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 > 歷史 > 歷史視野

分析農業糧食增產穩產與分到到戶、聯產承包的關系

貓和船的故事 · 2008-10-03 · 來源:烏有之鄉
包產到戶 收藏( 評論() 字體: / /

    在農村廢除了生產小隊、生產大隊、人民公社的體制,以及集體化,推行了村、鄉的體制,以及分田到戶、聯產承包。

   

為什么要有這一特色呢?因為據說是公社社員懶,出工不出力,勞動生產效率低下,累死地里也產不出多少糧食,中國人吃不飽肚子;而推行包產到戶,農民為自己干活,一下子有了使不完的勁兒,糧食產量也一下子提高了,中國人吃飽肚子了。不僅如此,農副產品也充足了。這是特色的開山之作,也是最為得意之筆。可是,我看了30年,比比較了30年,卻發現事情根本不是這樣。

   

   (一)人民公社產不出糧食,中國人吃不飽嗎?而分田單干,糧食產量空前提高,解放了中國人吃飯問題嗎?。我認為完全不是,甚至恰恰相反。

   

       1、糧食增產和穩產高產,根本就不是包產到戶的結果,而是中國人民在農村長達二十多年的巨大投入恰恰在1980年前后到了井噴期。這一井噴,除以上世紀70年代中期南方雜交水、北方強筋小麥的研制成功等條件為發端外。還取決以下條件:

   

(1)水利。遭遇水澇和干旱不可能增產穩產。而到目前為止,30年了,中國農村幾乎所有的水利設施都是在上世紀6、70年代興建的;實際承包聯產后至少10年沒有興建任何水利設施,至少20年基本沒有興修水利設施;中國農村繼而興修水利是近10年的事,但比起30年前興建的規模和程度,簡直是天淵之別,大抵都是小打小鬧,可丁可卯,搞搞停停,錢花了不少,看不出多少東西。而水利能夠給糧食帶來多大的增產呢?我想以當今中國人之聰明并且專家眾多,一定會得出數據。

   

我只舉一個例子:紅旗渠建成后,紅旗渠灌區的糧食畝產量從200斤左右,增加到600斤左右,提高了3倍左右。這是我這幾年獲準的數據,不是那個一伙壞人刮浮夸風時的數據。而至上世紀70年代末中國廣大農村的水利,可以說星羅棋布。有了這樣的水利,中國大幅度提高糧食產量可以說沒有懸念。

   

    (2)精耕細作。這里可能一些人高興了,你看,實行了包產到戶,農民種上了自己的田,有了責任心,舍得投入。我說,完全不是這么回事。請大家回憶一下,上世紀6、70年代,全國農業學大寨,要建大寨田、要普及大寨縣。那時候的人可不是像后來一樣,光說不練的。即使是50年代大躍進那么短短的2、3年,被幾個壞人忽悠刮了一陣子浮夸風、大煉鋼什么的,但其干事兒并沒耽誤。

   

什么叫大寨田?在山區,當然是梯田,到現在為止,我們看到的那樣振憾我們的層層梯田,有幾塊不是30年前修的?在平原和丘林,就是平整土地,將山包擔平,將漬洼填平,而建成我們現在看到的大塊的、直至一馬平川的良田。這還不算,要深挖三尺,將土地來回翻幾個兒,叫做海綿田。當然最近幾年有專家說土地不一定要非要翻耕也能種出好莊稼,但當時的專家和社員可都海綿田好啊!用手一捏都出油啊!并且話又說回來,沒有當年造的海綿田,后來不翻耕能種得出來莊稼嗎?

