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勤(jixuie)題記:毛主席共產黨領導的人民軍隊是一所大學校,這在古今中外是絕無僅有的。什么叫大學校?首先是大,大得人民軍隊里所有人都是先生,同時所有人也是學生;然后就是強,這所大學校的創造性強,強得人民海軍的首任司令員是一位暈船的人,他叫肖勁光,而人民空軍的首任司令員暈機的劉亞樓。為什么會有這樣的安排,因為這支軍隊的統帥,是一位不信邪的人,正是這種不信邪,才會有人民軍隊的奇跡不斷。其中,我人民空軍在人類歷史上,首創了用導彈擊落飛機的記錄。
毛主席接見擊落國民黨空軍U-2高空偵察機的地空導彈部隊某部營長岳振華。
岳振華,河北省望都縣人。1926年5月生,1940年參加革命工作,1943年8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抗美援朝戰爭中均隸屬我軍炮兵部隊。抗美援朝戰爭中曾指揮部隊擊落美B—29重型轟炸機1架。1958年組建空軍地空導彈部隊后,任第二營營長。在國土防空作戰中,指揮二營先后4次擊落敵機,任師指揮員期間,又指揮部隊擊落敵機4架,被國防部授予“空軍戰斗英雄”榮譽稱號。1985年從北京軍區空軍副參謀長位子上離休。
在60年代,岳振華的名字家喻戶曉。
戰斗英雄,用地空導彈擊落敵機的戰斗英雄,連戰皆捷,威震寰宇。
戰斗英雄,多次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接見的戰斗英雄,榮譽不斷,極負盛名。
特殊的年代,非凡的經歷,造就了這位傳奇式人物。從這位傳奇式人物身上,折射出中國空軍昔日的輝煌。
首創導彈打飛機的世界記錄
地空導彈是法西斯德國于1941年開始研制的,其后18年間,盡管地空導彈虎視眈眈,躍躍欲試,但很遺憾,世界各國卻從未有過用它擊落敵機的戰果。
歷史的機遇給了中國空軍的地空導彈部隊,給了二營營長岳振華。
1959年1月至3月,臺灣國民黨空軍用美國人給它的RB—57D高空偵察機,頻頻對大陸縱深進行戰略偵察。我人民空軍雖然起飛殲—5、米格—19殲擊機109批202架次進行攔截,其中有106架次,我飛行員發現目標,但終因飛行高度夠不上而無法攻擊,眼睜睜地看著它偵察過后安然離去。1959年6月,它甚至大搖大擺地飛臨北京上空。
把它揍下來!歷史的使命落到了年輕的地空導彈部隊身上,落到了二營營長岳振華身上。
那時,人民空軍的地空導彈部隊組建不過10個月,投入薩姆—2改裝訓練才4個多月。部隊也少得可憐,只組建了3個地空導彈營。
1959年9月初,為保衛首都,保衛共和國10年大慶,二營奉命進駐通縣張家灣機場。從10月1日到5日,無敵情,突出戰備期結束。6日是星期六,部分官兵休假回家。岳振華沒有走,自從他參加平津戰役后進駐北京擔負起首都防空任務,多年來就養成了一個習慣,大小節日不回家,在陣地上過。
10月7日,星期日。一大早,岳振華就帶部隊到導彈陣地預先檢查。頭天兵器有點故障,搞了一夜,不知好了沒有,他總有點不放心。一檢查,兵器是好的,他滿意地點點頭。這時,有些戰士嚷著要洗澡,說加強戰備這些天,身上癢得夠嗆,都快長虱子啦!岳振華擺手不讓。他看看天,晴空萬里。他想,這是個偵察照相的好天氣,萬一有情況怎么辦?
岳振華的判斷沒有錯。不多時,接到前方雷達站報告:有一架大型機,很像RB—57D高空偵察機,正向大陸飛來。
這是一只偷慣了油的耗子。它從臺灣桃園機場起飛,在海上繞彎從浙江溫嶺竄入大陸,沿津浦線北飛,到天津后轉彎,然后直撲北京。沿線機場我機頻頻起飛攔截,敵機理都不理——它知道,我機夠不著它。
此時,岳振華已經指揮部隊布下了天羅地網。
115公里處,二營制導雷達抓住了目標。
100公里處,岳振華下令:“3發導彈接電準備!”
60公里處,岳振華下令:“發射架同步!”
