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 > 歷史 > 歷史視野

解放軍54軍六二年痛殲印軍11旅之回顧

美華 · 2009-11-13 · 來源:烏有之鄉
收藏( 評論() 字體: / /

解放軍54軍六二年痛殲印軍11旅之回顧  

   

【前言】 1962年10月28日 ,中央軍委、總參電令組成由陸軍第五十四軍軍長丁盛任司令員兼政委的丁指,統一指揮陸軍第一三0師、昌都軍分區前指所轄部隊以及其他加強部隊,共四個團的兵力,對入侵中印邊境東段中方瓦弄地區之敵印軍十一旅進行自衛反擊作戰。戰斗于 11月16日 4時40分發起,經過10小時激戰,印軍前沿主陣地絕大部分被攻克,印軍第四軍軍長考爾中將和第十一旅旅長,帶部分人員于14時許乘飛機逃跑。至20時40分,解放軍全部攻占瓦弄,瓦弄之印軍除被殲一部外,大部潰逃在高山狹谷、深山密林之中。自 11月17日 起,丁指部隊除以一部兵力實施追擊外,其余部隊轉入搜剿作戰。12月1日,前線各部隊奉軍委命令開始后撤。

此次作戰歷時21天,共殲滅入侵瓦弄地區印軍庫馬盎第六營、廓爾喀第三營、道格拉第四營全部、錫克營大部和第十一旅直屬分隊等1256人,其中擊斃道格拉第四營中校營長以下754人,俘庫馬盎第六營及廓爾喀第三營中校營長以下502人。擊落、繳獲印軍飛機各一架,繳獲51口徑以上火炮62門,各種槍809支(挺),炮彈1萬余發,槍彈100萬余發。  

   

【正文】沸沸揚揚的中印緊張關系在印方“默許”達*賴串訪達旺,中方似無法出招情形下,令大多數中國民眾積怨在胸。外交不僅講實力,也要講“guts”(勇氣、膽識)。當下若干“精英”決策者在奧巴馬來訪之際搬出了“民間呼聲”,但為何對印度人不祭出“民間呼聲”呢?  

我們在這里摘錄指揮中印邊境自衛反擊戰(東段)的54軍軍長丁盛,于1963年12月6日在南京高等軍事學院之報告講話,據此溫故知新,讓人民和“為人民服務”的某些外交決策者更加清楚,對“好了傷疤忘了痛”的印度政府及其軍隊,進行“再教育”非常必要。  

   

【丁盛報告摘錄】部隊打得怎樣呢?部隊是不是打得不勇敢呢?不是的,部隊打得非常英勇。大家看了沙盤,有些例子我可以在這里講一講。部隊是英勇頑強的,按著我們部隊的傳統來講呢?是輕傷不下火線,重傷不哭。這次我們很多輕傷沒有報告。問他為什么不報告呢?他們說:“當時報告也沒用呀,報告你們嘛,你們首長又擔心,所以我們反正能作戰,我們就往前打就是了。”后來有的戰士從前面抬下來,傷都化膿了,就不行了呀,輕傷不報告這不是個別的。重傷不哭、不叫喊,做到了不僅是不哭,而且還堅守陣地,這不容易。  

32高地那個陳代富,他是很英勇的。這個同志現在國防部下了命令啦,授予全國戰斗英雄的稱號。這個班剛才給你們介紹過了,他們班有1挺機關槍嘛,班里有的負傷、有的犧牲了,這時只剩下班長和他兩個了。當時他要求上呀,班長同意了,他在運動過程中甩了一個手榴彈,敵人也甩來一個手榴彈,陳代富負傷三處,屁股一處、腿上一處、手上一處,我看了一下,怕報假的,當時他繼續前進,拿個爆破筒和敵人打。我們不了解敵人,敵人也不了解我們,不摸底,雙方不摸底。  

印度人做事不行,他們不會做工事,他們的工事做這樣寬,射孔也做這么大,那個是沒有道理的呀,他們在里面可以睡覺,也可以打槍。頂上呢?他們又不捆好,因為那里樹有的是,馬馬虎虎。有的工事就這么幾根樹條子放上就行了,所以他們對我們的攻堅戰,他們不摸底。第二,我們使的武器他們不知道,我們使用的爆破筒,敵人沒有使用過這個東西。我們的戰士拿著爆破筒很勇敢、很靈活,前面去不行,繞到后面去、跳上去。因為他們的射孔是向下的和半山腰的,后面沒有。陳代富跳到地堡上,找到一個地方可以插下去,他當時受了傷,印度軍隊不知道這是什么東西,看到個東西這么粗往下插,印度兵就往上頂,他在上面壓,壓下去一拉,轟隆一聲響,他就滾了下來。假如印度軍隊打1槍就行了嘛,但他們也糊涂了,陳代富往下頂,他們打1槍就行了嘛。爆破筒能塞下來,你子彈還打不上去呀?結果炸掉了,這是不容易得,這是一個。  