   

至于大寨縣在停止全國農業學大寨時在全國的普及程度,我是一個打工仔,沒有條件得出統計數據,但我敢肯定,至少有5%達到了100%的大寨縣標準是有的,有50%達到50%的大寨縣標準是有的,90%的達到30%的大寨縣標準是有的。

   

       而大寨縣的標準是什么呢?它的標準就是不僅做到了自給,而且它產出的糧食當時是一卡車、一卡車地運往國家糧庫和缺糧地區。這可是有照片和資料為證的。這還僅僅是60年代的一個大寨縣——昔陽縣,甚至僅僅是一個大寨大隊。要不,象小崗村(應該是生產隊)這樣極少的、不愿在一塊干活的、吃了二十多年救濟糧村子,還有國家眾多的基礎建設,還要支援亞非拉人民的解放斗爭,哪來那么多的糧食?另外,還有農副產品。像大寨大隊以及我見到的每個生產隊都有的豬場、牛場、果園等。我想這不是吹出來的,畫出來,是當年的人都看到了的,并且現在還有照片為證。

   

    (3)種植技術。說起這個,可能一些人又高興了,你看,實際了包產到戶,農民為自己做事了,愿意學技術了。可事實根本不是這樣。我們知道,在毛澤東時代,農業技術人員直接就是在田間地頭,面對面地同步指導和嘗試農業生產,農業生產技術突飛猛進。而恰恰是在包產到戶之后,農業技術的指導和嘗試幾乎在一夜之間消失得無影無蹤,這一去就是十幾年,農民繼而得到農業技術指導是“三下鄉”(科技、衛生、文化)以后的事。也就是說,包產到戶后農民所采用的農業技術,都是在人民公社時期學到并掌握的。

   

    (4)化肥和農藥。這就太清楚了。不可能一分田到戶,中國一下子就冒出了化肥和農藥。也就是說,早在分田到前,中國的化肥和農藥生產就是一直滿足農業生產需要的。

   

    (5)種子。這和第“(4)”的道理相同,在此就不再說明。

   

以上,我說出了中國糧食增產和穩產的5項條件。而這5項條件哪一項都與分田到戶、聯產承沒有關系。事實上,中國自上世紀70年代中期以后,就已經解決了中國人的吃飯問題。接下來的事,是如何用富余的糧食和土地,發展養殖和水果。難道中國人就不知道多吃畜肉和水果?

   

中國人真正餓肚子的時候,也就是一幫壞人制造的三年人禍時期,而一些人卻把饑荒的帽子整個扣在了毛澤東時代。這時唬不過人的。當時人們為什么不反駁甚至相信,是因為沒有兩個時代的比較,并且還真的以為有人會帶來天堂。我是在三年人禍以后的農村長大的,反正我沒有一天餓肚子的記憶。生產隊組織的憶苦餐倒是吃過,但就吃過一回,對孩子們來說因為新鮮,也覺得挺好吃的,后來還想吃,但就是吃不到了,因為大人們說不好吃,盡管上級還是說要多憶憶苦,但還是沒有做。所以我后來一直對大人們有看法,不是小孩不知道本,而恰恰是大人們忘了本!

   

可是,一些人把分田到戶、聯產承包吹得神乎其神,好像是這種東西解決了中國人的吃飯問題,其實根本就是個假問題,都不好意思說這是可恥可鄙,但至少可以說這是可笑了。

   

不僅如此,我甚至都懷疑,是不是就是因為分田到戶,聯產承包,導致了中國農業、農村及糧食的徘徊不前,甚至糧食的減產。現在已經知道,1984年至1987年,我國糧食連續3年減產。這不正說明包產到戶不僅沒有引起糧食的增產,反而有可能是阻礙了糧食的生產嗎?當一些人都發狠橫就是要使包產到戶這一招上的時候,發生這樣的事,是驚動了中央高層的。急忙派科委主任在北方將強筋小麥的發明者,已不為人理睬(因為曾是學毛著的先進分子)的李振聲請出來,這才扭轉了糧食減產的局面。

   

而三農問題,始終是這30年,特別的30年的后半期困繞中國的主要問題;這樣的問題在人民公社時期是不可能存在的。

   

    不過,1984年后的糧食減產,我們替包產崇拜者想一想,也可能是農民另辟了土地種了果樹。這又引出了另一個問題:一些人說包產到戶好啊,想吃啥水果都有了。這可能嗎?以當時的種植技術,栽下果樹怎么也得三年才能結果,怎么能說一包產到戶,什么水果都來了呢?實事上,即使現在,我們也能從上世紀70年代的照片看到,人民公社、生產隊種植的果樹,已經很多了。中國上世紀70年代,是一個迷人的時代,因為一些人竭力抹去和淡化,對這個時代的認識,還沒有開始。

