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 > 歷史 > 歷史視野

毛澤東才是中國最大的實業家:從新中國機床工業崛起談起

李克勤(jixuie) · 2009-04-27 · 來源:烏有之鄉
收藏( 評論() 字體: / /

毛澤東才是中國最大的實業家:從新中國機床工業崛起談起

李克勤新華博客http://jixuie.home.news.cn/blog/

李克勤濟學網http://www.like-qin.com/

李克勤(jixuie)題記:從常識上講,世界上的很多好東西,只有當失去它之后,才會覺得它的珍貴。對我們的前輩也是這樣的感覺,尤其是對于我們的偉大導師毛澤東,更是如此。在老人家離開我們幾十年后,我們切身感到,他是多么偉大,他對于中國人民,對于中華民族,多么重要啊!我1980年上大學時,專業是機械制造自動化,當時我的老師就告訴我們,我國機床工業水平已經開始接近或者趕超世界水平了,我們華中工學院自行研制的“加工中心”給了我們很大的自豪感。最近又看了一下毛澤東視察武漢重型機床廠,以及親自決策我國自行研制成功萬噸水壓機的歷史,讓人不得不驚嘆老人家對民族工業發展,顯得是那么富有遠見卓識,又是如此的堅定不移,如果從企業家精神角度來分析,毛澤東是當之無愧的世界級大實業家,論他在一窮二白的基礎上,果敢采用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的道路,親自決策、領導、組織建立的新中國獨立的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他就是中國最大的實業家!

  

一、引子

根據我國機床界的老同志回憶,1958年、1960年兩次在中南海瀛臺專門為毛主席舉辦的機床匯報展覽的情景,他們對當年毛主席關于機床的精辟而通俗的比喻記憶猶新:“我們坐汽車、坐飛機、坐火車,是坐在機器里面,所有這些機器都要用機器來生產,這些機器就是工作母機,這些工作母機是最根本的”。

這就是毛澤東的一貫風格,幾句話就勾勒出了一條思路,一套戰略,言簡意賅,更令人信服的是他雷厲風行,一抓到底,因此他常常能把思想迅速付諸實施,并且,既搞得轟轟烈烈,又扎扎實實。

1958年,毛主席還曾指示黨刊《紅旗》雜志撰寫了“機床內部運動矛盾”一文,機床的構造和運轉在這里被升華,賦予了具有哲學內涵的人文睿智和思想意義。1960年他又和哈爾濱工業大學的教師專門討論過機床問題(見《毛澤東和普通教師的通信對一般科研的啟示[2008-02-01 17:46] 》http://jixuie.home.news.cn/blog/a/01010002E05A02148DC2FDA5.html)。毛澤東不是機床專業的學者,可是他能如此細致抓這樣的工作,可以想象他為此做過專門的學習研究,對于1950年代末到1960年代初,我們日理萬機的毛主席,那是怎樣的刻苦鉆研啊!那是怎樣的意志,怎樣的毅力啊!

二、深入一線,調查研究

毛澤東不僅在理論上對機床工業進行了悉心鉆研,深入思考,同時他對機床工業的建設,依然還是采取他慣用的絕招——深入一線,調查研究。

1956年6月2日上午,毛澤東聽取武漢重型機床廠黨委書記、廠長史梓銘和副廠長孫毅的匯報。


1956年6月3日上午,毛澤東第一次視察正在籌建中的武漢重型機床廠。
圖為當年正在籌建中的鑄造廠吊裝沖天爐。


武漢重型機床廠負責人史梓銘向毛澤東匯報該廠情況。


毛澤東在武漢重型機床廠第一機械加工裝飾車間參觀。


毛澤東在武漢重型機床廠第一機械加工裝飾車間外巡視。
    武重是國家“一五”時期,蘇聯援華的156個重點項目之一,是國內建設最早和規模最大的重型機床專業制造廠。按照 1954年建廠計劃規定,工廠分兩期建成。第一期是從1955年至 1957年,工程主要內容為第一機械加工房、鑄造廠房、工具機修廠房和木工廠房等。第二期工程是從1958年至1959年,主要是建第二機械加工房。1955年復審時,考慮到國家“二五”計劃時期機床工業的發展情況,建議將二期工程合為一期工程,將第二機械工廠內的中型鍛壓、機械的生產建設提前進行,使投產時間提前了一年半。
    這時,工廠剛平土,廠區一片空白,談不上生產,也沒有產品,拿什么匯報呢?毛澤東也知道,武重開工建設兩個月,不可能馬上投入生產,但武重這么大的一個工程,不能不使毛澤東操心,他很急切地想了解有關情況。
    史梓銘、孫毅隨王任重走進一簡陋的會客室。一進門,毛澤東就親切招呼他們坐下。史梓銘向毛澤東匯報了武重籌建情況、工廠規模、主要產品以及生產準備工作。當匯報到武重邊建設邊在外廠試制產品時,毛澤東高興地點頭說:

你們在工廠建成前,就在外廠建成了新產品,這個做法很對。”   

接著,他又意味深長地說:“看起來企業的協作問題,是個長期的問題。”   

當匯報到武重正在采取多渠道、多形式培訓新工人的情況時,毛澤東高興地說:“及早抓住對工人的培訓工作,使新生力量很快地成長起來,將來新老結合,床子開動,你們就主動了。”   

當史梓銘告訴毛澤東,許多兄弟工廠都在積極給武重支援人才時,毛澤東問道:“你們去過那些廠嗎?”接著說:“要親自去。請他們及時支援,而且不能要差勁的支援。要像相親一樣。你們親自看看對象,如果是個大麻子,你同意嗎?”“做公婆的要了解新媳婦是什么樣,凡是老廠支援你們的人員,你這個廠長都應該看看,要他們認識你。”

“反正,不能一個長相,反正不能獨裁。”說完微微一笑。

大家聽完毛澤東中肯而風趣的話,都笑了。當史梓銘說到要進一步培養鍛煉技術干部、管理干部和工人骨干的措施,采取“三班兩套”(即一班派往蘇聯學習,一班分赴國內各兄弟廠學習,一班留在廠里邊搞基建邊學習。兩套是一套人馬在國外,一套人馬在國內)時,毛澤東拿起鉛筆在匯報提綱上改為“兩套三班”。
    毛澤東聽史梓銘說武重職工決心提前一年半把工廠建成,盡早發揮國家投資效益,為加快社會主義建設早做貢獻的決心后,毛澤東欣喜地說道

“你們要有雄心壯志”,“路是人走出來的,經驗來自于實踐!”


史梓銘匯報結束后,毛澤東笑著說:“你們的匯報,我很滿意。”“我請你們吃飯。”

王任重插話:“主席,您很忙,他們的飯我已準備好了。”飯畢,當史梓銘、孫毅向毛澤東告別時,毛澤東卻說: “我要去看看這個廠。”

史梓銘、孫毅一聽,急了。因為廠里正在搞土建,到處堆放著建筑材料,設備器材,道路高低不平,車子進出很顛簸。史梓銘忙說:“廠里路不好走,請主席不要去了。”

可毛澤東堅持要去,說:“你們能進去,我就能進去。”

但正當毛澤東、王任重、史梓銘、孫毅一行的車到達工廠時,突然一陣暴風雨從天而降,使得廠區本來高低不平的路,遍地積水、泥花四濺,汽車無法前行。為了毛澤東的安全,在大家再三勸說的情況下,才沒有進入廠區。但毛澤東讓司機開著小車圍著廠區轉了一圈,他把臉貼在玻璃窗上,透過水注,朝廠區望著,望著。

分手時,毛澤東對史梓銘、孫毅說:“你們今后工作中發生什么事情,可以直接寫信給我”,“到生產機床時,再來看看,以遂我愿。”

1958年9月15日,毛澤東又一次視察了武漢重型機床廠。

武漢重型機床廠,自1958年建廠以來,企業先后為我國的機械、能源、航空、航天、軍工、交通、化工等行業提供了一萬多臺重大設備,并向北美、中東、東南亞、非洲等地區的20多個國家出口產品。以CK53160數控十六米單柱立式移動車床為代表的一批高科技產品填補了國內空白,為國家重點工程項目作出了重要貢獻。武重的輝煌歷史,被譽為機床制造業的“亞洲明珠”。

我們永遠不能忘記,我們的偉大導師當年傾注了怎樣的心血啊!

