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回顧:周恩來闡述中國政府對外援助八項原則
1963年12月至1964年2月,周恩來總理在訪問非洲十國期間,闡述了中國對外經濟技術援助時所遵循的八項原則。其主要內容是:(一)中國政府一貫根據(jù)平等互利的原則對外提供援助,從來不把這種援助看作是單方面的賜予,而認為援助是相互的;(二)在提供對外援助的時候,嚴格尊重受援國的主權,絕不附帶任何條件,絕不要求任何特權;(三)以無息或者低息貸款的方式提供經濟援助,在需要的時候延長還款期限。以盡量減少受援國的負擔;(四)提供外援的目的是幫助受援國逐步走上自力更生、經濟上獨立發(fā)展的道路;(五)幫助受援國建設的項目,力求投資少,收效快,使受援國政府能夠增加收入,積累及金。(六)中國政府提供自己所能生產的質量最好的設備和物資,并且根據(jù)國際市場的價格議價,如果中國政府所提供的設備和物資不合乎商定的規(guī)格和質量,中國政府保證退換;(七)中國政府對外提供任何一種技術援助的時候,保證做到使受援國的人員充分掌握這種技術;(八)中國政府派到受援國的專家,同受援國自己的專家享受同樣的物質待遇,不容許有任何特殊要求和享受。
這八項原則充分體現(xiàn)了中國同廣大亞非國家進行經濟、文化合作的真誠愿望。
(《環(huán)球視野》摘自《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史全鑒》第三卷3063頁,團結出版社)
「 支持烏有之鄉(xiāng)!」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xiāng)
責任編輯:烏有之人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xiāng)網刊微信公眾號
