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 > 歷史 > 歷史視野

毛岸英最后的34天

周之然 · 2010-12-11 · 來源:《環球人物》
《毛岸英》 收藏( 評論() 字體: / /

毛岸英最后的34天

http://news.21cn.com/today/renwu/2010/12/06/7988548_3.shtml

  《環球人物》雜志駐朝鮮特派記者 周之然

  姜廷玉(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研究員)

  李大光(國防大學軍事后裝教研部教授)

  10月25日,是中國人民志愿軍抗美援朝60周年紀念日。60年前的這一天,中國人民志愿軍打響入朝后的第一仗,拉開了抗美援朝戰爭的序幕。為了保家衛國,許多志愿軍戰士付出了年輕的生命,其中就有毛澤東的兒子毛岸英。

  1950年10月,中共中央做出抗美援朝的決策后,毛岸英主動請纓赴朝參戰,成為中國人民志愿軍的“第一個志愿兵”。在朝鮮戰場上,他雖然只經歷了短暫的34天,但他所代表的志愿軍戰士,已成為永遠的歷史記憶。為了紀念志愿軍戰士,中央電視臺10月20日推出34集電視連續劇《毛岸英》,全面展現毛澤東與他“第一志愿兵”兒子的故事。

  毛岸英為什么要赴朝參戰?在他生命的最后時刻,到底發生了什么?他犧牲后為何要長眠朝鮮?環球人物雜志記者在中國和朝鮮兩地展開調查采訪,與讀者一起回顧那段歲月。

  “朝鮮人民永遠不會忘記”

  毛岸英的墓地,位于朝鮮平安南道檜倉郡。1957年,中國人民志愿軍和當地群眾在檜倉城中心區的山腰上,建成了這個朝鮮面積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中國人民志愿軍烈士陵園。

  烈士陵園占地面積共9萬平方米,安葬著包括毛岸英在內的134名志愿軍烈士。陵園門口,樸實無華的石質大門上用中朝兩國文字書寫著“中國人民志愿軍烈士陵園”。大門里面,是一段長長的臺階,共240級,象征著240萬中國人民志愿軍戰士。陵園內有一個小廣場,中心矗立著一座手握鋼槍的志愿軍戰士銅像,高14米,在藍天青山的襯托下,透射出中國勇士不畏險阻、勇往直前的英雄氣概。銅像身后,就是134名烈士的墓葬。藍天之下,一座座白色的圓形墳冢排列得整整齊齊,每座墳冢旁邊都有一株中國東北黑松陪伴。當年幼小的黑松,如今已是枝繁葉茂、垂滿松果。

  最前面那座墓,就是毛岸英的長眠之地。墓碑正面刻著“毛岸英烈士之墓”;背面刻著:“毛岸英同志原籍湖南省湘潭縣韶山沖,是中國人民領袖毛澤東同志的長子。一九五○年十一月二十五日在抗美援朝戰爭中英勇犧牲。毛岸英同志的愛國主義和國際主義精神將永遠教育和鼓舞著青年一代。毛岸英烈士永垂不朽!”墓碑的旁邊還聳立著他的半身石雕像,莊嚴而肅穆。

  毛岸英去世后的近60年間,中國許多領導人和毛岸英的家人都曾來這里祭奠。1958年,周恩來總理拜謁過烈士陵園;2006年,毛岸青的夫人邵華,毛岸英生前的妻子劉思齊(1962年更名劉松林),毛澤東的女兒李敏和李訥、孫子毛新宇等30人組成的毛岸英烈士家屬團,前來祭奠;2009年,溫家寶總理也來到這里,紀念英烈。每年,中國駐朝鮮大使館都會組織紀念活動,朝方也會派人參加。

  今年10月中旬,在烈士陵園內,環球人物雜志記者向前來祭奠的朝鮮人提起中國人民志愿軍時,一些老人仍然激動不已,回憶起當年與志愿軍并肩戰斗的日子;年輕人也能說出幾個志愿軍將士的名字;而陵園的講解員總會在最后說一句:“朝鮮人民永遠不會忘記中國人民志愿軍的豐功偉績……”

  半島戰事緊

  1950年6月25日,朝鮮半島爆發戰爭。幾天后,美國派兵進行武裝干涉。7月7日,美國操縱聯合國安理會,通過了組成“聯合國軍”的決議。隨后,美國任命其駐遠東軍總司令麥克阿瑟為“聯合國軍”總司令,開始侵略朝鮮。