此時,導彈發射架猛地昂起頭來,隨著制導雷達天線,緊跟著目標轉動。
岳振華抑止住內心的激動,再下令:“三點法,導彈3發,消滅目標!”
“發射!”12時4分,岳振華下達了最后的命令。
“轟—轟—轟—”,每隔6秒三聲巨響,導彈吐著火舌直逼目標,把敵機打了個凌空開花!
就這樣,空軍地空導彈部隊在世界防空史上首次開創了用地空導彈擊落敵機的記錄。
岳振華的名字也隨之載入了歷史。
岳振華打敵機有一連串的故事,對他的褒獎也有一連串的故事。
按照當時的獎勵規定,作戰有功人員除立功之外,還有晉級、晉銜。高于一等功的晉級,高于晉級的晉銜。晉級和薪金掛鉤,而晉銜,雖然是最高榮譽,卻不多拿一分錢。
打下了敵機,空軍司令員劉亞樓上將高興得合不攏嘴,他對岳振華說:“不要錢,那個看不出來,要‘豆’!”劉亞樓的意思很清楚,晉級,雖然多拿錢,但外人不知道,不如晉銜,肩上多一個“豆”,多榮耀,多神氣!那是一個注重榮譽的年代。
第一次擊落敵機后,岳振華由少校晉升為中校。
3年之后,打U—2的任務落到了岳振華頭上。
U—2型高空偵察機是美國手中的王牌,它最大時速920~1000公里,最大航程7000公里,續航時間8.5~9小時。U—2同此前被我擊落的RB—57D相比更具優勢,一是飛得更高,實用升限22870米,比RB—57D高出2870米;二是偵察設備更好,以其照相清晰度而論,在18000米高度,地面人員的活動可以清晰地顯示出來,在9000米高度,地面攤開一張報紙,標題字經過放大可以辨認清楚。不用說,我殲擊機對U—2望塵莫及,對付它,只有靠地空導彈了。可是,1962年8月30日,美國一架U—2間諜飛機侵入蘇聯遠東南薩哈林斯克市以東上空,蘇防空軍地空導彈部隊未能將其擊落。蘇聯政府向美國政府提出了嚴重抗議。
老大哥的兵器,老大哥的手藝,老大哥沒能辦成的事,小弟弟行嗎?
中國小弟弟令蘇聯老大哥刮目相看。就在U—2入侵蘇聯9天之后,1962年9月9日上午,岳振華指揮二營在南昌向塘又是一個三連射,把一架入侵的美制蔣幫U—2型高空偵察機揍了下來。
慶功大會上,空軍政治部副主任王平水端著一個小盤子上了臺,劉亞樓從前排座位上起身,示意坐在主席臺后排位置的岳振華上臺。岳振華不明就里,服從地起身上前。只見劉亞樓笑盈盈地掀開覆蓋在小盤子上的紅綢布,一副金燦燦的加了一個“豆”的新肩章露了出來。原來是給岳振華晉銜。劉亞樓親手將岳振華的中校肩章取下,給他換上上校肩章。臺下掌聲如雷。
此后一年多,U—2多次入侵,我地空導彈部隊卻始終未能將其擊落。原來,敵人在U—2上安了電子預警裝置,只要我地空導彈部隊一打開制導雷達天線,敵機10秒鐘之后便機動轉彎。因為薩姆—2從制導天線打開抓住目標到發射,需要7~8分鐘時間,敵機有充分的時間從容溜掉。岳振華和戰友們經過反復研究計算,作出了一項大膽決定:將蘇聯薩姆—2導彈作戰教令的7~8分鐘縮短為10秒鐘,讓敵人來不及反應,即將其擊落。這就是我地空導彈部隊所創造的近戰快戰法。
1963年11月1日,岳振華指揮二營在江西上饒用此戰法,終于擊落了第二架U—2。按照獎勵的慣例,上校岳振華變成了大校岳振華。
這一年的12月26日,國防部發布命令,授予岳振華“空軍戰斗英雄”榮譽稱號。
1964年6月6日,國防部發布命令,授予二營“英雄營”榮譽稱號。
岳振華和二營都無愧于英雄的稱號。1964年7月7日,岳振華指揮二營在福建漳州再傳捷報,擊落了第三架U—2。這一次,岳振華沒有再晉銜,他的職務調整了,成了副師長兼參謀長。
