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中國工農紅軍長征勝利70周年,對于所有同情和支持中國革命的人來說,這都是一件值得慶賀和紀念的事情。而那些仇視和反對中國革命的人打心眼里感到不舒服,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他們中的有些人免不了把一些陳詞濫調翻出來給大家添堵,他們翻來覆去說得最多的,就是詆毀長征是一次無目的、無方向、無方案的逃竄,根本不是什么勝利。這種觀點是不懂得機動靈活的戰略戰術在革命戰爭和長征中重要作用的表現。
機動靈活的戰略戰術,概括地講,就是在敵我力量對比懸殊的情況下,不拘泥某一具體陣地的得失,不拘泥于某一具體的作戰方式和軍隊組織形式,根據戰局發展和對敵情的掌握程度,靈活機動地配備和使用現有的兵力,在局部形成對敵軍的絕對優勢,以達到在戰役戰斗中殲滅敵軍并逐步改變敵我總體力量對比的效果。機動靈活的戰略戰術在革命戰爭中之所以必要,是因為在革命戰爭前期,革命力量相對于反革命的力量總是處于劣勢,不實行機動靈活的戰略戰術,往往難免失敗。中國共產黨領導的革命也屬于這種情況,具體到長征就更是如此了。
長征是中央革命根據地以及鄂豫皖、湘鄂西、川陜等革命根據地和工農紅軍在反對敵軍“圍剿”不利的情況下,以跳出敵軍封鎖包圍、保存自己為目標的軍事遠征。跳出敵軍封鎖包圍、保存自己就是長征的目的,何謂漫無目的?至于前進方向和行動方案,的確是在不斷變化。其中,有的是在糾正錯誤的方向和方案,比如中央糾正原定去湘西與紅二、六軍團會合的方案,紅四方面軍糾正張國燾的“南下”方案;有的則是根據敵情和戰局的發展所做的適應性調整,比如中央在遵義會議以后一度準備在川黔一帶北渡長江后與紅四方面軍會合,并爭取在四川立足,但由于一渡赤水后在土城戰斗中失利,其后敵軍蜂擁而至,原定計劃已無實現可能,于是又選擇在敵軍比較薄弱的川西與四方面軍會合。在與四方面軍會合以后,又根據敵情和國際國內政治形勢的變化做出了北上陜北的決定。這種變化就是機動靈活的戰略戰術的體現,而決不是所謂漫無目的的逃竄。當然,長征中最能體現機動靈活的戰略戰術的片段當屬四渡赤水了。四渡赤水可以說是長征的縮影,最初也是遭到挫折(土城失利),但是由于實行了機動靈活的戰略戰術,中央紅軍不僅沒有陷入敵軍包圍,反而牽著十倍于己的敵軍的鼻子使之團團轉,最終造成了有利于我軍搶渡金沙江的局面。另外,南方八省在紅軍主力長征后分散打游擊,其實也是機動靈活的戰略戰術的表現。李德、博古雖然在當時犯了教條主義的錯誤,但這點道理還是懂得的。正是這種機動靈活的戰略戰術,使紅軍擺脫了幾十萬敵人的圍追堵截,保存了革命骨干,擴大了革命影響,鞏固了陜北革命根據地,為革命的最終勝利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由此可見,機動靈活的戰略戰術對于長征、對于革命戰爭的重要意義。但是,機動靈活的戰略戰術不是任何軍隊都能執行的。因為執行機動靈活的戰略戰術最起碼的一條要求,就是必須在險惡的形勢下開展數倍于敵軍的、翻山越嶺的行軍特別是步行軍,不是革命軍隊是無法勝任的。不錯,匈奴軍隊在亞洲、在歐洲都以機動靈活著稱。但他們嚴重依賴于馬匹,如果是在山地就很難辦了;而且他們不過是一伙打家劫舍的武裝強盜,在形勢不利的情況下很容易土崩瓦解,如果沒有馬作為逃命的工具,他們是很難在一次次失利后還能重建的。不錯,迦太基大將漢尼拔也領導過一次翻越阿爾卑斯山的長途奔襲。但那次遠征是在羅馬不知情的情況下進行的,與紅軍在十倍于己的敵軍縫隙中往返穿梭是不可同日而語的。而且,即便是革命軍隊,如果革命態度不徹底,信仰不堅定,也是很難執行機動靈活的戰略戰術的。如果不是在會理會議批評了林彪的錯誤言論和主張,不走所謂弓背路,而去走所謂弓弦路,中央紅軍成為石達開第二也不是沒有可能的。
那么,機動靈活的戰略戰術對于今天的和平建設能有什么啟示呢?我們認為,首先就是要保持黨的方針、政策乃至路線的靈活性。因為:其一,與機動靈活的戰略戰術所面臨的敵我懸殊的背景相似的是,我們的社會主義建設是在發達國家主導的全球化背景下開展,因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對我們的建設十分重要。發達國家沒有面臨我們這樣的外部壓力,緩慢發展甚至停滯,問題都不大。有人說,發達國家發展緩慢是由于基數大了,所以增長緩慢。按照這種論調,那原始社會應該發展得最快才對,但人類歷史表明,人類社會的發展特別是經濟發展在總體上呈加速趨勢。實際上,基數大了,底子厚了,按理說應該發展得更快一些才對;如果說遇到了自然資源的約束,那么在探討發展停滯的原因時也應該具體分析、測算其影響,而不是去找基數大了的借口。發達國家的發展的停滯或緩慢發展,實際上是資本主義私有制和缺乏有效調控的市場經濟的弊端的外在表現。其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具有很強的實踐性,都是在特定情況下根據當時的形勢制定的,因而具有或長或短的適用期限,在某些方面還可能存在與某些不正確認識相聯系的失誤,因而有必要根據形勢的變化或認識的深化對對方針、政策乃至路線進行調整。早在兩千多年以前,我們的祖先就留下刻舟求劍、循表夜涉的寓言,但遺憾的是,在今天一些思維僵化的人卻能一度在很多領域內成為主流。不過,值得慶幸的是,我們黨正在逐步擺脫他們的影響。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等戰略任務的提出,就是最好的說明。
其次,就是要求保持黨的革命性并堅定黨的信仰。機動靈活的戰略戰術只能由信仰堅定的革命軍隊來執行,靈活的路線、方針、政策也只能由信仰堅定的革命政黨來制定和領導執行。如果黨不能保持其革命性和信仰的堅定性,處處受制于既得利益集團,甚至連自身也變成一個既得利益集團,那么保持路線、方針、政策的靈活性就會變得很困難。近些年有一種比較流行的說法,說中共已經完成了由革命黨向執政黨的轉變。這種說法頗有點驢嘴不對馬腮的味道。與革命對應的是反革命、保守,與執政對應的是非法、在野、參政,由革命黨向執政黨的轉變在邏輯上是荒謬的。不過,這種荒謬的邏輯背后隱藏著某些人的不良用心,他們希望中共變成既得利益集團的代表。但是,我們黨已經給出了否定的答案,江澤民同志強調我們黨要代表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他還在紀念黨成立80周年的講話中代表全黨鄭重承諾,中國共產黨內決不允許形成既得利益集團?,F在,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正在采取有力的措施擺脫既得利益集團對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干擾。在堅定信仰方面,黨一直在進行理論創新,解答錯綜復雜的國際國內形勢給人們帶來的困惑。另外,整合了國內哲學社會科學界中堅力量的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也正在緊鑼密鼓的開展之中。從一定意義上來講,這些都是對長征最好的紀念。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