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反分裂斗爭的歷史回顧與經驗總結
作者:趙璇 高靜文
原載:《思想理論教育導刊》
[摘要]新疆反分裂斗爭是一場長期的、復雜的、尖銳的政治斗爭,從20世紀初至今,國內外分裂勢力一刻也沒有停止過對新疆的分裂活動。新疆各族人民與分裂勢力展開了激烈的政治斗爭和意識形態領域的斗爭。對新疆反分裂斗爭進行歷史的回顧,總結新疆反分裂斗爭的寶貴經驗,對當前的工作具有一定的現實啟示作用。
2006年9月,胡錦濤書記到新疆考察工作并發表重要講話,他指出:新疆的穩定和發展,關系全國改革發展穩定的大局,關系國家統一、民族團結、國家安全,關系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2009年8月,胡錦濤總書記親臨新疆考察指導工作時強調社會穩定是新疆發展的前提和保障。發展是硬道理,是第一要務;穩定是硬任務,是第一責任。沒有穩定這個前提條件,什么事情也干不成,已經取得的成果也會失去,更不可能實現又好又快發展。胡錦濤總書記的重要講話,深刻揭示了新疆在國家整體發展戰略中的地位和作用,指明了維護新疆社會安全穩定對于新疆今后發展和長治久安的極端重要性。這是對新疆反分裂斗爭意義的高度概括,也是在總結新疆反分裂斗爭、維護新疆社會穩定的實踐中得出的科學結論。
新疆分裂與反分裂的斗爭是在兩個戰場上展開的,表現為兩種斗爭形式。一個戰場是政治性的對抗戰場,表現為激烈的武裝對抗、流血戰斗,或是政治性動亂、打砸搶燒殺的暴力恐怖活動。另一個戰場是意識形態戰場,表現形式是政治、文化思想上的較量,兩種形式相互融合、相互轉化,呈現出復雜的斗爭局面。新疆反分裂的斗爭就是在兩個戰場作戰,大約經歷了一個世紀。從20世紀初至今,可以分為四個階段。
一、20世紀初新疆反分裂斗爭
19世紀末、20世紀初,在英帝國主義的極力鼓吹和支持下,“泛突厥主義”和“泛伊斯蘭主義”傳播到新疆。“泛突厥主義”主張將所有信仰伊斯蘭教的國家和民族聯合起來,建立政教合一的“大伊斯蘭帝國”。“泛伊斯蘭主義”宣稱所有操突厥語言的民族是同一個民族,鼓吹亞洲西部和中部地區所有操突厥語的民族聯合起來,建立一個“大突厥帝國”,建立一個所謂純粹的“突厥民族”的國家。20世紀20年代民族分裂分子麥斯武德等人就宣揚“我們的祖先是突厥,我們的祖國是土耳其”,鼓吹“東突厥斯坦獨立”。20世紀30年代民族分裂分子沙比提大毛拉和穆罕默德·伊敏打著“東突厥斯坦獨立”的旗號,先后在和喀什建立了“伊斯蘭教王國”和“東突厥斯坦伊斯蘭共和國”分裂政權。當時由于廣大群眾反對,其分裂活動沒有得逞。20世紀40年代,麥斯武德、穆罕默德·伊敏、艾沙等泛突厥分子利用他們在國民黨政府中所占據的要職,極力歪曲新疆歷史,鼓吹民族分裂,妄圖在新疆建立獨立的“東突厥斯坦伊斯蘭共和國”。與此同時,以艾力汗·圖列為首的泛伊斯蘭主義勢力,在“三區革命”時期,極力推行其民族分裂主張,宣揚“圣戰”,煽動宗教狂熱,鼓吹建立“東突厥斯坦伊斯蘭共和國”。但是以阿合買提江為代表的革命力量在中國共產黨的影響下,團結各族人民,與民族分裂勢力進行了堅決斗爭,撥正了“三區革命”的航向,使他們分裂祖國的陰謀沒有得逞。隨著新疆的和平解放,老牌民族分裂分子的政治圖謀徹底破滅。
二、20世紀50-70年代新疆反分裂斗爭
新中國成立初期,新舊政權更替,矛盾交織,斗爭復雜,分裂分子與國民黨頑固派殘余勢力、外國反華勢力等攪合在一起,其破壞形式主要有與新生政權對抗、發動武裝叛亂等。國民黨頑固派發動的叛亂,目的是要復辟新政權,妄圖東山再起,而分裂分子卻是要分裂新疆,要把新疆從祖國大家庭中分裂出去,叫囂“獨立”。