還有一個就是周承華,看到他們班里攻到這個地方攻不上去,怎么辦呢?因為地形山梁很陡、很窄,只有幾公尺,上不去了,這個戰士就對指導員講:“指導員,你用機關槍掩護我,我從這邊上去,你們從右邊上去,我打手榴彈、打槍,使敵人注意我,你們沖上去。”指導員說這樣不行,等40火箭筒上來打了以后再上去,如果指導員同意他的意見,這個戰士就會犧牲的。他想以自己的犧牲來取得戰斗的勝利。另外一個戰士很靈活。剛才我講的那個07高地戰斗,一個營長帶著四、五十人下去,下去到了格里牙比河瀼口。我們一個副連長帶著一個排搜索,碰到了一股敵人。因為草很深,不大好看,敵人發現了我們,我們有一個戰士發現了敵人架機關槍。他一看說:“副連長隱蔽”,就一槍把那個架機關槍射手打死了。如果那個戰士晚那么幾秒鐘,副連長就犧牲了,戰士也得犧牲。這戰士往前一跳,又發現有敵人,他啪的又一槍。  

我們現在的裝備很好,全部自動化、半自動化的。我們部隊已經沒有那種拉槍栓的步槍,拉槍栓的就不行了,因為都在跟前,幾公尺、十幾公尺,只要快打就行了嘛。我們的部隊通通是改了裝的,三個師都改了裝。連隊時自動槍、半自動槍、班用輕機槍,所以打得敵人是非常害怕的。一打敵人就害怕,就叫喚說:“不得了,中國軍隊的裝備太強,頂不住。”他發電報回去。我們戰士非常靈活,那幾個人全部被消滅,營長被我們抓住了。敵人就笨,他機械執行命令,我們俘虜敵人了嘛,他們才笨呢。他這是地堡,這是一個地堡,這也是個地堡,我們打這個地堡,按道理講他們要支援才對啊。他不支援,他也不走,也不打。我問他為什么不打呢?他說上面沒有交代,也沒有人叫我打,我說你們不打也得跑啊,他說也不行,因為上面沒有人叫我們跑。所以我們的政治思想工作時非常要緊的,敵人和我們對比起來,根本不行。我們的戰士靈活,這個戰士立了功,抓住了營長嘛,當然不僅他一個人啦,可是他的作用很大。  

另外一個戰士攻打07高地時,真是感動。攻擊開始呢,他負了重傷,因為在山地救急,是困難的。在山地作戰從長遠來看,東南亞地區作戰,深山密林、寒帶熱帶,山上搶救工作任務很重。我們這次有些人是可以不犧牲的,沒有辦法,抬不下來,救急包沒有,一個人一個,衛生隊上不去,所以有些就犧牲了。以后這個人的腸子被手榴彈彈片打出來了,打出來了他就往里塞,他知道自己不行了,他就一手拿手榴彈,向敵人沖去,最后他犧牲了,我們的戰士就是這樣英勇。  

另外還有一個排長,80高地一個排長,這個排長組織指揮比較好。整個瓦弄地區作戰,干部在戰場上勇敢。但我們組織戰斗不行。所以我們在帶兵過程中,強調細致組織戰斗,怎么打怎樣組織,打一個地方組織一個地方,打一點組織一點,攻擊必須是這樣。我們這次從軍、師、團、營和連都不行,都很差。像06高地的指導員,我們這次指揮很勇敢,往前打就是了。388團1連長勇敢,帶著一個班往前沖。戰士們說:看到我們連長勇敢,我們渾身是膽,我們也不怕了。新兵勇敢的很,可是呢,他組織火力攻擊不行。那么這個排長在指揮上就比較好,他組織攻擊,攻擊過程中他負了傷,戰士說排長你負傷了,我們給你包扎一下。他說:你們不要管我,繼續往前進,第二次又負傷了,還是往前進,到最后還有一個地堡到頂了,負了重傷,犧牲了。這個排長在戰斗過程中,做了很多思想工作,快要犧牲前,他講了幾句話:“這仗打得好呀,同志們很勇敢呀,很光榮呀,我也很光榮呀!”講完就犧牲了。對戰士們鼓舞很大。  