   

    (二)人民公社時期,社員干活偷懶、出工不出力嗎?包產到戶使農民積極性空前提高嗎?我說,其實只需比較兩件事,就可看出這又是謊言了。

   

1、比較一下哪個時代做的事多、出的成果多,就能證明哪個時代農民的干勁大,不偷懶。其實,農民在單干時代與公社時代的干勁,是沒法比的。前面已經證明,糧食增產與包產到戶沒有任何關系,何況包產到戶后緊接著還有糧食的連年減產。這里我們權且把種同樣的土地所投入的勞動量看作相等,在種地所投入的勞動力及產出的成果就不比較了。更何況我有過的親身體驗,農民集體在一起干活,都是比著趕,都不甘落后,并且還有說有笑;我也沒有碰到有哪個農民不愿參加集體勞動的。而單干,就是一、兩個人在一起干,悶頭悶腦,死氣沉沉,長此以往就是閉塞、孤僻,各方面的機能下降,實在是是煥發不出多少干勁。

   

但公社時代至少有兩項勞動,是單干時代所沒有的。一是對農田、水利建設的投入。每到農閑季度,農民就要集中起來進行大規模的農田和水利建設。二是抽出勞力投入國家重點工程建設。僅這兩項勞動,至少要占全年總用工量的1/3,而且勞動的成果就擺在那兒,可包產之后,農民沒事了干什么呢?大家都很清楚,打牌、甚至賭搏。這只能說明公社時代農民的積極性比單干時代至少要高1/3。更何況那時正在大力上馬農業機械,機械還幫助做了很多事;而這30年,上農業機械,也是最近10年以內的事。

   

   

2、還有一個很直觀的比較,就是看兩個時代拍的反映各自時代的農民勞動場景的影視片。一眼就能看出兩個時代農民干勁的天淵之別。公社時代的干勁,我敢說,就是現在表演都表演不出來。請看現在拍的那些表現當今農村勞動場景的影視片,可能還給了農民報酬,可表演就稀稀拉拉、懶洋洋有氣無力,直讓人垂頭喪氣!

   

3、更進一步地說,如果說公社時代有社員鬧點情緒,或有點不適,干活慢一點,差一點,就有被稱為偷懶,廢除公社,那我說,干脆將世界上所有的企業、政府部門等等都取消拉倒,因為這些地方都是集體作業,有人偷懶啊!你說這不是昏蛋嗎?可棍棍們就是認為,社員們競可以偷懶,并且并不被社員甚至干部責怪,這豈非咄咄怪事!我想,這只能說明他們大約還是惦記著那過去的日子。我看你偷懶,鞭子抽死你,拖出去打死你。這年些年,不少人不就是這么做了嗎?當然,單干就不一樣了,就是幾天不干活,也沒人說偷了。這樣棍棍們自然就高興了,因為這樣村民可能交不上稅了。你況敢不交稅?這樣一來,就又可以鞭子抽死你,拖出去打死你了!

   

   

(三)分田單干后至少農民自由了,不再有生產隊的管束了。這實在是信口雌黃。

   

分田單干后,農民好像是自由了,因為他們可以自由出去找工作了,或者自己決定想干個什么事了,但這就是自由嗎?如果這也是自由,那中國,包括幾千年來的中國社會不都是這樣嗎?他們起早貪黑的為工頭打工,不少連工資都被克扣,甚至拿不到;即使在家里的,也為化肥、農藥和種子發愁,有的干脆撂荒,因為種地不合算。他們或者替老板打工、或者被牢牢地束縛在土地上。不少夫妻天各一方,本來有男人和女人就跟沒有一樣,老人沒有照料,孩子成為留守兒童,等等此類。這能說是自由了嗎?當然也可能有的成了老板了,富翁了,但這是極少的。個別現象不能作為普遍現象。

   

