的政治運動 、學生運動和工人運動的血腥鎮壓,來保障美國在各國的政治、軍事和經濟利益。  

   

在人類的歷史上,從來沒有一個國家像美國一樣,深遠、廣泛地影響著世界上每一個人民、民族和國家。在有些國家中,美國的政治、外交、軍事政策,簡直和自己的近現代史分不開。而中國就是這樣的一個國家。  

   

戰后美國和臺灣的關系  

   

日本戰敗以后,美國軍方為了接運來臺接收的國軍和遣返在臺日本僑民和軍隊,美國海軍艦隊進駐高雄港。當時,由于當時臺灣當局對美國海軍的驕橫作風有所不滿,不予合作,美國竟派遣數千名陸戰隊非法登陸臺海沿岸要地,完成遣送日本僑民的任務。  

   

為讓臺灣做為美國空軍不可或缺的中繼站,戰后,美國迅速修復了臺北、新竹、臺南等地的軍用機場,并在林口和松山建立航管雷達站,進駐美國第十三航空隊。早在國共戰爭在大陸結束之前,臺灣已經成為美國的一個重要軍事基地了  

。  

美軍在戰后的對臺任務,是在臺灣建設美國在臺灣的政治和經濟的支配。當時駐臺「陸軍顧問團」在臺灣當局的排拒下解散,另行組成美陸軍「駐臺辦公室」。美國的臺北領事館 成立后,這些軍人轉隸這領事館的武官處,繼續活動。在同一時期,美國駐臺軍事和情報單位,并完成對臺灣地理、水文、人文、政治和經濟方面的調查。  

在國民黨于大陸節節失利的情況下,美國原先支持國府(臺灣同胞對國民黨政府的簡稱)剿滅中共的政策開始轉變。一九四九年,「中美關系白皮書」發表,正式宣告放棄國民政府,并且企圖以遺棄國 府為代價, 向中共示好,以利繼續維持美國在「革命」后中國的利益。一九五0年,杜魯門總統宣布承認、中國對臺灣的宗主權;美國不圖占有臺灣或在臺海建立基地并享有特權;美國不圖在臺另建親美獨立政權,并不再為國府提供軍援,最后宣稱美國不介入中國內戰。至此,美國全面、徹底地遺棄了國府,暗地里準備向中共伸出「友誼」之手。  

   

一九五0年六月,韓戰(朝鮮戰爭)爆發,把東西冷戰帶向一個高峰。美國以縮小韓戰的戰爭面為言,宣告「臺灣海峽的中立化」政策,一方面制止國府反攻大陸,一方面以美國海空軍力進駐臺灣,嚇阻中共對臺進攻。十月,中共揮軍渡鴨綠江與美軍對陣,美國開始改變對國府的遺棄政策,恢后了有規模、有組織、有計劃的軍事援助,以增強國府三軍和培植親美政權,使臺灣成為美國全球戰略利益的組成部份。  

   

從此以后,大量的美國軍隊進駐臺澎和金馬地區,美國的軍事、經濟、文化、政治和情報勢力(如「西方公司」和民航公司「 CAT 」 ),隨著中美協防條約(即美臺共同防御條約)、美國軍援和經援在臺灣的介入,大量、廣泛地滲入臺灣的生活。在越戰(越南戰爭)之前,國府和美國的軍事合作在八二三炮戰時達到了高潮。而這期間美國軍事、情報單位直接介入國共雙方在外島上的數次炮戰和海戰,已是公開的事實。越戰則造成美國與國府軍事合作的另一個高潮。這時清泉岡大型軍機場的建設和啟用,便臺灣成為美國越戰的后勤基地。駐臺美軍官兵數量激增,而對臺軍援也由贈與性的改為貸款和軍品、軍火廠銷售的性質。  

   