20世紀50年代,敵對勢力以武裝暴亂為主要形式,目標是搞垮我新生政權,參與活動的是國民黨殘渣余孽和部分舊政權留用人員,后臺是美帝國主義和國民黨殘余勢力。以分裂新疆為目的,叫囂“獨立”而發動的暴亂,在南北疆都發生過。如在1950年7月24日-8月16日,熱合曼諾夫在伊犁叛亂;1950年8月18日和12月26日,沙里紅和伊德利斯·努爾派依斯在昭蘇叛亂。其叛亂頭目,均為隱藏在部隊中的分裂分子。20世紀50年代,分裂活動在南疆較猖獗,比較典型的案例有:1954年和田暴亂;1956年墨玉、洛浦、英吉沙等縣暴亂;1957年和田暴亂。上述暴亂都打著宗教的旗號,地點均在南疆。解放后新疆發生的20起反革命暴亂和叛亂,有16起集中發生在50年代。
20世紀60年代,國際國內形勢發生劇烈變化,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蘇聯成為分裂主義分子進行分裂活動的主要國際背景。蘇、中兩黨矛盾升級,新疆成為矛盾斗爭前沿之一。在這個背景下,一些分裂思想嚴重的人開始浮出水面,策動分裂,目標是建立以分裂祖國為目的的政黨。在蘇聯駐新疆外事機構的操作下,引發了伊犁、塔城邊民大量外流,民族分裂分子乘機煽動破壞,嚴重干擾了新疆的和平安定,政治、經濟損失巨大。1962年5月29日,伊寧市發生民族分裂分子煽動的暴亂,在此期間,邊民大量外流,史稱“伊塔事件”或“5·29事件”。中國政府面對伊塔事件,及時采取了應急措施,平息了暴亂,加強了僑民管理。斗爭主要集中在北疆地區。
20世紀70年代,民族分裂活動相對沉寂,一方面從外部原因來看中美關系逐漸改善,美國對中國戰略思想發生轉變,蘇聯也因忙于與美國爭奪世界霸權而無力他顧;另一方面從內部原因來看,從中央到地方,各級新生政權機關為了維護新生人民政權,對民族分裂活動實行了嚴厲打擊、絕不手軟的政策,這一政策的后滯效應清除了民族分裂分子的生存土壤。此外,在“文化大革命”期間,國內政治斗爭形勢嚴峻,這種政治斗爭氛圍雖然禁錮了人們的思想,但相對單純一致的全民的政治目標,有利于形成擁護共產黨的領導、同仇敵愾反對民族分裂的向心力,蕩滌了民族分裂分子的生存空間。加之新疆偵破了“東突黨”,當時的民族分裂分子的骨干分子多數遭到打擊,力量受到較大削弱,整個70年代沒有發生重大事件。典型事例有“東突厥斯坦人民革命黨”(簡稱“東突人民革命黨”)的出籠和在南疆發動反革命叛亂。其圖謀被我公安部門偵破,未能得逞。分裂分子試圖越境,被我軍抓獲向國外求援的暴徒12名,捕獲企圖潛入國境的外國間諜9名。
同時,在意識形態領域,泛突厥主義、泛伊斯蘭主義思潮猶如毒菌在新疆滲透。50年代,出版了《東突厥斯坦歷史》、《維吾爾史》、《宗教宣言》、《伊斯蘭教歷史基礎和民族獨立的呼聲》(又名《七個生活》)等,歪曲歷史,蠱惑人心。60年代,分裂組織“東突人民革命黨”大肆制造分裂輿論,出籠了《火炬報》、《覺醒報》、《獨立報》等,鼓吹新疆獨立,煽動分裂。70年代,分裂主義思潮主要通過講課、作報告、著書、寫文章等形式廣為傳播。
出籠了《維吾爾人》、《匈奴簡史》、《維吾爾古代文學》三本書。這些書以學術研究為名,傳播分裂思想。他們歪曲、杜撰、篡改歷史,妄圖將維吾爾族從中國歷史上剝離出去;不著邊際地夸大維吾爾族的歷史地位和作用;歪曲歷史上的民族關系。但是,50年代以來,黨的民族政策已深入人心,各族人民建立的良好的民族關系影響著人們,各族人民對祖國的熱愛和對社會主義的堅定信念使分裂活動不得人心,盡管“文化大革命”擾亂了社會秩序,但分裂主義的圖謀仍然受到各族人民的反對。