三、當機立斷:決策研制中國第一臺萬噸水壓機

1958年5月,在中共八屆二中全會上,煤炭工業部副部長沈鴻給中共中央主席毛澤東寫了一封信,建議利用上海的技術力量,自力更生,設計制造自己的萬噸水壓機,徹底改變大型鍛件依賴進口的局面。

沈鴻 (1906.5.19-1998.5.20),名副其實的紅色工程師,中國機械工程專家。中國科學院院士。1906年5月19日生于浙江海寧。1919~1938年先后在上海協泰新布店當學徒、店員、司賬,上海利用五金廠經理。1938年,為抗日救國,離開上海到延安。1938~1949年在陜甘寧機器廠、晉察冀兵工局、華北企業部任工程師。1949年后歷任中央財政經濟委員會計劃局重工業處處長,國家計委機械局副局長,第三機械工業部部長助理,電機部、煤炭部、農機部、第一機械工業部副部長,國家機械委員會副主任等職。曾任全國人大常委、全國人大法律委員會副主任、中國機械工程學會理事長。他是一位通過刻苦自學獲得理論知識同時又在實踐中應用的實踐家,長期從事機械工程的研制和組織領導工作,為中國機械工業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曾領導研究制造了中國第一臺1.2萬噸全焊接結構的鍛造水壓機;參加組織領導研制成功中國第一套火車車輪輪箍軋機;組織、領導、研究設計制造了許多重大機械設備,如3萬噸模鍛水壓機、4200毫米厚鋼軋機等。主持編寫了中國第一部《機械工程手冊》和《電機工程手冊》。他是《中國大百科全書》總編輯委員會副主任。幾十年他堅持自力更生、艱苦奮斗、勤儉建國、愛國主義的指導思想,提倡研究、試驗、設計、制造、安裝、使用、維修“七事一貫制”的工作方法。1980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學部委員)。1985年10月,聯合國世界知識產權組織授予他金質獎章。著有《對機械產品設計的幾點意見》、《關于什么是先進機械產品的探討》、《機械工業能夠擔當四化建設所需設備的主角》等文章。

有一個歷史典故: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沈鴻毅然毀家紓難,帶著他辦工廠的幾部工作母機和幾名技術學徒,克服種種困難,投奔八路軍、共產黨。沈鴻成了到延安參加抗日的第一個也是惟一的一個“資本家”。抗戰八年的大部分時間沈鴻在安塞縣山溝里的“茶坊兵工廠”擔任總工程師。在這八年里,為挽救民族危亡,沈鴻接受和解決了一項接一項的技術與生產難題。共設計制造了供子彈廠、迫擊炮廠、槍廠、火藥廠和前方游動修械廠用的成套機器設備134種型號、數百臺套。還為民用工業,包括制藥、醫療器械、造紙、印刷、造幣、化工、煉鐵、煉焦、玻璃、石油等工廠設計制造了成套機器設備、單機和重要部件400多臺件,為抗戰做出了很大貢獻。為此,他三次被評為陜甘寧邊區的勞動模范和特等勞動模范。

1942年發給他由毛澤東主席親筆題寫的“無限忠誠”四個大字的特等勞動模范獎狀。 

 這是當年的照片。 

 

 

沈鴻關于研制萬噸水壓機的建議得到毛澤東的支持,并將這封信批給當時的總書記鄧小平,很快就把建造萬噸水壓機的任務下達到上海。中共上海市委明確表示:要廠有廠,要人有人,要材料有材料,一定要把萬噸水壓機搞出來!

經過中央有關部門的研究,決定由沈鴻任總設計師、林宗棠(林伯渠同志的兒子)任副總設計師,組成設計班子。萬噸水壓機安裝在上海閔行重型機器廠內,由江南造船廠承擔建造任務。

建造萬噸水壓機在一無資料、二無經驗、三無設備的情況下,總設計師沈鴻和副總設計師林宗棠帶著設計人員,跑遍全國有中小型鍛造水壓機的工廠,認真考察和了解設備的結構原理及性能。用紙片、木板、竹竿、鐵皮、膠泥、沙土等材料做成各種各樣的模型,進行反復比較,廣泛聽取意見,最后確定設計方案。