一九七0年代開始,美國為了它新的全球戰略,開始轉變對中國的政策。隨著美國與中共關系的擁整,停止對國府外交承認,美國撤廢了協防條約和臺海決議案,并撤走了駐軍和軍援單位,但以「臺灣關系法」維持美國與臺灣間政治、經濟和軍事上的利益。  

   

國府的美國經驗:求全與委屈  

   

一 九五0年,在大陸戰爭全面潰散,美國宣布對國府遺棄政策下,國府面臨著旦夕間破滅的危機,但在韓戰中,全面扭轉了危機。美國對國府也因中共的悍然參與韓戰,對國府政策也從遺棄主義逐步轉變為支持和美國化改造的政策。于是,從五十年代到八十年代的今天,親美、揚美、依美成為臺灣三十年來主要的政治、經濟和文化政策。因 此,臺海三十年間,政治上、意識上反美和對美國的批評,基本上是一個禁忌,極容易和「破壞中美友誼」、「共匪陰謀」扯上關系。三十年來,美國在臺灣被塑造 成自由、民主的最高榜樣;美國是「自由世界」偉大的領袖,是對抗邪惡的共產主 義的世界盟主;美國是富裕、有正義感、慷慨、友好的國家;美國是一切進步學術、藝術、文學的來源;美國是世界上最先進技術與科學的象征(這一點是有部份真實性的);美國社會是一個開放、多元、富裕、民主、自由甚至公平社會的最高榜樣......  

   

在政治上,對美國全球目標的依存,成為臺灣政 治的主要方針。跟隨、配合美國的全球外交政策,成為臺灣政治的主要性格。在軍事上,臺海明顯地是美國全球戰略布屬中的一個基地。一九五0年以后,在美國大量軍援下,國府軍隊得以存在、改造。美式軍事裝配、制度、管理,深深地改變了國府軍隊的面貌和品質,并且配合美國軍方,執行美國在韓戰、越戰和其他美國在遠東地區的政策,盡了一定的責任。在經濟上,美國的經援穩定了五0年代臺灣瀕于破產的經濟,完成了土地改革。美國的援助和投資,深深地影響了臺灣的經濟, 使美國商品、資本和技術,深入地在臺灣各處擴散,造成臺灣在貿易、資本、技術上對美國愈來愈深的依賴。  

   

在文化上,美國在戰后根本改造了我國教育結構,透過教科書、派遣研究人員、到美留學、完成了我國臺灣教育領域一一特別是高等教育領域一一中的美國化改造。美國新聞處、好萊塢電影、美國電視節目、 美國新聞社的消息,基本上左右著臺灣文化,并且持續、強力地塑造著崇拜美國的意識。在六0年代,美國自由主義被當時「進步」知識份子奉為經典,美國的流行 音樂、美國的抽象主義、超現實主義藝術和文學支配臺灣的文藝界達十數年之久。大量的留學生從六0年代起涌向美國,并滯留不歸。甚至在臺灣的英語教育,也是 純粹的美國腔調。臺灣的宣傳機構,甚至在七0年后美國展開新的「遺棄」主義時,也一再悲忿地宣稱臺海戰略地位的美國利益的重要,宣稱自己是美國再也難于找 到的最忠實的盟友。  

   

但是,在這一切前臺的「中美傳統友誼」的背后,創隱藏著國府和美國之間暗潮起伏的斗爭。從一九四九年前美國軍方顧問在臺的專橫的情報、軍事行為與當時臺海當局的矛盾開始,一九五0年重新開始的美國對國府軍援,夾帶著國府軍隊的美國化及美國支配的目的,而和國府當局張開頑固的斗爭,傳言中的美國支持下的反政府軍事政變,經國府逮捕孫立人將軍而失敗;在國府對日本和約中,壓迫國府接受「臺海地位未定論」的條款;以中美協防條約制止國府反攻大陸,卻同時從一九五四年起以美國CIA情報結構展開對中國大陸的間諜和軍事行動。除此以外,從戰后美國在日本東京的占領總部對當時臺海分離主義運動者廖文毅的支持開始,美政府當局一直和臺海分離運動保持著秘密和公開的聯系。此外,美國政府、情報當局對臺海三十年來各階段反國府的政治運動及其中的活動人士有各種聯系與支持,其實早已是一項公開的秘密了。三十年來,國府就是這樣地和美國過著明里握手擁抱,暗里做著艱苦的攻擊斗爭的生活。回想起來,臺灣終竟沒有在政治、軍事和經濟上淪為美國更為徹底的新殖民地,國府獨到的政治手腕,有它的「政績」。  

