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蘇聯領導人約瑟夫·維薩里昂諾維奇·斯大林是蘇聯紅軍的主要締造者。
現在,他締造的軍隊在攻打著締造了他的城市 —— 格魯吉亞共和國哥里市(Gori, Georgia)。
哥里是格魯吉亞的一座古鎮,位于格魯吉亞中部。它傍依銀裝素裹的高加索山脈,庫拉河從城邊流過,早在公元7世紀,這里就有了文獻記載。
哥里的聞名得益于它是斯大林的出生地和故鄉。今天,格魯吉亞已遠離共產主義并成為了獨立于俄羅斯聯邦的國家,但當地的人們仍為出了斯大林這樣舉世聞名的人物而感到自豪。
哥里人口不到5萬,卻是格魯吉亞的軍事重鎮,東南距首都第比利斯76公里。2008年8月7日深夜,格魯吉亞出兵攻打南奧塞梯自治州,其步、炮、坦克及空軍指揮部均設在這里。
8月11日,俄羅斯軍隊擊退來犯格軍,攻陷哥里,并向第比利斯挺進。
8月19日,俄裝甲縱隊奉命撤出哥里。一名俄羅斯中校告訴法新社:“這是撤離格魯吉亞的首批縱隊。”
戰火紛飛中的格魯吉亞居民沒有忘記斯大林,他們希望俄保護斯大林博物館,當地居民“希望出于對前蘇聯領導人的尊重,俄軍能保護好當地的這座標志性建筑。”(《東方早報》)這座標志性建筑,就是世界上唯一的紀念前蘇聯領導人斯大林的官方博物館 —— “斯大林博物館”。俄羅斯撤軍首先從哥里開始,是出于對前蘇聯領導人的尊重、還是順從了當地民愿?
俄格沖突卻沒有停下來,還在不斷升級。
26日,俄羅斯宣布承認(在國際法上屬于)阿布哈茲自治共和國和南奧塞梯自治州獨立,脫格入俄。
30日,格魯吉亞宣布與俄羅斯斷交。
南奧塞梯就在哥里的緊北面。由于俄格沖突,哥里也吸引了世人的眼球。人們來到這里大多是出于好奇,也因為最近在俄羅斯發生了對斯大林評價的重大變化。人們來這里看看世界上唯一的官方“斯大林博物館”。斯大林曾經以鐵碗統治一個世界上的超級大國近30年之久。哥里至今仍為誕生了斯大林這樣的偉人而感到自豪。市內隨處都能感受到斯大林的存在:從街道和廣場的名字、到雕像、再到煌煌大觀的斯大林博物館。
哥里市中心廣場上矗立著一座據說是前蘇聯境內唯一保留在原地的斯大林銅像,高8米。1956年、1965年和1978年曾三度有人試圖拆毀這座銅像,是哥里市民夜以繼日的守護才使得保存到今日。
斯大林博物館座落在一條寬闊的林蔭大道邊,是一幢用白色石頭砌成略帶意大利哥特式風格的建筑物,莊嚴而雅致。上世界50年代初,蘇聯政府在斯大林出生的小木屋附近建造了這幢建筑,作為政府為斯大林建造的唯一的公眾紀念館。館藏的斯大林私人用品,有一件毛紡斗篷和一雙皮革馬靴,此外的珍品包括斯大林逝世時制作的12具面部模型之一、用格魯吉亞當地語言書寫的信件和德國哲學家康德親自簽名的斯大林著作版本,等等。
斯大林是在這所帶有木廊和地下室的普通的格魯吉亞磚房中誕生的,這座房屋有百余年的歷史。斯大林的父親是個鞋匠,他是這個貧窮家庭中第三個、也是唯一存活下來的孩子。
紀念館西側的鐵軌上停放著一節斯大林自戰爭年代直到去世使用的專列車廂。車廂內部是一個個隔開的單間,依次是會議室、斯大林工作和休息的單間、和工作人員使用的包廂。這件展品重達83噸,配有防彈玻璃。斯大林的單間,陳設在今天看來顯得非常的簡陋和樸素。
這里的情緒真的寂靜,行人稀少,沒有熙攘和鼎沸的人聲,周圍是顯得破舊的民居。博物館的三大主體部分之一,是一座氣勢宏偉的格魯吉亞風格的兩層樓建筑,底層為館員辦公室、圖書館和研究機構。二層的四個大展廳則以令人目不暇接的圖片、文件和實物講述斯大林從童年到去世的一生,光實物展品就超過2000件,文件和圖片更是難以計數。