全體設計人員尊重科學,尊重實踐,決定先將萬噸水壓機縮小成1/10,造1臺1200噸水壓機,讓它投入生產,進行模擬試驗。在1200噸水壓機的制造過程中,由于沒有鍛造大型鑄鋼件的設備,因此決定采用“鋼板整體焊接結構”,將“上橫梁、活動橫梁、下橫梁”3座橫梁用多塊鋼板焊接成一個整體。但整體焊接究竟能承受多少壓力,誰也說不清楚,為了確保安全,先造一臺120噸水壓機作試驗。不久,一臺120噸水壓機制造成功,經過實際考驗,壓力增加到430噸,橫梁完好無損,于是當即決定12000噸水壓機3座橫梁采用整體焊接的方案。這是一次工藝改革,不僅使橫梁總重量從原來的1150噸減輕到570噸,同時使機械加工和裝配工作量也減少了一半以上,為國家節約了大量資金。

1959年2月,江南造船廠成立萬噸水壓機工作大隊,從而拉開了打一場加工制造硬仗的序幕。萬噸水壓機有兩大特點,一是大和重;機身高33.65米,機上有13個特大件,即3座橫梁、4根立柱和6只工作缸。3座橫梁的重量是100~300噸,像一座小山,最重的下橫梁是用100多塊鋼板拼焊成的;4根立柱各長18米,直徑1米,重80噸,就連立柱上的螺絲帽一個就有五六噸重。二是精密:要求加工的零件具有高精度,否則就安裝不起來。要完成萬噸水壓機的建造任務,還得闖過“金、木、水、火、電”5個大關。“金”是金屬切削;“木”是大擺楞木陣,闖過起重運輸關;“水”是水壓試驗關;“火”是熱處理關;“電”是特大件電渣焊接關。

首先要過的是“電”關。萬噸水壓機的3座橫梁、4根立住和6只工作缸都是采用鑄鋼件焊接來代替整段結構,焊縫厚度一般為80~300毫米,最厚的達600毫米。如果將全部焊縫折成100毫米厚,它的長度可延伸3公里以上;如果用一般的手工焊,一個電焊工要足足干30年才能焊完。電焊的重擔落在工人工程師唐應斌肩上。技術員宋大有在一本雜志上看到國外有一種“電渣焊”的新技術,能焊很厚的工件,于是提議試一試。電渣焊研究室很快成立了,唐應斌等的試驗從1200噸水壓機的大件開始,失敗一次接連一次,幾次出現漏渣險象,幾次奮不顧身地堵漏,化險為夷,經過一段時間的模索,全面掌握了這門電渣焊的新技術,經鑒定,萬噸水壓機的焊縫質量完全符合技術要求,焊縫性能如同原材料一樣好,焊接變形也控制在設計要求之內。

接著攻克“木”關。萬噸水壓機的肢體重,100噸上下的零件12個,50噸左右的零件20余個,最大的部件為300噸。萬噸水壓機的工地設在上海重型機器廠金加工車間,廠房的屋頂剛剛蓋好,里面只有一臺8噸的履帶式起重機和一些小型千斤頂,靠這幾件工具設備是不可能把大部件運進車間的。起重組長魏茂利受到大船下水用滑板涂上牛油把幾千噸重的船體穩穩推下黃浦江的啟示,建議用同樣方法,鋪下了長長的木滑板,木滑板涂了一層厚厚的牛油,就這樣把一只只上百噸重的零件慢慢地拖進了加工車間。

工件進車間的難題解決了,而重達300噸的下橫梁要翻身,沒有能吊300噸重的大吊車,橫梁翻身成了難題。魏茂利想出一個辦法,做兩只6米高的翻身架,在下橫梁兩側的中心部位各焊上一根軸,裝上鋼絲繩,用四五十只千斤頂,將下橫梁一毫米一毫米地往上頂高至6米高處的翻身架上,然后輕輕地一拉鋼絲繩,300噸重的龐然大物就可自如地轉動起來。這一辦法被工人們稱為“螞蟻頂泰山”、“銀絲轉昆侖”。

水壓機的3座橫梁焊接后,必須放進爐子里進行熱處理,這樣焊接處就不會斷裂。一座長10米、寬8米、高4米的橫梁要熱處理,必須有相應的爐子,上海重型機器廠的領導和工人們經過努力,砌成一只長14米、寬11米、高7米的特大型爐子。橫梁熱處理工序是:爐內溫度燒到900℃,經保溫后,再讓工件逐漸冷卻,但這樣做降溫太慢,于是工人們打破在100℃左右拆爐門的常規,當爐內溫度還在400℃就開始拆爐門。第一次整整用了7小時,才把3萬塊耐火磚砌成的爐門拆下;第二次拆爐門時,工人們搞了技術革新,只化了2小時,第三次折爐門時,又搞了個機械化,結果不到1分鐘就拆完了爐門。經過試驗測定,3座橫梁順利地通過了“火”關,質量完全符合要求。

