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勤(jixuie)題記:梁漱溟先生是個敢于頂撞毛主席的學者、民主人士,而毛主席沒有因此在個人感情上對他產生不快,一直到晚年主席還掛念著這位朋友。
毛主席的胸襟無與倫比。
延安時期,毛主席和梁漱溟不落俗套地長談,也是暢談。
1974年9月30日晚,重病中的周總理最后一次出席國慶招待會,并致祝酒辭。
這次招待會除毛主席以外,幾乎所有的黨和國家領導人包括年事已高患有重病的董老、康生也都參加國慶25周年的慶典,有一批在“文革”中受沖擊的老干部、老民主人士、老教授、老專家被邀請出席了這次國慶招待會。
當時的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即現在的中國社會科學院)也有許多位知名學者應邀出席了。國慶招待會之后,哲學社會科學部領導小組給黨中央寫了一份簡報,反映出席國慶招待會的知名學者的雀躍之情。
毛主席閱后很高興,在這份簡報上批示:“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名單上的人參加招待會甚好,可惜沒有周揚、梁漱溟。”
在特定歷史條件下,當時只公布了“金無足赤,人無完人”,沒有能公開全部引用這段批示。不過,公布的這一部分流傳很廣。
眾所周知,梁漱溟與毛澤東相識于“五四”時期的北京大學。解放前延安時期,梁漱溟曾兩次只身赴延安,為國事與毛澤東見面長談。
梁先生回憶說:“在延安談話最多的是和毛澤東先生,前后共談八次。有兩次不重要,一是他設宴招待的一次,又一次是臨走之前,他來送行。其余六次,每次時間多半很長,至少亦兩個鐘頭。最長者,就是通宵達旦。——這樣有兩次。因為毛先生夜里不睡覺,而白天睡。談話多從晚飯后開始,不知不覺到天明。”
他還寫了一些對毛主席的直感:“此番會晤,在我印象上甚好。古時諸葛公稱關美髯曰逸群絕倫,我今亦有此嘆。他不落俗套,沒有矯飾,從容、自然而親切。彼此雖有爭辯,而心里沒有不舒服之感。大致每次都可以讓你很舒服的回去。”
“他于聽你談話時,喜用筆隨手記錄。禿筆粗墨,在大紙上橫行寫來如飛。我一邊談,他一邊寫。我談完,他便手指所記要點,一條一條答復。條理清楚,句句到題。我將我的一兩種小冊子,和四十萬言的一部《鄉村建設理論》都贈他,請他指教。隔一天見面時,他取出一沓紙來,紙上已將我書內要點,或他認為好的地方,皆摘錄排列,井井有條。這都是可佩服之處。”
解放初期,他們又多次單獨見面,交流思想,共商國事,一直到1953年9月終止。
梁漱溟曾經說:“自1953年9月之后,我的確失去了單獨與毛澤東主席見面談話的機會,但我心里領會到,我自1953年9月之后政協委員照當,生活待遇照舊,并未受到任何組織處理,仍體現了毛澤東主席的意思。”
事實正是這樣:梁漱溟自1953年9月受到嚴厲批判之后,雖然對所爭論的問題遭到的待遇心里委屈,但同時也為自己如此目中無人地當眾頂撞毛主席的行為而深感懊悔。
事后不久,梁漱溟苦苦思索,想出了八個大字,即:閉門思過,聽候處理。他沒有直接寫信給毛主席,而是給當時的政協全國委員會陳叔通副主席和李維漢秘書長寫信,要求請長假,政協的各種會議和活動均暫不參加,以求有更多的時間在家讀書學習,閉門思過。信發出后,梁漱溟真的不去政協了。但不多久,陳、李即派人告知,說政協該發給他的通知一律照發,能不能出席會議由梁漱溟自己酌定。陳、李的答復,梁漱溟心中明白,這是毛主席的意思。
歲月荏苒,時光飛逝。與毛主席同齡已是古稀之人的梁漱溟到已于1976年先他而去的毛澤東的故居韶山參觀。
當他踏上韶山沖,見到毛澤東故居地道的農家房舍,想到毛澤東世代為農的家庭背景、想到建國初期中國這個積貧積弱的農業大國當時的現狀、想起毛澤東在舊中國那怎樣的環境下,在井岡山創建根據地,以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氣勢和胸懷,經過堅苦卓絕、前仆后繼的英勇斗爭,領導著中國廣大的勞苦大眾,推翻了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三座大山的統治,建立了人民當家做主的人民共和國。革命勝利的取得來之不易,而要想在短的時間內改變一個新生的、落后的農業大國的面貌,讓人民特別是翻了身的農民過上幸福安康的生活,正是一代偉人、共和國領袖殫精竭慮、始終縈繞心頭所思所想的大計和最終要實現的目標。
眼前看到的和想到的,使這位年愈古稀的老人心情猶如打翻了的五味瓶,一種發自肺腑的內疚第一次沖擊著梁漱溟老人的心。他感到幾十年前致信和當面責問毛澤東有沒有讓別人批評的雅量?現在看,是自己首先沒有一種接受別人批評的雅量。想到此,梁漱溟主動對陪同人員談起了當年和毛澤東爭論的事。他說:幾十年過去了,當時是我的態度不好,講話不分場合,使他(毛澤東)很為難。現在看,毛澤東是對的。特別是在對待我個人的問題上,毛澤東襟懷大度、心胸豁達,關心我這樣的民主人士,其情、其理感人至深。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確實是中國各民主黨派真誠的朋友。
當梁漱溟老先生晚年身體不太好的時候,得知了主席這個批示的全部內容以后,既嚴肅又欣慰地說:“人無完人是句至理名言,對于凡人或偉人,都同樣是適用的。”
參考
1975年春節前的毛主席周總理朱老總 http://jixuie.home.news.cn/blog/a/01010002E05A0B30A1F1FDA5.html
毛澤東對人民政協的科學定位[2010-12-13 13:40]
毛主席和孔子第74代孫的交往:不為良相,便為良醫 http://jixuie.home.news.cn/blog/a/01010002E05A0B54DBE0FDAD.html
[建黨90周年]黃克誠提出的根本問題:對毛主席評價的態度問題
黃克誠大將的求真精神:敢唱反調[2011-03-21 08:08] http://jixuie.home.news.cn/blog/a/01010002E05A0B467E4B7DA5.html
糾纏偉人的錯誤可成名,不能叫偉大http://jixuie.home.news.cn/blog/a/01010002E05A091CC70BFDA5.html
潘光旦的思想境界:真學者真學問3 http://jixuie.home.news.cn/blog/a/01010002E05A0B2FE386FDAD.html
徹底打敗日本鬼子是在抗美援朝時期[2010-08-16 16:37]
【原創】 毛澤東神勇仁政讓日本戰犯重新做人:為紀念“七七事變”71周年而作[2008-07-07 12:53]
[建黨90周年]毛主席共產黨征服日本戰犯靠什么?
[建黨90周年]重慶談判看毛主席的全心與全意
歡迎交流:歷史印證了毛澤東 - jixuie.home.news.cn
李克勤濟學網http://www.like-qin.com/
李克勤(jixuie)文集http://www.wyzxsx.com/ShowAuthor.asp?ChannelID=1&AuthorName=%C0%EE%BF%CB%C7%DA%A3%A8jixuie%A3%A9
原文地址 1974年國慶毛主席還掛念著梁漱溟先生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