三、20世紀80-90年代新疆反分裂斗爭
經過“文化大革命”的浩劫,我國的政治、經濟均遭到嚴重破壞,“文化大革命”結束后,百廢待興。在恢復經濟、全面落實政策過程中,新疆分裂主義勢力乘機興風作浪,主要表現在:一是在落實宗教政策的過程中,被取締的經文學校死灰復燃,這些私辦的經文學校并非以傳授知識為主,分裂分子往往將其作為培養信徒的陣地;二是傳播泛伊斯蘭主義和泛突厥主義,煽動民族情緒,叫喊獨立,分裂國家:三是“東突”分裂勢力活動頻繁,甚囂塵上。新疆分裂分子與國際恐怖組織合流,東突勢力與塔利班、本·拉登、車臣等國際恐怖組織連成一氣,冠以各種名稱的分裂組織紛紛出籠,分裂破壞活動頻率加快,形式多樣,手段殘忍,恐怖色彩濃厚。20世紀90年代是新疆分裂主義分子犯罪活動的高發期。主要有以下特點:
1、建立各種反動組織。1990年以來,新疆的反革命集團、非法組織及反動團伙案件急劇增加。僅1990年到1995年6年間全疆公安機關共破獲旨在搞分裂的反革命集團(組織)、非法組織及反動團伙案件109起,成員達1831人。這些反革命組織、反動團伙的組織形式呈現多樣化,主要有三種類型:一類是典型的反革命集團(組織)。他們的共同特點是:首先,推翻人民民主專政的國家和社會主義制度,策劃和制造新疆獨立,分裂國家統一的反革命目的非常鮮明;其次,為了有組織、有計劃地進行分裂破壞活動而建立組織;最后,組織較為嚴密,核心骨干有分工,內部有組織紀律,吸收發展成員一般有一定程序。第二種類型是集中在文化、教育等領域,多以非法組織面目出現的反動團伙。尤其近年在一些中學、大學、專科學校肆意發展,造成了嚴重的社會危害。這類組織往往打著“東突厥斯坦獨立”的旗號,從事分裂祖國統一、破壞民族團結的活動,是新疆非法組織不同于全國其他省份的主要特點。第三種類型是糾合性反動團伙。這類反動團伙主體是由堅持以教劃線,反漢排漢,堅持民族分裂立場,態度十分頑固的反動塔里甫糾合而成,是新疆地區分裂勢力有組織地進行分裂破壞活動的社會基礎,是分裂勢力的“敢死隊”。
2、加緊進行恐怖破壞活動。近年來,新疆地區分裂勢力的破壞活動逐年升級,最突出的表現是帶政治性的爆炸、暗殺等暴力恐怖案件急劇增多,其表現方式有三種:一是,“拆橋”行動成為新疆分裂分子恐怖活的主要方式。即通過暗殺愛國進步宗教人士和黨的優秀少數民族干部,恐嚇愛黨愛國的少數民族干部、群眾和宗教人士,切斷宗教界、少數民族群眾與政府之間的聯系,妄圖以此壯大其分裂活動的聲勢,削弱我分裂斗爭的正義力量。二是,分裂分子公開拒捕,持槍與我進行武裝對抗。自1996年4月12日到5月27日,在阿克蘇、烏魯木齊、喀什等地,我公安民警在偵查、追捕過程中,與暴力恐怖分子進行了六次槍對槍的較量,斃敵18人,擊傷13人。三是,新疆分裂分子暴力恐怖活動呈現出當代國際恐怖活動的特點:有組織、有領導、有計劃,破壞目標明確,針對性很強;手段殘忍,連攻擊對象的親屬也不放過,為達到目的和保全組織,不惜采用自殺性攻擊手段;破壞活動導致的人員死傷、財產損失數量和嚴重程度雖然不同,但帶來影響很大。