攻克了“火”關,再攻金屬切削關。3座橫梁金屬切削精密度要求極高,當時又沒有10米以上的大刨床,困難自然不少。工人工程師袁章根在技術人員和工人的配合下,搞技術革新,用幾臺移動式土銑床直接放在橫梁上加工,并用53把刀盤同時銑削,不但加快了進度,而且各刀盤間的接縫處理得非常好,質量超過設計要求。3座橫梁上各有4個大立柱孔,要求同一直線上不能誤差0.7毫米,廠里沒有大型精密鏜床,袁章根和工人們經過研究,采用4根簡易鏜排同時加工。加工開始后,工人們幾天幾夜不離機床,在精加工最后一刀時,他們扛來幾十斤重的量具,上上下下量了100多次,最后使3座橫梁12個孔累計誤差只有0.24毫米。金屬切削關的攻克,為萬噸水壓機精確安裝奠定了基礎。

1961年12月13日,萬噸水壓機開始總體安裝,只用了2個月時間。在上海交通大學和第一機械工業部所屬的機械科學研究院等單位協助下,對這個身高20余米,體重千余噸的“巨人”進行詳細的“體驗”——應力測定試驗。“體驗”時間用了三四個月,然后開始進行超負荷試驗,強攻“水”關。

在總設計師沈鴻的指揮下,高壓水泵發出嗡嗡的聲響,壓力表的指針緩緩上升:8000噸,正常;10000噸,良好;12000噸,沒問題;16000噸,機器完好無損。在人們的歡呼聲中,第一臺萬噸水壓機建造成功了;

這臺萬噸級鍛造水壓機,從調研設計到投產,歷時4年,其中1年半時間進行調研、設計和試驗,2年加工制造,半年時間安裝試車。在建造過程中得到國家領導人的關心和鼓勵。1959年,國家主席劉少奇視察萬噸水壓機工地時鼓勵工人們說:“你們大膽干吧,萬一失敗,再有第二臺,第三臺,積累經驗,將來終會成功的。”1962年,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朱德視察萬噸水壓機時興奮地說:“這臺機器制造成功,代表了我國的工業發展已達到一個新的水平。過去,外國人不相信我們能造這樣大的機器;現在,事實說明了我們中國人民是有能力的,不僅能造萬噸水壓機,而且造得好,造得快。”

萬噸水壓機建成后,為國家電力、冶金、化學、機械和國防工業等部門鍛造了大批特大型鍛件;30多年來,仍在正常運轉,為社會主義建設作出了重大的貢獻。

我們上小學時,看過一部講萬噸水壓機生產過程的動畫片,生動活潑,那里面的破除迷信,解放思想,群策群力,土法上馬的很多鏡頭,至今歷歷在目。

這就是:第一臺萬噸水壓機

 1965年1月22日 ,人民日報發表文章——《萬噸水壓機是怎樣制造出來的》,向全世界宣布:標志一個國家工業水平的萬噸水壓機在我國制造安裝成功。

若干年后,萬噸水壓機項目負責人之一 林宗棠說:“毛主席給我們的任務是,能夠用幾年就可以了,當時我們最初想用5年。”

“結果沒有想到,這個機器用上去以后,用了30年。大修檢查后,機器非常好。據專家們的估計,還可以再用30年。”

當談起沈鴻在黨的八大二次會議上寫信給毛主席,建議我國自行制造安裝萬噸水壓機時,林宗棠說:“很多人都反對,為什么反對呢,因為認為不可能,我們條件不夠,好像超過了客觀條件,有點蠻干、盲干的意思。”

萬噸水壓機作為國家重工業的基礎設備,在軍工、航天以及大型輪船、發電機等方面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毛主席批準了萬噸水壓機的制造,周總理親自主持召開了動員大會。 

林宗棠回憶---周總理說:“萬噸水壓機,看起來是個龐然大物,可怕得很。”他說,“你們在戰略上藐視它,不要怕它。用毛主席一分為二的方法,把它一分為二,一分為二……”他當時講了很多很多一分為二。他說:“還不就是那么幾個問題嗎?”

