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是誰整高崗、彭德懷、劉伯承、粟裕的?
中共自確立了毛澤東的領導地位后,到高崗事件之前只見過有“路線斗爭”,沒見過有“反黨集團”。從1954年“高崗、饒漱石反黨集團”起才出現了“反黨集團”這個“新生事物”。以前的路線斗爭都算政見之爭,不曾見“殘酷斗爭、無情打擊”,更不曾見按敵我矛盾處理,而且只涉及代表人物,不牽連追隨者。代表人物只要承認錯誤同意改正就能繼續任職。“反黨集團”則按敵我矛盾處理,沾上了就不得了,悔改的機會都沒有,而且一牽連一大串。
高崗的罪狀是“反黨分裂活動”,具體講就是反對劉少奇。高崗先后拜訪彭德懷、林彪,約談了饒漱石、鄧小平。彭德懷暗示贊成,林彪不置可否,饒漱石擁護,鄧小平則告發了高崗。從此劉鄧關系無比親密。(都是中共北方局的老關系,誰敢說鄧小平調中央不是劉少奇蓄意布的局?)
1954年2月6日中共七屆四中全會在北京舉行。毛澤東因休假未出席這次全會。中共中央書記處書記劉少奇主持會議,將高崗定性為“反黨集團”。
高崗一事開了個先例:反對劉少奇個人就是“反黨”,即便大政方針上沒有分歧。而主持會議給高崗定性的人正是劉少奇本人。從此中共政治生活中出現了“反黨集團”這一術語,開創了反對某個人就會變成敵我矛盾的人人自危的局面。
仔細看一下這個時間表:
1952年7月,鄧小平調中央。
第二年,1953年,鄧小平告發“高崗反黨活動”。
第三年,1954年2月,劉少奇主持中共七屆四中全會,定性“高崗、饒漱石反黨集團”。
第四年,1955年4月,鄧小平在中共七屆五中全會上增選為中央政治局委員。
第五年,1956年9月,鄧小平當選政治局常委、中共中央總書記,毛澤東退居二線,從此由劉少奇、鄧小平全面主持管理黨和國家的日常工作。
第六年,1957年,鄧小平任中共中央反右領導小組組長,具體部署反右。毛澤東估計全國右派數量有五千,鄧小平領導下抓了五十五萬,超過毛澤東的估計一百多倍。
第七年,1958年,鄧小平任軍內“反教條主義領導小組組長”,劉伯承挨整,粟裕挨整。
第八年,1959年,廬山會議,彭德懷挨整。
注意這個時間關系:劉少奇、鄧小平1956年主持一線工作之后,三年內四大野戰軍的四個軍事指揮主官被整倒了三個,平均一年一個。除了林彪因病身免,凡當時在職“做事”的三個名將名帥一個也沒跑掉。而所有這些軍事指揮員的挨整全部都與劉少奇、鄧小平二人直接有關。算上1953年的高崗事件,高崗反對的是劉少奇,告發高崗的是鄧小平--又與劉鄧直接有關。高崗也是軍事指揮員出身,與彭德懷關系密切。怎么鄧小平進中央之前中央從來沒那么多事,從來不曾有過“反黨集團”?鄧小平一進中央,立刻接二連三出事:1952年鄧小平進中央,1953年告發高崗,1954年高崗倒臺,1956年鄧小平當總書記主持一線工作,1957年鄧小平主持反右,1958年鄧小平主持軍隊“反教條主義”,整倒劉伯承、粟裕,1959年劉少奇整倒彭德懷--這是偶然的嗎?
有人說這一切都是毛澤東玩弄權術、整肅功臣。這種說法無論往好了想還是往壞了想都站不住腳。
往好了想:毛澤東自1956年“八大”起便退居二線,把劉少奇當作接班人培養使用,由劉少奇、鄧小平負責一線工作。1961年毛澤東當面告訴英國元帥蒙哥馬利他的接班人是劉少奇。可見至少到1961年毛澤東對劉少奇和鄧小平都是充分信任的,一直在大力支持他們的工作,維護他們的威信。既然如此,那一切問題就都按“自己人”的內部問題處理,那么第一,毛澤東即便與劉少奇、鄧小平有不同意見也必須按照毛澤東親自制定的組織原則辦事:“黨的紀律之一是少數服從多數。少數人在自己的意見被否決之后,必須擁護多數人所通過的決議。除必要時得在下一次會議上再提出討論外,不得在行動上有任何反對的表示。”--必須保持一致,不能公開暴露分歧。第二,“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對于主持一線工作的劉少奇、鄧小平匯報反映的情況,除非明顯荒謬,身居二線、不直接接觸每項具體事物的毛澤東沒有理由無端懷疑--假如你是警察局長,你派出巡警巡邏,巡邏中巡警向你報告發現情況,只要報告的情況不是特別荒謬,你信是不信?第三,毛澤東歷來主張批評與自我批評,對各種錯誤思想、錯誤傾向都要勇于斗爭。