3、強化意識形態領域的滲透和侵蝕。進入90年代后,意識形態領域中分裂思潮惡浪翻滾,不少分裂言論反映在包括報刊、電臺、文學作品、音像制品、文藝演出等傳播媒體中。尤其在宗教領域,宗教極端勢力瘋狂利用宗教進行分裂活動。他們竭力向新疆民眾尤其是信仰伊斯蘭教的穆斯林灌輸“圣戰”、“新疆獨立”、“建立政教合一的伊斯蘭政權”等分裂新疆、破壞祖國統一的思潮。具體做法有:其一,不遺余力地爭奪青少年,非法私辦經文學校;向青少年灌輸分裂主義思想,部分教師充當了急先鋒:為培養高級分裂接班人才,宗教極端勢力創辦了所謂“圣戰大學”。其二,瘋狂煽動宗教狂熱;大量修建清真寺:通過講經形式,鼓吹“圣戰”,建立“東突伊斯蘭國”;通過非法出版物和音響制品灌輸。
1997年到1998年,針對分裂勢力的恐怖暴力罪行,新疆開展專項整治。專項整治的基本方針是:對群眾宣傳教育,提高認識,分清敵我,安定團結;對分裂勢力,堅決打擊,對分裂恐怖活動,露頭就打,絕不手軟;對宗教事務,保護合法,取締非法,打擊犯罪。經過兩年的集中整治,分裂分子、宗教極端勢力的暴力活動受到遏制,新疆地區社會治安明顯好轉。
四、21世紀以來新疆反分裂斗爭
“9·11”事件后,國際反恐力量加強了對本·拉登、塔利班和糾合在一起的新疆分裂勢力的打擊;上海合作組織的成功運轉,對“東突”分裂恐怖勢力的遏制效果也日趨明顯;新疆對“三股勢力”采取“露頭就打,先發制敵,毫不手軟”的斗爭方針,使暴力恐怖事件在新疆境內的發生率有所下降。
然而,分裂勢力的野心不死。當“東突厥斯坦伊斯蘭運動”(簡稱“東伊運”)被聯合國安理會列入恐怖主義制裁名單之后。“東突”勢力為逃避打擊,打著“民主”、“人權”、“自由”的幌子,極力洗刷恐怖罪名,變換手法繼續從事反華分裂活動。2004年,“東突”勢力在境外拼湊成立了“世界維吾爾代表大會”(簡稱“世維會”)。此后,“東突”勢力一直在密謀策劃分裂和暴力破壞活動。2008年,針對北京奧運會先后制造了多起暴力恐怖事件。3月7日,恐怖分子企圖襲擊民航客機制造空難,破壞奧運。特別是在2009年7月5日,境內外分裂勢力制造了新疆烏魯木齊市“7·5”打砸搶燒嚴重暴力犯罪事件,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在新疆發生的性質最惡劣、傷亡人數最多、財產損失最嚴重、破壞程度最大、影響最壞的一起暴力犯罪事件。截至2009年7月17日,造成197人死亡(其中絕大部分是無辜群眾)、1 700多人受傷,331個店鋪和1 325輛汽車被砸燒,眾多市政公共設施被損毀。事件發生后,中央和自治區政府采取果斷有力措施,依法制止暴力犯罪行為,迅速平息事態,恢復了烏魯木齊的社會穩定。
進入21世紀,意識形態領域中分裂思潮并未減退,鼓吹“東突獨立”的書刊、文章相繼出籠?!稖喨?、《巴達吾來特》、《喀什和卓》等四部小說,350萬字,分16冊出版。有5篇吹捧文章緊隨其后,具有分裂毒素的書稿出版后,被分裂組織當做教材。煽動分裂的小說《野鴨子》刊登后,一電臺播送了“刪節本”。2002年元旦,在新疆人民會堂文藝演出的舞臺上,竟然有人朗誦攻擊中國共產黨和政府的詩歌。徹底清除意識形態中的分裂思潮,更是任重道遠。
五、新疆反分裂斗爭的成功經驗
新疆的反分裂斗爭是一場激烈的政治斗爭。在與分裂勢力的長期斗爭中,新疆各族人民在黨中央的正確領導下,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黨委和政府直接指揮下,粉碎了分裂勢力一次又一次的分裂圖謀,積累了寶貴的戰斗經驗。
1、加強各級黨委對反分裂斗爭的領導,旗幟鮮明地反對民族分裂