   

然而,不論美國的帝國主義政策和國府圖存的政治戰略中,在暗地,在幕后,如何在三十年來的臺灣進行者長久的陰謀與反陰謀的斗爭,國府長期、公開的親美、從美政策,在臺灣的朝野間,形成了一股深遠的、復雜的 崇美、媚美、揚美的氛圍,并且在民族的精神和心理上造成了對美國、西方的崇拜、和對自己的自卑所構成的復雜情緒。  

而不論國府當局和批評國府體制的黨外,盡管互相批評和攻訐。同時對美國表現出同質的對美爭寵、諂媚和依存的態度。這毋寧是一件復雜而富于諷刺的現象。  

   

臺灣的制式歷史教育中,美國被描寫成對中國沒有領土、政治和經濟野心的國家。在十九世祀兇惡的西方帝國主義瓜分中國的時代,據說美國是唯一主張中國的「門戶 開放」,制止列強在中國劃地獨占的國家。在臺灣的反國府體制的民主活勤中,也把美國看成真心同情和有力支持臺灣人民追求民主、自由理想的大國,在想象和實際上,引為奧援。  

   

國府和黨外對于美國對臺灣接觸的史的本質有意、無意的無知和歪曲,其實是兩者在思想、感情上形成深重的「美國結」的主要原因之一。  

事 實上,從十九世紀中葉開始,美國對臺灣抱著領土、資源、政治、軍事的野心,與荷蘭、西班牙、英國等殊無二致。一八五0年代中葉,在美國水師提督(即當時清政府對海軍艦隊司令的稱呼)倍里叩開日本的同時,即曾奉命調查臺灣資源,主強美國占領臺灣,并且主強臺灣在當時國際貿易與交通上,對美國有實質上的利益。同時,當時美國駐遠東外交人員哈里斯(駐日本大使), 極力收集有關臺灣資料,

向美國外交當局力陳美國占領臺灣之利。美國商人黎基敦力陳臺灣對美國之利益,主強美國派兵占據臺灣。一八六0年 代末,美國曾一度以應懲殺害美國水手商人之臺灣山胞為理由,派兵登陸鵝鑾鼻。這些與當時西、法、英各國在東亞的帝國主義行徑殊無不同的思想和行為,雖然因為美國對中國事務介入嫌晚,加以美國國內黑奴問題而形成分裂,引發內戰而來有具體的結果,但美國對島嶼臺灣的帝國主義政策,早在十九世紀業已形成,事實俱在。  

   

一八七五年,美國開始了對中國的外交接觸。當時列強早已紛紛在中國劃地獨占,美國成了一個遲到的侵略者。為了阻止列強在華繼續瓜分,以便為美國找到插手中國事務的空隙 ,美國倡言中國的「門戶開放」主義,其實只是為了能使美國在中國與列強爭分一杯羹罷了。  

   

美國和臺灣分離主義運動  

   

接著,從二次世界大戰到戰后以來,美國和中國,從而和臺灣發生了空前密切的接觸。但做為十九世紀美國對中國、連帶地對臺灣的帝國主義政策的延長,使得先是在中國后是在臺灣建立和培養一個親美,聽命于美國的政權,成為美國對華政策的一個主要核心部份。  

