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學森與民主集中制
作者:劉 亮
求是理論網 2011年03月29日 11時39分
今年是人民科學家錢學森同志誕辰100周年,我是懷著這種永遠也揮之不去的緬懷之情學習《錢學森故事》的。我從錢老工作、生活一個個有趣的故事中看到了一個偉大科學家的一生,感受到了錢老精神的力量和人格魅力。
錢老具有堅定的共產主義理想信念、勇攀科技高峰的創新精神、德馨品高的大家風范,是享譽海內外的杰出科學家和我國航天事業的奠基人。在黨中央和毛主席、周總理的關懷下,錢學森于1955年回到了百廢待興的祖國。1956年10月8日,也就是他歸國的第二年,我國第一個導彈、火箭研究機構——國防部第五研究院批準成立,錢學森擔任首任院長。1964年,我國自行研制的中近程地地導彈發射成功;1966年,我國首次導彈與原子彈“兩彈結合”試驗成功;1970年,我國首顆衛星“東方紅一號”順利升空......1996年,航天事業創建40周年的時候,錢老給時任中國航天工業總公司總經理的劉紀原同志回了一封信,信中專門提到民主集中制。“我對我國航天事業已經發表過許多文字;現在回想起來最重要的實在只一句話:我們航天事業的科技人員在周恩來總理和聶榮臻元帥的領導下,貫徹了民主集中制。我們今后仍必須堅持民主集中制。”
翻開《中國共產黨歷史》,鴉片戰爭后,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道路上,面臨著兩大歷史任務:一是求得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二是實現國家繁榮富強和人民共同富裕。在近代歷史的前80年,中國人民進行過多次不屈不撓的斗爭,無數仁人志士苦苦探索救國救民的道路,但這些斗爭和探索都失敗了。“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我們送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1921年7月,中國共產黨成立。歷史將領導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爭、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實現振興中華的偉大使命落到了中國共產黨的身上。根據自己的綱領和章程,按照民主集中制組織起來的中國共產黨,經過28年艱苦卓絕的英勇斗爭,特別是經過北伐戰爭、土地革命戰爭、抗日戰爭和全國解放戰爭,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建立了新中國。
中國共產黨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則建立起來的政黨。成立后創造性地運用民主集中制原則,制定了正確規范黨內政治生活、處理黨內關系的基本準則和具體制度,形成了黨在組織建設上的鮮明特征。1921年一大,提出黨內要實行民主集中制;1927年五大,將民主集中制第一次寫進黨章;1945年黨的七大,完善了黨的民主集中制原則;2007年十七大黨章,將“堅持民主集中制”作為黨的建設必須堅決實現的四項基本要求之一,并在第二章黨的組織制度中,詳細闡述了黨的民主集中制的基本原則。
從中國共產黨90年波瀾壯闊的歷史看,黨內民主與黨的事業息息相關。什么時候民主集中制執行得好,黨內政治生活就生動活潑,黨的事業就興旺發達;什么時候違背了民主集中制原則,黨內生活不正常,黨的事業就會遭受挫折。
從錢老為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不懈奮斗的一生看,他弘揚科學民主和學術民主。在科研試驗期間,無論多忙,每個星期天下午總要把幾位總師請到一起,共同探討在試驗期間發生的一些重大技術問題,并鼓勵大家暢所欲言,充分發揮集體的智慧和力量。他既虛心聽取一般科技人員的正確意見,又能在叢說紛紜的情況下,力排叢議,大膽決策。他以自己的遠見卓識提出了許多富于創造性、前瞻性的重要學術思想和有重大價值的建議,以淵博知識和超凡智慧解決了一系列關鍵技術難題,承擔起了創建我國航天事業的重任。他注重把工程控制論的思想,運用到科研試驗實踐,并進一步提出航天系統工程,創立了“兩師系統”(設計師系統和行政指揮系統),提出了“總體設計”的思想,倡導并貫穿了“把故障消滅在地面”的理念,堅決貫徹周總理提出的“十六字”方針。
錢老一生中僅有三次激動,其中一次就是正式成為共產黨員那一夜,他激動得徹夜難眠。在建黨90周年之際,我懷著崇敬的心情,緬懷和追思這位偉大的人民科學家,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
(作者:中國航天科工集團第三研究院物資部黨委書記)
本文來源求是理論網,原文網址:http://www.qstheory.cn/lg/gc/201103/t20110329_74532.htm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