我們知道,集體化作業是現代工業化的產物,就是資本主義的生產,也是將眾多的工人集合在一起。如果說集體作業會使人偷懶、不自由,那為什么現代工業還要把人聚在一塊干活,干脆讓他們回家各干各的不就行了。在公社時代,工作時間相互分工的田間勞動、各類加工廠和種養場的開工、國家和地方各種大規模的工程建設,讓不同的、各個地方的農民可以不時地會聚在一起,相互比較、相互學習、提高了本領、增加了才干、開闊了視野,更主要的是建設了農村,建設了國家。而當他們一旦擁有了強大的集體和個人的財富積累,就會很快地來飽覽祖國的名山大川,直至世界的人物風光,就更我們在企業做工一樣。

   

這其實就是現在說的用工業化理念辦農業,一旦時機一到,就會有大量的農民轉為工人,況且他們實際上已經成為準工人。我們也完全可以將人民公社看作是工業化農業的先聲。這是這30年絕大多數單干條件下的農村做不到的。這才是農民真正的自由之路。

   

(四)分田承包讓農民生活好了、富裕了。其實根本不是這回事。

   

30年到來的今年的夏天,我特意回老家走了走,我沒有發現一家農民的日子比公社時代好了,這絕不是什么夸張。公社時代給我的記憶是十分清晰的。家家戶戶房前屋后有自留地,有小場地。想吃什么菜種什么菜。養幾只雞,一年到頭不缺雞蛋吃;一、兩只母雞孵一、兩窩雞,大多數小雞長到足夠大后都被殺了吃了;一年也能吃幾回種公雞和老母雞。一年養至少兩頭豬,一頭上交國家,換回來6、70元錢,一年的用錢開銷基本可以了;一頭春節前殺了吃,可以吃個小半年;生產隊逢年過節都要殺豬、甚至有時殺牛,按人頭分給各戶,這樣一年到頭總有肉吃;要是有一家一年殺個兩頭豬的,那日子就過得流油了。那時的堰塘、溝渠、河港里的水是很清的,是有漁的,每年都要干幾個它幾個,在清除黑泥之前撈的魚,也是按人分給各家各戶,另外還有房前屋后的桃子、棗子等,吃不完喂豬,也從來沒想過沒水果吃。但就是不拿出去賣,不是不準賣,而是被人瞧不起。

   

而現在的情形是,原來房前屋后的種菜種果的自留地都成了正田,幾乎沒有種菜的,雞也很少有養的,養的豬幾乎不殺了自己吃,都賣錢了。堰塘等大都埋沒,即使有點水也是污濁不堪,別說是無魚,就是有魚也不能吃。平常要吃什么,也都是到集市買。我回去之后,一家一家地自然當上賓招待,可是那菜做得是緊緊巴巴,看著一桌子人,都不敢放開吃。而當我看到他們在家里單獨吃飯的時候,卻是黃瓜蘸大醬,米飯泡白水。這種吃法是我公社時代的10多年中未能見過的。看得真讓人直掉眼淚,有說不出的心酸。

   

確實,現在想吃什么就有什么,可是他們并沒有;想買什么就可以買什么,可是他們沒有買。于是我問他們,現在你們一家怎么也有個幾萬元的存款吧?他們說,很少,幾乎沒有。我又問,那一般能有多少?他們告訴我,一般有5、6千元。我說怎么會呢?看你們打牌我都不敢造量,一輸贏就是上百!回答說還不是硬撐的,說現在一年365天,干活也就100零幾天,這么多的時間干啥去?找個樂趣唄!完了他們就跟我算帳,一年的投入多少,收入多少,這是一定的;還有孩子上大學、上中學等等。

   

我想家里普遍有5、6千元存款,這在人民公社時期絕對是富裕了、富翁了,可是他們的日子反不如公社時勻乎滋潤。這到底是怎么回事?我想我已經說清楚了。

   

以上,我對棍棍們廢公社而行單干的理由逐一觀看了一篇,可是又有哪一種理由又是站得住腳,不是令人啼笑皆非的呢?