要做到打擊“三股勢力”一個聲音、一致行動,必須抓好黨的建設。首先的問題是班子問題、干部問題。從1996年中央7號文件起,中央及中央領導同志江澤民、胡錦濤對新疆穩定的一系列指示,是解決新疆各級班子、各族干部對新疆反對民族分裂問題如何認識的政治標準。1998年江澤民在視察新疆時強調:“要維護和加強新疆各民族的大團結,就必須旗幟鮮明地反對民族分裂主義。反對民族分裂,維護祖國統一,是國家最高利益之所在,也是新疆各族群眾的根本利益之所在。全區各族干部特別是各級黨政主要負責同志,不管是來自那個民族的,都是黨和國家的干部,都必須把反對民族分裂主義作為自己義不容辭的神圣職責。”政治上強是對新疆干部第一位的要求。新疆的各級干部,都要把維護祖國統一、維護民族團結、反對民族分裂作為講政治的最重要內容,在這一大是大非問題上自治區黨委要求,全體黨員和干部始終要做到:認識不含混,態度不曖昧,行動不動搖,真正做到旗幟十分鮮明,立場十分堅定。要堅持德才兼備、以德為先的用人標準,把那些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風上過得硬、人民群眾信得過的干部選拔到各級領導崗位上,用正確的用人導向保護和調動廣大干部的積極性。
其次,新疆各級黨委把反分裂斗爭作為頭等大事,一刻也不能放松。第一,各級黨委政府根據黨中央和自治區黨委的部署和要求,制定一系列維護新疆穩定的具體方案和措施,黨政主要領導親自抓,并組織強有力的領導班子具體負責,為反分裂斗爭提供堅強有力的政治、組織和措施上的保證,逐步形成打擊民族分裂、維護社會穩定的領導工作機制;要建立和健全工作責任制,黨政一把手要負起第一責任人的職責,其他領導成員也要明確各自的責任。第二,在反對民族分裂主義的斗爭中,有針對性、分層次地抓好工作;尤其對重點地區、重點領域加強防范,既要時刻防范武裝的暴力恐怖活動,也要高度重視意識形態領域的斗爭,“兩手都要抓,兩手都要硬”。第三,在反對民族分裂主義的斗爭中,各級黨委、政府決不能停留在口頭上、文件上,必須落實到具體行動中,加強調查研究,及時掌握社會思想動態,經常分析本地區的影響社會穩定的因素,把問題解決在萌芽狀態。
2、必須堅持“主動出擊,露頭就打、先發制敵”的斗爭方針
為了遏制“三股勢力”的囂張進攻,自治區公安、安全等機關變被動防御為主動進攻,對“三股勢力”采取了“主動出擊、露頭就打、先發制敵”的斗爭方針,對民族分裂組織團伙個案不姑息、不經營,一經發現,堅決打掉,取得戰術上的勝利。
沒有打擊就沒有穩定。斗爭經驗證明,必須首先從氣勢上堅決壓倒“三股勢力”,才能談得上更深層次的治理。對“三股勢力”,任何時候都不能讓他們有生存的空間。即:不能讓他們形成統一的組織,不能讓他們擁立挑頭扛旗的代表人物,不能讓他們有武裝,不能讓他們有根據地,絕不能讓“三股勢力”做大成事,是在殘酷的反分裂斗爭,在血與火的教訓中,總結出來的斗爭經驗。10年間,公安、安全機關連續破獲一大批重大案件,挖出一系列民族分裂組織和團伙,抓獲并依法懲處了一批民族分裂分子,依法嚴厲打擊了非法宗教活動,查獲收繳了大批武器彈藥、制槍制爆裝置等及非法宗教宣傳品。反“三股勢力”現實破壞的斗爭逐漸由被動走向主動。
堅持不懈地抓好集中整治工作。要根據變化的形勢創新思路、創新辦法,要堅持哪里社會治安混亂,就集中整治哪里;哪些問題突出,就解決哪些問題的原則,把集中整治工作和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緊密結合起來,綜合治理要集中整治開展,集中整治工作要以綜合治理工作為依托和基礎。這是一項動態的復雜工作,必須長期堅持,不斷強化。
3、最大限度地依靠群眾、發動群眾