經過反復的實踐,我國自行設計制造的第一臺萬噸水壓機在上海重型機器廠安裝完畢。

上海重型機器廠總工程師  徐希文:“1960年3月份開工,到1961年底,基本上大體完成了,馬上投入安裝,經過半年的安裝調整,到1962年6月份就已經開始試壓。      萬噸水壓機項目負責人之一  林宗棠   當時記者就要發表,我給壓住了,這臺機器到底好不好用,質量好不好,現在不敢說。你讓我再做做試驗,考驗考驗。1962年到1964年這兩年就是考驗,考驗這個機器行不行,加大它的壓力。它是1.2萬噸的水壓機,我們加壓加到1.6萬噸來試驗它,經過兩年的考驗,證明質量是可以的。”

萬噸水壓機的制造成功,大大提高了我國重工業的生產水平,并在我國許多的大型工業項目中發揮著巨大的作用。

上海重型機器廠職工邵智民:“大型汽輪發電機的軸、大型萬噸輪的大軸、大船壩、船舵,包括我國秦山核電站一些大型的鍛件以及一些大型的反應器,要求很高的壓力容器,都是我們這里鍛壓的。”

我國自己制造安裝的第一臺萬噸輪水壓機,只是在毛澤東的英明領導下在機床業內,在工業化過程中,干出的許許多多驚天動地奇跡之一。

結論

毛澤東不是光把一批象武漢重型機床廠這樣的工廠建起來了,也不光是把萬噸水壓機搞成功了,他就就象當年完成建黨、建軍、建國那樣,完成了中國工業史上的三大壯舉:

第一,全面建成中國工業建設的基礎部分,這是一個完整的工業體系(硬件和軟件),沒有這個體系就無法研制“兩彈一星一艇”(一艇指戰略核潛艇),更無從談起“四個現代化”;

第二,他帶領人民實現了中國“工作母機”的自行研制和生產制造,這是中國自主創新的絕對先鋒,這里面隱含的工業精神、創新精神、奮斗精神,是我們永遠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寶貴財富,同時也就是有了這些工作母機,才能下出一系列的工業產品的“蛋”來,這些蛋又會孵化出新一代的機器來,這便是毛澤東的科學文化。

正如他本人說的:“人類的歷史,就是一個不斷地從必然王國向自由王國發展的歷史。這個歷史永遠不會完結。在無階級存在的社會內,新與舊、正確與錯誤之間的斗爭永遠不會完結。在生產斗爭和科學實驗范圍內,人類總是不斷發展的,自然界也總是不斷發展的,永遠不會停止在一個水平上。因此,人類總得不斷地總結經驗,有所發現,有所發明,有所創造,有所前進。停止的論點,悲觀的論點,無所作為和驕傲自滿的論點,都是錯誤的。其所以是錯誤,因為這些論點,不符合大約一百萬年以來人類社會發展的歷史事實,也不符合迄今為止我們所知道的自然界(例如天體史,地球史,生物史,其他各種自然科學史所反映的自然界)的歷史事實。”

第三,他培養造就了一支工人、干部、技術人員三結合的工業建設隊伍,他們“對待革命事業,要當老實人,說老實話,辦老實事;對待工作,要有嚴格的要求,嚴密的組織,嚴肅的態度,嚴明的紀律”。這支隊伍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特別能趕超世界先進技術水平,他們就像老紅軍那樣,是中國現在和未來工業化、現代化的革命火種,“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其中,毛澤東培養的中國機械工業的杰出實干家沈鴻以他對黨、對祖國、對人民無限忠誠和熱愛;以及“理想、勤奮、認真”,實事求是;廉潔奉公,不為名利的無產階級革命精神和崇高思想品德,在中國機械工業戰線上樹立一面旗幟。

還有必要介紹我國金屬加工領域品牌媒體——《機械工人》創刊于1950年10月1日:59年來,《機械工人》由一本32開的小冊子經過分刊、停刊、復刊、再分刊、創新刊,至今已擁有四本大16開的專業雜志,2006年創辦專業網站“中國金屬加工在線”,以四刊一網組成“機工傳媒機械系列媒體”;59年來,《機械工人》歷久彌新,既形成了深厚的歷史積淀和悠久的辦刊傳統,又不斷創新,別出心裁,與時俱進,以極具創造力著稱業界;59年來,《機械工人》的幾代讀者、作者與編者培養了割不斷的真摯情誼。
   