   

看了30年,我沒有看出分田到戶,聯產承包適合廣大農村和農民,也沒有看出它對廣大農村的生產力等各方面水平的提高帶來促進。當然,它可能適合于像小崗村里不愿集體干活的村民,但我敢說這樣的生產隊極少,至少在我朝夕相處了10多年的人民公社時代,沒有聽說一個;也可能適合于局部人煙稀少的地區,但我們確實齊刷刷地一下分了、包了,仿佛一支支高興快活,勁頭十足的隊伍不明不白地落入深淵,怎么突騰都無濟于事。這實在匪夷所思。

   

還有讓人吃了蒼蠅的是,如果硬要推行什么分田到戶,單干承包,那就推行好了。人們經過實踐,自然會比較熟優熟劣,作出最終選擇。干嘛要編出些謊言,說出些假話?如果我們的特色里是謊言和假話,那我們究竟為啥呢?

   

這就是我首先要說的這30年的第一大特色:分田到戶,聯產承包。它確是特色,但看我們上述的闡明,這種特色對中國帶來了什么益處呢?難道僅僅是因為它和過去時代的分野和不同,就說它偉大輝煌嗎?如果這也算偉大輝煌,那可真是只需我們動嘴,一說一個了。

   

在這一特色下,還有一個問題是必須要探究清楚的。那就是:如果人民公社不廢除,在這30年一路走下來,當今中國的農業、農村和農民會是什么情景?這簡直是一件難以想象、不可思議的事情!只是說這一特色的篇幅已經太長了,就留著任憑朋友們大膽討論吧。

「 支持烏有之鄉!」

烏有之鄉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heji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收藏

心情表態

今日頭條

點擊排行

  • 兩日熱點
  • 一周熱點
  • 一月熱點
  • 心情
  1. 再說掩耳盜鈴
  2. 湖北石鋒|讓“個人崇拜"論見鬼去吧!
  3. 彭勝玉:公安部定性電詐存在嚴重問題,本質是恐怖組織有組織綁架販賣囚禁中國人口,強烈建議移交中國軍方解決
  4. 評上海富二代用豪車揚我國威:豪車統治著富人和窮人
  5. 簡評蘇俄知識分子的厄運
  6. 胡錫進硬懟平原公子,這釋放了什么信號?
  7. 東南亞的宿命
  8. 李克勤|“深切緬懷毛主席,您永遠的學生王光美”:劉少奇的妻子晚年的說法做法意味深長
  9. 人民公社的廢除和農村生育率下降
  10. “鮮衣怒馬少年郎,誰人不識理塘王”
  1. “深水區”背后的階級較量,撕裂利益集團!
  2. 大蕭條的時代特征:歷史在重演
  3.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集?
  4. 瘋狂從老百姓口袋里掏錢,發現的時候已經怨聲載道了!
  5. 張勤德|廣大民眾在“總危機爆發期”的新覺醒 ——試答多位好友尖銳和有價值的提問
  6. 到底誰“封建”?
  7. 兩個草包經濟學家:向松祚、許小年
  8. “當年明月”的病:其實是中國人的通病
  9. 該來的還是來了,潤美殖人被遣返,資產被沒收,美吹群秒變美帝批判大會
  10. 掩耳盜鈴及其他
  1. 元龍:不換思想就換人?貪官頻出亂乾坤!
  2. 遼寧王忠新:必須直面“先富論”的“十大痛點”
  3. 劉教授的問題在哪
  4. 季羨林到底是什么樣的人
  5. 十一屆三中全會公報認為“顛倒歷史”的“右傾翻案風”,是否存在?
  6. 歷數阿薩德罪狀,觸目驚心!
  7. 陳中華:如果全面私有化,就沒革命的必要
  8. 到底誰不實事求是?——讀《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與《毛澤東年譜》有感
  9. 我們還等什么?
  10.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士,敢于戰斗,善于戰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1. 車間主任焦裕祿
  2. 地圖未開疆,后院先失火
  3. “深水區”背后的階級較量,撕裂利益集團!
  4. “當年明月”的病:其實是中國人的通病
  5. 何滌宙:一位長征功臣的歷史湮沒之謎
  6.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集?
亚洲Av一级在线播放,欧美三级黄色片不卡在线播放,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亚洲国产aⅴ精品一区二区 日韩一级二级一区二区 | 一级欧美一级日韩中文片 | 一区二区三区视频播放 | 日本中文一二区高清在线 | 亚洲AV元码天堂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