1962年二營第一次擊落U—2后,岳振華奉命隨同劉亞樓去中南海向毛澤東主席匯報。一同聽取匯報的有中央政治局常委和幾位元帥。
在中南海懷仁堂,周恩來總理把岳振華介紹給毛主席。毛主席和岳振華親切握手,問他:“你今年二十幾歲?”岳振華回答:“二十八歲。”毛主席笑了:“很年輕嘛。”毛主席又問部隊的情況,岳振華作了回答,并代表部隊指戰員向毛主席問好。毛主席微笑著點點頭,自言自語道:“岳振華,岳振華,記住這個名字。”
接著,劉亞樓向毛主席匯報了作戰經過,毛主席高興地兩次握著岳振華的手說:“岳振華同志,打得好,打得好哇!”在座的中央首長和元帥們都熱烈地鼓起掌來。
聽過匯報,毛主席等中央首長出來和參加空軍黨代表大會的代表合影。賀龍元帥的大嗓門首先喊起來:“岳振華,到我這里來坐!”聶榮臻、葉劍英元帥也叫起來:“岳振華,挨我坐!”岳振華咧嘴笑笑,不動,他不敢。陳毅元帥又沖他連連招手,喊道:“怕啥子嘛,來來來,到我這里來嘛!”岳振華還是不動。這時,劉亞樓大叫一聲:“岳振華,到我這里來!”岳振華這才挪動了腳步,他想:“司令員下命令,我就敢坐了。”空軍副司令員劉震上將本來緊挨著劉亞樓,順勢向外挪了個位子,這樣,大校岳振華坐在兩位上將之間,和毛澤東、劉少奇、周恩來、朱德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及元帥們并排,留下了難忘的瞬間。
岳振華指揮二營在漳州第四次擊落敵機后,劉亞樓給中央軍委寫了份戰斗報告,毛澤東批示道:“此件看過,很好,向同志們致以祝賀!”過后,他對周恩來說:“這支部隊戰功卓著,我要親自見見他們。”
接見的喜訊以保密的方式通知了二營。劉亞樓在戰地告訴岳振華:“歇兵三日,班師還朝!”二營千里迢迢趕回北京,當晚接受了一個特殊的任務:換上新衣服,擦亮皮鞋,等候首長接見。至于哪一級首長,沒有說。次日,1964年7月23日上午,岳振華率二營全體官兵來到人民大會堂接見廳,這才知道是毛主席接見。周恩來總理叫岳振華隨他同去迎接毛主席,毛主席已在另一個休息廳等候他們了。周總理向毛主席介紹說:“這就是岳振華同志,二營的同志們都來了。”
毛主席神采奕奕地和岳振華親切握手,說:“認識,認識,岳振華同志嘛!”
在陪同毛主席去接見大廳的路上,毛主席風趣地對劉亞樓說:“你怎么不讓別的營去打仗,都鍛煉一下嘛!美蔣就那么幾架U—2飛機,做個計劃,不夠我們打的嘛!”
在接見大廳,毛主席高興地向二營官兵頻頻招手,并親切地來到二營官兵中間,和他們合影留念。
這是建國后毛主席惟一一次成建制地接見部隊。那一刻,岳振華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眼眶里卻蓄滿了淚水。
光陰荏苒,當年勇拔利劍刺破長空的英雄如今已是80多歲高齡的老者,加上長年在外轉戰,環境惡劣,也嚴重影響了岳老的身體健康,以致他近年一直病臥在家。2007年6月15日,“大益愛心使者”——中央電視臺著名主持人陳鐸老師與《祖國不會忘記》節目組一道,來到岳老家中看望。眼前的岳老坐在輪椅中,神態安靜平易,很難看出這就是當年那位名揚全國乃至震動了世界的空軍英雄。為便于溝通,岳老的夫人李阿姨在旁耐心地代為解說和表達。
而在問及當年戰斗情況時,岳老的臉上露出激動的神色,回答毫無滯礙,雖只是幾個不完整的詞句,但我們仍不禁驚訝于老人記憶的精準。
這就是意志,這就是精神,人民軍隊的意志與精神。
有了這種意志,有了這種精神,就會有無窮無盡的創造動力。
