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 > 歷史 > 歷史視野

楊貴:紅旗渠精神的思考

楊貴 · 2010-07-22 · 來源:烏有之鄉
紅旗渠 收藏( 評論() 字體: / /

【編發者按】2010年7月15日我們幾個朋友拜訪了楊貴老人,自然談及紅旗渠的諸多故事和紅旗渠精神。楊貴老人強調,關于紅旗渠精神,當時他們縣委一班人的總結是32字:“為了人民,依靠人民;敢想敢干,實事求是;自力更生,艱苦奮斗;團結協作,無私奉獻”。他進一步做了解釋,“為了人民”是修建紅旗渠的根本出發點,是共產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的體現,“依靠人民”是修建紅旗渠的根本力量,是黨的群眾路線的工作方法的體現。只有為了人民,才能依靠人民;只要為了人民,就只能依靠人民。“敢想敢干,實事求是”的總結來源于修建紅旗渠過程中遭到的挫折和阻撓破壞,因為有來自上級某些領導人的反對和阻撓,甚至在不了解實際情況的時候差點要撤掉楊貴的職務,而楊貴他們無私無畏,在為了人民依靠人民的情況下,堅持實事求是,敢想敢干,敢于承擔風險和責任,頂住了壓力,帶領人民創造了人間奇跡。楊貴感慨,“為了人民,依靠人民;敢想敢干,實事求是”這兩條是紅旗渠精神最為重要的部分,可是后來的領導人和媒體基本不宣傳這兩條了,至多只保留后兩條,很多時候只宣揚成為“自力更生,艱苦奮斗”了,離開了“為了人民,依靠人民”,其他的內容都會走樣。7月16日楊貴老人給我打電話,推薦了這篇文章,說這才是他們原真原味的紅旗渠精神。今特發此文,以讓后來人明白真實的紅旗渠精神。2010年7月22日

 

楊貴

 

 

 

紅旗渠精神的思考 
 

--------------------------------------------------------------------------------
 
(2004-09-06 16:26:29)


    江澤民同志在視察紅旗渠后指出:在林州看了中外聞名的紅旗渠。在三年困難時期,在當時的物質技術條件下,能建成這樣宏偉的工程,林州人民了不起。“紅旗渠是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典范,不僅給后人留下了澆灌幾十萬畝田園的水利工程,更重要的是留下了寶貴的紅旗渠精神。這不僅是林州的、河南的精神財富,也是我們整個國家和民族的精神財富。”什么是紅旗渠精神?林州市廣大干部群眾在建設紅旗渠的過程中體會到:為了人民,依靠人民,敢想敢干,實事求是,自力更生,艱苦奮斗,團結協作,無私奉獻,是紅旗渠精神的實質所在。

    人民利益高于一切,是紅旗渠精神的根本立足點

    林州市原名林縣,歷史上長期困擾這里人民群眾生產生活的關鍵問題之一是缺水。可是,歷代的反動統治者只顧壓迫榨取人民血汗,卻不管群眾的死活。中國共產黨從人民的根本利益出發,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全心全意為人民辦實事。五六十年代,林縣縣委“一班人”深知全縣人民雖然在政治上翻了身,但經濟上還很貧困,仍在受干旱缺水的煎熬。改變林縣山區面貌,讓農民脫貧致富,關鍵是引水進村、引水上山。建國初,全縣九十一萬八千畝耕地,只有一萬兩千畝水澆地。全縣五百五十個村莊,長年遠道取水吃的就有三百零七個村,其中跑三公里左右的有一百八十一個村,五公里左右的有九十四個村,十公里左右的有三十二個村,真是吃水貴如油,十年九不收。林縣縣委“一班人”抱有一個共同的想法,要讓全縣人民真正過上好日子,必須徹底解決缺水的問題。他們組織群眾打旱井、挖山泉,修建英雄渠、抗日渠、淇南渠、淇北渠、天橋斷渠、南谷洞水庫、弓上水庫、要街水庫、石門水庫等許多中小型水利工程。1957年中共林縣二屆二次黨代會作出了《全黨動手,全民動員,苦戰五年,重新安排林縣河山》的決議。黨代表鄭重宣誓:“頭可斷,血可流,不建設好林縣不罷休。”林縣縣委把黨代表的誓言刻成紀念章,獎給黨員干部和水利模范。這充分表明了林縣縣委對解決干旱缺水問題的決心。1959年林縣大旱,全縣境內水資源不足的矛盾更加突出。縣委、縣人委的領導成員到鄰近的山西平順縣考察“引漳入林”工程,山西省委和平順縣委給予了很大的支持。林縣縣委于1960年2月決定開工修建紅旗渠,全縣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懂得,修建紅旗渠是全縣人民群眾的迫切要求,只要堅定地依靠群眾的力量和智慧,再大的困難也能克服。全縣各級干部和群眾在修渠工地同吃、同住、同勞動、同商量解決難題,真正打成一片,擰成了一股勁。領導一心為人民,贏得萬眾一條心。全縣各級黨組織模范執行黨的群眾路線,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真心誠意依靠人民群眾,從而創造出人間奇跡,形成了寶貴的紅旗渠精神。