如果自己充分信任的主管干部報告部下有錯誤觀點錯誤傾向,要求開展這種思想斗爭,只要給出的根據充分,毛澤東有什么理由不相信?有什么理由反對?毛澤東只能在發現情況明顯荒謬時予以干預--實際上毛澤東始終堅持把住了最后一道關:不得混淆敵我,不能用對敵人的辦法對待同志。無論是粟裕、劉伯承還是彭德懷,毛澤東都沒有逾越這條底線。(即便是對高崗,毛澤東也依然是這個態度--據《高饒事件始末》,毛澤東并沒有打算把高崗一棍子打死,還想讓他繼續工作,讓他當個省委副書記,保留他的黨籍,還想保留他的中央委員。1955年 3月31日毛澤東在共產黨全國代表會議上就“高饒反黨聯盟”講話時說高崗的問題是“在黨內玩弄陰謀,進行密謀活動,在同志背后進行挑撥離間”以及“驕傲情緒”、“逞英雄”等等,并未說高崗在政治上、在路線上、在大政方針上反黨。)僅僅根據毛澤東說過的一些片言只句便說是毛澤東在玩權術整人,那第一是混淆是非:把思想上的是非之爭、正常的批評與自我批評故意歪曲成“整人”。第二是斷章取義:毛澤東的話是在什么時間、什么情況下講的?跟誰講的?針對什么具體問題講的?上下文是什么?是基于誰向毛澤東反映的什么樣的情況講的?不說清這些,誰知道毛澤東原話是針對什么性質的情況說的,適用于什么條件?誰知道毛澤東的本意是不是確實針對當時的實際情況?“毛澤東回復某人做某事的要求”與“毛澤東要求做某事”不是一回事。鄧小平不是說要“完整地、準確地理解毛澤東思想”嗎?如果不“完整地、準確地”交代清楚毛澤東說的某句話的實際背景和條件,僅上不著村下不著地憑空抽象出毛澤東的某句話就下結論“毛澤東蓄意玩弄權術整人”純屬斷章取義,純屬利用斷章取義妖魔化毛澤東。第三是故意刁難:一面講毛澤東“是人不是神”,一面又指責毛澤東為什么不當神,為什么不能一拍腦袋掐指一算就算出自己信任的主管干部關于某某某出了什么什么問題的匯報全是假的,為什么不能根本不需要任何人匯報、坐在二線就對一線的一切未卜先知、洞察一切 --有這么無賴的邏輯嗎?
實際上對于別有用心的人來說,不論毛澤東同意劉少奇、鄧小平整那三個將帥與否都是“陰謀”:按組織原則“少數服從多數”同意,就是“毛澤東要整人”;否決,就是“個人凌駕于黨組織之上”、“獨裁”--“欲加之罪,何患無詞”?只要存心妖魔化毛澤東,怎么著都能說歪了。
往壞了想:認定毛澤東是弄權術整人同樣說不通:如果毛澤東弄權術整人,那目的只能是為了鞏固個人權位。既然為了鞏固個人權位,那部下越矛盾重重越好,越四分五裂越好--就象“蔣委員長”馭下,軍統、中統、黃埔系、浙江人、政學系、CC、藍衣社……制造的派系越多越好,矛盾越大越好,部下都成了《紅樓夢》里賈探春說的“一個個象烏眼雞似的,恨不能你吃了我,我吃了你”,自己才能坐收漁翁之利,才能鞏固權位。如果毛澤東當真在玩弄權術,以“反教條主義” 為名利用彭德懷整倒劉伯承、粟裕,那豈不在消滅派系、讓彭德懷一家獨大嗎?那豈不嚴重違背權術里“制造派系、利用矛盾、分而治之”的原則了嗎?那對鞏固自己的權位有什么好處?而且如果真的要整人、鞏固軍權,那干嘛要整粟裕?沒整完元帥,哪輪得著大將?況且粟裕是毛澤東的警衛出身,是毛澤東的愛將,戰功赫赫。要培植親信、排除異己,那粟裕才是最理想的親信,利用粟裕制衡老帥才是最合權術邏輯的做法--有幾個獨裁者會放著“異己”元帥不碰卻拿自己嫡系的“御前帶刀侍衛”開刀?
(1).是誰整彭德懷?
真正整彭德懷的是劉少奇。根據如下:
第一,彭德懷跟隨毛澤東多年,一直忠心耿耿,又正受重用,沒有理由反對毛澤東。從彭德懷的“萬言書”根本看不出對毛澤東的“三面紅旗”(總路線、大躍進、人民公社)有任何原則上的反對,提出的問題都是具體貫徹執行中的問題。負責具體貫徹執行的不是退居二線的毛澤東,而是主持一線的劉少奇。
第二,對彭德懷真正不滿的是劉少奇。主持日常工作的是劉少奇,對大躍進的一切問題必須負責的是劉少奇。彭德懷指出大躍進貫徹執行中的問題,真正戳到疼處的是劉少奇。
第三,歷史上彭德懷跟毛澤東關系密切,跟劉少奇關系惡劣。高崗反劉少奇,彭德懷默許。說彭德懷對毛澤東不滿不合邏輯,說彭德懷對劉少奇不滿合乎邏輯。毛澤東在軍內的威望崇高,彭德懷的所謂“軍事俱樂部”那么多高級將領,說對毛澤東都不敬不可能,但說對劉少奇都不敬則毫不奇怪。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