  9月29日,美國當局指令麥克阿瑟率軍越過“三八線”向北進攻,占領整個朝鮮。10月1日,南朝鮮軍沿半島東海岸地區,越過“三八線”北進。同日,美軍發出了要求朝鮮投降的通牒。當天夜里,朝鮮領導人金日成致信毛澤東:“在敵人進攻三八線以北地區的情況下,極盼中國人民解放軍直接出動,援助我軍作戰!”同日,毛澤東還收到了蘇聯領導人斯大林建議中國派部隊援助朝鮮的電報。

  與此同時,美國艦隊進駐臺灣海峽,軍隊進入臺灣島;美軍戰機甚至越過中朝邊境,轟炸中國國土。中國東北地區的安全受到嚴重威脅。

  經過緊張、反復的討論和磋商,10月5日,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達成一致,作出了組成中國人民志愿軍“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重大戰略決策,并決定由彭德懷擔任志愿軍司令員掛帥出征。隨后,毛澤東以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主席的名義,發布了組成中國人民志愿軍的命令。

  “第一個志愿兵”

  1950年10月7日晚,毛澤東在中南海菊香書屋為彭德懷餞行,毛岸英作陪。彭德懷看著毛岸英說:“岸英已經長成大小伙子了,真快啊!”毛岸英說道:“彭叔叔,抗美援朝,上前線打仗可有我一份?”彭德懷笑著答道:“好,有勇氣。你這位參加過二戰、打敗過希特勒的坦克兵中尉,人不大,現代化作戰經驗還是蠻豐富的么!”

  毛澤東指著毛岸英對彭德懷說:“我這兒子不想在工廠干了,他想跟你去打仗,早就交上了請戰書,要我批準,我沒有這個權力,你是司令員,你看要不要這個兵?”彭德懷馬上對毛岸英說:“不行。去朝鮮有危險,美國飛機到處轟炸。你還是在后方,搞建設也是抗美援朝。”毛岸英懇求道:“彭叔叔,讓我去吧。我在蘇聯當過兵,參加過對德國鬼子的作戰……”

  彭德懷看了看毛澤東。毛澤東說:“我替岸英向你求個情,讓他到戰場上去鍛煉鍛煉。岸英會講俄語、英語,你到朝鮮,免不了要跟蘇聯人、美國人打交道,讓他擔任翻譯工作。”毛岸英高興地說:“彭叔叔,我要在您的指揮下,做一個好兵。”

  就這樣,彭德懷答應了毛岸英的請求。實際上,他帶毛岸英上戰場,不僅僅是因為毛澤東“求情”,更是為了滿足毛岸英報效祖國的愿望。


    1922年10月24日,毛岸英出生于湖南長沙。由于母親楊開慧被捕入獄,他8歲那年就跟隨母親“住進”了牢房。楊開慧犧牲后,中共地下組織把毛岸英和他的弟弟毛岸青送到了上海。后來,上海地下組織遭到破壞,兩個小兄弟一度被迫流浪街頭,歷盡艱辛。

  1936年夏,中共地下組織把毛岸英送到蘇聯。1937年,他進入蘇聯國際兒童院學習。1941年,蘇聯衛國戰爭爆發后,毛岸英先后在莫斯科列寧軍政學院和伏龍芝軍事學院學習,畢業后獲得坦克兵中尉軍銜。在此期間,他曾用俄文給斯大林寫信,請求上前線殺敵,后來參加了蘇軍的大反攻。戰爭結束后,斯大林接見了毛岸英,并送給他一支手槍,作為對他參加蘇聯衛國戰爭的最高獎賞。

  對于遠在蘇聯的兒子毛岸英,毛澤東一直十分惦念。有人從蘇聯帶回他的照片,毛澤東總會欣喜萬分地仔細端詳他的每一點變化。毛澤東還經常給毛岸英寫信,并親自挑選書籍,托人帶到蘇聯,鼓勵他好好學習。1946年1月,毛岸英回國,來到父親的身邊。為了讓兒子了解農村和農民,認識中國的國情,毛澤東先是把他送到陜北農村,后來又讓他參加中央土改工作團的工作。

  1949年10月,毛岸英與劉思齊結婚。毛澤東送給他們的禮物,是他1945年去重慶談判時穿的一件黑色大衣。他說:“我沒有什么貴重禮品送給你們,就這么一件大衣,白天讓岸英穿,晚上蓋在被子上,你們倆都有份。”此后,即使毛岸英已經成家,毛澤東也沒有放松對他的要求。1950年,毛岸英被派到基層,在北京機器總廠擔任黨總支副書記。