一 九五0年,美國對國府「恢復」軍經援助的同時,主動、連帶地執行著臺灣政權的親美化改造政策。以軍援、美援為手段,美國企圖支配國府三軍系統、企圖培植親美將領顛覆國民黨政府。在此同時,美國一方面以軍援及經援支持鞏固國府在臺灣的統治,一方面早在五0年代初,即由住東京盟軍總部卵翼庇護廖文毅在日本的分離運動。一 方面對國府恢復軍援,促成國府與日本和約的簽,訂立中美協防條約,通過臺灣海峽決議案,一方面又公開提倡「臺灣地位未定論」 ,不但為了為美國軍事力量進出臺灣和臺灣海峽,制造法的根據,一方面也是用來制造各個階段的「兩個中國」和「一中一臺」政策。而正是在這個「臺灣地位未定 論」的影響下,滋長了三十年來各派別的臺灣分離主義。  

   

尤其引人注目的是,三十年來各種主要的臺灣分離主義理論,主要都先由美國或日本政客和 「學者」率先提倡。一九五五年,有名的賴旭和倡言協助一個「民主臺灣」之發展;同年,美國曾要求李宗仁出面推翻國府,建立獨立的臺灣;六0年,美國副國務卿倡言“臺灣獨立”之利益;六0年代,美國人柯爾拋了出「臺灣人在人種上并非中國人」之論。另外,以賴旭和為首的美國「現代化」派學者,在肯定日本戰后「現代化」成功之馀,建議帶肯定日本對臺灣的殖民統治,從而謂臺灣已因五十年殖民而受日本“同化”,而主張臺灣與中國的分離之論;孟德爾有推翻國府而使臺灣獨立,可使中共攻臺失去理由,從而可維持臺灣海峽之和評論;有國共和談將危害美國在臺灣之利益,而力主臺灣獨立之論;林林總總,不一而足。而最近兩三年間流行于北美的「臺灣民族論」,實也無非以上諸論的一個延長。七0年代以后,美國對華政策進行重大改變,在轉移對國府之外交承認于北平前后,私底下美國 拋出了更多支持臺灣成為一「獨立政治單位」以永久分離于中國的「兩個中國」和「一中一臺」論。雖然一直到兩年前,美國才公開地拋棄了「臺灣地位未定論」, 承認臺灣為中國之一部份,并且公開放棄了對臺灣獨立的支持政策,但在實際上支持臺灣自中國永久分離以確保美國之臺灣利益的政客、議員、商人和學者,仍大有人在。而海外,尤其是北美的臺灣分離運動,其右派如「臺灣獨立聯盟」、「臺灣人公共事務協會」者,固然公然采取對美附庸的立場,以促成如「臺灣前途決議」 案之帝國主義法案以驕人,即連自稱馬克思派的左翼分離主義,對美國的對臺灣之帝國主義歷史和政策,也睜眼、閉眼,裝聾做啞。  

   

臺灣民主運動和美國  

   

如果國府是一個親美的政權,那么,何以做為國府的對立面的臺灣中產者(中產階級)民主運動,也抱持著不亞于國府的親美、媚美、美國庸屬的立場?這當然是一個復雜的問題。但是至少可以舉出兩個因素:  

第 一,在于美國在世界各地的「兩手主義」。美國一方面為了壓制各地反美民族主義,不惜以維護政治上不穩定的政權,以交換美國在各該國之政治、外交、軍事及經濟利益。但在同時,美國也深知道這種政府不能長期穩定,為了避免被當地反美勢力顛覆,美國總是同時和當地親美的反體制運動保持密切的聯絡。美國一方面以軍經援助支持 菲律賓馬可仕(馬科斯) 政權壓制其反馬可仕民主運動。但一旦看見馬可仕政權已無法強予維持,美國就會轉而支持像阿奎諾(阿基諾)那種基本上親美的反馬可仕勢力,就是一個實例。因此,臺灣的中產者民主運動過去的原來地主一一中產階級的屬性,及今日臺灣中產階級的社會屬性,規定其親美性格,促成美國對他們的支持;而這美國支持的自身,又對其親美。美國附庸性格,促成擴大再生產。  