順便介紹一下,當年具體指揮用導彈擊落敵機的我人民空軍司令員劉亞樓同志:劉亞樓上將的時尚照片
我們電影電視里看到的開國上將劉亞樓,常常是穿著一件皮夾克,很時尚。
劉亞樓是我人民空軍的首任司令員,給人的感覺就是精明強干。
劉亞樓1929年8月加入中國共產黨,9月參加中國工農紅軍。土地革命時期,劉亞樓歷任紅一軍團團政委,師政治部主任、政委、師長,陜甘支隊第二縱隊副司令員等職,參加了中央蘇區五次反“圍剿”斗爭和二萬五千里長征。解放戰爭時期,劉亞樓擔任東北民主聯軍參謀長、航空學校校長,東北軍區第一參謀長兼東北野戰軍參謀長、平津前線司令部參謀長兼天津前線總指揮,第四野戰軍第十四兵團司令員等職,參與組織指揮三下江南,四保臨江和1947年夏季、秋季、冬季攻勢作戰,以及遼沈、平津兩大戰役等。
新中國成立后,先后任空軍司令員、國防部副部長、中共中央軍委委員,兼任國防部第五研究院院長、國防科學技術委員會副主任,于1965年5月7日病逝。
李克農與陳賡(左2)劉亞樓(右3,他的帽徽是獨特的)鄧華(左3)黃永勝(左1)賴傳珠(右1)等在天安門
左起 李克農 張愛萍 鄧穎超 陳賡 劉亞樓
劉亞樓將軍和夫人翟云英,一位是叱咤風云的“中國戰神”, 一位是有著俄羅斯血統的姑娘,他們在烽火連天的戰爭歲月中結為連理,共同演繹了一段動人的愛情故事。
劉亞樓1911年出生于福建省武平縣,和同時代的許多人一樣,他有過童養媳。可是,在他18歲那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并參加中國工農紅軍之后,她就被民團抓走了,不久便被迫嫁往他鄉。
從一名普通的戰士成長為紅軍高級指揮員,劉亞樓轉戰南北,根本無暇顧及自己的終身大事。直至長征后到了陜北,在擔任中國人民抗日軍政大學訓練部長兼教育長的時候,才與來抗大學習的女青年員凌漪結了婚。婚后一年,他們生了個兒子,取名煜南。也就是在這時,劉亞樓奉命赴蘇聯伏龍芝軍事學院學習。
劉亞樓在蘇學習期間,納粹德國悍然發動了對蘇聯的進攻。不久,員凌漪得到劉亞樓戰死的消息,悲痛萬分之后與另一位紅軍干部結了婚。當劉亞樓從一位到莫斯科的戰友口中得知消息后,備受打擊,但他很快就冷靜了下來,“她畢竟這么年輕……”劉亞樓總是用這句話來安慰自己,很快,他就從痛苦中解脫了出來。
不久,丘比特之箭使他和蘇麗娃走到了一起。蘇麗娃是早期工人運動領袖、中共早期領導人蘇兆征的女兒。蘇兆征于1929年病逝后,中共中央將蘇麗娃及其母親、弟弟送往蘇聯莫斯科近郊的國際兒童院生活和學習。1936年,蘇麗娃和毛岸英、毛岸青、瞿獨伊(瞿秋白之女)等被派往共產國際主辦的莫斯科共產主義東方勞動大學學習。由于蘇麗娃的俄語成績很好,劉亞樓來蘇后,她便自告奮勇地擔任了他的俄語輔導老師。在面對面的學習中,兩顆年輕的心漸漸迸出了愛情的火花。
1940年,劉亞樓和蘇麗娃結成了夫妻。然而,劉亞樓的這次婚姻只延續了不到3年的時間,便因為種種緣故而畫上了終止符。
1945年8月,蘇聯對日宣戰,劉亞樓化名王松,以蘇軍少校軍官的身份隨蘇聯對日作戰部隊回到了闊別近8年的祖國。當他隨軍來到大連并擔任蘇軍司令部與中共大連市委的聯絡員時,34歲還孑然一身的他,自然引起了韓光和王西萍的注意。
王西萍的家中,坐著一位年輕的姑娘,身材高挑,臉龐俏麗,一雙明眸閃閃發亮。劉亞樓一見,覺得似曾相識,就是想不起來在哪里見過。
王西萍沒有理會劉亞樓的反應,而是徑直走到姑娘面前,笑盈盈地介紹道:“小翟,這是劉亞樓同志,剛從蘇聯回來,你是半個蘇聯人,你們有緣啊!”
