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哥馬利:毛澤東麾下名將如云 千萬別跟他打
從1946年開始,蒙哥馬利用了十多年的時間研究世界戰史,特別是中國戰史,最后突破了意識形態束縛,說出了讓西方世界震驚的話。
英國元帥蒙哥馬利說:巴頓是螢火蟲,毛澤東是太陽
二戰名將蒙哥馬利的反共意識很濃,比之于丘吉爾毫不遜色。
從1946年開始,他用了十多年的時間研究世界戰史,特別是中國戰史,最后突破了意識形態束縛,說出了讓西方世界震驚的話。
首相麥克米倫甚至說:我看蒙帥一定是神經失常了,居然拍上了毛澤東的馬屁。
蒙哥馬利說:戰爭是智者的游戲。亞歷山大也好,凱撒也好,只能算是撒蠻力的英雄,靠的是人海戰術和官兵的癲狂取勝;他們生在那樣一個歷史圈,沒有機會遇見真正的對手乃是他們的幸運,就像一句中國古話說的那樣,世無英雄,遂使豎子成名。倘若他們當年推進到中國,與《孫子兵法》、《戚繼光用兵方略》的后代較量一番,那才會知道什么叫戰爭。幾年前,美軍一個小小的中將,簡直就像一個沒有見過世面的小丑,一只可憐的螢火蟲,膽敢把自己吹噓成天才的軍事家,有記者干脆說他是亞歷山大,太可笑了嘛。大家當然都知道我說的是巴頓。即使巴頓果真是個天才,他也沒能得到機會展示。二戰時,盟軍開辟第二戰場是在蘇軍發動大反攻并一路奏凱以后,所以盟軍并未受到有力阻擊,打的是順風順水之戰;德軍投放到蘇德戰場的總兵力為八百萬,用在西線(包括非洲戰場)的兵力不足六十萬。而巴頓中將"單獨"對付的德軍最多的那次只一萬多。他算哪門子的天才?
有人問蒙帥,斯大林算不算軍事天才?
蒙哥馬利微笑搖頭,說:"我看不出約瑟夫大叔(西方對斯大林的戲稱)哪些地方表現了天才的技巧,基本上也只是靠那幾百萬絕對忠于他的蘇軍官兵以及龐大的坦克集群、炮彈、數以萬計的飛機取勝,與亞歷山大、凱撒的成功大同小異
接著蒙帥結論道:古往今來,最偉大的戰略家是毛澤東。中國人說他是太陽,我頗認同這個比喻。
他說:毛澤東是中國兩千年來戰略戰術的理論與實踐的集大成者。無論是小范圍周旋的四渡赤水,還是大兵團會戰的三大戰役,他都表現了超凡的智慧,說是鬼神莫測之機也不為過。更奇妙的是1938年以后,毛澤東極少親臨前線,只呆在延安的窯洞內和西柏坡的平房里,用一封又一封電報指揮千里之外的部隊作戰,總是每戰必克。韓戰發生以后,他也是這樣呆在中南海指揮著異國他鄉的戰爭。我發現,每當那位不太聽話的彭德懷遵照他的電令去排兵布陣、去穿插包圍,盟軍必吃大虧;每當彭德懷將他的電令扔在一旁,照自己的意圖干,盟軍最后就笑逐顏開。
蒙哥馬利驚嘆不置的是這位天才的軍事家居然連最簡單的槍支也看不明白,更不用說用于韓戰的蘇制武器了。(多管自行火箭炮--即喀秋莎,他就更看不明白了)
從1958年起,蒙哥馬利不止一次來到中國,據他說目的只有兩個:首先是看望他最崇拜的毛澤東,然后是考察毛澤東締造的軍隊為什么服從性和主觀能動性都那么優秀。
毛澤東誠懇地對他說,有的東西你們外國人是學不到的,這里既有民族積淀的因素,也有意識形態內容。
毛澤東又半開玩笑地說:不過如果你不怕受到赤化的話,可以先學一學辯證法,然后再來研究中國戰略戰術,也許收獲會多一些。
盡管意識形態不同,毛澤東卻很喜歡他,贊揚他為人坦誠,能擺脫偏見,不像那個丘胖子(丘吉爾)冥頑不靈;又說他是二戰英雄,不像美國的麥克阿瑟--此人在朝鮮太不禁打了。
在周恩來安排下,蒙哥馬利陸續訪問了中國軍隊諸多將帥。回英國后他對記者說,毛澤東麾下名將如云,天才云集,我奉勸自由世界千萬不要跟他們打仗。
new TextParser('/posts/06/63/A7/75/content_html.txt', 'content_tr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