   

第二,是三十年來臺灣在文化、宣傳和思想上掩蓋美國對臺帝國主義政策所造成的矛盾,卻同時大力提倡親美、崇美的思想、情感和教育,使臺灣知識界、文化界失去對美國政治、經濟和文化上帝國主義因素的獨立批判力。到國府體制的不滿情緒,竟而不但沒有造成連帶地對國府表面所親倚的美國之批判,反而成為國府爭奪美國支持的競爭者。  

   

在五0年代的臺灣民主運動中,殷海光不言命在民主理論、反對風格上,皆有今人尚不能超越 的成就。但即使嫉惡如殷海光,尚且不能沒有依據力(美國)以達成臺灣的民主運動目標之想。美國對當時著名的民主反對派領袖高玉樹的政治和經濟支持早非秘 密。一九六0年代末,美國中央情報局公然私運當時分離主義民主運動學者彭明敏出臺灣,在美國進行分離主義運動。同時期,美國使館介入一個地下分離主義運動案件。  

   

一九七0年代,從「臺灣政論」系開始的臺灣中產階級民主運動,基本上并沒有改變對美國依恃的、親美、崇美的性格。美國對康寧祥的支持與重視,表現在美國與國府斷交時將消息同時通知國府當局和康氏一事,表露無遺。康系三議員于一九八一年訪美言行,及返臺發表的聲明,表現出臺灣中產階級民主運動在「美國支持臺灣合于美國利益」等言論上,和其所反對的國府有共同的理論和語言。在近年黨外內部「批康」運動中,自稱在運動中更為純粹和徹底的反康 一系,在批康的內容中,也絲毫不觸及康系的親美方針與立場。一九八二年,以「美麗島」系家屬為中心的黨外立委訪美,在美遍訟支持臺灣的美國「自由派」參議員如羅伯特•肯尼迪、索拉茲等,回臺以后,在各自的政論雜志上,大篇幅刊登自己和美國政要、學人的合照,甚至以此合照在八二年底的大選中做為競選的號召。同 年,美國參議員索拉茲訪臺,為了爭取參加他的演講參會,黨外內部竟產生了爭執和矛盾。幾年來,黨外和國府一樣,為美國是否堅定支持臺灣而心煩慮亂,一會兒 高興,一會兒流淚。他們同為美國與中共間各種公報、文件中的措辭,各搞各的拆字游戲,各自尋找「美國人愛我不愛你」的證據,凄凄惶惶,不可終日。  

   

同在一個美國依附的社會基礎上,國府和黨外同時培養并且發展了親美、崇美,對美國基本上沒有批判意識的相同體制,并且互相影響,互相吸引,形成一個錯綜復雜的「美國結」。而這美國結的具體情感,不論在國府或它的反對體臺灣黨外,都表現為下述六種心態:  

一、各自認為自己是美國最忠實的伙佯。都認為自己最忠實地信仰和服膺美國反共、民主、自由的原則;都認為自己的存在和發展,完全符合美國當面戰略的、政治的和經濟的利益。  

   

二、都對美國懷抱著哀怨卻熱烈的情感。都關心上海公報上「認知」和「承認」的差別;都希望美國為臺灣「一千八百萬居民」的「幸幅」與「自由」介入臺灣事務;在美國與中共眉來眼去之時,都表現出哀怨的沉默、一廂情愿地抱著美國「不會遺棄我」的熱情,而不敢發出怒聲。  

   

   

三、都私下堅信「美國最愛我」。有人憑著在臺灣實際有效的統治和三十年來各種具體合作的歷史得驗;有人憑著三十年來美國「暗」中伸出來的手,各自相信美國「對我最好」,死心塌地,再大的考驗,都忠貞不渝。  

