敵穴虎膽喋血烏江:緬懷錢壯飛犧牲74周年
2008年03月31日 06:25:34 來源:貴州日報
1935年4月1日,錢壯飛在紅軍長征途中,被當地土匪殺害于烏江北岸的金沙縣后山鄉境內。
在美麗的烏江河畔,長眠著一位當年曾威震敵穴、與國民黨進行斗智斗勇的紅軍烈士,他就是我黨、我軍隱蔽戰線上的杰出英豪,著名的“龍潭三杰”(另二人為李克農、胡底)之一的錢壯飛烈士。
錢壯飛,原名錢壯秋,別名錢潮,1896年9月25日出生在浙江省吳興縣(今湖州市)一個地主兼小商人的家庭,少時就讀于當地一官辦小學,后考入第三中學,未畢業便因父親去世,家庭破產,遂只身流落到了北京,1914年春考入北京醫科專門學校學醫,1919年10月畢業。1925年由其內弟張暹仲介紹加入中國共產黨,開始從事黨的地下工作。在中共地下組織的領導和幫助下,錢壯飛經常參加黨的秘密會議,積極投入到緊張復雜的革命斗爭中。他巧妙地利用自己任美術學校教師和報紙編輯及京綏鐵路附屬醫院醫生的公開身份,在群眾中散發傳單,張貼標語,采取各種辦法,進行宣傳工作。
1927年蔣介石、汪精衛相繼發動反革命政變后,致使轟轟烈烈的第一次大革命失敗。面對嚴重的白色恐怖和猖獗的反動勢力,中國共產黨的活動被迫從公開轉入地下。為此,在周恩來同志的領導下,黨在上海建立了一個專門從事對敵隱蔽斗爭的情報、保衛工作機構———中央特科(隸屬于中央特別委員會),其目的是搜集敵人情報,發現敵人陰謀,及時向黨中央報警,保衛黨中央領導人和黨組織的安全。
反革命政變后,北京反動政府下令通緝追捕共產黨員和革命群眾。李大釗同志在北京壯烈犧牲,中共北方區委領導下的各級黨組織遭到嚴重破壞。錢壯飛在北京難以繼續開展活動,經黨組織派遣,化名“南飛”于1928年春到上海,考入國民黨中央組織部部長陳立夫的親信、建設委員會無線電管理處處長徐恩曾主辦的無線電訓練班,供職于上海國際無線電管理局,先后在中共法南區委所屬的法租界支部、中央特科情報科科長陳賡的直接領導下,從事黨的秘密工作。
1929年12月,經黨中央批準,錢壯飛、李克農、胡底三人組成地下情報戰斗小組,李克農任組長,這就是著名的“龍潭三杰”。根據黨的指示,錢壯飛與李克農、胡底一起打入國民黨最高情報機關———中央組織部黨務調查科(1928年2月成立,徐恩曾兼科長),錢壯飛還擔任徐恩曾的機要秘書,實際上控制了國民黨特務機關的最高秘密指揮部“正元實業社”及其掩護機構“長江通訊社”、“民智通訊社”和“長城通訊社”,開始了他們的情報保衛工作生涯。在這個特殊的崗位上,錢壯飛掌握了徐恩曾派駐全國各大、中城市的調查員和報務員,凡是從國民黨中央黨部和漢江、九江、安慶、長沙、青島等地送給徐恩曾的文件、電報,首先看到文電內容的是錢壯飛同志。因此,錢壯飛他們收集和掌握了國民黨統治集團的核心機密和絕密情報,為黨提供了大量的軍事、政治方面的重要情報,如蔣介石準備發動第一、二次“圍剿”蘇區的絕密戰略情報和國民黨高級軍官使用的密碼本等國民黨核心機密,為黨制定對敵斗爭的策略決策提供了有力的依據。
1931年4月中共中央臨時政治局候補委員、中央特委成員、中央特科負責人顧順章在武漢被捕叛變后,供出了武漢地下黨組織、紅二方面軍駐武漢辦事處、江蘇省委機關、黨中央在上海的所在地以及周恩來、瞿秋白、陳云等中央領導同志的住所地址等核心機密,使黨在上海的中央機關和中共負責同志受到極為嚴重的威脅。在此危急關頭,錢壯飛采取措施,及時將情報送出轉交給黨中央,中央領導周恩來在陳云等同志的協助下,搶在敵人動手之前,采取一系列果斷措施,在有限的時間內進行安全轉移,使黨避免了一場后果十分嚴重的大破壞,保衛了黨中央。為此,錢壯飛他們還受到了黨中央的嘉獎,毛澤東就曾稱贊說:李克農、錢壯飛等同志是立了大功的,如果不是他們,當時許多中央同志包括恩來同志都不在了。江澤民同志也曾說:當年,像錢壯飛那樣打入敵人內部的共產黨員,他們對黨的事業赤膽忠心、萬死不辭啊!