我們經常引用沈鴻老部長對本刊“一部偉大的機器”的評語和何光遠老部長的“一部機械制造技術的長卷”的題詞,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品讀這部機器的第一個組件,這部長卷的第一頁篇章。
   

細細品讀這本薄薄的又份量很重的“創刊號”:我們應感謝當時的三聯書店/科學技術出版社、中央重工業部、中華全國總工會三方的通力合作;我們能體會到我國兵器工業主要創建者劉鼎,中華全總領導董昕,老社長、著名經濟學家蔣一葦,老一代編輯人林家燊等四位創建人的心血和期望;我們能看到漫畫木刻家、裝幀藝術家薩一佛設計的封面,刻版制圖專家呂品繪制的插圖、中國特鋼專家王國鈞,我國著名水電工程專家、三峽工程論證電力組專家程學敏,我國機床學教學奠基人趙為鐸以及王政輔等專家和程倬云等技術工人撰寫的“具體實用,適宜推廣、通俗易懂、短小精悍和活潑多樣”的文章;我們應該自豪《機械工人》開局之作即大氣不凡,她從創刊伊始就注重服務于生產實踐,經過長期發展形成了“以實用性為主,來源于實踐,服務于生產”的辦刊宗旨。
  

沈老代表編輯部向倪志福同志          
頒贈“《機械工人》榮譽通訊員”證書

 

  沈老在《機械工人》創刊30周年紀念大會上

 

  沈老在《機械工人》創刊40周年紀念大會上

     

  1990年慶祝《機械工人》創刊40周年時,沈老的題詞:                

            祝賀《機械工人》創刊四十周年  

            集機械工人智慧,  

            結技術革新碩果。  

                   沈鴻 1990年7月于北京

毛澤東領導的新中國的工業體系是是實實在在的,有道,有器,更有道器變通!

世界上有誰能在新中國內部那樣一窮二白的基礎上,在外部遭遇那樣令人無法想象的來自國際反華勢力的控制、干涉、封鎖下,創造出中國機床工業的壯舉,創造出中國工業化的壯舉?只有毛澤東有這樣的勇氣,有這樣的魄力,有這樣的智慧,有這樣的精神,有這樣的意志,有這樣的毅力,他難道不是中國最大的實業家?

他不僅是中國革命的偉大導師,他同時也是中國工業發展的偉大導師,他更是現在和未來中國實業家的偉大導師!

鏈接:毛澤東愛國的信念、情懷與智慧[2009-04-23 17:07] http://jixuie.home.news.cn/blog/a/01010002E05A066F2F5DFDAD.html

毛澤東的科學文化:解放思想與自主創新的典范 [2007-12-17 20:09] http://jixuie.home.news.cn/blog/a/01010002E05A01A50B577DA5.html

毛澤東的造船文化:從“躍進”號到“東風”號[2007-12-20 07:39] http://jixuie.home.news.cn/blog/a/01010002E05A01AA765D7DA5.html

“我是靠總結經驗吃飯的”:毛澤東的科學文化(續)[2007-12-27 19:05] http://jixuie.home.news.cn/blog/a/01010002E05A01BA8DE5FDA5.html

【原創】 “兩參一改三結合”:毛澤東管理創新的一大手筆 李克勤(jixuie)[2008-03-24 07:20] http://jixuie.home.news.cn/blog/a/01010002E05A0274E985FDAD.html

【原創】 毛澤東的創業文化:基業常青的內因 李克勤(jixuie)[2008-03-14 10:13] http://jixuie.home.news.cn/blog/a/01010002E05A02626BE67DAD.html

【原創】 建議省級領導多讀毛澤東以提高政治敏銳性[2008-07-11 16:33] http://jixuie.home.news.cn/blog/a/01010002E05A03757AFB7DA5.html

從巴納德組織理論看紅旗渠建設的協作管理(《中國集體經濟》雜志發表該文)http://jixuie.home.news.cn/blog/a/01010002E05A058F952B7DAD.html