  以往的很多時候,毛岸英在做重要選擇前都會征求父親的意見,但這一次要上朝鮮戰場,他是主動請纓。

  在確定參戰的當天晚上,晚飯過后,毛岸英先來到醫院,看望剛做了闌尾手術的妻子。出國作戰屬于軍事秘密,毛岸英不能透露。據劉思齊回憶:“他突然來到醫院,他說要出差,去一個很遠很遠的地方,讓我接不到他的信不要著急。”“到什么地方、去多長時間,他一直沒有告訴我。最后,他偶然地問我,朝鮮半島你知道不知道?我說,知道,那里正在打仗。可能是當時年齡小,我根本沒有把出差和朝鮮戰爭這兩件事聯系在一起。他走的時候已經是夜里11點多了。”

  從醫院出來后,毛岸英又去看望岳母張文秋。他告訴岳母,他“出差”的時間會很長,希望岳母能在他不在的這段時間,幫著照顧弟弟毛岸青。臨別時,岳母送給他一支鋼筆和一塊手表。此時已經是第二天凌晨兩點多鐘。

  10月8日,毛岸英匆匆地隨彭德懷和臨時組成的指揮所人員趕赴東北。在飛機上,彭德懷看著毛岸英,為他積極要求上前線的決心所感動,脫口說道:“毛岸英是我們志愿軍的第一個志愿兵。”


  司令部里的俄文翻譯

  10月19日傍晚,急于與金日成會面的彭德懷,帶著軍事秘書楊鳳安和兩名警衛員,乘一輛吉普車隨先頭部隊進入朝鮮。毛岸英則和志愿軍司令部辦公室的其他成員,在10月23日隨十三兵團司令部一起入朝。

  到朝鮮戰場后,毛岸英擔任志愿軍司令部辦公室的翻譯和秘書。除了少數領導和部分辦公室人員,幾乎沒有人知道他的真實身份。雖然只是翻譯,毛岸英也經常和參謀們一起研究敵我情況,發表意見。那時,去志愿軍司令部開會的人,總能見到一個高個子年輕人列席會議,并不時發言。

  楊鳳安多年以后回憶說,進入朝鮮后,白天,毛岸英和大家都在司令部辦公室工作;晚上,彭德懷在辦公室的行軍床上休息,他和毛岸英就在用稻草鋪的地鋪上睡覺。不到一周,他們的身上就長滿了虱子。他們平時吃的是粗高粱米,沒有青菜。彭德懷對毛岸英很關心,多次提出讓毛岸英和他一起吃飯,但毛岸英都謝絕了。

  1950年11月7日,志愿軍入朝后的第一次戰役剛剛結束,金日成和蘇聯駐朝鮮大使拉佐瓦耶夫,就來到中國人民志愿軍司令部所在地——朝鮮朔州以東、北鎮西北的大榆洞,與彭德懷司令員會晤。在那次會晤中,毛岸英首次正式擔任翻譯工作。他用流利的俄語向蘇聯大使翻譯志愿軍第一次戰役的情況,以及即將發動的第二次戰役的有關計劃。彭德懷和蘇聯大使對毛岸英的翻譯水平都很滿意。會談結束后,毛岸英連夜在辦公室里就著燭光整理會談記錄,準備交給毛澤東。

  可惜的是,會談記錄還沒被寄出去,他就犧牲了。

  11月24日,美軍戰機在大榆洞上空偵察了3次。出于安全考慮,中央命令志愿軍司令部機關的全體人員于25日前疏散撤離。11月25日拂曉前,在志愿軍副司令員洪學智的“強制”下,彭德懷才離開了辦公室,進入山溝里的防空洞。

  兩個小時后,彭德懷讓楊鳳安去辦公室,向值班參謀詢問前線的情況。剛到辦公室的門前,楊鳳安就看到美軍的兩架轟炸機從上空飛過。而此時,毛岸英和參謀高瑞欣因昨晚加班太晚,正在辦公室里圍著火爐熱早飯。

  楊鳳安了解完情況,準備回去向彭德懷匯報。一開房門,他就看見幾架敵機突然飛來,于是急忙大聲向毛岸英和高瑞欣喊道:“不好,快跑!”但此時,敵機已經投下幾十枚凝固汽油彈。剎那間,志愿軍司令部辦公室陷入一片火海……

  楊鳳安從司令部辦公室急速跑到防空洞,向彭德懷報告說:“辦公室的人員,除了岸英和高瑞欣同志沒跑出外,其他同志都已安全脫離,看來岸英和瑞欣同志犧牲了。”