    修建紅旗渠的條件十分艱苦,沒有也不可能靠獎金和物質刺激群眾建渠的積極性。廣大群眾在自我實踐、自我教育中懂得了為誰修渠,怎樣修渠,寧愿苦干也不苦熬;寧愿眼前吃苦也要換來長久幸福;寧愿自力更生、群策群力也不等靠要,不單純依賴國家。黨組織實實在在的思想政治工作貫穿在修渠的整個過程中,特別是全縣各級領導干部身先士卒,發揮了模范帶頭作用。工地上民工營、連建有黨、團組織,廣大干部群眾學先進,爭上游,同甘共苦,沒有怨言。事實充分證明,黨員干部尤其是各級領導干部只有樹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精神,才能積極主動地領導群眾、依靠群眾、自力更生、艱苦奮斗地創建社會主義事業。貪圖安逸享受的人,只為自己升官發財的人,不求有功但求無過做“安樂官”的人,絕不會去干修紅旗渠那樣艱苦的事。為了人民的利益和黨的事業,共產黨人應該不懼艱苦,不畏風險,頑強拼搏,勇于實踐,真正把黨和人民交辦的事情辦好。

    敢想敢干,實事求是,是紅旗渠精神的靈魂

    劈開太行山,修建紅旗渠,是林縣人民從根本上改變干旱缺水的大膽創舉。六十年代初,正是國內連續遭受三年自然災害、國外反華勢力卡我們脖子的困難時期。林縣縣委既面臨著資金缺乏,物資、糧食緊張和險惡施工條件等困難,又面臨著一些壓力、指責,甚至受處分的嚴峻考驗。縣委“一班人”靠著徹底的唯物主義態度,靠著對黨和人民的忠誠,靠著全縣干部群眾的堅強團結,無私無畏,迎難而上,堅持到勝利。

    敢想敢干和實事求是相輔相成,堅定性與靈活性的辯證統一。在修建紅旗渠的過程中,林縣縣委堅持實事求是。在浮夸風、瞎指揮、高征購一度盛行時,林縣縣委注意從實際出發,在最困難的時候,全縣還有一部分儲備糧和資金,這是敢于和能夠修建紅旗渠這樣大工程的基礎。同時,在紅旗渠建設過程中,林縣縣委還注意靈活決策。比如,最初修建紅旗渠的三萬多民工在七十多公里的總干渠上全線開工。縣委深入工地調查研究,學習毛主席抓主要矛盾和集中精力打殲滅戰的思想,實事求是地將全線開工的決策,調整為“集中兵力,分段施工,建成一段,通水一段”,這是決定修建紅旗渠最終取得勝利的關鍵措施。一是先修山西境內的二十公里,六個月完成任務,縮短了工期,減少了兩地矛盾,既節省了勞力,減輕了勞動強度,又大大鼓舞了群眾修渠的積極性。二是在國家三年困難時期,林縣紅旗渠工程既沒有全部停工,也不是撐著硬干,而是實事求是,正視困難,留下數百名技術好戰斗力強的民工鑿通了“青年洞”等,這對在困難時期建成總干渠起了決定性的作用。三是提前修建原定總干渠第四期工程,提前發揮南谷洞水庫的效益,使得全縣糧食產量于1964年在全省第一個達到綱要指標,這就進一步鼓舞廣大人民群眾大力推進紅旗渠建設。紅旗渠的總干渠修了五年時間,于1965年4月建成通水;三條干渠原定兩年完工,結果一年完成。如果不是“文化大革命”的干擾破壞,紅旗渠配套支渠于1967年就可全面竣工。如果沒有無私無畏、敢想敢干的堅定信念,沒有實事求是、靈活機動地調整施工決策,要建成紅旗渠是不可能的。

    自力更生、艱苦奮斗,是紅旗渠精神的體現

    自力更生,艱苦奮斗既是我們黨和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更是共產黨人應有的氣節,不向別人乞求,立得端,行得正,靠著自己的鋼筋鐵骨一雙手,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共產黨人搞社會主義建設,就得辛辛苦苦出力,精打細算花錢。修建紅旗渠,林縣人民出工按受益面積分配,群眾自帶工具,自帶口糧,不足部分從生產隊儲備糧中補助。修建紅旗渠的石灰自己燒,水泥自己產,每一分錢,一袋水泥,一個鋼筋頭,一根錘把子都做到了物盡其用,整個工程總投資六千八百六十五萬多元,其中國家資助一千零二十五萬多元,僅占總投資的14.94%。干部群眾同甘共苦,親如一家,多快好省,群策群力。所有這些事情,當時林縣干部群眾都覺得是理應如此的。修建紅旗渠十年,沒有發生過一宗請客送禮、揮霍浪費的情況;也沒有一個干部貪污挪用建渠物資。在建設紅旗渠的過程中,涌現出像馬有金、路銀、任羊成、王師存、李改云、郭秋英、張買江、韓用娣等一大批艱苦奮斗、無私奉獻、舍己救人、不怕犧牲的紅旗渠建設模范;還涌現出一批堅持真理、實事求是、頂著壓力、不計個人得失的好黨員、好干部。他們是紅旗渠精神的人格化身,林縣人民永遠不會忘記他們!