   

四、都對美國的富裕、「民主」和「自由」、強大的國力,高大漂亮的形象,有發自內心最真實的崇拜。美國國會、輿論對自己的一褒一貶,都足以使自己陶醉或悲傷。 與美國相接、尊崇、敬服之心油然而生;與美國政界、商界、學界相接,則欣然有驕美之色,不知不覺間,在美國人面前自動地流露出諂笑之色而不自尊。  

   

   

五、都對貧窮的中國大陸有鄙夷之情。有人對“匪區”(祖國大陸)的所謂貧窮落后、專制暴政,長期做鄙夷的宣傳;有人對「中國民族」傳統中落后、「殘暴」、「黑暗」,懷有深刻的 蔑視和敵意,甚至發展成一程反華的情感。這種對中國大陸人民、歷史和文化的鄙夷,和五0年代冷戰時代由美國推動的反共論調,有極為密切的關聯,而不知不覺 間,在這種宣傳下,中國大陸竟成了他國;大陸人民竟成了他族。  

   

六、對美國文化、政治、國力的崇拜,造成了對西方文化、政治的崇拜,并且同時 在它的對立面,都發展出對東亞臨近窮國、第三世界貧困國家的輕蔑意識。因此,不論國府或黨外,對第三世界都不約而同地忽視、鄙夷。在他們的眼中,能說歐美語言、日語的人種才是高等的民族,他們都同情和支持以色列和南非,在亞洲,除了日本,他們只看得起會搞獨裁、也會搞錢的新加坡……總之,崇拜歐美、輕視第三 世界,成為同時并存的二重結構  

   

在這樣的「美國結」的世界中,人們在偌大一個地球上只看見一個巨大、光輝的美利堅共和國,以及在這共和國旁邊的臺灣。除此而外,對整個歐洲、東亞、中東、亞洲、非洲和中南美洲甚至中國大陸皆可視而不見,聽而不聞。因此,雖然國民黨的創始人孫中山先生,在三民主義這個思想體系中,很早地表現出掙脫資本主義世界體系的遠見,今日的國府,甚至到今天也沒有改變對廣受第三世界詬病的美國、以色列和南非的「親善」態度。 而當外的視野,在這個問題上,也決不比國府當局高明。把落后國家的疆界胡亂重劃,憑意促成許多不必要的「獨立」國家,以利對它的控制和掠奪,正是資本主義 體系的杰作。非洲大陸上無數「獨立」的國家,彼此互相殺伐,正是非洲大地上從前的殖民母國一手炮制的。不認識在這「世界體系」下臺灣近代史的展開,一味提 倡「臺灣民族」以便臺灣「獨立建國」的海外臺灣分離運動,其實便是在「美國結」的狹小而荒謬的世界中所產生的錯誤認識。  

   

事實上,認識美國的 帝國主義政策,是需要一個過程的。在樸正熙、全斗煥專制體制下,勇敢地為南朝鮮民主和自由崛起的南朝鮮民主運動和學生運動,從韓戰以來,一直把美國看成韓國民主、自由和人權運動的有力后盾。特別是在卡特總統的「人權外交」時代,南朝鮮的「黨處」和青年學生,對美國有堅定的信賴。一直到美國里根政府無情地允許全斗 煥以美援武器、彈藥和情報器材對光州的群眾運動進行毫不掩飾的血腥鎮壓,南朝鮮的反對派和學生,才學會了一課沉痛的功課。  

   

   

