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初搏云天 劉亞樓放雛鷹飛
首開紀錄 方子翼迎英雄回
不飛則已,
一飛沖天;
不鳴則已,
一鳴驚人。
——《史記·滑稽列傳》
“咱們空軍是干什么吃的?美國飛機都飛到眼皮子底下啦。媽那個×,咱們得打!部隊少?部隊少也得干!就剩我這個光桿司令也要上去干!”
朝鮮戰場第二次戰役發起那天,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司令員劉亞樓一邊跟參謀長王秉璋打電話,一邊把桌子捶得咚咚響。
蘇聯空軍已經開始掩護清川江以北交通線的作戰了。現在該輪到老子的隊伍上去練練了。
是騾子是馬得拉出去遛遛。
從1950年8月起,當美國飛機一次次進入中國境內投彈掃射的時候,這位在蘇聯伏龍芝軍事學院專修過空軍指揮的高材生就常常把自己關在辦公室里跺腳。
沒有誰責怪他,沒有誰批評他。
白手起家的中國空軍現在就那么個狀況,你能讓他們一步就竄上天去?
連劉亞樓自己,藍褲子也才穿了不到一年。
這個時候,劉亞樓這個空軍司令統率的這支空軍的的確確是個真正的“空”軍,完全是個架子,領率機關鑼齊鼓不齊,部隊只是成立不到兩個月的空軍第四混成旅。家當呢,就一些要多寒酸有多寒酸的過時破爛貨,滿打滿算也才不過百把架,能用的還只有60余架,只能用于航校教學。跑到臺灣島上的蔣介石陸軍雖然張狂不起來了,但空軍卻敢時不時地派一些飛機飛到大陸沿海的上海、杭州、南京、徐州、廣州等城市進行轟炸破壞。
特別是上海那次“二·六大轟炸”,讓劉亞樓實在是咽不下這口氣。
那天,國民黨空軍出動了B-24、B-25轟炸機和P-51、P-38戰斗機17架,輪番轟炸上海電力公司、滬南和閘北水電公司等目標,投彈60余枚,炸毀房屋2 000多間,死傷居民1 400余人,使發電廠遭到破壞,造成大部分工廠停產,給上海的國民經濟恢復和社會秩序的安定帶來了極大的被動,把上海市市長、華東軍區司令員陳毅這個文采風流的儒將氣得拍桌子罵娘。
最窩囊的是,自已這個空軍司令手頭根本沒有飛機為中國最大的工業城市提供空中掩護,只有靠那些沒有雷達的日式高炮部隊來抵御敵人的轟炸。
那次,高射炮兵部隊雖然奮力作戰,可一架敵機也沒有擊落。
劉亞樓覺得自己簡直沒有臉面去見整天價為大上海恢復生氣而奔波忙碌的陳老總。見著老總說什么呢?說對不起老總我們空軍沒能耐沒本事幫不了你的忙?
這叫老子把臉往哪擱嘛!
十分講究軍容風紀、從來把皮鞋擦得錚明瓦亮的劉亞樓一想著這個就覺得這臉上已被人撒了一把灰。
后來,還是人家蘇聯老大哥巴基斯基空軍中將率領的混合航空兵集團進駐華東地區,擔任上海附近地區的空防,才解了燃眉之急。蘇軍飛行員駕駛當時最先進的米格-15殲擊機勇猛出擊,接連擊落了5架國民黨空軍的飛機,這才把蔣介石給鎮唬住,再不敢輕易派飛機來上海、杭州騷擾了。
這又威風又體面的漂亮活兒要是自己部隊干的多好!
劉亞樓眼饞得不行:
“我得有這樣的飛機,我得有這樣的飛行員。”
會有的會有的,糧食會有的,面包也會有的!
有爬過雪山走過草地啃過樹皮喝過牛奶能操國罵會講洋文的劉司令在,什么都會有的!
終于有了!
在中朝軍隊即將沿三八線全線反擊之時,劉亞樓手中已有了一支能飛的部隊。
這就是空軍航空兵第四師。
其實這支部隊早在6月間就在南京成立了,當時的番號是空軍第四混成旅。所謂混成,就是各個機種混合編成的部隊。
當時的旅長由三野名將、華東軍區空軍司令員聶鳳智兼任。第二航校政治委員李世安任旅政治委員,王志增、劉善本任副旅長,王香雄任參謀長,謝錫玉任政治部主任。旅部機關由第三野戰軍第九十師師部改編而成。
第四混成旅的主力是第十團。
第十團于6月9日在徐州成立,團長夏伯勛,政治委員王學武。按照劉亞樓提出經中央軍委批準的“在陸軍的基礎上建立空軍”的原則,團部以第四野戰軍第三十九軍第一一六師第三四八團團部為基礎組成。這個第一一六師也就是后來在云山重創美騎兵第一師的那支勁旅,其前身是東北野戰軍第二縱隊第五師,第一任師長鐘偉是東野有名的好戰分子,第五師也是赫赫有名的主力師,戰斗作風潑辣勇悍,很是叫得響。現在換了條褲子,那男爺們兒的精氣神兒就開始在天上找折騰的地兒了。
第十團下轄第二十八、第二十九、第三十大隊和一個直屬中隊。
第十團在中國空軍發展史冊上享有一個“第一”。
中國有史以來第一個噴氣式殲擊航空兵團。
該團成立后,于7月初接收了第三、第五、第六航校速成畢業學員30名,先后轉場至上海龍華機場、大場機場和虹橋機場,在巴基斯基混合航空兵集團的幫助下,進行改裝米格-15殲擊機的訓練——那訓練的進度讓后來的航校學員們聽起來就象天方夜譚,就是蘇聯教官們也為之咋舌。
一個月的理論教育后,8月中旬就開始帶飛。
由于沒有同型的教練機,只有用雅克-12噴氣式教練機代替,帶飛幾個起落后,就陸續放了單飛。
到10月中旬,全部完成改裝訓練課目。
從成立到飛起來,不到3個月,你說玄不玄?