反對民族分裂主義的斗爭是一場維護國家安全和統一的斗爭,只有團結和依靠各族人民群眾才能取得勝利。各族人民群眾是我們做好一切工作的力量源泉,在反對民族分裂、維護祖國統一中起著決定性的作用。近年來,民族分裂主義勢力利用各種方式與我們爭奪群眾,這是一場爭奪人心的政治斗爭。反分裂斗爭能否取得勝利,新疆能否長治久安,決定因素就在于我們能否團結、依靠和動員廣大人民群眾。人民群眾是反分裂斗爭和維護社會穩定的主力軍,只要廣大人民群眾發動起來了,就會形成堅不可摧的銅墻鐵壁。
維護社會穩定和民族團結也是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如烏魯木齊“7·5”事件發生以來,黨和政府緊緊依靠群眾,迅速平息了事態,恢復了社會秩序。在暴徒打砸搶燒的危急時刻,各族干部群眾患難與共,團結互助。事件平息后,各族群眾深明大義,顧全大局,積極配合支持黨和政府工作,為維護新疆正常秩序和社會穩定,發揮了重要作用。
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在與境內外“三股勢力”的斗爭中,維護社會穩定這個大局,需要以法律為強大武器,依法嚴厲打擊暴力犯罪。同時要以群眾為強大后盾,緊緊依靠各族人民群眾,形成社會穩定的強大力量和牢固基礎。
4、加強意識形態領域的反分裂斗爭
意識形態領域是反分裂斗爭的重要領域。毛澤東說過:“凡是要推翻一個政權總要先造成輿論,總要先做意識形態領域方面的工作。革命的階級是這樣,反革命的階級也是這樣。”長期以來,新疆境內外民族分裂勢力為了實現其罪惡的分裂目的,一直非常重視反動輿論宣傳。特別是進入20世紀90年代以來,受國際局勢變化的影響,新疆民族分裂主義活動呈現出升級的態勢,反映在意識形態領域,表現為分裂輿論宣傳甚囂塵上,持續升溫,久禁不止。新疆意識形態領域的反分裂斗爭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斗,斗爭異常激烈和復雜。長期以來,新疆重視意識形態領域的反分裂斗爭,進行馬克思主義國家觀、民族觀、宗教觀、歷史觀、文化觀的教育。牢固樹立“新疆自古以來就是祖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新疆自古以來是多民族共同生活的地方”,“新疆自古以來是多民族共同開發建設的地方”,“新疆自古是多種文化和宗教交流的地方”,“影響新疆穩定的主要危險是民族分裂主義和非法宗教活動”等觀點。特別重視加強對青少年的教育和培養。“五觀教育”和“四個高度認同”從中小學抓起,并作為一項長期的系統工程來抓。加強對文化市場的管理,尤其是對宗教書刊、音響制品管理工作,堅決打擊非法宗教出版物,特別是對有嚴重政治問題的出版物要嚴肅查禁。加強基層組織建設,把意識形態領域的反分裂斗爭深入到基層。注意用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占領農村思想文化陣地,進一步加強民族團結教育,使“三個離不開”的思想深入人心,自覺地長期抵制和反對民族分裂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滲透和破壞活動,凝聚各族群眾的力量,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齊心協力維護新疆社會的穩定和諧。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