  彭德懷聽后頓時站立不穩,臉色蒼白,眼含熱淚,久久一言不發。過了一會兒,他才喃喃地說:“岸英和瑞欣同志犧牲了,犧牲了。”說著便走出山洞,來到出事現場。看著他們已被燒焦的遺體,彭德懷的心情十分沉重。從一只燒焦的表殼上,大家辨認出毛岸英的遺體。因為那只表就是他出國前岳母送給他的禮物。隨后,十幾個人把遺體用白布包起來,又做了一副棺材,臨時把毛岸英安葬在他犧牲的地方——大榆洞的一個山坡上。


  英雄逝去之后

  毛岸英犧牲的那一天,彭德懷沒吃午飯。他沉痛地說:“這事要報告毛主席他老人家”。但是,報告的過程極其艱難——短短的電文,彭德懷竟寫了一個多小時。當天,中央軍委副主席周恩來接到了這封電報。他強忍著淚水,決定暫時不將毛岸英犧牲一事告訴毛澤東。直到1951年1月2日,志愿軍第二次戰役取得勝利、朝鮮戰局基本得到扭轉后,周恩來才將這封電報由中央機要辦公室主任葉子龍送給了毛澤東。

  據葉子龍回憶,毛澤東盯著那份簡短的電報,看了足足三四分鐘。當時,他的頭埋得很深。隨后,他抬起了頭,臉色非常難看,目光緩慢地移向茶幾上的煙盒,顫抖著手從煙盒里抽出一支煙。接下來,屋子里只能聽見他吸煙的聲音。他的眼睛濕了,但沒有哭出聲。他頂住巨大的悲痛,只“唉”了一聲說:“誰讓他是毛澤東的兒子……”隨后,他向葉子龍擺了擺手:“戰爭嘛,總會有犧牲,這沒有什么!”

  后來,毛澤東的好友周士釗曾當面問他:“為什么要送毛岸英上朝鮮前線?”毛澤東回答說:“你說我不派他去,他就不會犧牲,這是可能的。但你想一想,我是主張派兵出國的,這是一場保家衛國的戰爭。我作為黨中央的主席,作為一個領導人,自己有兒子,不派他去抗美援朝、保家衛國,又派誰的兒子去呢?”

  毛岸英“出差”后,妻子劉思齊時刻都在思念他。1950年11月,她收到了丈夫的一封信。毛岸英在信中囑咐她好好學習,還說結婚后很少和她在一起,對此很內疚。后來,劉思齊再也沒有收到丈夫的信。

  據劉思齊回憶:“后來很長時間收不到岸英的來信了,我想到他說過收不到信不要著急,所以心里一直很踏實。大概1952年的時候,一個朋友突然給了我一張毛岸英戴著朝鮮人民軍軍帽的照片,我一下子呆住了,就像雷打的一樣。毫無疑問,岸英到前方去了。我馬上意識到,這么長時間沒有來信,一定有什么事。從那時起,我心里直打鼓。看到主席,我又不好問,他也對我從來不談這些事。又過了一年,主席開始對我進行‘墊底’教育,告訴我干革命就會有犧牲,并一一數著家里為革命犧牲的烈士:楊開慧、毛澤民、毛澤覃、毛楚雄……”

  毛澤東的話,讓劉思齊心里生出了一種不好的預感。她后來回憶說:“我記得那年夏天,在主席的辦公室里,我問他:‘爸爸,岸英好長時間沒有來信,出差后就來過一封信,是怎么回事?’主席說:‘他已經不在了,犧牲了……’”“似晴天霹靂,我的大腦一片空白。”劉思齊痛不欲生,放聲痛哭。毛澤東則木然地坐在沙發上,臉色蒼白……

  毛岸英犧牲后,他遺體的安葬問題一直沒有解決。1954年12月24日,解放軍總干部部擬了一份電稿,提出將毛岸英的遺體運回北京安葬。但出于對大局的考慮,彭德懷沒有同意這個建議。為此,他給周恩來寫了一封信:“我意即埋在朝北,以志司(編者注:“志愿軍司令部”的簡稱)或志愿軍司令員名義刊碑,說明其自愿參軍和犧牲經過,不愧為毛澤東的兒子,與其同時犧牲的另一參謀高瑞欣合埋一處,似此對朝鮮人民教育意義較好,其他死難烈士亦無異議。”