需要特別說明的是,他們大都只有初小以下文化程度。
前不久從電視中的珠海航展上看見鶴發童顏有著一雙鷹眼的林虎將軍,他也是新中國第一批空中健兒,曾參加過開國大典的空中編隊,現如今70歲了,依然雄風不減,每天做6個以上的引體向上,在俄羅斯訪問時駕著蘇-30上天兜風玩“尾沖”,飛“眼鏡蛇”,惹得“老大哥”們在底下給他翹大拇哥。
那時候的那些老前輩,個個都是傳奇般的英雄人物。
10月17日,由華東軍區司令員陳毅主持,在空軍副司令員常乾坤、華東軍區空軍司令員聶鳳智等參加下,第十團正式接收了即將撤回蘇聯的巴基斯基混合航空兵集團的38架米格-15殲擊機。
陳毅很高興:
“格老子硬是要得,楞個短時間就成器了,好好!就看你們打得啷個樣嘍!”
陳老總很愛護這支部隊,要啥給啥。
“噢喲,上天現代化,落地土包子,連塊手表都沒得嗦!”
他給飛行員們一人發了一塊手表。
第十團沒有辜負陳老總的期望。
他們又創造了諸多的“第一”。
剛成立時,航空兵第四混成旅還轄有另外3個團。
第十一團于1950年6月成立于南京,首任團長方子翼,政治委員張百春。其團部以華東軍區南京警備第一0二師第三0六團團部和第三0四團部分人員為基礎組成,下轄第三十一、第三十二、第三十三大隊和一個直屬中隊。該團于7月接收了第三、第四航校速成班的學員30名,7月底移駐上海江灣機場,接收了蘇聯巴基斯基混合航空兵集團拉-11活塞式殲擊機39架。
這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批殲擊航空兵之一部。
第十二團與第十一團在同一個地方和同一個時間成立,代理團長劉忠惠,政治委員黃文。其團部以華東軍區上海警備第一00師第二九九團團部為基礎組成,下轄第三十四、第三十五大隊和一個直屬中隊,10月后又增編第三十六大隊。該團于7月初接收第一、第二航校速成班20個機組,接收和裝備巴基斯基混合航空兵集團的杜-2轟炸機9架,同時投入訓練。
該團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的第一支轟炸航空兵部隊。
第十三團于8月1日在徐州成立,成立時團長缺編,政治委員為葛振岳。其團部為華北軍區步兵第二0六師第六一六團團部為基礎組成,下轄第三十七、第三十八、第三十九大隊。該團于7月初接收第一、第三航校一期甲班提前畢業的學員35個機組,裝備巴基斯基混合航空兵集團移交的伊爾-10強擊機25架,并于8月開始訓練。
這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的第一支強擊航空兵部隊。
從1950年10月19日零時起,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航空兵第四混成旅擔負起保衛大上海的防空任務。
這是一個歷史性的日子。
新中國的領空,第一次有了自己的空中健兒擔當保衛者。
巧合的是,這和中國人民志愿軍大規模跨過鴨綠江是同一天。
抵卸侵略和解除威脅,本來就是密不可分的。
1950年10月~11月,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又組建了第二批航空兵部隊。
10月5日,空軍殲擊航空兵第三旅及所屬第七團、第八團、第九團,以原步兵獨立第二0九師師部及所屬第六二五團、第六二六團、第六二七團團部為基礎在沈陽成立,方子翼任旅長,高厚良任政治委員。
幾周后,方子翼調任殲擊航空兵第四旅旅長,由夏伯勛繼任旅長。10月下旬,該旅先后接收第四、第五航校第一期甲班畢業的飛行學員85人,開始飛行訓練。也是幾周后,第七團調歸殲擊航空兵第四旅建制,改番號為第十二團。第八團番號亦隨即改為第七團。
10月25日,空軍殲擊航空兵第二旅在上海成立,擔負上海的空防任務。原空軍第四混成旅的第十一團劃歸第二旅建制,改番號為第四團。同時,以步兵獨立第二0八師第六二四團團部為基礎新組建的一個團劃歸第二旅建制,番號為第六團。
劉善本、張百春分任該旅旅長和政治委員。
保衛上海空防的任務執行不到10天,1950年10月28日,當時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中唯一裝備米格-15殲擊機的第四混成旅第十團就奉命北上遼陽,與空軍殲擊航空兵第三旅調來的第七團(改稱第四旅第十二團)一起,改編為空軍殲擊航空兵第四旅,準備參加抗美援朝作戰。
方子翼、李世安分任該旅旅長和政治委員。
數日后的10月31日,按中央軍委命令,空軍部隊的番號由旅改為師,并規定不在部隊番號前冠殲擊、轟炸等機種名稱。同時,根據中央軍委副主席周恩來指示,空軍航空兵每師編制暫為兩團制。于是,空軍殲擊航空兵第二師、第三師、第四師依次改稱空軍第二師、第三師、第四師。
劉亞樓留下了第一師的番號。
他說大家都要輪流參加抗美援朝,跟美國鬼子真刀真槍的干,哪個師打得最好,這個番號就給哪個師。
男人最怕激!
劉亞樓自己就怕激!
原來四野的老戰友們臨去朝鮮時都在問他:
“參謀長,你的空軍什么時候來!”