    紅旗渠精神具有強大的凝聚力和感召力

    在修建紅旗渠的十年中,全縣參加紅旗渠建設的不少于三十萬人。縣里各級干部和廣大群眾在建渠中鍛煉了意志,增長了才干。十年修渠,培養鍛煉了五萬多名石匠,三千多名懂技術、會管理、能領導施工的工隊長、技術員,這些人后來成為林縣十萬建筑大軍的中堅力量 。更重要的是,紅旗渠精神成為激勵林縣人民奮發圖強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精神動力,是林縣各級黨組織、廣大干部群眾緊密團結、干事創業的象征。弘揚紅旗渠精神,首先是各級黨組織和廣大干部,要真正確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立場和世界觀,牢固樹立人民群眾是創造世界歷史動力的唯物史觀,一切為了人民,緊緊依靠人民,一刻也不脫離群眾。其次,在改造自然、改造社會的斗爭中,既要有無私無畏、敢想敢干的雄心壯志,又要有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和工作方法;通過實踐,認識和掌握客觀規律,改造主觀世界和客觀世界。其三,創業時需要艱苦奮斗精神,條件好了也不能貪圖安逸享受,奢侈浪費。艱苦奮斗精神是共產黨人和勞動人民的本色。我們黨的全部歷史就是靠自力更生、艱苦奮斗來譜寫,如果丟掉了艱苦奮斗精神,就會腐敗變質,亡黨亡國。林縣干部群眾說得好:紅旗渠精神有黨的宗旨,又有群眾路線;有解放思想,又有實事求是;有思想方法,又有工作方法;有物質文明,也有精神文明。改革開放離不開它,黨和群眾丟不掉它,就是到了共產主義也別忘了它。 (發布日期 19981015 人民日報 J版 )
 
作  者:楊 貴 - 責編:游 黎 稿  源:人民日報
 

「 支持烏有之鄉!」

烏有之鄉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heji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收藏

心情表態

今日頭條

點擊排行

  • 兩日熱點
  • 一周熱點
  • 一月熱點
  • 心情
  1. 反抗吧,我的人民,反抗吧
  2. 毛主席,為什么反不得?
  3. 為什么總有人把毛主席放在后四十年的對立面?
  4. 劉繼明|隨想錄(20)
  5. 吃飽了才會有道德嗎?
  6. 美化軍閥是嚴重錯誤,整改批判應一視同仁
  7. 孫錫良 | 圓圈里的天才
  8. 由“高考狀元”想到了毛主席教育革命
  9. 從‘10塊’到‘400塊’:新農合背后的沉重與希望——請對農民好一點
  10. 子午:請珍惜我們的社會主義傳統
  1.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士,敢于戰斗,善于戰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2. “深水區”背后的階級較量,撕裂利益集團!
  3. 大蕭條的時代特征:歷史在重演
  4.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集?
  5. 瘋狂從老百姓口袋里掏錢,發現的時候已經怨聲載道了!
  6. 到底誰“封建”?
  7. 兩個草包經濟學家:向松祚、許小年
  8. 掩耳盜鈴及其他
  9. 該來的還是來了,潤美殖人被遣返,資產被沒收,美吹群秒變美帝批判大會
  10. 小崗村分田單干“合同書”之謎及其它
  1. 北京景山紅歌會隆重紀念毛主席逝世48周年
  2. 元龍:不換思想就換人?貪官頻出亂乾坤!
  3. 遼寧王忠新:必須直面“先富論”的“十大痛點”
  4. 劉教授的問題在哪
  5. 季羨林到底是什么樣的人
  6. 十一屆三中全會公報認為“顛倒歷史”的“右傾翻案風”,是否存在?
  7. 歷數阿薩德罪狀,觸目驚心!
  8. 陳中華:如果全面私有化,就沒革命的必要
  9. 我們還等什么?
  10. 只有李先念有理由有資格這樣發問!
  1. 車間主任焦裕祿
  2. 地圖未開疆,后院先失火
  3.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士,敢于戰斗,善于戰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4. “當年明月”的病:其實是中國人的通病
  5. 何滌宙:一位長征功臣的歷史湮沒之謎
  6.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集?
亚洲Av一级在线播放,欧美三级黄色片不卡在线播放,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亚洲欧美日韩中文字幕在线 | 亚洲人成在线88 | 亚洲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 亚洲精品欧美视频在线观看 | 久久深夜福利亚洲网站 | 亚洲中文字幕午夜福利电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