洪湖洪林葉昌保38年村書記實踐的智慧與土企業家精神(《中國集體經濟》雜志發表該文)http://jixuie.home.news.cn/blog/a/01010002E05A05FB8C9D7DAD.html

大寨合作文化的傳與新(《中國集體經濟》雜志發表該文)http://jixuie.home.news.cn/blog/a/01010002E05A05DD558BFDA5.html

王宏斌的本色、角色與特色初論(《中國集體經濟》雜志發表該文)http://jixuie.home.news.cn/blog/a/01010002E05A05CD5578FDA5.html

村小組長的大文章:官橋八組周寶生的企業創新戰略(《中國集體經濟》雜志發表該文)http://jixuie.home.news.cn/blog/a/01010002E05A061325FEFDAD.html

吳仁寶的企業家之道:逆勢之思,順勢之為http://jixuie.home.news.cn/blog/a/01010002E05A05BCEBCA7DA5.html

毛澤東魅力征服世界:基辛格要帶《毛選》回國http://jixuie.home.news.cn/blog/a/01010002E05A0663D8C67DAD.html

新中國科學家讓東方紅響徹寰宇http://jixuie.home.news.cn/blog/a/01010002E05A06441CC4FDA5.html

歡迎交流:李克勤新華博客http://jixuie.home.news.cn/blog/

李克勤濟學網http://www.like-qin.com/

李克勤(jixuie)文集http://www.wyzxsx.com/ShowAuthor.asp?ChannelID=1&AuthorName=%C0%EE%BF%CB%C7%DA%A3%A8jixuie%A3%A9

「 支持烏有之鄉!」

烏有之鄉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heji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收藏

心情表態

今日頭條

點擊排行

  • 兩日熱點
  • 一周熱點
  • 一月熱點
  • 心情
  1. 再說掩耳盜鈴
  2. 湖北石鋒|讓“個人崇拜"論見鬼去吧!
  3. 彭勝玉:公安部定性電詐存在嚴重問題,本質是恐怖組織有組織綁架販賣囚禁中國人口,強烈建議移交中國軍方解決
  4. 評上海富二代用豪車揚我國威:豪車統治著富人和窮人
  5. 簡評蘇俄知識分子的厄運
  6. 東南亞的宿命
  7. “鮮衣怒馬少年郎,誰人不識理塘王”
  8. 人民公社的廢除和農村生育率下降
  9. 焦慮富人走了沒有必要,走了天也塌不下來
  10. 把統一和特朗普吞并野心并列,是蠢還是壞?
  1.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士,敢于戰斗,善于戰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2. “深水區”背后的階級較量,撕裂利益集團!
  3. 大蕭條的時代特征:歷史在重演
  4.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集?
  5. 瘋狂從老百姓口袋里掏錢,發現的時候已經怨聲載道了!
  6. 張勤德|廣大民眾在“總危機爆發期”的新覺醒 ——試答多位好友尖銳和有價值的提問
  7. 到底誰“封建”?
  8. 兩個草包經濟學家:向松祚、許小年
  9. “當年明月”的病:其實是中國人的通病
  10. 該來的還是來了,潤美殖人被遣返,資產被沒收,美吹群秒變美帝批判大會
  1. 元龍:不換思想就換人?貪官頻出亂乾坤!
  2. 遼寧王忠新:必須直面“先富論”的“十大痛點”
  3. 劉教授的問題在哪
  4. 季羨林到底是什么樣的人
  5. 十一屆三中全會公報認為“顛倒歷史”的“右傾翻案風”,是否存在?
  6. 歷數阿薩德罪狀,觸目驚心!
  7. 陳中華:如果全面私有化,就沒革命的必要
  8. 我們還等什么?
  9. 到底誰不實事求是?——讀《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與《毛澤東年譜》有感
  10. 只有李先念有理由有資格這樣發問!
  1. 車間主任焦裕祿
  2. 地圖未開疆,后院先失火
  3.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士,敢于戰斗,善于戰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4.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士,敢于戰斗,善于戰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5. 何滌宙:一位長征功臣的歷史湮沒之謎
  6.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集?
亚洲Av一级在线播放,欧美三级黄色片不卡在线播放,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最新亚洲精品视频在线 | 在线播放亚洲最大日韩 | 亚洲日韩精品综合中文字幕 | 性AV在线网站 | 亚洲日本欧美日韩髙清观看 | 思思精品久久9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