劉亞樓一想到這句話就有一種躍躍欲試的沖動。
飛行員速成,指揮員也是速成。
11月2日,中南軍區空軍司令員劉震被任命為即將出征的中國人民志愿軍空軍司令員,率領第四師出征。
劉震也是一員名將,原紅二十五軍的老戰士,19歲當營政委、團政委,21歲當師政委,30歲當縱隊司令員。紅二十五軍長征時曾經跟韓先楚搭當,一人是營長一人是營政委,一路上闖關奪隘常是這二位拼命三郎一人端一挺機槍沖在最前面。
據說徐海東將軍忒欣賞他,說他打仗有腦子。
此二人是后來紅二十五軍僅有的兩名上將。
在東北,他曾當過第二縱隊司令員——這二縱也就是后來在云山重創美騎兵第一師的第三十九軍,赫赫有名的主力軍,南下途中又任第十三兵團副司令員。接到北上就任東北軍區空軍司令員的任命時,中南軍區空軍司令員也才當了個把月。
這位空軍司令還不如留過洋啃過面包的劉亞樓,他連飛機都沒坐過。
擱地上那把椅子都沒有坐熱。
11月4日,劉亞樓與匆匆趕到北京的劉震會商參戰事宜。
“老劉,中南軍區那光桿空軍司令有什么當頭!我給你找了點新鮮活兒干!”劉亞樓一見面就開劉震的玩笑,他知道劉震跟自己一樣,最喜歡新鮮刺激。
“那當然好嘛!”劉震心說你這個空軍大司令光禿禿的桿子上剛綁了幾根雞毛,就這么氣粗啦?
玩笑開完劉亞樓嚴肅起來。
“中央軍委擬任命你擔任中國人民志愿軍空軍司令員,先任東北軍區空軍司令員,負責組織志愿軍空軍抗美援朝作戰行動。
這次工作調動是彭總和高崗政委點的你的將,總理審定,毛主席批準的。我們了解你會打仗,善于學習新東西。”
劉亞樓說得對,泥腿子出身的劉震就是這樣。什么新鮮他就專喜歡折騰什么。當年紅二十五軍長征途中繳獲的迫擊炮大都埋掉,劉震看了覺得挺可惜,就向徐海東軍長建議用牲口馱運,學會使用。自己也跟著鼓搗、折騰,后來遇上敵人這些炮很起了些作用。打鬼子的時候,他帶著人把繳獲來的10門日本迫擊炮改裝成曲射平射兩用炮,連連打掉日本鬼子140個據點。進軍東北途中,部隊弄到一本國民黨軍的炮兵教程,劉震如獲至寶,日夜研讀。然后熱炒熱賣,學來就用,在自己的第二縱隊最先使用分炮包干射擊目標,炮火延伸掩護步兵前進的方法。人家問他怎么又弄出來個新招,他說我是從國民黨的炮兵教材中撿來的。
至于什么開汽車開摩托呀等等,劉震一學就會,南下行程指揮車的方向盤有一半時間是握在他自己手里的。
不過,現在要玩天上飛的東西,那可是高技術大學問呀!乖乖,咱這沒文化的土包子行么?
“難哪,為了空軍的事,毛主席3天3夜沒有睡覺啊!”
劉亞樓一本正經地皺著眉頭說。
劉震一聽這個就熱血沸騰,心說現在是不行也得行了!主席、總理、彭總、劉司令這么信任,我得干出個樣兒來:
“服從命令,困難再大我也要干好!”
從此后,他白天帶部隊,晚上請蘇聯顧問開“小灶”補課,沒日沒夜地苦讀苦練。
4個月過去了。
蘇聯空軍顧問團組織演習考核驗收,劉震手握話筒,把放飛的3個機種307架次飛機指揮得絲毫不亂,分秒不差。
“奇跡,奇跡。劉將軍,用你們中國話說,你們真是一步登天!”蘇聯顧問伸出大拇哥。
“哪里哪里,我們是趕鴨子上架。其實現在也是一只腳踏進了門里,一只腳還在門外。”
34歲的劉震作謙虛狀,其實心里頭還是按捺不住地有些得意。
土包子照樣玩洋格!
蘇聯空軍首先打了個開門紅。
1950年11月,在中國軍隊首戰勝利的形勢鼓舞下,蘇聯空軍陸續派出A·B·阿列柳辛上校的第二十八殲擊航空兵師(轄第六十七殲擊航空兵團、第一三九近衛殲擊航空兵團)、A·B·帕什科維奇中校的第五十殲擊航空兵師(轄第二十九近衛殲擊航空兵團、第一七七殲擊航空兵團)和И·B·別洛夫少將的近衛第一五一殲擊航空兵師(轄第二十八殲擊航空兵團、第七十二近衛殲擊航空兵團)進駐鞍山、安東一帶的前線機場,掩護清川江以北的后方交通線、中國東北的工業和行政中心、鴨綠江大橋、豐滿水電站和其它目標。
第一輪投入戰斗的是第二十八殲擊航空兵師。
斯大林給蘇聯空軍規定的限制是:
一、蘇聯空軍不能在所掩護目標的遠接近地迎擊敵機;
二、不能在中朝軍隊控制地區以外空域作戰;
三、不能在中立水域上空作戰;
四、空中通訊聯絡只能用漢語。
后來作戰時大都是在這個限制范圍內,除了第四條。“老大哥”說中國話本來就別扭,天上一打著急了,那母語還不順口就遛出來了?
后來美國人也知道有蘇聯軍人參戰,也不吭氣也沒怎么樣。
心照不宣,誰也不想把這事兒鬧大了。
跟德國空軍交過手的蘇聯飛行員就是身手不凡。
11月1日,蘇聯空軍朝鮮飛行團6架雅克-9殲擊機首開紀錄,在安州上空擊落美軍B-29轟炸機兩架,“野馬”式戰斗機一架。
蘇聯空軍損失雅克-9殲擊機兩架。
同日,一隊正準備轟炸鴨綠江大橋的美機群意外地發現,除了異常猛烈的地面高射炮火外,迎接他們的還有的米格-15噴氣式殲擊機,而不再是那些氣喘吁吁的老“雅克”。
又有4架美機栽了下來。
11月8日,第二十八殲擊航空兵師飛行員謝戈列夫中尉在安東上空再創戰果,又擊落一架“野馬”式戰斗機。
次日,該師又在同一空域擊落F-47“雷電”式戰斗機和F-80“奔星”式戰斗機各1架,但第一三九近衛殲擊航空兵團的M·П·格拉喬夫近衛大尉在退出戰斗時被一架F-80“奔星”式戰斗機擊中,不幸犧牲。
這是蘇聯空軍損失的第一架米格-15噴氣殲擊機。
F-80和米格-15的照面,也是世界歷史上第一次噴氣機空戰。
10日,第一三九近衛殲擊航空兵團大隊長哈里科夫斯基少校率兩架米格-15在新義州附近擊落B-29“空中保壘”轟炸機1架。
第二十八殲擊航空兵師三天之內三戰三捷!
