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的世紀意義
二十世紀的下半葉,出現了兩件大事:一件是社會主義陣營因修正主義作祟,不費一槍一彈,從堡壘內部組成了蘇聯解體和東歐劇變,瓦解了好端端的社會主義陣營。一件是東方出現了一個社會主義新中國,在抗美援朝、抗美援越的戰場上,與朝越人民一道,以極其劣勢的武器打敗了世界頭號帝國主義美國;又在修正主義者毀約、撤退專家、陳兵百萬威脅下,和帝國主義的封鎖下,興建了社會主義,創造了兩彈一星。
前一件是帝國主義高興的,由兩霸對峙變成一霸橫行。
后一件是中朝越人民高興的,也是世界被壓迫民族和被壓迫人民高興的。
世界人民看到了一個事實,只要敢于團結奮斗,采取人民戰爭的方式,持堅韌不拔的勇氣,任何帝國主義都是可以打敗的。帝國主義是紙老虎。
在朝鮮戰場上,開始時,中朝武裝既沒有海軍,也沒有空軍,僅有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中繳獲的一些武器,在戰爭過程中創建了少量的年輕空軍,在極端困難條件下,得到人民的全力支持,發揮了軍民一體的偉大力量,終于打敗了美帝及其仆從的最現代化的海陸空軍。
在越南戰場上,特別的南越,不但沒有海軍和空軍,連重型武器也沒有,只有一些輕武器,又缺乏軍用器材補給,缺少糧食供應。美帝采用了大量陸軍攻擊,空軍地毯式的轟炸,使用了化學武器,使用了摧毀森林和農作物的藥劑,極盡其慘無人道的能事,最后還是以徹底失敗終。
古巴打敗了美帝的入侵,在四十多年的時間里,堅持抵制美帝的封鎖和多次的侵擾,在拉丁美洲樹起了一桿不可摧的社會主義大旗。
在社會帝國主義施展淫威時,曾經與德意法西斯侵略斗爭多年而取勝的阿爾巴尼亞,頂住了外來的威脅。阿富汗人民的戰斗,使社會帝國主義的入侵,不得不以失敗告終。
埃及在爭取民族獨立的斗爭中,完全驅逐了帝國主義的勢力。利比亞的獨立,抗住美帝直接干涉。阿爾及利亞人民趕走了帝國主義統治,獲得了獨立。阿根廷打退了老牌帝國主義的進攻。非洲索馬里那樣一個小國的人民煥發出昂揚的斗志,趕走了美帝海陸空軍的入侵。
到二十世紀末葉,以美帝為首挾其比以前更加現代化的海陸空軍,把聯合國宣言拋在一邊,對伊拉克狂轟亂炸不止,并對其施行經濟封鎖。用種種卑鄙手段企圖顛覆薩達姆政權。為了獨霸巴爾干,以美帝為首入侵南斯拉夫,極盡其狂轟濫炸之能事。
除了朝鮮和越南之外,對上述這些國家,帝國主義的陸軍都沒有開進去。它本來是可以闖進去,為什么不闖進去?
克林頓在紀念侵朝戰爭五十周年時,說了一句話:“要切實記住入朝、入越兩場戰爭。”他沒有作更多的解釋,但這是一個很好的答案。
侵朝、侵越之戰的徹底失敗,并不只是軍事上的失敗,而是政治上的徹底失敗,暴露了帝國主義在軍事上、政治上都是紙老虎。
軍事上的失敗,使世界人民組部認識了:在戰爭中,武器是重要的因素,但不是決定的因素,決勝的因素是兵民的團結奮斗。
政治上的失敗,使世界人民逐步認識了:帝國主義叫嚷的“人權”、“和平”、“自由”、“援助”,都是騙人的鬼話,要和平、要生存、要發展、要自由,必須自己斗爭,戰勝敵人。
二戰之后,不以帝國主義意志為轉移的歷史向前發展了。世界上已有一百幾十個國家爭得了獨立或半獨立的地位,舊有的一直踩在帝國主義腳下的殖民體系已經瓦解了,世界上出現了一個第三世界。
不但在聯合國里有了第三世界的聲音,并且在全世界,帝國主義只要橫行一步,都要碰到多種形式的抵抗。世界在向多極化發展。多極化世界就是不由霸權主義者一頭當家的世界,也不是多家帝國主義聯合當家的世界,更不是霸權主義者糾合仆從可以主宰的世界。
這種世界格局是不可改變的,因為這是世界人民斗爭的產物,是帝國主義走向末路的產物。
人民的勝利必將日益擴大,帝國主義的勢力必將日益削減,直至最后滅亡。這是擺明了的歷史。達到最后勝利,還要經過一段曲折艱苦的過程。這個過程是人民智慧日益提高的過程,是馬克思主義必將掌握全世界人民的過程。不論有多少曲折,也只能促人民覺悟提高,勵志斗爭。敵人的歡笑和敵人的屠刀,永遠是促人民覺悟的因素。
戰爭就是政治,沒有不帶政治性質的戰爭。抗美援朝之戰,抗美援越之戰,是保家衛國的政治,又是支援世界人民的國際主義的政治。任何反對帝國主義的斗爭,都是帶有國際主義的斗爭;任何向帝國主義示弱投降的行為都是出賣本國和世界人民的行為。
所以,抗美援朝、抗美援越的歷史價值,不只是保衛了中朝越三國人民的利益,而且具有重大的國際主義意義。半個世紀以來的歷史充分證明了這一點。
世界人民從二十世紀下半葉反侵略戰爭中,看到了頭號帝國主義美國的慘敗,認識了帝國主義是紙老虎。
美帝到處伸手,在世界各處制造流血事件,企圖壓服人民給它當奴隸。二戰后,世界各地出現了多種形式的發抗,雖然犧牲了七千余萬生命,但為著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斗爭不是減弱了,而是方興未艾。
二十一世紀絕不是一個太平世紀;全世界人民為著和平、生存、發展與民主,必將把霸權主義推向死亡之路。
馬克思主義者是民族利益的堅強保衛者;抗擊帝國主義保衛祖國,又是對求解放的世界人民的支援。馬克思主義者在帝國主義面前,絕不作犧牲民族利益的妥協、退讓。
馬克思主義者在取得了政權后加強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增強抗擊帝國主義的力量,是對求解放的世界人民的支持。建設社會主義不是獨善其身的行為,一方面擔負著抗擊帝國主義的大梁,一方面也擔負著支援受侵略的民族和求解放的人民的義務。正如我們在白廢待興、極其困難條件下支援了朝鮮和越南,又在經濟條件并不充裕的情況下,支援了阿爾巴尼亞、羅馬尼亞、贊比亞等。
馬克思主義者并不等待自己國家達到全盛時,才支援受難的民族和求解放的人民。任何被壓迫民族從帝國主義鐵蹄下解放出來,任何被壓迫人民取得革命勝利,都是保衛社會主義長治久安的不可缺少的因素。沒有全世界人民與帝國主義的斗爭,沒有前蘇聯強大力量的存在,中國革命可能還要付出更大犧牲,才能取得。今日,霸權主義者不敢像二十世紀初那樣隨便侵略中國,乃是由于中國人民斗爭和世界人民斗爭的合力才產生的結果。
全世界人民都會記住抗美援朝、抗美援越的歷史意義,勇敢地團結起來,奮斗不息,消滅帝國主義,爭取屬于人民的和平、發展和民主、自由。
2000年12月8日與羊城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