王西萍剛說完,韓光又走到劉亞樓面前,笑呵呵地說道:“亞樓,這就是大連的婦女代表、先進工作者、香爐礁小學教員翟云英同志,還記得上次那個群眾大會嗎?她就是發言代表之一。”
“噢,我想起來了!”經韓光一提醒,劉亞樓想起有一次應韓光邀請,參加了由市委發起的一個群眾大會。會上,香爐礁小學教員翟云英聲淚俱下地控訴日軍、漢奸的滔天罪行。翟云英的發言博得了陣陣掌聲,深受感染的劉亞樓還寫了個“言之有理,言之有情,言之有力”的紙條遞給了韓光。
沒想到韓光和王西萍會把她介紹給自己,劉亞樓大大方方地向翟云英問好:“你好,翟云英同志!”處于高度緊張的翟云英一抬頭,只見一雙炯炯有神的眼睛正注視著自己,心禁不住怦怦直跳。當她伸手和劉亞樓的手相握時,不禁羞怯地低下了頭。
課堂上、會場上胸有成竹、滔滔不絕的翟云英不見了,姑娘一言不發;而在千軍萬馬前也口若懸河的劉亞樓也如卡殼的機關槍,一聲不響。見此尷尬情形,韓光和王西萍故意說了一些題外話,力圖打破僵局,可惜收效不大。
初次見面,雖然時間不長,但劉亞樓給翟云英留下了很好的第一印象:精力充沛、談吐不凡、威武瀟灑,一副大將風度。向翟云英求愛的男子很多,但她卻始終沒有拋出自己的紅繡球,因為她堅持自己的擇偶標準。眼前的這位軍官不正是自己心目中的“白馬王子”嗎?翟云英陷入了甜蜜的遐想之中。
初次見面后沒幾天,在王西萍的精心安排下,劉亞樓和翟云英又一次會面了。翟云英已不像第一次那般緊張羞澀。她靜靜地坐著,一雙生動可愛的大眼睛注視著劉亞樓。其實,劉亞樓從第一次見面就喜歡上了翟云英,他的直覺清楚地告訴他:眼前的這位姑娘可以作為自己的終身伴侶。但劉亞樓沒有直接表露,兩度婚姻裂變的陰影并沒有從他心頭完全散開。婚姻是人生大事,他不希望也不能夠讓自己的生活出現第三次愛情危機。
于是,劉亞樓小心翼翼地采取了“迂回戰術”:“小翟,日本鬼子雖然投降了,但蔣介石又發動了內戰。我是個軍人,隨時要上前線打仗,打仗是要流血犧牲的。”
“這我知道,革命總會有流血犧牲的,我的父親就是犧牲在日寇手中的……”
“你父親?”翟云英的話一下子就引起了劉亞樓的注意。
翟云英開始敘述自己的家史,那雙水晶般清澈的明眸蒙上了一層淡淡的雨霧。
翟云英的父親叫翟鳳歧,是由東北逃亡到俄國的華工。1917年,翟鳳歧參加了列寧領導的十月革命,成為“中國團”的一名英勇戰士。在捍衛年輕的蘇維埃政權的一次戰斗中,翟鳳歧腰部中彈,傷愈后被分配到莫斯科一家紡織廠工作。在那里,他愛上了蘇聯女工安娜·卡米洛芙娜,兩人結成了伉儷。1929年,他們帶著愛情結晶——兒子翟云海、女兒翟云英回到了大連,投入到抗日洪流中。1942年,翟鳳歧被日軍逮捕,折磨致死。
翟云英說著說著,語音哽咽了起來,兩行熱淚大顆地順著臉頰往下滑。劉亞樓聽著她的泣訴,心中卷起了股股熱浪。他進一步了解了翟云英:她不但有美麗的容貌,而且還深明大義,有著堅定的革命信念,這不正是自己多年來一直苦苦尋覓的知音嗎?