11日,第一五一近衛殲擊航空師第二十八近衛殲擊航空兵團副大隊長M·П·納索諾夫上尉率隊升空迎敵,被一架F-80“奔星”式戰斗機擊落,不幸犧牲。
14日,第二十八殲擊航空兵師哈里科夫斯基少校率8架米格-15升空迎敵,與美空軍40架B-29轟炸機和20架F-80戰斗機的大機群遭遇,哈里科夫斯基少校擊落B-29轟炸機3架。
蘇軍被擊落米格-15殲擊機兩架,兩名飛行員陣亡。
11月底,蘇軍第五十殲擊航空兵師投入戰斗。
12月6日,第二十九近衛殲擊航空兵團大隊長C·И·納烏緬科大尉擊落美遠東空軍B-29轟炸機兩架。
退出戰斗時,H·H·謝里科夫近衛中尉被一架B-29的尾部旋轉炮塔擊中,不幸犧牲。
12月7日,第二十九近衛殲擊航空兵團И·A·帕弗連科近衛上尉在戰斗中犧牲。
12月17日,第二十九殲擊航空兵團的Ю·Я·克列伊科夫少校率領的一個中隊與10架F-86遭遇。
由于不了解F-86性能,蘇軍作戰失利,師技術監察員Я·H·葉弗羅梅延科少校彈出座艙獲救,飛機墜毀。
這是美國遠東空軍F-86第一次與米格-15交手。
幾天后,蘇聯飛行員們就找到治F-86的高招。
12月22日,大隊長M·Я·福明上尉率第一七七殲擊航空兵團第二大隊8架米格-15殲擊機起飛,接敵后,立刻迫其實施F-86“佩刀”式戰斗機最不爭氣的垂直機動。
福明上尉首先擊落1架F-86。
緊接著,他的僚機B·K·季先科上尉和另一雙機編隊長機П·T·里亞博夫上尉也各擊落1架。
雙方都派出增援飛機趕赴戰區,蘇軍方面B·Ф·杰涅佳中尉被擊傷,第二中隊中隊長C·A·巴爾謝吉楊中尉犧牲,A·A·祖布中尉的座機被擊落,祖布跳傘逃生。
趕來增援的蘇軍П·M·米哈依洛夫大尉又擊落2架F-86。
戰斗結果5:3,蘇軍占了上風。
這是F-86“佩刀”式戰斗機第一次在空戰中被擊落。
蘇美空軍第一輪較量,蘇軍占了上風。
這開場鑼鼓敲得既熱鬧又響亮。
1950年12月,蘇聯空軍參戰的3個航空兵師合編為第六十四殲擊航空兵軍,軍長為И·B·別洛夫近衛空軍少將。同時,派出以C·A·克拉索夫斯基空軍上將為首的蘇聯空軍作戰組,對參戰的蘇軍航空兵實施總的領導。
年輕的新中國空軍就是在這種背景下,登上朝鮮空戰舞臺的。
在蘇聯空軍打出開門紅的在1950年12月間,中國空軍中能飛噴氣式的,也就只有方子翼師長的空軍第四師。
再說得準確一點,也就是第十團。
能飛是勉強能飛了,還不知道能不能打!
這些飛行員飛行時數都不超過200個小時,飛噴氣式的時數平均為15小時,和蘇聯飛行員根本不在一個數量級上,只是勉強能在空中編隊,而且從未有過空中戰斗的經歷,許多人甚至連炮都沒開過。
就這,就想上陣去跟那些飛了上千個小時以上、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創造過驕人戰績的美國鬼子搶手過招干仗?
說實話,當時這事兒跟誰說誰心里邊都犯嘀咕。
“老大哥”首先就不信。
斯捷潘·克拉索夫斯基空軍上將告誡劉亞樓:
“劉將軍,不行啊不行!你們要與美軍作戰不是不可以,但那應該是許多年以后的事情,絕不應該是現在!你們與美軍相比,實力太懸殊了!空中戰斗是一種抗爭性和競技性很強的角逐,而你們迄今為止尚未打過一次仗。這好比一個重量級專業拳擊手和輕量級業余拳擊手之間的較量,是不公平的!
太冒險,太不科學啦!”
聽俄語和說俄語都毫不費勁的劉亞樓完全聽明白了。
廢話!許多年以后?許多年是多少年?多到咱頭發都白完了才去打?那多沒勁!沒有打過咱才要去打嘛!不公平?這有什么新鮮的?咱從打土豪分田地那會兒起,什么時候在公平的狀況下跟人家打過仗?
