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德沒有能提出“十六字訣”的歷史經驗
中國紅軍開展游擊戰爭時提出的著名的戰術方針——十六字訣的產權問題一直是一個懸而未決的問題,尤其是當兩個當事人——毛澤東與朱德辭世之后,這個問題似乎成了歷史之謎!近幾年,在反毛之風甚囂塵上的態勢下,一些別有用心的人打著所謂還原歷史的旗號,不顧歷史事實,妄圖借機抬朱損毛,生編硬造,顛倒黑白,卻不知自己的那些所謂的歷史真相居然缺乏基本的邏輯,這就是:朱德沒有能提出“十六字訣”的歷史經驗!
為何這樣說呢?
我們先來看看朱德的簡歷:朱德,字玉階,生于四川。年輕時就讀于云南講武堂,后參加蔡鍔的討袁護國軍,從排長、連長、營長一直升到旅長。在參加共產黨之前,朱德曾任過云南邊境軍官,率部清剿過邊境土匪。之后出國,先到法國,在那里結識了共產黨的周恩來,并加入了共產黨。后到德國,再到蘇聯,然后回國參加并領導了南昌起義。南昌起義失敗后,率殘兵敗將遠赴廣東,途中聽到廣州起義失敗的消息后,繞道湘南。在湘南領導了湘南起義。湘南起義失敗后,在毛澤東的接應下上了井岡山,從此“朱毛”便成為中國革命的一張王牌。
我們再來看看十六字訣。
十六字訣最開始只有十二字,即:敵來我走,敵走我追,敵疲我打。后來進一步總結完善,形成了軍事學上講到的十六字訣:敵進我退,敵駐我擾,敵疲我打,敵退我追。
不管是十二字訣也好,還是十六字訣也好,能總結出這樣的軍事戰術方針的條件是:敵人是強大的,我方是弱小的。也即是說,所謂的游擊戰爭的前提條件是,敵人力量比我方占據相當大的優勢!換句話來說,解放戰爭后期,當人民解放軍的力量超過國民黨軍隊時,這個時候就再不是打游擊戰了。
朱德沒有能提出“十六字訣”的歷史經驗的原因是什么?
現在能看到的全部資料提供的信息表明,之所以朱德能提出十六字訣,是因為朱德在云南邊境剿匪時運用過游擊戰,他是總結那時的經驗而得到“十六字訣”的經驗的。
我們只須動用腦子稍微想一下,就知道這樣的推理是完全不符合邏輯的。
其一,云南剿匪時,朱德是剿匪一方,他可是正規軍,完全在明處,用不著躲躲藏藏的。只有土匪繞著他們走的份兒,不可能他們繞著土匪走的。
其二,朱德接受的是完全的軍事學院式教育。云南講武堂肯定沒有教他們怎樣去打游擊戰。
其三,朱德與云南的那些土匪沒有什么交情,只是敵對方,土匪不可能告訴他土匪們對付官軍(即朱德)的方法的。
其四,如果朱德當年將云南的土匪剿滅了,那么朱德不可能認為土匪的那些方法有用(即使土匪對他講過那些活命的方法);如果朱德當年沒有將云南的那些土匪剿滅,那么朱德同樣也不會可能總結出土匪 的活命方法,因為自古以來中國的土匪就是那樣活過來的。
基于上述四點理由,我們認為朱德沒有獲得提出十六字訣的歷史經驗的條件,是以無法分享“十六字訣”這種高超的游擊戰爭戰術原則的著作權的。
相反,毛澤東卻有提出“十六字訣”的歷史條件。
其一,毛澤東沒有經過正規的軍事學院學習的經歷,不拘泥于書本中的條條框框,他是不會按照書上寫的方式來打仗的。雖然毛澤東的軍事思想符合辯證法,也符合軍事家們的思路,但他是獨創的,自成體系。不同于古今中外的軍事大家。
其二,毛澤東有善于總結的學識。總結經驗,雖然是一句很簡單的話,但實際做起來卻是很難。尤其是將實踐中得到的經驗提高到理論的高度。沒有很淵博的學識是難以做到這一點的。毛澤東具備。
其三,在朱德到井岡山之前,毛澤東已經率部在井岡山堅持斗爭了近八個月的時間(從一九二七年的九月至一九二八年的五月)。毛澤東率秋收起義殘部上了井岡山時,發現那里居然有兩枝農民部隊竟然在那樣艱苦條件下存活下來,這是一個奇跡,毛澤東不能不探究其原因。這原因就是許多資料中介紹的,那個叫王佐的農民軍首領對毛澤東說,只要會轉圈圈。對于毛澤東來說,會轉圈圈當然不是目的,因為共產黨鬧革命是要爭取天下的,而不是占山為王,但在敵強我弱的態勢下,暫時委屈一下自己,巧妙地與敵人周旋需要轉圈圈,那就只能轉圈圈了。這與后來轉戰陜北時的道理是相通的。
其四,十六字訣在當時不過是一個戰術原則,但如果放在共產黨領導的全部武裝下看,即從更廣范圍來看,更象是一個戰略原則。這樣的戰略原則與從后來共產黨提出的所有的戰略原則上看,也唯有毛澤東的思想才有如此的深度與廣度。
由上述四點理由可知,十六字訣為毛澤東所創必然無疑。
但為什么“十六字訣”的著作權會變得懸而未決呢?
對于兩位當事人來說,分清是你先說的,還是我先說的,并沒有太大的意義。
對于軍事學研究來說,分清是毛澤東說的,還是朱德說的,也沒有太多的意義。
那么,近幾年的一些人一定要在這個問題上鉆牛角尖,其目的是什么呢?
反毛!
也即是說,這些人打著還原歷史真實的旗號的目的并不是給朱德臉上貼金,而是要達到他們的反毛的目的!
這里不妨舉出反毛們打著還原歷史真實的旗號的目的是反毛的例子:
其一,毛澤東選集中的文章只有十二篇是毛澤東親自寫的,其余的都是別人代筆。
其二,胡喬木說,以毛澤東名義發表過的詞《沁園春。雪》是他寫的。
其三,毛澤東的軍事思想有39%是粟裕的。
如此種種,不一而足。限于篇幅,上述三種情況這里就不多說了,事實上有關駁斥的文章網上也多如牛毛,那些造假者的言論實在不值一駁。
2011-7-6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