在一個綿密的、由新 舊殖民主義所交織成功的現代世界體系中,東亞和整個第三世界的近現代史,至少應該使這一件事實無從隱蔽,即為了爭取自己民族的解放、國家的獨立、政治的民 主和自由,只有一個可靠的依靠,那就是自己的同胞。任何想援引外國一一特別是強國來達成自己追求獨立、解放、民主和自由的目標的企圖,幾乎毫無例外地會遭 受到悲慘的失敗的命運。時至今日,在整個遼闊的第三世界中,幾乎已經沒有一個地方像臺灣一樣,不論在朝在野,那樣地對美國的帝國主義政策缺少批判的認識, 而對于美國的一切,還懷抱著幾近幼稚的幻想。而這一切,從臺灣的反體制運動的角度來檢討,只是愈益顯現出這樣的事實:臺灣的中產階級黨外運動,至少在目前 階段中,在歷史、思想和文化上是如何的貧困和幼稚。如何在中國、東亞、和第三世界的近現代史的結構再思考臺灣前去的道路,努力從「美國結」和親崇美國、輕 視第三世界這個二重結構中掙脫出來,在中國歷史的現代中,在中國自己的民主、自由、獨立的運動中,爭取自己的地位,恐怕是臺灣中產階級黨外運動今后階段中 一個重要的課題吧。  

「 支持烏有之鄉!」

烏有之鄉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執中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收藏

心情表態

今日頭條

點擊排行

  • 兩日熱點
  • 一周熱點
  • 一月熱點
  • 心情
  1. “當年明月”的病:其實是中國人的通病
  2. 為什么說莫言諾獎是個假貨?
  3. 何滌宙:一位長征功臣的歷史湮沒之謎
  4. 為什么“專家”和“教授”們越來越臭不要臉了?!
  5. 元龍||美國欲吞并加拿大,打臉中國親美派!
  6. 陳丹青說玻璃杯不能裝咖啡、美國教育不啃老,網友就笑了
  7. 掃把到了,灰塵就會消除
  8. 俄羅斯停供歐洲天然氣,中國的機會來了?
  9. 【新潘曉來信】一名失業青年的牢騷
  10. 雙石|“高臺以后,我們的信心的確缺乏……”
  1. 到底誰不實事求是?——讀《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與《毛澤東年譜》有感
  2.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士,敢于戰斗,善于戰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3. “深水區”背后的階級較量,撕裂利益集團!
  4. 歷史上不讓老百姓說話的朝代,大多離滅亡就不遠了
  5. 大蕭條的時代特征:歷史在重演
  6.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集?
  7. 瘋狂從老百姓口袋里掏錢,發現的時候已經怨聲載道了!
  8. 到底誰“封建”?
  9. 該來的還是來了,潤美殖人被遣返,資產被沒收,美吹群秒變美帝批判大會
  10. 兩個草包經濟學家:向松祚、許小年
  1. 北京景山紅歌會隆重紀念毛主席逝世48周年
  2. 元龍:不換思想就換人?貪官頻出亂乾坤!
  3. 遼寧王忠新:必須直面“先富論”的“十大痛點”
  4. 劉教授的問題在哪
  5. 季羨林到底是什么樣的人
  6. 十一屆三中全會公報認為“顛倒歷史”的“右傾翻案風”,是否存在?
  7. 歷數阿薩德罪狀,觸目驚心!
  8. 歐洲金靴|《我是刑警》是一部紀錄片
  9. 我們還等什么?
  10. 只有李先念有理由有資格這樣發問!
  1. 毛主席掃黃,雷厲風行!北京所有妓院一夜徹底關閉!
  2. 劍云撥霧|韓國人民正在創造人類歷史
  3. 到底誰不實事求是?——讀《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與《毛澤東年譜》有感
  4. 果斷反擊巴西意在震懾全球南方國家
  5. 重慶龍門浩寒風中的農民工:他們活該被剝削受凍、小心翼翼不好意思嗎?
  6.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集?
亚洲Av一级在线播放,欧美三级黄色片不卡在线播放,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精品久久精品老人网 | 亚洲欧洲国产1区二区 | 在线播放十八禁视频无遮挡 | 午夜欧美精品久久 | 亚洲欧美日韩v在线播放 | 亚洲自拍中文字幕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