不過人家克拉索夫斯基上將是蘇聯空軍元老級人物,人稱“斯捷潘大叔”,在衛國戰爭中曾先后擔任過第五十六集團軍和布良斯克方面軍空軍司令員、第二空軍集團軍和第十七空軍集團軍司令員,率部參加過斯大林格勒、庫爾斯克、強渡第聶伯河、解放基輔、攻克柏林等重大戰役,戰功卓著,威名赫赫。劉亞樓在人家面前是小字輩兒,只能執弟子禮。況且人家也是一番好意,所以劉亞樓用俄語回答得也挺客氣:
“我們和美國空軍相比,確實處于劣勢。但形勢逼人,要求我們志愿軍空軍迅速開赴前線與美軍作戰,不能等一切條件都成熟了才打。只能是邊打邊建,邊打邊練,在戰斗中煅煉成長……”
上將聳肩搖頭作不可思議狀:
“我不能理解中國同志為何這樣固執,明知二者之間的空戰絕不是勢均力敵的,卻硬要拿雞蛋碰石頭。這是新兵與將軍之間的較量,你們要吃虧的。”
劉亞樓客客氣氣跟“老大哥”打哈哈,心中的主意卻不可動搖。
其實人家“斯捷潘大叔”是真替中國空軍著急。
截止1959年10月底,以遠東空軍第五航空隊為主力的美國朝鮮戰場上的空中力量,連同海軍航空兵在內,共擁有14個飛行聯隊和獨立大隊,其中2個戰斗截擊機聯隊、3個戰斗轟炸機聯隊、2個輕型轟炸機聯隊、3個中型轟炸機聯隊、一個海軍陸戰隊航空兵聯隊、3個艦載機大隊,各型作戰飛機1 100架。
還有英、法、澳大利亞、南非及韓軍的大約100余架作戰飛機。
飛行員呢,全是經歷過第二次世界大戰激烈空戰的飛行痞子,平均飛行時數在1 000小時以上,多的達3 000小時。50%的飛行員能飛復雜氣象,由于技術水平極為突出,其整體戰術水平與作戰樣式也讓人眼花繚亂,目不暇接。
而中國空軍中最早飛噴氣式的第十團第二十八大隊在噴氣式上平均飛行時數僅15小時。
隨便找一本當今航校的訓練大綱翻翻就知道,這個時數僅僅達到了放單飛的水平。現如今這些連空靶都沒有打過的飛行員,卻馬上要去參加激烈的空中格斗,能不讓人懸心吊膽?
別說敵人沒把嫩得出水的中國飛行員放在眼里,就是朋友,手心里也都幫著攢著一把汗。
其實人家劉亞樓心中最有數,自己這批飛行員他大多都能叫上名字,許多人還跟他成了朋友。他們都是陸軍選送來的連排干部,跟敵人鼻子碰鼻子玩命打過交手仗,都是些迎面撞見老虎也得仔細瞅瞅是公是母的角色。
敢打敢拼是他們的最大優勢。
劉亞樓在戰術上也很重視敵人,他與空軍黨委其他同志商定了一個既勇敢大膽也很謹慎求實的作戰方針:
逐步積蓄和煅煉自己的力量,待達到一定數量時,也就是至少能出動100~150架飛機時,選擇適當時機集中機動地出擊,直接給敵人以最大限度的殺傷,發揮空軍的最大威力。
在正式參戰前不宜過早地、零敲碎打地使用兵力,而應以先組建的大隊為單位,進駐前沿機場,選擇適當的時機,在蘇聯空軍的帶領下進行實戰煅煉。從小仗打起,打好第一仗,解決能不能打的問題,揭開空戰之“謎”,用事實來為部隊樹立克敵制勝的勇氣和信心。
12月3日,志愿軍部隊向美第八集團軍猛烈攻勢結束的第二天,劉亞樓將這個設想報告中央軍委主席毛澤東。
次日,毛澤東批準了劉亞樓的報告:
“劉亞樓同志:同意你的意見,采取穩當的辦法為好!”
出征前,朱德總司令和劉亞樓乘坐專列來到遼陽機場,為出征的空軍航空兵第四師第十團第二十八大隊送行。
第二十八大隊全是東北老航校的學員,是新中國空軍的精華。
大隊長李漢是個標致英俊的小伙子。腿長個高,很有男子漢魅力。筆者聽當時的老同志們說,蘇聯空軍中好多俄羅斯姑娘都很喜歡他,每當他一甩著兩條長腿瀟瀟灑灑地走進機場時,都能引來在場工作的眾多蘇軍女官兵溫柔多情熱辣辣的目光。
李漢先代表第二十八大隊發言表決心。
完了站到朱總司令身邊面對大家喝問:
“有決心沒有?”
“有!”人不多,氣勢挺逼人的。
“有孬種沒有?”
“有!”聲音宏亮整齊。
轟地爆出一陣哄笑。朱德、劉亞樓也笑了。
醒過味來的第二十八大隊齊刷刷地站起來脹紅著臉大聲吼道:
“有好漢,沒孬種!”
不信就練一把看看!
動員會一結束,馬上就給朱總司令和劉司令員作表演。
米格-15剛一滑上跑道,朱德就看得目不轉睛,還不知不覺地站了起來。
一股強大的氣浪從機尾噴出,頓時攪起漫天積雪,遮天蔽日,把主席臺上的桌椅板凳掀得東倒西歪。
朱德、劉亞樓也被掀翻在地。
全嚇壞了,劉亞樓一爬起來就罵:
“這楞頭青,把總司令摔壞了看老子收拾你!”
哪聽得見呀!
朱德爬起來哈哈大笑:
“好厲害的噴氣式喲!”
飛機落了地,朱總司令笑得嘴都合不攏,和小伙子們一一握手:
“好樣的好樣的,到前方去為祖國爭光!”
“我們跟美國飛行員打仗,是關公面前耍大刀,關公能耍,別人也能耍,你們就是要耍給美國佬看看!”