  12月25日,周恩來在彭德懷的信上批示道:“同意彭的意見。”毛澤東也同意彭德懷的意見。“岸英是一名普通戰士,埋在朝鮮國土上,體現了我們與朝鮮軍民同甘苦、共患難的革命精神……你們做得對,做得很好。”最終,毛岸英的遺體移葬于檜倉“中國人民志愿軍烈士陵園”。

  民族崛起的先行者

  1976年,毛澤東逝世后,人們在整理他的遺物時,在倉庫的一個柜子里,意外地發現了他悄悄收藏的一件毛岸英的衣服。毛澤東把兒子永遠地留在了朝鮮。而他唯一所做的,就是悄悄收好兒子的衣物,一藏就是20多年!這是一位父親對兒子的深深思念!

  而中國人民,至今也仍在懷念毛岸英和其他犧牲在朝鮮戰場上的志愿軍戰士。在新中國面臨西方列強大兵壓境的危險時刻,這些英烈們義無反顧地選擇了抗美援朝,在朝鮮半島與侵略者進行戰斗,既完成了與侵略者的戰略決戰,又打破了美國發動第三次世界大戰的圖謀,保衛了世界和平。可以說,這些英烈是中華民族重新崛起的先行者。而毛岸英——正是這些先行者中的杰出代表。

  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讓西方世界不敢再小看中國人民,為新中國贏得了近60年的相對安全和穩定的國際環境。打敗世界一流強國,中國就此贏得了應有的國際地位,成為一個誰也不敢忽視、有分量的大國。

  美國軍事史專家赫爾姆斯曾說:“從中國人在整個朝鮮戰爭期間所顯示出來的強大攻勢和防御能力中,美國及其盟國已經清楚地看出,共產黨中國已成為一個可怕的對手,它再也不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時那個軟弱無能的國家了。”

「 支持烏有之鄉!」

烏有之鄉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heji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收藏

心情表態

今日頭條

點擊排行

  • 兩日熱點
  • 一周熱點
  • 一月熱點
  • 心情
  1. 張勤德|廣大民眾在“總危機爆發期”的新覺醒 ——試答多位好友尖銳和有價值的提問
  2. 反抗吧,我的人民,反抗吧
  3. 毛主席,為什么反不得?
  4. 為什么總有人把毛主席放在后四十年的對立面?
  5. 劉繼明|隨想錄(20)
  6. 孫錫良 | 圓圈里的天才
  7. 由“高考狀元”想到了毛主席教育革命
  8. 從‘10塊’到‘400塊’:新農合背后的沉重與希望——請對農民好一點
  9. 美化軍閥是嚴重錯誤,整改批判應一視同仁
  10. 吃飽了才會有道德嗎?
  1.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士,敢于戰斗,善于戰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2. “深水區”背后的階級較量,撕裂利益集團!
  3. 大蕭條的時代特征:歷史在重演
  4.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集?
  5. 瘋狂從老百姓口袋里掏錢,發現的時候已經怨聲載道了!
  6. 到底誰“封建”?
  7. 兩個草包經濟學家:向松祚、許小年
  8. 該來的還是來了,潤美殖人被遣返,資產被沒收,美吹群秒變美帝批判大會
  9. 掩耳盜鈴及其他
  10. 小崗村分田單干“合同書”之謎及其它
  1. 北京景山紅歌會隆重紀念毛主席逝世48周年
  2. 元龍:不換思想就換人?貪官頻出亂乾坤!
  3. 遼寧王忠新:必須直面“先富論”的“十大痛點”
  4. 劉教授的問題在哪
  5. 季羨林到底是什么樣的人
  6. 十一屆三中全會公報認為“顛倒歷史”的“右傾翻案風”,是否存在?
  7. 歷數阿薩德罪狀,觸目驚心!
  8. 陳中華:如果全面私有化,就沒革命的必要
  9. 我們還等什么?
  10. 只有李先念有理由有資格這樣發問!
  1.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士,敢于戰斗,善于戰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2. 地圖未開疆,后院先失火
  3.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士,敢于戰斗,善于戰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4.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士,敢于戰斗,善于戰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5. 重慶龍門浩寒風中的農民工:他們活該被剝削受凍、小心翼翼不好意思嗎?
  6.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集?
亚洲Av一级在线播放,欧美三级黄色片不卡在线播放,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在线看r级电影一区二区 | 亚洲第一成年网站在线观看 | 在线亚洲中文精品第1页 | 亚洲中文字幕欧美高清 | 制服丝袜国产一区在线播放 |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