然而,劉亞樓還是有一絲疑慮……
轉眼到了1947年1月,劉亞樓與翟云英相識兩個多月了,雙方都覺得談得來,相互的了解也不斷加深。翟云英覺得劉亞樓是一個胸懷大志的男子漢,她決定和他相伴終生。
一個少女要嫁一個36歲且已結過兩次婚的男子,這要引起多少人的非議呀!而且就算劉亞樓和翟云英可以不理會別人的偏見,她母親在感情上能接受嗎?這恰恰正是劉亞樓的顧慮。果不出劉亞樓所料,翟云英母親安娜執意不同意女兒與劉亞樓結婚。翟云英見自己勸說不了母親,便央求母親聽聽劉亞樓的說法。經不住女兒的死磨硬纏,安娜終于同意見見劉亞樓。
一天晚上,劉亞樓來到翟云英家里。望著眼前這位淳樸善良、歷經磨難而堅強不屈的俄羅斯老婦人,劉亞樓親切地用俄語叫了一聲“媽媽莎”(俄羅斯人對女性長輩的尊稱)!接著,劉亞樓便用純熟的俄語和老人家交談了起來。安娜聽著熟悉的鄉音,頓時眼放光彩。當她聽完劉亞樓訴說的身世和遭遇時,老人家的眼眶濕潤了。百聞不如一見,安娜終于相信了女兒的選擇,欣然同意了他們二人的結合。
1947年5月1日,由羅榮桓審查、林彪批準、韓光主持,劉亞樓和翟云英在大連舉行了簡樸而熱鬧的婚禮。新婚之夜,送走所有的賓客之后,劉亞樓笑著問翟云英:“塔瑪拉(翟云英的俄文名),我今年36歲了,且已兩度結婚,而你才19歲,現在嫁給我,將來不會后悔吧?”
“事到如今,我后悔還來得及呀!”翟云英俏皮地回答道,接著她又莊重地補了一句:“不管怎樣,我相信自己的選擇!”
“云英呀,你要知道,做一個軍人的妻子,是要吃苦的哩!當年羅政委(即羅榮桓)和林月琴同志結婚不到半個月,就奔赴了抗日前線,害得林大姐沒度完蜜月就獨守空房,你也要做好這種準備喲!”劉亞樓摟著妻子,深情地說著。
翟云英依偎著丈夫,含情脈脈:“我不怕苦,我什么苦都能吃,我會像林大姐對待羅政委那樣來照顧你的,你總該放心了吧!”
甜蜜的日子轉瞬即逝,正像當年羅榮桓一樣,已就任東北民主聯軍參謀長的劉亞樓也是未度完蜜月就奔赴了前線,與林彪、羅榮桓一道,開始了東北戰場夏季攻勢的策劃與指揮。而令他倍感高興的是,翟云英也被正式批準為中共預備黨員。
劉亞樓同志1949年10月任空軍司令員后,把全部精力投入到人民空軍建設中。空軍初創時,他始終堅持毛主席的建軍思想和方針原則,使空軍建設從一開始就沿著正確的建軍方向前進;他豐富的軍事理論,奠定了人民空軍建設發展和現代戰爭作戰使用的理論基礎;他一貫主張治軍先治法等思想,為空軍正規化建設奠定了堅實基礎;他高標準、嚴要求,永不滿足,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風,對指導空軍建設又好又快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鏈接:毛主席發現雷鋒身上中國優秀傳統的精華濃縮 http://jixuie.home.news.cn/blog/a/01010002E05A0B3E125B7DAD.html
http://jixuie.home.news.cn/blog/a/01010002E05A0B3F0EE47DA5.html
http://www.like-qin.com/shownews.asp?id=762
鄧稼先是科學家,更是杰出的共產主義戰士 http://jixuie.home.news.cn/blog/a/01010002E05A0B389CB2FDA5.html
核基地司令曾是上甘嶺戰役的參謀長 http://jixuie.home.news.cn/blog/a/01010002E05A0B38D771FDAD.html
沉痛悼念兩彈一星元勛朱光亞同志 http://jixuie.home.news.cn/blog/a/01010002E05A0B3A02247DA5.html
朱光亞是毛主席的好戰士 http://jixuie.home.news.cn/blog/a/01010002E05A0B3AB441FDA5.html
http://www.like-qin.com/shownews.asp?id=760
歡迎交流:歷史印證了毛澤東 - jixuie.home.news.cn
李克勤濟學網http://www.like-qin.com/
李克勤(jixuie)文集http://www.wyzxsx.com/ShowAuthor.asp?ChannelID=1&AuthorName=%C0%EE%BF%CB%C7%DA%A3%A8jixuie%A3%A9
原文地址:毛主席領導的人民空軍首創導彈擊落飛機記錄 http://jixuie.home.news.cn/blog/a/01010002E05A0B42845DFDAD.html
劉亞樓上將的時尚照片 http://jixuie.home.news.cn/blog/a/01010002E05A0B4366537DAD.html
http://www.like-qin.com/showart.asp?id=986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