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弼時早逝,周總理號啕大哭
口述/任遠志
撰文/周海濱
中共五大常委之一的任弼時,和妻子陳琮英一共養育了9個子女,其中有5個夭折或失散在革命戰爭年代。只有3個女兒任遠志、任遠征、任遠芳,以及小兒子任遠遠,在父母身邊長大成人。任遠志對筆者講述父親任弼時的點滴往事。
1949年3月23日,中共中央和中央軍委機關在毛澤東、朱德、劉少奇、周恩來、任弼時的率領下,離開西柏坡,向北平挺進。由于過度的勞累,父親在延安時,已患上嚴重的高血壓。這通向最后勝利的一段行程,身受病痛折磨的父親大多是躺在中型吉普車中完成的。
1950年10月,父親終于登上天安門城樓,參加了國慶一周年的慶典。這時,該不該向朝鮮出兵,一連幾日的政治局會議常常討論到深夜,盡管醫生再三強調到睡眠之時即應退席,然而,父親早已忘記了自己的病痛。就在中國軍隊跨過鴨綠江、抗美援朝戰爭打響的第二天,1950年的10月26日晚間,父親的病情突然惡化。
我當時一直守在父親身邊,父親就睜著大眼看著我,就眼睛能動,一個手能動,他看見我以后就使勁抓著我。我幾乎是跪在地下,跪在我爸爸旁邊陪著他。眼看著父親的眼睛慢慢地變渾濁了,不太清楚了。當時毛主席、周總理、劉少奇首長,他們都來看他了,就唯獨朱德總司令沒有來,那時候要出兵朝鮮,總司令特別忙。最后總司令急急忙忙趕來了,他們倆是最好的朋友,他剛走到我父親的床頭,就喊“弼時呀,弼時呀,我來看你了。”這么一句話,讓昏迷了好幾天的父親嗵一下坐起來了,坐起來就倒下了,再也沒醒來。
我見過兩個人的過世,一個是奶奶,一個是父親。民間說,有放不下的事情就不會閉眼。我奶奶當年也是,臨去世的時候一直不閉眼,我太小,她怕去了之后沒人照顧我。父親也是這樣。
第二天中午12時36分,父親去世,年僅46歲。當時我19歲。毛澤東親筆題寫墓碑:“任弼時同志之墓”。至今刻有毛澤東手書的那七個大字的石碑,仍赫然在八寶山父親的墓前。父親是新中國成立之初中央領導層中第一個倒下的創業者。
父親逝世一周年時,周總理趕到我家。他和母親親切握手,又拉著我們幾個孩子,看看這個、摸摸那個。他安慰著母親,又叮嚀我們,回憶著父親的過去。我站在一旁,專心聆聽,沒有抬頭地默默垂淚,只聽他的話語夾雜著難以抑制的哽咽。突然,我被放聲號啕的哭聲震驚!我真不敢相信,一貫善于抑制自己的周伯伯會號啕大哭!
見此情景,我真為他擔心,我撲到周伯伯身上幫他擦眼淚,連連喊著:周伯伯別哭了!周伯伯別哭了!安慰他,卻又不知說什么好。我的小弟也拉著周伯伯的手大哭起來。我母親畢竟是大人,他們又是老戰友,急忙擦干自己的眼淚對總理說:“不要這樣,不要這樣傷心,國家大事那么多,要注意自己的身體……”
媽媽有點重男輕女
說實話,我媽媽有點重男輕女。我跟我大妹妹剛到延安的時候,我的媽媽就跟康克清媽媽說,你看,我這有一個小的,就是我弟弟,已經夠我累的了,又來兩個。這個話的意思啊,那不就很討厭我們兩個嘛。
我寧愿當一個很窮很窮人家的女兒,我不愿意當這樣的,就像我爸爸這樣的人的子女,不能在一起生活。但是爸爸后來還跟我們建立了一些感情,因為爸爸不重男輕女。我最愛的、世界上最愛我的就是爸爸。
1995年,弟弟患了肺癌,發現時,癌細胞已經廣泛轉移,僅僅兩個多月就離開人世。弟弟很孝順母親。他也是母親感情的全部寄托。弟弟去世后,我和兩個妹妹一直隱瞞著這個消息。在醫院里年屆九旬的母親總會問,“為什么我兒子不來看我?”我們姐妹三個就告訴母親,弟弟出國去了,要不她早就不行了。一瞞,就瞞了7年之久,一直到2002年母親去世,母親都不知道自己的兒子早已經不在了。
2011年04月02日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