還有一個戰士腿打斷了,是個機槍射手,別人都走了嘛,指導員看他。我們那個班到那里了?他不問別的,專問這個。然后他壓彈夾,說:“指導員給你。”這個戰士犧牲了。所以在山上負重傷的人都犧牲了,假如條件好一些呢,我們可以少犧牲一些人。這次戰士很英勇,人自為戰。  

另外,我們認為“三三制”是非常正確的。森林地區的卻有時候有些困難,你聽到打槍,但看不見人。剛才我們講那個6連2排,他離團離得不遠,可就是看不到他在哪里。所以,我們這次打瓦弄扎公的388團1連,主要是在于他們“三三制”小組搞得好。在32高地、06高地、80高地,這些部隊的班以下戰斗動作都是比較好的。這些問題在我們部隊一直是很好的,堅持了的,沒有停過。  

這些戰士很英勇。所以一些西方報紙評論我們部隊,當然中印邊境作戰的反映不光是瓦弄啦,主要是達旺的方向,也有瓦弄的一點。我現在念一些反映:美國《基督教科學箴言報》他反映這樣一個問題:“五天時間就穿過了一般認為挑夫需要幾天才能走過的荒涼山脊”。西德《世界報》說:“中國人在過去數星期所做到的空前的軍事成就,他們派軍隊翻越了以前登山隊也很難爬上去的高山。”香港《南華早報》:“林彪元帥證明世界上最大的堡壘只不過是小小的障礙,一下子就可以推開。”美國《基督教科學箴言報》:“就像小刀切黃油一樣”(指中國打印度)。西德《世界報》:“簡直像風卷殘葉那樣擊敗印軍。”香港《明報》在評論我部隊主動停火后撤和移交武器時說:“史無前例,瀟灑之極,漂亮之極。”法國報紙也評論說:“中國軍隊和印度軍隊大,只是教訓它而已,教訓它一下。印度軍隊根本不是中國軍隊的對手。”這是西方報紙的評論。外國輿論就是這樣評論的。我在沈陽講、在廣州也講,說:我們五十四軍在中國人民解放軍來講,我們是三等部隊,我們戰斗力比人家差。如果叫你們沈陽部隊或者廣州部隊、或者其他軍區的野戰軍去打更容易。我們三等部隊就打得他落花流水,要是你們一等部隊去更不在話下了。所以部隊的戰士們打的是很英勇的,部隊的事例就講完了。  

這次戰斗整個打了10個小時左右。經過10個小時戰斗后,敵人就潰了。那時天黑了,打了一天的仗,我們抓到的俘虜很少,敵人哪里去了呢?因為山高林密、石多草深,他們藏起來了。有的是有組織的三、五十個人,有的是沒有組織的散兵。據達旺方向對敵人的調查,他們有一條規定說:打不贏的時候,可以散、可以藏,然后跑回去,這是條令上允許的。這個條令我們沒有看到。  

敵人散了,我們就搜山。這個地形,我們上去很困難,3000公尺要上4、5個小時,我們上去困難是一方面,敵人想下來也是困難。所以我們打下去后呢,它也跑不了。敵人散了,我們就動員所有部隊搜山,我們報告了總參謀部說我們要搜山。總參也指示我們準備另外一個地區的作戰,到前門里,又前進了100公里,走路要走八天。當時我們很高興,準備組織第兩個戰役。以后中央決定停火,就沒辦法實現這個計劃了。  

這次搜山有很多問題,當時我們下命令,戰士只許穿棉衣、單褲、膠鞋,其他的都不能帶,因為負荷太重,山很高。到了山上還是非常之冷的,在山上作戰衣服都刮破了,很冷。這是第一個困難。第二個呢,上山帶的糧食掉了,有的是米袋刮破了,漏了。糧食很少,副食品當然就更說不上了。這樣饑寒交加,部隊極端的疲勞,有什么就吃什么,沒有就不吃。在這種情況下,部隊沒有怨言。越是艱苦、越是苦難,越是團結。我們有的戰士剩下半碗炒面,他舍不得吃呀。他說:連長,我這半碗炒面給你吃吧,因為你是一連之長嘛,要操心、要指揮;連長也沒有吃,送給扛機槍的;扛機槍的他也沒有吃,結果這半碗炒面大家都沒有吃,大家很團結。有些是別人的衣服破了呀,他把衣服給別人穿。  

