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使用和愛護干部的方法
――論毛澤東干部思想的現實意義之四
楊連旭
(2006年4月)
只有人盡其才,才能貨盡其流、物盡其用。所以,毛澤東特別強調:必須善于使用干部。
才德兼備、又紅又專的干部是社會的發展的主導力量,也是社會的寶貴財富。所以,毛澤東特別強調:必須愛護干部。
那么,毛澤東是怎樣使用和愛護干部的呢?
(一)
知人必須善任,識別干部的目的在于使用干部。
那么,怎樣才是善于使用干部呢?
綜合地看,毛澤東的方法是:
第一,堅持“任人唯賢“的路線,反對”任人唯親“的路線。
在用干部問題上,毛澤東從來就主張五湖四海,依據才德,擇優而用。他還非常強調:
“在干部問題上堅持正派的公道的作風,反對不正派不公道的作風,借以鞏固黨的統一團結,這是中央和各級領導者的重要責任。”(《毛澤東選集》第二卷第527頁)
第二,出主意、團結推動。
把出主意和用干部聯在一起,這是毛澤東的創造。
他指出:
“領導者的責任,歸結起來,主要地是出主意、用干部兩件事。一切計劃、決議、命令,批示等等,都屬于‘出主意’一類。使這一切主意見之實行,必須團結干部,推動他們去做。(《毛澤東選集》第二卷第527頁)他又指出:“共產黨領導機關的基本任務,就在于了解情況和掌握政策兩件大事”(《毛澤東選集》第三卷第802頁)
這樣,領導干部就必須要了解情況和掌握政策,團結推動干部。
第三,嚴肅紀律,建立報告制度。
毛澤東要求:
“必須堅決地克服許多地方存在著的某些無紀律狀態或無政府狀態,即擅自修改中央的或上級黨委的政策和策略,執行他們自以為是的違背統一意志和統一紀律的極端有害的政策和策略;在工作繁忙的借口之下,采取事前不請示事后不報告的錯誤態度,將自己管理的地方,看成好像一個獨立國。”(《毛澤東選集》第四卷第1332頁)
(二)
第四,生活民主化。
毛澤東指出:
“處在偉大斗爭面前的中國共產黨,要求整個黨的領導機關,全黨的黨員和干部高度地發揮其積極性,才能取得勝利。所謂發揮積極性,必須具體地表現在領導機關、干部和黨員的創造能力,負責精神,工作的活躍,敢于和善于提出問題,發表意見,批評缺點,以及對于領導機關和領導干部從愛護觀點出發的監督作用”。
“而這些積極性的發揮,有賴于黨內生活的民主化。黨內缺乏民主生活,發揮積極性的目的就不能達到。大批能干人才的創造,也只有在民主生活中才有可能。”(《毛澤東選集》第二卷第529頁)
第五,健全黨委制,實行集體領導和個人負責相結合。
第六,統籌兼顧各種成份。
早在1928年11月,毛澤東就在《井岡山的斗爭》中提出了在政權機關中應增加工人的代表,同時指出:“黨的各級領導機關也應增加工人和農民的成份。”(《毛澤東選集》第一卷第77頁)
第七,放下包袱和開動機器。
毛澤東強調:
“為了爭取新的勝利,要在黨的干部中間提倡放下包袱和開動機器。所謂放下包袱,主是說我們精神上的許多負擔應加以解除。”
“所謂開動機器,就是說,要善于使用思想器官。”
“如果我們放下了包袱,又開動了機器,既是輕裝,又會思索,那我們就會勝利。”(《毛澤東選集》第三卷第949頁)
事實證明,毛澤東是善于識別和使用干部的,他所創造的方法至今也是行之有效的。
鄧小平就指出:“善于發現人才,團結人才,使用人才,是領導者成熟的主要標志之一。”(《鄧小平文選》第三卷第109頁)
可現今的許多領導干部卻不善于團結和使用人才,甚至于明知是人才卻就是不使用!他們專門任人唯親,就喜歡用庸才,更喜歡用奴才。這是因為庸才無能無威脅,奴才聽話會孝敬。這樣,干部隊伍的總體素質不低才怪。
(三)
毛澤東主張,不僅要善于識別和使用干部,更要關心愛護干部。
對此,早在1938年10月,他就在《中國共產黨在民族戰爭中的地位》報告里論述干部政策時,系統地闡明了關愛干部的方法:
第一是,指導他們。這就是讓他們放手工作,使他們敢于負責;同時,又適時地給以指示,使他們能在黨的政治路線下發揮其創造性。
第二是,提高他們。這就是給以學習的機會,教育他們,使他們在理論上在工作能力上提高一步。
第三是,檢查他們的工作,幫助他們總結經驗,發揚成績,糾正錯誤。有委托而無檢查,及至犯了嚴重的錯誤,方才加以注意,不是愛護干部的辦法。
第四是,對犯錯誤的干部,一般地采取說服的方法,幫助他們改正錯誤。只有對犯了嚴重錯誤而又不接受指導的人們,才應當采取斗爭的方法。在這里,耐心是必要的;輕易地給人們戴上“機會主義”的大帽子,輕易地采用“開展斗爭”的方法是不對的。
第五是,照顧他們的困難。干部有疾病、生活、家庭等各項困難問題者,必須在可能限度內用心給以照顧。
不僅如此,毛澤東還特別反復強調:
“不但要關心黨的干部,還要非常關心非黨的干部。黨外存在著很多的人材,共產黨不能把他們置之度外。”
除此之外,針對戰爭,毛澤東還專門強調:
“應十分注意保護干部,凡有被國民黨捕殺危險的公開或半公開的干部,應轉移地區蔭蔽起來,或調至軍隊中工作。”(《毛澤東選集》第二卷第757頁)
由此可見,毛澤東對干部的關心愛護是從工作到學習,從安全到生活面面俱到。
尤其是,對那些犯了錯誤但是還可以教育的,他更是反復強調,應當加以教育,而不是拋棄他們。他還特別指出:
“對于人的處理問題取慎重態度,既不含糊敷衍,又不損害同志,這是我們的黨興旺發達的標志之一。“(《毛澤東選集》第三卷第938頁)
實際上,越是大公無私,忘我工作的干部,越是容易積勞成疾,越是不顧家人的生計,也就越容易發生家庭生活困難,就越需要組織和領導的關心。
這一點,不容忽視。
(四)
毛澤東對干部的愛護更表現在,他對干部毫不留情地執行著鐵的法紀。
早在1937年,就黃克功一案。毛澤東就指出:
“黃克功過去斗爭歷史是光榮的,今天處以極刑,我及黨中央的同志都是為之惋惜的。但他犯了不容赦免的大罪,以一個共產黨員、紅軍干部而有如此卑鄙的,殘忍的,失掉黨的立場的,失掉革命立場的,失掉人的立場的行為,如為赦免,便無以教育黨,無以教育紅軍,無以教育革命者,并無以教育做一個普通的人。因此中央與軍委便不得不根據他的罪惡行為,根據黨與紅軍的紀律,處他以極刑。
“正因為黃克功不同于一個普通人,正因為他是一個多年的共產黨員,是一個多年的紅軍,所以不能不這樣辦。
“共產黨與紅軍,對于自己的黨員與紅軍成員不能不執行比較一般平民更加嚴格的紀律。
“當此國家危急革命緊張之時,黃克功卑鄙無恥殘忍自私至如此程度,他之處死,是他的自己行為決定的。一切共產黨員,一切紅軍指戰員,一切革命分子,都要以黃克功為前車之戒。”
開國不久,毛澤東又頂住說情風,殺了劉青山和張子善。
正因如此,毛澤東實現了“懲前毖后,治病救人”的目的,保證了干部隊伍主流的德才兼備、又紅又專。
毛澤東關心愛護干部的方法至今也還在領導工作中應用著。只是由于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們對干部家庭生活方面的困難有些疏忽。
現實中,一些自私自利的領導干部,為了營造出自己的一統天下,奉行的是順我者,、逆我者亡“。
對那些公而忘私、主持公道的干部,他們不僅在政治上和工作中視為異類、實施打擊,而且在生活上還要制造困難、進行迫害,以求或迫其就范,或逼其遠走。
對那些所謂的自己人,他們卻官官相護,放任自流、為所欲為。這樣的結果,正如鄧小平所指出:
“腐敗的事情,一抓就能抓到重要的案件,就是我們往往下不了手。這就會喪失人心,使人們以為我們在包庇腐敗。”
這樣的歪風邪氣如不堅決鎮壓住,黨和國家的干部隊伍就會變成了個人的私家軍。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