劉亞樓火上再添一瓢油。
12月21日,師長方子翼、政治委員李世安率第二十八大隊進駐安東浪頭機場,與蘇軍第六十四殲擊航空兵軍部隊混合編隊。
劉亞樓給方子翼的兵力使用權限是一個中隊,超過一個中隊必須向空司報告。
方子翼雖然才34歲,卻也是個參加過長征的紅軍老戰士,曾在新疆學習過飛行。他對這個命令在心中是有保留的,一門心思就想湊到蘇聯空軍戰斗值勤的隊伍里去。
12月26日,第二十八大隊利用美軍飛機活動的間隙,分兩批進行了第一次戰區航線飛行,經安州、熙川返回安東,完成了熟悉戰區空情地形的任務。
現在該說打的事情了。
可人家蘇聯空軍一直就不怎么搭理第二十八大隊。
12月28日,美國飛機沒有大批出動,只有4架F-80奔星式戰斗轟炸機進入朝鮮新義州一帶攻擊地面目標。
米格-15對付F-80應該是有優勢的,按照與蘇方的協同計劃,蘇聯空軍起飛8架為前后中隊,第二十八大隊起飛4架為中間中隊,組成大隊梯形隊形向戰區出擊。
這是第二十八大隊第一次戰斗出航。
集合動作迅速,出航隊形整齊,這些都沒得說。
可初出茅廬的中國飛行員們沒有實戰經驗,地面已經通報說你們接近了敵機,可他們楞就看不見。
眼大漏神。
加上與蘇方協同不好,結果讓美國鬼子跑啦。
你說“老大哥”怎么會把他們往眼里放?
以后帶他們出動與敵人遭遇時也不向他們下達出擊命令。
平心而論,人家好意的成份還是居多,怕中國同志吃虧。
方子翼師長看看這樣也不是事兒,就盤算著自己來操練。
他帶幾個參謀,在機場北端搭了簡易棚子,設立了指揮所。
里面陳設很簡單,1部電臺,1個標圖板,1部電話機。
簡直不象個指揮所。
你不下命令我來下!
1月5日,大隊長李漢率一個中隊隨蘇軍4架飛機出戰。
待到達作戰空域,方子翼自己向李漢通告敵機位置,直接下達攻擊命令。李漢等迅速向敵機沖去。
蘇軍地面指揮員見狀大驚失色,馬上要方子翼命令中國飛行員退出戰斗,以免誤傷。
方子翼裝做沒聽見,繼續指揮李漢攻擊。
美機見對方8架米格-15飛機猛撲過來,掉頭便跑。李漢他們使勁兒攆也沒攆上。
什么收獲也沒有,但總算給敵人照上了面。
蘇聯空軍也開始對這些中國飛行員刮目相看起來。
不過大家心里明白,最終要讓人家瞧得上,還是得揍下敵機來。
正在地面進攻的陸軍戰友們為他們創造了一次機會。
1950年除夕,中朝軍隊沿三八線全線發起進攻,一周內,把“聯合國軍”驅逐到三七線附近。遠東空軍在朝鮮最靠前的基地水原、金浦機場相繼被中朝軍隊占領,其前進機場被迫后移至大邱一線。
鴨綠江與清川江之間“聯合國軍”的空軍活動一時銳減。
這就給第十團創造了單獨出動的極好機會。
方子翼的兵力使用權限也因此上升到一個大隊。
1月21日晨,地面防空哨發現遠東空軍20架F-84,正沿平壤、新安州一線轟炸鐵路交通線,企圖阻止志愿軍后方運輸。
方子翼當即命令第二十八大隊起飛迎敵。
大隊長李漢率飛行員吳奇、宋亞民、孫悅昆、李憲剛、張洪清、趙明、趙志財等迅速進入座艙。這是大家第一次有目標的獨立起飛迎敵,從空勤人員到地勤人員,全都興奮得不行。
結果忙中出錯。
2號機吳奇開車時,機械員一緊張,過早地拔掉了啟動車插頭,導致飛機開車未成。
這下糟了,再開車起碼得耽誤7~8分鐘,而空戰時間是以秒計的。
時間就是戰機。方子翼當機立斷,改變戰斗序列,以3號機宋亞民頂替2號機位置,以6架飛機編成一個不倫不類的戰斗隊形升空出擊。
2號機吳奇、4號機孫悅未能起飛。
出師就不順。
一進入戰區,大伙心里既緊張又激動,都把眼睛瞪得大大的,生怕把敵人給漏掉了。
當飛越宣川上空時,4號機張洪清發現右上方有兩架美機一閃而過,立刻就不見了。
耳機里傳來方子翼的聲音:
“F-84就在你們附近,注意搜索,發現目標立即攻擊!”
快接近安州時,方子翼又一次通報:
“你們已和敵機接觸!”
與此同時,3號機宋亞民也報告:
“右側發現敵機兩架。”
李漢也在右上方看見了敵機。
20架F-84戰斗轟炸機正以4機為單位在1000米高度上對清川江大橋輪番俯沖投彈掃射,并以雙機、4機于后上方作層次配置進行掩護。
李漢熱血沸騰,哪里還顧得上看清敵機的兵力數量和戰斗隊形,也忘了自己的指揮責任,大吼一聲:
“攻擊!”
一加油門就不管不顧地沖向敵機。
結果動作過猛,飛機“刷”地一聲從敵機腹下沖了過去。
他太激動了。
這個時候,除了勇敢,李漢他們的空戰格斗素養幾乎等于零。
首先發起攻擊的位置就不利,高度低于對方,面向陽光。
早期的噴氣機發動機剩余功率低,故空戰格斗者們都非常重視搶占高度,以利用俯沖的位能獲得較大的速度。
至于背對陽光,更是誰都想得明白的道理。
李漢沒顧上想這個。
其次是李漢壓根就沒指揮他的戰友們,一看見敵人就紅了眼,自顧自地沖殺起來。
整個一個步兵班長的作風。
步兵班長還知道指揮他的3個戰斗小組咧。
沒章法!
沒章法也打了勝仗。
驕橫的美國鬼子隨隨便便就讓沒章法的李漢們占了便宜。
先嚇了一跳然后又是一楞,米格-15性能優于F-84,跑還是打?
空戰是以秒計時的,就在他們一楞神兒那功夫,沖過了頭的李漢已經轉圈迂回到了4架美機左后側的400米處。
李漢對準其帶隊長機狠狠地壓下了發射按鈕。
“嘩……”
一個痛快淋漓的長點射。
敵機拉出黑煙,斜著翅膀,撅著尾巴,歪歪斜斜地倉皇而遁。
其它敵機轉身就逃。
李漢大隊窮追不舍。
3號機李憲剛、4號機張洪清先后向其余3架美機猛烈開炮。
可惜,這時候的他們,就象數十年后的中國足球隊一樣,臨門一腳功夫欠佳,攻勢如潮,可就是把球灌不進門。
動作不穩,經驗不足,連人家的邊兒都沒沾上。
可他們打出了永垂史冊的“第一”!