這是實際情況,因為山很高的。上山,前面的腳跟正好碰到后面的腦袋,下山腳發軟,山師非常陡。戰士們很艱苦,但沒有怨言,都是為了消滅敵人。多抓一個俘虜,就多一份勝利;多揀一條槍,就多一分勝利。當時我們提出搜山是進攻的繼續。為什么?因為有敵人還想抵抗、還想打。在搜山過程中,我們388團3連打了個莽撞仗。他們連長、指導員帶著部隊進行搜索,發現了敵人,敵人有四、五十人。連長帶著一個排到上面去了,是臺地,指導員在底下。這個指導員沒有戰斗經驗,按道理敵人依山向我們打槍,這時應當選好地形,居高臨下往下打。他不這樣,他正好向左,左邊就是察隅河灘,他帶一個排從這里去,一去敵人就躲在石頭后面、草叢里面打槍。結果在這個地方我們傷亡20多人,指導員也犧牲了。上面問題呢?莽撞仗!這個指導員沒有軍事常識,所以政治干部學軍事,哪一級也很重要。后來有的戰士反映:“打仗呀,這個指導員不行,不會指揮。”這個指導員是很勇敢的,是很好的指導員,結果犧牲了。所以說,當時搜山是進攻的繼續,還是要打的。  

達旺方向也是這樣。張國華司令員說:從我們這里看呢,將來和外國軍隊作戰,森林地帶、語言不通,所以搜山是一個相當相當重要的階段。所以一方面組織戰役的指揮員要交代部隊,將敵打散后要迅速搜;另外要預先準備些部隊,專門用于搜山,這樣才能全殲敵人。因為這和國內作戰不一樣,在國內你可以喊話呀,那個地方沒辦法,只能搜,到處去找,找到一個目標算一個。我們不能喊話,他不懂我們的話,我們也不懂他們的話。所以抓俘虜還是很難的,找到一個抓一個,你想他一片一片的自動投誠是沒有的。我們把他圍住了,那他沒有辦法,二、三十個,三、五十個是有的。幾百個,我們這個方向是沒有的。  

搜山是非常重要的。我說搜山是進攻的繼續,我也不知道對不對,我們也沒有詳細和參謀部稟報,不知道這個話是對還是錯。整個的戰斗過程就是這樣。敵人基本上被我們消滅,沒有全部消滅。所以所說我們中國人民解放軍,不論什么困難、什么艱苦的情況下,有我們黨的領導,用毛澤東思想武裝起來的軍隊,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沒有戰勝不了的敵人。困難的克服,有時候是有條件的,不能克服怎么辦?就忍耐!戰斗的整個情況就是這樣。  

中印邊境自衛反擊作戰,是一場錯綜復雜的軍事斗爭、政治斗爭和外交斗爭。是有很大的政治性、很強的政治性,我們要不折不扣地執行黨的方針、政策,爭取軍政雙勝。我現在在談這么兩個具體問題:一個是俘虜政策;一個事群眾紀律問題。  

俘虜開始對我們很恐懼,認為我們把他們抓來以后呢,我們會槍斃他們,他們很恐懼。當時他們在山上躲起來,尋死的、跳崖的都有,原因都是害怕。最大的問題,就是解決他們不要恐懼,不要害怕,讓他們知道我們不會槍斃他。我們搜山呢,敵人他餓了呀,餓了一、兩天了,抓到他以后,他就指身上,問我們是否槍斃他們?我們也用手比劃,說不會槍斃。有的把表給我們,戰士就不要他的。接著他就拍肚子,什么意思呢?說肚子餓了,要吃的。我們搜山的部隊,吃的雖然不多,但還是有一些的,就是籽粑面。倒了一些給他們吃,然后把他們帶下山去,集中起來就好辦了些呀。給他們給我們黨的政策,到后來更好辦了些,吃的解決了。  