他們在中國革命史上寫下了可歌可泣的光輝一頁。錢壯飛等中央特科的同志還多次在危急關頭掩護了黨的組織和同志,為保衛黨中央的安全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顧順章被捕叛變后,錢壯飛等人在上海的真實身份暴露,已不適宜繼續在上海開展工作,輾轉上海、廣東汕頭、潮州、大埔等地,于1931年8月轉到江西中央蘇區工作,先后任國家政治保衛局(局長鄧發,下設偵察、執行兩部)部長、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政治保衛局局長、紅一方面軍政治保衛局局長和中革軍委情報局(二局)副局長等職,對紅軍的情報、保衛和建立無線電偵察手段等作出了重大貢獻。
1933年5月,黨在江西瑞金成立了中華蘇維埃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總參謀部第二局(簡稱中革軍委第二局,即后方二局),錢壯飛任局長(1933年12月,紅一方面軍司令部第二局即前方二局與后方二局合并成立新的軍委二局,局長曾希圣,錢壯飛任副局長)。他為該局的組建和發展付出了很大的心血,做出了重要貢獻。當時,后方二局只有7人,工作任務十分繁重。錢壯飛按照中革軍委的指示要求,積極抓好后方二局的全面建設,親自參與具體的業務工作。他不僅能研究破譯敵人的密碼,還編制了我們黨自己使用的密碼。錢壯飛還根據獲得的情報來繪制敵人的軍事行動圖表,使中革軍委能迅速準確地掌握敵情,從而能掌握主動,制定克敵制勝的戰略戰術。在錢壯飛等同志的領導下,二局的工作取得了巨大的進步和發展,工作人員逐漸增加,技術水平不斷提高,在后來的幾次反“圍剿”戰斗及長征中,二局向黨中央、中革軍委提供了許許多多重要的情報,為長征的勝利作出了歷史性的貢獻。毛澤東同志曾贊譽二局是紅軍長征路上的“燈籠”。
錢壯飛同志不僅對紅軍的情報、保衛和建立天空偵察工作作出了重大貢獻,而且對當時在紅軍中起著重要政治作用的文化娛樂工作也起了組織和帶頭作用。他曾兼任中央蘇區工農紅軍總政治部機關報《紅星報》的特約漫畫家、工農劇社總社附近的高爾基戲劇學校的義務教員。他經常向《紅星報》投漫畫稿,同李克農、胡底等同志在一起編劇、導演和演出話劇、活報劇等,以豐富的政治內容和生動活潑的藝術形式,揭露敵人的反動丑惡面目,宣傳人民群眾的偉大力量和革命樂觀主義精神,為提高紅軍戰士的政治覺悟,鼓舞士氣,團結軍民,配合粉碎國民黨的“圍剿”,起了積極作用。1931年冬,中央蘇區預備召開第一屆工農兵代表會議,錢壯飛同志曾參加組織大會籌備會的文娛小組,當時由集體創作而由錢壯飛同志執筆編寫并參加演出的《最后的晚餐》一劇,極為深刻地揭露了舊社會制度的反動本質———使善良勞動人民變成“鬼”的罪惡。劇情真實,扣人心弦,每場演畢,觀眾掌聲如潮,經久不息,收到了良好的宣傳效果。
1934年10月,錢壯飛同志和軍委二局的同志編入中央軍委縱隊參加長征。在長征途中,他堅持步行,跋山涉水,歷盡艱辛,夜晚行軍,白天工作,勝利地征服了從江西、廣東、湖南、廣西到達貴州的漫漫征程。在長征中,他和二局的同志堅持一邊行軍一邊工作,保證情報24小時不間斷。1935年遵義會議后任紅軍總政治部副秘書長(未到職)。在隨中央主力紅軍完成四渡赤水后南渡烏江時,因敵機轟炸與部隊失去聯系,于1935年4月1日被當地土匪殺害于烏江北岸的金沙縣后山鄉境內。
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黨員、我黨早期隱蔽戰線斗爭的光輝代表錢壯飛烈士永垂不朽!
(中共貴州省委黨史研究室)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