這是志愿軍空軍在朝鮮戰場上第一次與遠東空軍交手,也是中美兩國空軍的第一次空中較量。
新中國的空中健兒,敢打敢拼,以寡擊眾,擊傷美遠東空軍F-84戰斗轟炸機一架,揭開了空戰之謎。
事實證明:年輕的中國空軍具有強大的潛在作戰能力。
李漢對自己不滿意,對采訪的記者們說:
“我只注意自己攻擊,忽略了空中指揮。”
戰友們也對自己低劣的攻擊戰術和射擊技術不滿意。
都盼著美國飛機再來。
其實用不著盼,美國飛機自己知道來。
兩日后,美國遠東空軍大機群偷襲浪頭機場。
第二十八大隊冒著10架F-80的掃射,強行起飛,和蘇聯空軍一起,將敵機驅逐。
不過這次沒戰果,只是多了一次體驗。
1月29日13時34分,志愿軍空軍前方雷達站發現美遠東空軍16架F-84戰斗轟炸機進入定州、安州上空5 000米高度盤旋活動,企圖封鎖、襲擊安州火車站和清川江大橋。
方子翼師長命令第二十八大隊立即起飛迎敵。
早就等著這一刻的李漢率8架米格-15迅速起飛,趕赴戰區。
“一0一注意,目標120度,高度6 000米至7 000米,距離80公里,注意搜索!”接近戰區時,方子翼及時通報了敵情。
“一0一明白!”李漢回答。
他決定搶占高度,利用陽光隱蔽接敵:
“二中隊高度8 000米,一中隊高度7 200米,航向130!”
吃一塹,長一智。
13點40分,編隊飛臨定州以西,耳機里又傳來方子翼急切的聲音:“一0一注意,你們和敵人在一起了……!”
大家全緊張起來,調節視神經,屏住呼吸,仔細搜索。
“一0一,左前方發現目標,兩個!兩個!方位45度,高度比我們低。”綽號“千里眼”的7號機孫悅昆興奮地報告。
大家順著他指示的方位仔細看去:
哈,4個、8個、16個黑點,16架F-84戰斗轟炸機,他們正尋找地面攻擊的目標,尚未察覺已經被人盯上了。
先敵發現在空戰中是相當重要的,戰斗尚未打響,第二十八大隊已奪得先機。
但這次李漢抑住緊張和激奮的心情,沒有急于攻擊。
他想敵機高度雖處劣勢,但數量占優,必須設法造成敵人的錯覺,創造更有利于我而不利于敵的態勢,然后予以突然打擊。
對,“善戰者,其勢險,其節短。勢如擴弩,節如發機。”
他率隊繼續平飛迅速向美機后方迂回,并暗中作好戰斗準備。
聰明了,聰明了!長本事了,長本事了!
片刻間,經驗老道的美國鬼子也發現了李漢他們,立刻轉向太陽方向飛去。
“一0一,敵機向太陽方向轉來!”方子翼再次通報。
“一0一明白!”
狗日的美國鬼子真是不善哩!
不過這時的李漢也不是一周前的李漢了。
他將計就計,裝作沒發現,繼續向前飛,順著陽光居高臨下正好看清敵機的陣勢:
16架敵機分作6 000米和5 000米上下兩層,每層8架,都是4架在前,左右側后方各有雙機掩護。
典型的鍥形編隊!
李漢心中發出一聲冷笑。
他決定待敵機爬升到我編隊右下方時,集中兵力攻擊其最上層,以奇取勝,打它個措手不及。
好,時機到了。
“投副油箱!二中隊掩護,一中隊攻擊!”李漢現在指揮得有板有眼很象那么回事兒了。
第一中隊向右急轉彎120度,一推機頭向上層的8架敵機猛壓下去。
這下象捅了馬蜂窩,敵機七零八落地扔掉副油箱,然后分兩邊轉彎掉頭,其中4架向第一中隊反撲過來。
敵機意圖很明顯:利用高度差,從一中隊的機腹下穿過,然后搶占高度咬尾攻擊,陷李漢們于被動。
在一般空戰中,這不失為一高招。
可萬萬沒想到這幾架米格機與從前遇到過的米格機完全不同,竟然毫不躊躇地猛壓機頭迎頭擋住了他們的去路。
美國鬼子大驚失色!
上帝啊,這是什么戰法?
什么戰法?土八路玩命的戰法!
太險了,太玄了!
兩個編隊相向運動,速度亦相對倍增,稍有差池,就會撞到一起同歸于盡。
這叫“打對頭”,一般的空戰,沒人敢用這招。
這是對雙方的意志品質最嚴峻的考驗。
雙方越飛越近,眼瞅著就要“對車”了。
美國鬼子扛不住了。
在雙方相距1 000米的時候,為首的美機慌忙向右一側身,避開迎面沖上來的米格機。
就這“一側身”,雙方優劣態勢立即明朗。
“面對面”變成了“面對背”,李漢占據了“咬尾攻擊”的主動地位。
經驗豐富的美機編隊當然知道這意味著什么。
立刻全部向左轉彎準備“反咬尾”。
編隊配合默契,動作協調舒展,如果是飛行表演絕對叫座。
可惜這是戰爭!
李漢已看破了這個,也敏捷地登舵向左急轉彎,猛切半徑,從敵機飛行弧線的內側截了過去。
幾秒鐘的時間,李漢的米格-15劃出一條半環形的弧線,從右后方沖向敵帶隊長機。
角速度太大,前置量拉不出來。
李漢當機立斷,改變攻擊目標,緊緊咬住了敵人的3號機。
哈,看你往哪跑!