他們的東西我們一點也不要。這個印度軍隊是很窮的,我們和許多軍隊打過仗,沒有看到這樣窮的軍隊,和他那個軍隊作戰呀,發不到什么洋財。我們除不要他的東西以外,還要給他們發全套的東西:棉衣、毛巾、肥皂都要給他發。他來時穿一件絨衣、一件大衣、一套單衣,其他什么東西都沒有。我們要把他們往北送呀,所以首先帶了棉衣去。抓下來以后呢,給他吃飽了,講講政策,就給他們發衣服,這樣他們情緒就安定下來了。再往后走就更好了,翻譯多了些,給他們上政治課。我們還按著他們的習慣,因為印度他有2種習慣,一種是吃大米飯,另外一種是吃油餅。這些我們都可以滿足,還可以給他們搞些娛樂活動:打排球、籃球,放電影,這些工作一做,他們反映很好。  

可以給大家簡單舉個例子,有個印軍少校他給我們講:“我們又兩個想不到,一個想不到我們部隊會這樣快被你們消滅;第二個想不到你們的政策會這樣好。”因為他們印度軍隊戰斗力不算強,他走過很多地方,他在別的地方當過人家的俘虜,他也看過俘虜,人家對他們俘虜是怎么樣,我們對他們又怎么樣,一對比他想不到。還有些人說:“戰前我恨你們中國人,現在不恨了,而且我愿意一輩子當中國人的俘虜。”有些人講:“我們當你們中國人的俘虜真是幸福。”有一次我們和他們很多人說:“你們回去了啊,你們將來回去干什么呢?”他說:“我們回去恐怕還要當兵。”“那么你們為什么還要當兵呢?”他說:“我們不當兵敢什么呢?種地沒有地,做工沒有工作,只好當兵,當兵時我們的職業。”“你們你們當兵,尼赫魯還要你們打我們怎么辦呢?”“他還要我們打你們中國人的話,我們就插白旗。”看來插白旗投降是世界通用的。他說:“我們插白旗投降,因為你們對我們太好了,還發給我們這么多東西。”同時,他還說:“你們的大油餅烙的真好吃,我還要回來吃你們的大油餅。”有的人還講:“我回去以后呀,我要在神的面前為你們禱告,祝你們長壽。我還要對許多人講,中國人民是非常熱愛和平的,中國軍隊對我們好。”  

還有一個印軍班長,在她非常危險的時候,我們把他救活了。后來他講:“你們不但救了我一個人,而且救了我一家人,我家還有老婆和兩個孩子。我回去以后要教育我的兩個孩子永遠痛中國友好。”他們很感動。另外還有寫詩的說:“泉水可干,高山可移,你們可以忘記我們,我永遠忘不了你們的恩情。”俘虜反映是很好的。也有人發誓:“我是一個印度人,恒河的水是最純潔的,我可以捧著恒河的水巷中國人發誓,我們在中國的生活是最愉快的、最美好的。就是尼赫魯,我也要對他這樣講。”他很激動地舉起手來這樣講。雖然我們當時語言不通,但通過這些實際行動感化他、教育他,效果很大。我們放回去的俘虜有三千多人呀!校官就有好幾十個,直到現在,講我們壞話的人一個也沒有看到。《參考消息》也沒有看到呀。這樣尼赫魯很為難呀,幾千個俘虜,放他不能放,用他也不能用,不還在那里關著呢!他在洗腦筋,那個是不容易洗的呀。我們這是精神原子彈打過去了呀,你好洗嗎。這是俘虜反映。所以和外國軍隊作戰,俘虜政策要很好交代。  

再一個是群眾。群眾是門巴族,他們沒有什么文化,不會計數。我問他們多大歲數了,他們也不知道,他們沒有數字呀。我們開始去,他不太了解,有點害怕,有的躲在山上。我們從瓦弄到傳統習慣線,這些地方多數是門巴族。他們實際上沒有什么東西,就是有辣椒。那個地方辣椒又很多,還有些稻子、水果。戰士不吃他們的東西,不住他們的房子,他們丟下的牛,我們給他很好看管,還給他們擔水呀、揀柴呀。這樣經過一段時間的工作呀,山上的人下來了,群眾是很好的。在搜山期間,他們向我們報告了十幾次情況,抓到了40多個俘虜。不懂話,他就用手比劃,他一筆畫我們就去,很可靠。在沙木維爾地方有一個索橋,我們一個班在那里放哨。一天,一個老漢往哪里經過,看樣子餓得很厲害。一個戰士給了他一碗炒面吃,他吃了就走了,他也不會說什么話。第二天,他和他兒子不知從什么地方抓來一個俘虜,五花大綁,直接送到橋頭這個班來了。在路上,我們叫他給我們,他不干,硬要送給那個班。他們很耿直,很講信用。所以正常紀律很重要。  