斯大林是在這所帶有木廊和地下室的普通的格魯吉亞磚房中誕生的,這座房屋有百余年的歷史。斯大林的父親是個鞋匠,他是這個貧窮家庭中第三個、也是唯一存活下來的孩子。
紀念館西側的鐵軌上停放著一節斯大林自戰爭年代直到去世使用的專列車廂。車廂內部是一個個隔開的單間,依次是會議室、斯大林工作和休息的單間、和工作人員使用的包廂。這件展品重達83噸,配有防彈玻璃。斯大林的單間,陳設在今天看來顯得非常的簡陋和樸素。
紀念館還專門設立了展示親友和各國人民送給斯大林的禮品的專間,其中也有大量來自中國的贈品如花瓶、鑲嵌畫、瓷器盤、絲繡畫像等。
近年來游客的數量不算多,每年只 有兩萬多人。來自前蘇東國家的游客在減少,但來自美國和英國的參觀者在不斷增多,來到格魯吉亞的中國人也大多會“到此一游”。
對于斯大林的評價,幾十年爭論不休,貶多于褒。大多數教科書對斯大林時代的評價是“恐怖加苦難”。然而,最近事情在起著很大的變化。今年即將投入使用的《俄羅斯歷史(1900-1945)》教科書中,一改以往批判態度,對斯大林給予了充分的肯定。該書寫道,斯大林的所作所為無法脫離那個特定的歷史環境,他的行為“完全是合理的”,“他是確保國家邁入工業社會的體系的維護者,他是一個瀕臨戰爭的國家的領袖”。關于“大清洗”該書寫道,這場運動的目的是促進國家的工業發展,而且最終成為了解決人民經濟問題的合理工具。關于“大清洗”中的遇害人數,教科書認為應對這個數字進行重新統計,并且認為應該只計算被判死刑和被槍決的人。專家認為,如此一來,那些在勞改營和流放過程中死去的人就將不被計算在內,“大清洗”的規模就將被縮小許多。2005年出版的莫斯科大學歷史教科書《俄羅斯歷史》中,在蘇聯解體后出版的歷史教科書中第一次引用了英國首相丘吉爾50年前紀念斯大林80周歲時說的話:“他一生所處的年代殘酷,是一位令人景仰的杰出人物。”
越來越多的史學家認同丘吉爾在評價時說的一句名言:“斯大林接手的是一個僅有犁杖的俄羅斯,但他死后,留給人民的是一個核大國。”而格魯吉亞的人民從來就不認為丘吉爾這個評價不對。
斯大林身上的歷史灰塵,在漸漸地拂去。
全俄調查中心根據公眾意見進行的對“所有時代、所有人民的最杰出人物”歷年的調查中,斯大林的支持率發生了明顯變化:同意斯大林是“最杰出人物”的比例已經從1989年末的11%上升到了最近的超過50%。
我想,隨著歷史評價回歸到公正立場,也隨著俄格之間糾紛的沒完沒了,地球村民們對地處格魯吉亞“心臟地帶”的哥里、尤其對哥里市內的斯大林博物館肯定會發生濃厚的興趣。隨著參觀人流的涌來,這座城市會從寂靜走向喧嘩和繁華。格魯吉亞政府應該有長遠的眼光,把斯大林博物館修好和保護好,這對自己和對于緩和和改善與俄羅斯的關系,必定是大有好處的。
格魯吉亞人沒有忘記,在當年衛國戰爭中。斯大林把長子雅科夫送上了前線,后被德國俘虜。希特勒提出用雅科夫交換蘇軍俘獲的一名德軍元帥,遭到了斯大林的拒絕。在犧牲前雅科夫留言道:“如果我將無法再看到我的祖國,請轉告我的父親,我從未背叛過他。”
俄羅斯聯邦不會忘記,斯大林領導前蘇聯戰勝了法西斯,為世界贏得了和平,讓千千萬萬的普通百姓過上了好日子,斯大林是不朽的!
鈴蘭臺 2008/08/31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