幾乎與此同時,上層掩護的4架敵機從右側翻轉上來,從右后方悄悄地滑向李漢。
“堅決掩護一0一攻擊!”
第一中隊其他3架飛機立即轉身撲了上去。
美機一看對方來勢兇猛,扔下自已的長機中隊就逃命去了。
李漢已經把敵人的3號機穩穩地套進了瞄準光環。
近點,再近點!只有400米啦!
好!開炮!
李漢狠狠地按下炮鈕。
3門航炮火光交加,雷鳴電閃,象3條火蛇一樣,裹住了敵機。
冒煙,起火,下飄,墜地!
玩兒完!
貪心不足的李漢接著攻擊敵4號機。
到底還是嫩了點,沖速過大,一下子沖進了敵4號機的尾噴管處,還沒來得及開炮,就被敵機尾噴管的強大噴氣渦流把飛機沖了個大翻轉。
距離實在太近了。
李漢隨即改平,向后方警戒。
下層的8架敵機從后方鉆上來盯住了李漢。
還沒來得及做出動作,在高空監視敵掩護機群活動的副大隊長李憲剛就帶著第二中隊疾馳而至,12門航炮爆出一條條火鏈。
誰還敢靠過來?
美國鬼子精神徹底崩潰了。
保命要緊,還要什么隊形喲!
紛紛把速度加到極限,各自逃命。
不過,還是有一個勇敢者咬住李漢緊追不舍。
李漢攻擊動作過猛,戰友們全被甩掉,成了光桿司令,還被人家咬尾,完全處于被動挨打的地位。
米格-15優越的爬升性能救了李漢。
他把油門加到最大,以最有利的迎角上升擺脫。
這下把F-84扔掉了。
敵機一看攆不上,只好悻悻然掉轉機頭退走。
可李漢還不干了。
他轉彎180度轉而向敵機沖去。
美國鬼子壓根兒沒有料到這個剛才還被攆的獵物竟在突然之間殺了個回馬槍,轉瞬之間角色移位,又變成了獵人。
慌亂中他竟然沒做任何機動規避動作,直直地向南奔逃。
簡直是個送上門來的良機。
可不知是高興過度,還是驚魂未定。李漢乒乒乓乓3炮齊發打光了所有炮彈,楞沒把人家打下來。
只是打冒了煙。
后來經膠卷判讀,定為擊傷。
第二十八大隊編成整齊的隊形窮追猛打,一直追到海邊。
再往前就不敢追了,這些雛鷹全都沒經過海空作戰訓練,看天看海都是一片藍。
再追就露餡出洋相了。
如果說12月21日擊傷敵機多少帶那么點撞大運的意思的話,那么這次一·二九空戰則是一場貨真價實的斗智斗勇斗技術的高水平空戰角逐。
李漢和他的第二十八大隊,為新中國的空軍,又打出了一個“第一”。
在整個戰爭期間,李漢共擊落敵機4架,兩次榮立一等戰功,獲“二級戰斗英雄”稱號。
這就象平型關大捷一樣,是一場里程碑式的空中戰斗。
李漢,為新中國空軍實現了“零”的突破!
方子翼師長、李世安政委率領地勤人員敲鑼打鼓地迎接李漢大隊安全返航歸來。
喜訊立刻傳遍四方。
周恩來總理喜氣洋洋地對劉亞樓說:
“你們是不飛則已,一飛沖天;不鳴則已,一鳴驚人!”
劉亞樓開心地笑啦!
他感覺自己現在才真正是個空軍司令員了。
李漢后來的軍中生涯比較坎坷,生活上也走過一些彎路,離休前最后一個職務為沈陽軍區空軍后勤部副部長。
1997年9月1日,李漢因患癌癥逝世。
今天的人們都不應該忘記這位實現零的突破的空中英杰。
美國遠東空軍對這些使用“從未見過的戰術”的米格機飛行員極為頭痛,不知他們是何方神圣。對他們那種“打對頭”的戰術議論紛紛。有人說這有點象二戰中德國空軍的戰術,有人說這是日本零式飛機的自殺攻擊。
紛紛紜紜,莫衷一是。
后來,一位被中國人民志愿軍空軍擊落的美國飛行員說:
“我們費了很多功夫研究一個問題就是:共軍用的究竟是什么戰術?研究了很久,終于明白了,原來中共的空軍沒有戰術!”
當年日本鬼子也說土八路戰術的不懂,麻雀戰地雷戰地道戰破擊戰挑簾子戰統統的壞了壞了的!
都是傻冒,讓人搞不懂的“戰術”才是最好的戰術,知道不?
特別是你只能看不能練的“戰術”!
1951年1月17日,空軍第四師第二十九、第三十大隊進駐浪頭機場,在蘇聯空軍第五十殲擊航空兵師幫助下進行實戰煅煉。
1951年2月3日,空軍第四師第十二團進駐浪頭機場進行實戰煅煉,
1951年3月2日,空軍第四師結束實戰煅煉,撤出第一線機場。
至1951年2月底,蘇聯空軍第五十殲擊航空兵師戰斗出動1 200次,進行40多次編隊,280名飛行員參戰,共擊落敵機61架,被擊落7架,擊傷12架,犧牲飛行員5名。
在整個實戰煅煉過程中,空軍第四師共戰斗出動28批145架次,其中4批21架次與美國空軍進行了空戰,擊落美機1架,擊傷美機2架,被美機擊落2架,犧牲飛行員1名。
另外,空軍第四師第十二團因求戰心切,連續發生事故,損失飛機4架,犧牲飛行員4名。
從這個數字來看,中國空軍初期參戰效益很低,似乎得不償失!
但是,凡我同胞當思量:
正是因為這些浴血的戰斗,一個空軍大國從此飛向了世界。
民族的巨龍,是從這里向天空騰飛的!
上一章 下一章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