我們在那里住了一個時期以后,傳統習慣線那邊的門巴族也三三兩兩的來看我們。有兩次,一個類似村長這樣的人呢,帶上一、二十個人過來,拿著雞蛋之類、香蕉、紅薯呀給我們吃,要我們過去解放他們。我們說不行。因為總參謀部有規定,只能到那里,不能過去。我們說:“你們那邊是印度人,我們是中國人,我們不能過去。”他們說:“我們本來不是印度人,我們長期和你們一樣。”他說:“古代有一個傳說,你們(指我們)是龍頭,藏族是龍身,門巴族是龍尾,所以我們是一家人。”他說:“你們過去吧,你們要是怕沒有飯吃,我們那個村子可以供給你們這些人吃兩天的飯(當時我們住愛那里一個連),我們可以給你們殺牛。”  

印度群眾幾次要求我們過去,這是什么原因呢?主要是我們很好的執行了三大紀律八項注意。這充分證明了毛主席的英明論斷: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民是擁護我們的,是要革命的。在那里,我們并沒有做更多的工作,主要是用我們的這個行動,他就要求我們過去。要是我們不撤回來,住在那里,那邊很可能要搞起有機戰爭來。因為就隔一條河,那地方是阿薩姆地區,山區搞革命是很好搞起來的。所以人民是要革命的,這對我們部隊也是一次深刻的教育。我們感到政策紀律很重要,搞好了就可以爭取群眾,瓦解敵人。  

「 支持烏有之鄉!」

烏有之鄉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heji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收藏

心情表態

今日頭條

點擊排行

  • 兩日熱點
  • 一周熱點
  • 一月熱點
  • 心情
  1. 反抗吧,我的人民,反抗吧
  2. 再說掩耳盜鈴
  3. 湖北石鋒|讓“個人崇拜"論見鬼去吧!
  4. 彭勝玉:公安部定性電詐存在嚴重問題,本質是恐怖組織有組織綁架販賣囚禁中國人口,強烈建議移交中國軍方解決
  5. 評上海富二代用豪車揚我國威:豪車統治著富人和窮人
  6. 吃飽了才會有道德嗎?
  7. 簡評蘇俄知識分子的厄運
  8. 為什么總有人把毛主席放在后四十年的對立面?
  9. 劉繼明|隨想錄(20)
  10. 毛主席,為什么反不得?
  1.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士,敢于戰斗,善于戰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2. “深水區”背后的階級較量,撕裂利益集團!
  3. 大蕭條的時代特征:歷史在重演
  4.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集?
  5. 瘋狂從老百姓口袋里掏錢,發現的時候已經怨聲載道了!
  6. 到底誰“封建”?
  7. 張勤德|廣大民眾在“總危機爆發期”的新覺醒 ——試答多位好友尖銳和有價值的提問
  8. 兩個草包經濟學家:向松祚、許小年
  9. 該來的還是來了,潤美殖人被遣返,資產被沒收,美吹群秒變美帝批判大會
  10. “當年明月”的病:其實是中國人的通病
  1. 北京景山紅歌會隆重紀念毛主席逝世48周年
  2. 元龍:不換思想就換人?貪官頻出亂乾坤!
  3. 遼寧王忠新:必須直面“先富論”的“十大痛點”
  4. 劉教授的問題在哪
  5. 季羨林到底是什么樣的人
  6. 十一屆三中全會公報認為“顛倒歷史”的“右傾翻案風”,是否存在?
  7. 歷數阿薩德罪狀,觸目驚心!
  8. 陳中華:如果全面私有化,就沒革命的必要
  9. 我們還等什么?
  10. 只有李先念有理由有資格這樣發問!
  1. 車間主任焦裕祿
  2. 地圖未開疆,后院先失火
  3.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士,敢于戰斗,善于戰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4.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士,敢于戰斗,善于戰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5. 何滌宙:一位長征功臣的歷史湮沒之謎
  6.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集?
亚洲Av一级在线播放,欧美三级黄色片不卡在线播放,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日本精油按摩一区二区 | 曰本AⅤ视频在线观看 | 亚洲另类在线观看 | 亚洲性色AV乱码字幕无线观看 | 亚洲一区二区天堂 | 亚洲精品字幕中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